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DuDu的全能辣媽,每天分享一點育兒知識,和你共同討論孩子成長路上的那些事兒。
中考之後,擇校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毫不誇張地講,學校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孩子的未來,乃至一生的發展。
面對私立高中和公立高中,一般來說,家長會考慮到學校的硬體設施、教學體系、師資力量、升學情況、課外活動,以及和孩子自身性格的匹配度。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私立高中全封閉式的管理被家長認可,於是越來越多家長開始為孩子能進入私立高中擠破頭。
不過你有沒有想過,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上私立高中,其中有一部分學生尤其不合適,各位家長需要早知道。
首先,我們不妨來看一下私立高中的生存模式:用成績差的學生來供養成績優秀的學生,讓成績優秀的學生為學校創造一個良好的聲譽。
私立高中的劣勢是費用很高,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並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門檻很高,再加上教師隊伍流動性大,招收學生的時候,要求不少。
總得來說就是,私立高中並不是慈善機構,他們的最終目的就是賺錢,所以不管私立高中的升學率有多高,一部分初三學生並不適合他們的教育模式。
而且假如某個縣區的重點高中錄取分數線為550分,普通高中的建檔線為320分,有些學生成績只要達到了建檔線,就可以上私立高中,那麼成績在320-420之間的學生最不適合讀私立高中。
我們試想一下,中考成績在320分-420分之間的學生和中考成績550分的學生,三年之後要一起參加高考,其實結果早就已經註定了。
中考成績差的孩子要想在高中階段有很大的突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們還要繳納昂貴的學費,一年好幾萬,得不償失。
這類孩子還不如去一些二流的高中,三年後即便成績不理想,考上了大專,也可以進行專升本考試。
如果你覺得,二流高中或者職高的教學水平、學習氛圍不好,那請你現在就一定更要告訴孩子努力讀書,讀書,是成本最低的投資,卻是一生的財富。
我們必須承認,在這個世界上,的確存在一些不公平,有些孩子家庭富裕,擁有很多資源,他們能走捷徑,但我們什麼也沒有,也不能抱怨生活。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盡相同,有些人一出生就含著金湯匙,而有些人,一出生就肩負重擔,扛起了全家的責任。
馬雲做過一篇演講,叫《不吃苦,你要青春幹嘛》,當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險、不去體會沒嘗試過的生活,整天刷微博、玩網遊,幹80歲都能做的事,還要青春幹嘛?
所以別再你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你的未來還有更多的景色,不妨走到金字塔頂端去看一看。
結語:
每個人的故事關於夢想、勇氣、獨立,它並不是水到渠成的童話故事,而是穿插人間疾苦的經驗,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