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新的膀胱癌腫瘤免疫療法

2020-12-14 科學網

研究發現新的膀胱癌腫瘤免疫療法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28 19:00:38

近日,來自西班牙的多個研究組合作揭示了抑制G9a/DNMT通路可激活免疫介導的膀胱癌清除。2019年7月出版的《自然—醫學》發表了這項成果。

研究人員發現高G9a (EHMT2)表達與膀胱癌的臨床預後不良有關,而通過一個新的抑制劑(CM-272)靶向G9a/DNMT甲基轉移酶活性可誘導細胞凋亡和免疫原性細胞死亡。通過使用具有正常免疫力的四基因敲除(Pten、Trp53、Rb1、Rbl1)的惡性膀胱癌肌肉轉移轉基因小鼠模型,研究人員證實CM-272與順鉑聯用治療能夠顯著性地消除原發灶與轉移灶。當CM-272與anti-PD-L1聯用時,抗腫瘤效果甚至能在不使用順鉑時顯著提升。這些療效與內源性的腫瘤免疫反應和免疫原性細胞死亡有關,其將免疫不響應的腫瘤轉變為免疫響應的腫瘤。

研究人員發現,膀胱癌病人隊列中G9a的表達增加與PD-L1抑制的耐藥性相關。綜上所述,這些發現為表觀遺傳抑制劑與免疫檢查點阻斷聯用治療膀胱癌提供了新的希望。

附:英文原文

Title: Inhibition of a G9a/DNMT network triggers immune-mediated bladder cancer regression

Author:Cristina Segovia, Edurne San José-Enériz, Ester Munera-Maravilla, Mónica Martínez-Fernández, Leire Garate, Estíbaliz Miranda, Amaia Vilas-Zornoza, Iris Lodewijk, Carolina Rubio, Carmen Segrelles, Luis Vitores Valcárcel, Obdulia Rabal, Noelia Casares, Alejandra Bernardini, Cristian Suarez-Cabrera, Fernando F. López-Calderón, Puri Fortes, José A. Casado, Marta Dueñas, Felipe Villacampa, Juan José Lasarte, Félix Guerrero-Ramos, Guillermo de Velasco, Julen Oyarzabal, Daniel Castellano, Xabier Agirre, Felipe Prósper ,Jesús M. Paramio

Issue&Volume: Volume 25 Issue 7, July 2019

Abstract: Bladder cancer is lethal in its advanced, muscle-invasive phase with very limited therapeutic advances. Recent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has defined new (epi)genetic drivers and potential targets for bladder cancer. The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have shown remarkable efficacy but only in a limited fraction of bladder cancer patients. Here, we show that high G9a (EHMT2) exp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clinical outcome in bladder cancer and that targeting G9a/DNMT methyltransferase activity with a novel inhibitor (CM-272) induces apoptosis and immunogenic cell death. Using an immunocompetent quadruple-knockout (PtenloxP/loxP; Trp53loxP/loxP; Rb1loxP/loxP; Rbl1−/−) transgenic mouse model of aggressive metastatic,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we demonstrate that CM-272 + cisplatin treatment results in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gression of established tumors and metastases. The antitumor effect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en CM-272 is combined with anti-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 even in the absence of cisplatin. These effects are associated with an endogenous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 and immunogenic cell death with the conversion of a cold immune tumor into a hot tumor. Finally, increased G9a expression was associated with resistance to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inhibition in a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bladder cancer. In summary, these findings support new and promising opportunit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bladder cancer using a combination of epigenetic inhibitors and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DOI: 10.1038/s41591-019-0499-y

Source: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19-0499-y

相關焦點

  • 【Science】免疫療法+微生物療法加強免疫系統識別和攻擊癌細胞
    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卡明醫學院(CSM)的斯奈德慢性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新研究,他們分離了三種細菌物種,包括假雙歧桿菌、約氏乳桿菌和奧爾森氏菌,它們在四種小鼠癌症模型中顯著增強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功效。這項新研究確定了一種新的微生物代謝物-免疫途徑,該途徑可以通過免疫療法激活,可以用於開發基於微生物的輔助療法。
  • 出現無痛性肉眼血尿 警惕膀胱癌
    近日,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黃健教授表示,近年來我國膀胱癌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其最常見的症狀是無痛性血尿。所以,40歲後的市民在小便後不要急著衝廁所,要看看便池中尿液的顏色,一旦發現肉眼可見的血尿,必須馬上到醫院進行疾病篩查,排除是否因膀胱癌引起。
  • Cell:新型抗腫瘤免疫療法!靶向Sb9蛋白直接殺死腫瘤
    2020年12月4日訊/生物谷BIOON/---免疫療法改變了癌症治療的格局,這種方法允許醫生改變或增強患者的免疫反應,以更好地攻擊惡性腫瘤。但有些稱為「冷腫瘤(cold tumor)」的腫瘤並不會被免疫系統識別。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許多免疫療法的基礎,但對冷腫瘤的效果並不好。
  • 免疫療法攻破腫瘤微環境,卵巢癌與胰腺癌有效抗體臨床有望
    7月22日,他們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雜誌上發表了最新研究結果,宣告一款新型單克隆抗體可能成為有效對抗胰腺癌和卵巢癌的免疫療法! 新思路:MFAP5蛋白單克隆抗體 來自休斯頓衛理公會和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科學家們在試驗中發現,患有卵巢癌和胰腺癌的患者都有很高的MFAP5蛋白水平,且在傳統治療後生存率仍很低。於是,研究人員便開始以MFAP5蛋白質為切入口的免疫療法探究。
  • 專業的益生菌治療可應用於癌症免疫療法
    哥倫比亞工程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設計出益生菌,可以安全地在腫瘤內進行免疫治療。其中包括針對兩種已證實的治療靶點的納米體,即pd - l1和CTLA-4。這些藥物由細菌持續釋放,並在一次劑量後繼續攻擊腫瘤,促進免疫反應,最終導致腫瘤消退。
  • 一文看懂腫瘤免疫療法六大最新進展
    默沙東的Keytruda屬於一類稱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腫瘤免疫療法。它是一種人源化的PD-1單克隆抗體,通過阻斷PD-1與它的配體PD-L1和PD-L2之間的結合,從而激活T淋巴細胞,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達到消滅腫瘤的目的。Keytruda已經被FDA批准用於治療多種癌症,其中包括黑色素瘤、肺癌、頭頸癌、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等等。
  • Nat Med研究表明腫瘤會破壞全身的免疫系統!
    但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 San Francisco)的研究人員在老鼠身上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根據癌症的起源組織,腫瘤不僅對原發腫瘤部位的免疫系統造成破壞,還會對全身的免疫系統造成廣泛而多樣的破壞。
  • 泌尿外科在膀胱癌液體活檢領域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泌尿外科團隊近年來致力於尿液核酸在膀胱癌無創檢測中的應用研究,今年已連續發表多篇關於膀胱癌液體活檢技術研究的論文,王龍主任醫師均為共同通訊作者,湘雅三醫院為共同通訊單位。其中,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7.919, JCR1區)上發表論著「Detection of bladder cancer using urinary cell-free DNA and cellular DNA」,展示了在血尿患者中利用尿液細胞DNA和游離DNA檢測膀胱癌的高敏感性和特異性,為無創診斷膀胱癌提供了新的實驗依據。
  • 人類膀胱癌的瘤內CD4+T細胞介導抗腫瘤細胞毒性作用
    人類膀胱癌的瘤內CD4+T細胞介導抗腫瘤細胞毒性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5 10:07:56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Lawrence Fong、Chun Jimmie Ye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人類膀胱癌的瘤內
  • 【盤點】cell report:交叉呈遞—腫瘤免疫療法潛在藥物靶點
    2015年3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腫瘤免疫療法的核心思路是喚起體內具有腫瘤抗原特異性的細胞毒性T細胞(即CD8陽性T細胞)反應,起到殺傷腫瘤的作用。進一步,作者發現了主導這一過程的DC亞群是人體的CD1a+ DC,在小鼠中的同源細胞是CD8- DC。另外,這一效應能夠被IL-4所阻斷。最後,作者通過體內實驗證明了IgE/ FcεR1所引導的交叉呈遞能夠有效抑制腫瘤的發生以及延長小鼠患腫瘤後的壽命。總之,作者在IgG之外有找到了一類新的引起交叉呈遞的免疫球蛋白-IgE。
  • 多篇文章解讀腫瘤浸潤領域重要研究成果!
    , research suggests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Cancer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愛丁堡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鑑別出了癌變腫瘤中免疫細胞的關鍵改變,這或能幫助改善療法的開發,文章中,研究者發現,在乳腺癌中高水平表達的一系列基因或許與惡性癌症類型有關,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研究者開發診斷和預測癌症患者生存狀況的新技術,同時也有望研究其它常見癌症中腫瘤的行為特徵。
  • 羅氏轉向腫瘤聯合療法
    vanucizumab是羅氏公司推出的,計劃用於取代其子公司開發的重磅抗腫瘤藥物Avastin的替代產品。然而,在最近結束的一項vanucizumab單獨治療腫瘤的臨床II期研究中,該藥物未能達到其預期臨床終點。這一結果也讓羅氏管理層大失所望。不過,這並不意味著vanucizumab生命的終結。公司COO Daniel O』Day表示研究人員將把該藥物作為一種聯合療法進行研究。
  • 健康|早發現、早治療 我國膀胱癌已進入免疫治療時代
    新快報訊 記者梁瑜報導 尿路上皮癌是指從腎臟出口到尿道的上皮性結構發生腫瘤,80%-85% 來源於膀胱。全球癌症統計數據顯示,膀胱癌已成為全球第十大常見腫瘤。我國膀胱癌發病率在男性腫瘤中位於第六位,男性發病率是女性的三倍,且城市發病率高於農村。
  • 2019年度巨獻:腫瘤研究領域重磅級成果解讀
    【3】Cell:新研究揭示選擇性啟動子在腫瘤中的調節作用doi:10.1016/j.cell.2019.08.018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新加坡基因組研究所(GIS)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很多人類癌症在基因激活方面表現出廣泛的變化,而且相同的基因使用不同的起始位置來產生選擇性基因產物。
  • 新型免疫療法可激活癌細胞焦亡,抑制多種腫瘤生長
    為重新激活GSDME的抗腫瘤活性,研究團隊在小鼠癌症模型中誘導了GSDME的異位表達。結果顯示,GSDME可將具有免疫學意義的『冷』腫瘤轉變為免疫系統可以控制的『熱』腫瘤,抑制腫瘤的生長。研究發現,在22個癌症相關GSDME突變中,有20個降低了GSDME的功能。在表達GSDME的小鼠腫瘤中敲除GSDME可促進腫瘤生長,但在抑制GSDME表達的腫瘤中,GSDME異位表達則會抑制腫瘤的生長。分析發現,這種抑制作用是GSDME通過增加腫瘤浸潤性自然殺傷細胞(NK)和CD8+T殺傷淋巴細胞的數量和抗腫瘤功能來抑制腫瘤的生長。
  • Science:研究揭示DNA突變導致膀胱癌的發生
    2020年10月3日訊/生物谷BIOON/---在最近一項研究中,通過對健康和膀胱癌患者膀胱組織中的DNA突變情況進行的首次全面研究表明,「癌驅動」突變在健康的膀胱組織中很常見。這項由劍橋大學威康姆·桑格研究所(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的科學家及其合作者進行的研究為膀胱癌的第一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觀點。
  • 關於抗癌神法-免疫療法,你了解嗎?
    來自瑞典的卡羅琳斯卡研究所研究出一種新的免疫療法,這將為更多癌症患者帶來希望。而免疫療法,就是讓免疫細胞增強識別和消滅腫瘤細胞的能力,讓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去識別並攻擊消滅腫瘤細胞。在腫瘤免疫治療中,腫瘤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目前臨床中,研究最為成熟充分且應用最為廣泛的方法。
  • Sci Immunol:T細胞行為新發現有望幫助開發治療癌症的新型免疫療法
    2018年9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 Immu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科羅拉多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從疫苗中獲得的抵禦疾病的T細胞或許並不需要葡萄糖來快速繁殖,相關研究結果或許對於開發癌症患者的新型免疫療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 Grid完成B輪融資 創新腫瘤免疫療法
    Grid正在開發創新的新型人源化癌症靶向免疫療法。據悉,該公司利用一種獨特技術,能夠從特定的癌症患者身上鑑定出特異性腫瘤免疫球蛋白G(IgG)抗體。該抗體發現於尚未發展或轉移的早期肺癌患者中,並利用現有分子基因組技術從患者的B細胞中分離出來。
  • 益生菌「跑腿」,把免疫療法安全送到體內抗癌「一線」
    這項研究有望減少免疫療法的不良反應(圖片來源:《科學轉化醫學》)免疫療法通過激活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攻擊腫瘤,讓癌症治療有了變革性的進步此外,如果聯合使用多種免疫療法,增強有效性的同時,也會讓不良反應的風險增加,最終有些患者不得不停藥。如何讓免疫療法更加安全?考慮到免疫介導的不良反應與免疫系統的全身作用有關,這項研究的負責人Tal Danino 教授設想的策略是,「設計製造一種安全的益生菌載體,在腫瘤局部持續地提供免疫檢查點療法,從而把不良反應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