每一次讀樊登老師的書都是一次練習強化的過程,熟悉他的讀者會在本書裡找到很多同質化的內容,他是獲取知識轉化為行動的踐行者,創辦的讀書會在持續影響更多的人。
陪孩子終身成長,體驗美妙人生。
一本很不錯的育兒書,非常口語化很好讀,書中舉的例子也都很真實,追根朔源,刷新認知,醍醐灌頂,樊登去蕪存菁,將個人認同並驗證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寫入《讀懂孩子的心》。幫助迷茫中的父母解決了各種棘手難題:孩子牴觸寫作業、叛逆期、性格內向、缺乏社會能力等等。
本書獻給所有渴望和孩子一起成長的父母:孩子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將是彼此成長的一次機會。
父母的影響伴隨孩子一生。本書提出了最重要的三根支柱,無條件的愛,價值感,和終身成長型心態。
一,無條件的愛,無條件的愛是指沒有交換,沒有恐嚇,也沒有威脅,無論她變成什麼樣,父母都依然愛他,為孩子提供幸福和勇氣。只有你無條件地給予孩子愛,孩子才會對你無條件地信任,無條件地依賴。培養無條件的愛,可以讓孩子的內心充滿力量和安全感。
二,價值感,孩子需要知道,他是有能力的,能夠對他人對社會有貢獻,要多給孩子創造付出的機會,在孩子做得正確時,要放大優點並賦予它意義,讓孩子有內驅力去創造成就,價值感決定孩子飛多高,當一個人擁有價值感時,他會知道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他的內心會充滿能量,他對未來會充滿期待,對人生擁有極高的熱情度。
三,終身成長的心態,孩子能夠知道遇到困難和挫折正是自己成長的機會,是一切美德背後的美德。
居於核心地位的其實只有「無條件的愛」。只有或者說只要有了無條件的愛,就能培養起孩子的價值觀和歸屬感。無條件的愛,是教育中的「大道」,而其它都是小的「道」或者說是「術」。
真正的愛,不需要交換,歸屬感與價值感,讓孩子願意變得更好。
當孩子內心感受到了無條件的愛,父母很愛他,他就會愛這個社會;當孩子的自尊心獲得滿足,他會有很強的歸屬感和價值感,他逐漸能夠自己解決問題;當孩子遇到了挫折,遇到了困難,培養他終身成長的思維,不斷地自我提升和進步。
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是他與這個世界的關係,父母只有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才能引領孩子。
這世上唯有愛可以治癒一切,好好愛自己,才有能力更好的愛父母,愛孩子。孩子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愛我們,孩子可以無條件接納我們、愛我們,身為父母就更應該無條件愛孩子,接納孩子。也唯有終身成長,不斷學習,才能讓自己和家人更幸福。
樊登說過一本育兒書都不讀你也好意思為人父母!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說過:「家庭教育不到位,學校教育做得再好也無濟於事。」教育路上,最不該偷懶的是父母,最不該放養的是孩子,所以父母要陪孩子一起成長,在成長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提升和檢閱自己。
確實是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的「言談舉止」都將在孩子的心靈上銘刻印跡。家庭成員的和諧關係,都構成孩子最初的體驗。在孩子面前打開的第一扇窗戶就是父母的榜樣,所以良好的習慣要從「我」做起。
父母是孩子一輩子的老師,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力,遠大於老師。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孩子的一切都是父母的折射。不管是優秀的品質,還是不好的問題,父母的品質將直接決定孩子的素養。作為成年的我們,需要不斷的反思、不斷的進步,真正的愛孩子,接受孩子成長的錯誤,接納孩子的不足。人無完人,因為有愛,我們的孩子才能越來越進步。「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一定要多看看孩子的閃光點。
和孩子一起成長,不僅僅是這本書的知識量,更重要的是家長對孩子教育的一種態度,一份對孩子的教育責任。
在適應現代社會的過程中,為人父母擔起責任,需要給孩子的是知識、耐心、愛、陪伴和引領。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當孩子做對事情的時候及時給予表揚,發現亮點推動孩子成長。勇敢地表達對孩子的愛,對孩子的欣賞,找到孩子光明的一面,積極地想辦法把它放大,讓孩子獲得自尊、自信和樂觀。
學習教育類和心理學類的書籍,是拂去那些遮蓋在父母內心的無條件的愛上的「灰塵」,讓無條件的愛重新煥發出奪目的光彩。而時時閱讀,就是時時拂拭,讓無條件的愛始終保持著足夠的「清潔度」。
世間最好的緣分讓我們選中彼此,成為母子父子或是母女婦女,可經營卻是需要大智慧,才能有良好的親子關係。
所以,讀這本書,讓自己成為終身成長的父母,陪孩子終身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