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出生就會走,為啥人類幼崽卻不行?三個原因,「弱」不是壞事

2020-12-25 寶寶佑呵

猴子和人一樣,都屬於「靈長目」動物,可以算是人類的「近親」了,它們四肢都有明確的分工,雙手有操作能力,具有辨別色彩的功能,還跟人類差不多,雙目長在頭部前方,具有雙視能力,但提到孕產,就有明顯的差別了。

猴子的孕期平均是6個月,人類是280天,但猴寶寶在剛出生沒多久,就有一定的活動能力,能夠脫離母猴蹣跚爬行,猴寶寶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膩著媽媽,媽媽爬到哪裡,他都會蜷縮在媽媽的懷裡,這一點跟大部分動物比較像,比如牛馬羊的幼崽,生下來就會走,可是人類卻不行,必須要經過漫長的撫養,他才能慢慢地學會自理。

人類幼崽生下來是十分被動的,除了眼睛和嘴巴,其他部位都不能自主活動,連扭個頭都需要外部力量,其他動物的幼崽生下來就蹣跚著找奶喝,但是人類嬰兒不行,必須把奶餵到嘴裡才行,寶寶唯一的本事就是哭,餓了煩了,尿了拉了都會哭,到了六個月才會坐著,八個月才會爬,九個月會扶著站,1歲會走,此後,才開始慢慢能自理,為什麼人類如此強大,嬰兒卻如此「弱」?具體可歸結為三個原因,弱有時候也不是壞事。

人類胎兒沒發育完善,就被生了下來

人類的孕期平均是9個月,但是胎兒的發育還是處於不完善狀態,比如大腦發育還不健全,心肺功能以及消化能力都非常嬌弱,研究表明,猴子和大猩猩的幼崽,剛出生的成熟度,相當於人類嬰兒18-20個月齡的發育程度,為什麼孕媽的孕期不是19-20個月呢?這其實跟人類直立行走有直接關係,為了配合直立行走,人類的骨盆變得緊湊,孕期9個月正好可以分娩成功,如果胎兒在母體繼續發育,難產的機率將會大大提高,大塊頭的嬰兒將很難通過孕媽的骨盆,所以人類「早產」是有必要的,在子宮發育得差不多,精細的部分在出生後繼續發育,這種情況不多,人類是其中之一。

孕期過久,孕媽無法承受

都知道,女性懷孕要經歷早孕反應,孕中期和孕晚期,媽媽要長斑長妊娠紋,巨大的子宮會把五臟六腑擠壓到沒空間,胎頭不下降,媽媽就會感覺燒心難受,睡不好坐不好,吃東西也難受,據了解,媽媽孕期的新陳代謝是孕前的兩倍,這快到達了人類承受的極限,所以能生就趕緊生出來,真的等胎兒發育成熟再出生,媽媽的身體也垮了,所以「哪吒」要不得。

在照顧寶寶的同時,強大的依戀關係產生了

動物的幼崽陪伴在媽媽身邊一段時間,等能夠自主捕獵和進食,擁有保護自己能力的時候,也該跟媽媽說再見了。他們的依戀關係遠沒有人類強大,從寶寶出生,媽媽就必須盡心盡力地呵護,媽媽在哺乳的過程中,開始跟寶寶建立依戀關係,寶寶第一個認識的就是媽媽,在一歲前,媽媽對他的照顧是最多的,所以寶寶的安全感來源於媽媽,這是他所有情感發展的來源和基礎,在照顧寶寶的同時,父母也感覺到了責任感,父母改變寶寶的同時,寶寶也在影響著父母,於是家庭更加團結,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近,而社會就是由一個個小小的凝聚體凝結在一起的,從沒聽說哪種動物,擁有人類這麼豐富的情感,這都源於幼年,父母對孩子深切的愛。

如果把人都分開,單個的人其實是很弱小的,可能生存能力還趕不上動物,但人類之所以強大,就在於有愛存續,大家都能夠團結在一起,所以寶寶弱也並非全都是壞事,這裡面媽媽的辛苦起了很大的作用,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人類才會生生不息。

相關焦點

  • 人類幼崽的哭聲,為什麼這麼大!!!
    「嚎啕大哭」這個漢語詞彙,最適宜的使用情景就是一個人類幼崽拼盡全力的放聲大哭。可謂小小的身體,大大的能量。而且更可氣的是,哪怕把耳機的降噪開到最大,嬰兒啼哭帶來的那種莫名其妙的煩躁,還是不能消解半分。於是你可能會想:為什麼,為什麼哭聲這麼大?人類為什麼進化成這個樣子,就不能小點聲嗎?不怕招惹叢林中的野獸嗎?我要是野獸我就一口把這家人叼走(開個玩笑)。
  • 為什麼動物幼崽都不會嚎啕大叫,而人類幼崽會?
    許多動物在出生後很短的時間內就能獨立,長頸鹿能在出生後一小時內行走,貓鼬在兩個月大的時候就能捕食蠍子,而人類嬰兒在6個月大之前,甚至不能坐起來。科學上有一個主要的理論可以解釋為什麼人類嬰兒天生就很弱——因為人類都是早產兒。
  • 三不像動物:樹袋鼠,有著三個陰道、兩個子宮,幼崽只要糖豆大小
    在太平洋的島嶼中同樣也生活著一種三不像動物,它有著猴子的尾巴、樹懶的身體、熊的臉。但它既不是猴子也不是樹懶和熊,而是袋鼠的遠房表親樹袋鼠。目前已知的樹袋鼠有14種,它們是生活在森林的一群小可愛,有著呆萌的外表,體型半米左右大小,雌性個體略小一點,看上去像一個會自由活動的毛絨玩具。
  • 為什麼人類幼崽這麼能哭?
    貌似每個人在剛出生時都會隨著一聲響亮的哭泣降臨世界,從此以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幼崽時期的人類凡是經歷飢餓、冷熱、傷心或疼痛等各種因素,都會化為哭泣的情感釋放出來,你甚至能在任何場景之下都聽到一聲「哇」。反觀自然界的動物,雖哺乳動物都有悲傷的感情,但卻很少會看到動物幼崽的哭泣,甚至在哭泣中發出的響亮聲音。那麼,為什麼人類幼崽這麼能哭?
  • 「人類幼崽」都是早產兒?看似輸在起跑線,卻存在3個優勢
    但你知道嗎,從另一些角度來看,小嬰兒都是「早產兒」,其中原因看過就會理解。,會緊緊抱住媽媽,人類幼崽能夠做到這樣的,恐怕只有哪吒了。經歷嬰幼兒時期、青少年時期等,才會達到「成年」標準,人類幼崽擁有一個較長的幼態持續時期。
  • 「人類幼崽」都是早產兒?看似輸在起跑線,卻存在3個優勢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人們常說「十月懷胎」,娃在娘的肚子裡住到時間才會出生,嚴格來講280天左右才算一個完整的孕期。但你知道嗎,從另一些角度來看,小嬰兒都是「早產兒」,其中原因看過就會理解。
  • 人類幼崽都屬於「早產兒」?短短九個月就能出生,卻具備三大優勢
    人類幼崽與動物幼崽相比是「早產兒」 但如果將人類的幼崽和整個自然界的幼崽相比,即使足月出生的孩子都是「早產兒」。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而馬和牛的幼崽生下來幾個小時就可以走路,海豚一出生就會遊泳,就連與人類相似的猩猩,一出生就可以緊緊抱住自己的媽媽。
  • 寶寶超42周出生,仍屬於「早產兒」?其實這就是人類幼崽的優勢
    但這屬於人類幼崽之間的對比,如果把人類幼崽放在整個自然界,實際上他們都屬於早產兒。瑞士生物學家阿道夫·波特曼就曾說過:胎兒超42周出生仍屬於早產兒,這種現象稱之為「生理性早產」。為什麼要說人類幼崽相對於大自然來說都屬於早產兒?
  • 狗媽媽為什麼會殺死幼崽?聽著不合常理,這5個原因可能導致慘劇
    我們自然地會認為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母親都會對很愛護自己的孩子,然而,有一些狗狗在出生時,會被狗媽媽親手斷送掉生命。這聽著就感覺很違背常理,但確實會發生 ,有狗媽媽自己的原因,也有主人的原因。如果你家的狗狗生了一窩小狗,你更要注意以下的原因,否則就會釀成悲劇。
  • 全球首批「試管獵豹」幼崽出生 藉助體外受精和代孕技術實現
    原標題:全球首批「試管獵豹」幼崽出生藉助體外受精和代孕技術實現來源:cnBeta.COM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美國哥倫布動物園和水族館於2月24日宣布,全球首批藉助體外受精和代孕繁殖的獵豹在2月19日出生。
  • 人類「幼崽」養成:哺乳漲姿勢
    那麼,究竟該以何種姿勢餵養「人類幼崽」才是最科學的呢?別急,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對新手媽媽和人類幼崽來說,最舒適的就是最好的。不過這裡還是可以推薦一些最為常用的哺乳姿勢,以供參考哦!以下姿勢有助於寶寶在母乳餵養時獲得舒適和支持。
  • 人類幼崽到底有多可愛!
    首先:我來談一下我們這個小可愛,從出生到現在是又愛又恨。在坐月子時,每天晚上吵到3到四點,有時候還吵到天亮。有時候,真的好累一個人帶沒有一個人帶.每天都是半夜三更抱著娃走過去走過來。真的不知道那時候怎麼熬過來的,所有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看著他一天天長大現在很欣慰。
  • 重慶一華南虎一年內連生三胎 幼崽喝配方狗奶粉
    樂樂也由此成為中國人工圈養華南虎家族的第103個成員。  昨天下午,重慶晚報記者在市動物園熊貓館育幼室裡,看到了嗷嗷待哺的樂樂。  重慶晚報記者 田曉 錢波 攝影報導  虎媽媽對待幼崽的態度  第一胎:  不聞不問,拍拍屁股就走了。  第二胎:  直接叼咬幼崽腹部。
  • 研究稱大熊貓幼崽出生時"發育不全" 但沒人知道為什麼
    人們通常發現,大熊貓幼崽在出生時出奇地小,可以說是發育不全。但目前還沒有人知道確切原因。然而這一理論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這篇新論文的作者就發現:相比於其他熊科動物,熊貓幼崽出生時特別小,發育不全。而其他的熊科動物,包括會冬眠的熊在內,生來就擁有強健成熟的骨骼。嬌嫩柔弱的粉紅色大熊貓幼崽似乎是個例外。「它們基本上沒有發育好,」研究主要作者李培淑(Peishu Li,音譯)在一份聲明中說。李培淑在研究期間是杜克大學的本科生,現在是芝加哥大學的博士生。
  • 人類嬰兒與動物幼崽的區別,沒有意識之前,兩者並沒有區別
    作為人類,我們也知道自己之所以區別於動物的根本原因,那就是人類擁有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也可以說是靈魂,也可以說是意識。但是很少有人去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人類的意識或者是靈魂究竟是在什麼時候才出現的?
  • 260個物種,119個存在「殺嬰」行為,動物為何要給幼崽過不去?
    260個物種,119個存在「殺嬰」行為,動物為何要給幼崽過不去?如果一隻家貓產下了3隻幼崽,其中有一隻幼崽生病、畸形或者太虛弱,那麼貓媽媽很可能會將這隻幼崽吃掉。貓媽媽這樣做,一來可以給自己補充能量,二來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撫養剩餘兩隻幼崽身上,從而提高這兩隻幼崽的生存機會。在2008年,德國紐倫堡動物園的一隻北極熊媽媽就做出了驚人的舉動:北極熊媽媽維爾馬竟然將自己的兩隻幼崽吃掉了。
  • 外國爸媽曬出生娃前後對比照,寶媽:原來全世界的幼崽都一個樣!
    外國爸媽曬出生娃前後對比,論人類幼崽的破壞力有多強?其實帶娃這件事,全世界都是一樣的,接下倆一起來看看外國爸媽生娃前後對比圖吧。從性感模特到中年大媽,這其中到底經歷了什麼?哦,原來了生了個娃。世界上每多一個孩子,就失去一份笑容。合著「笑容殺手」就是孩子啊。生娃前能唱能跳,生娃後只想睡覺!
  • 為什麼有的狗狗會把幼崽,送到主人的被窩裡?其實是這5個原因!
    養過狗的人,尤其養的是母狗的人,肯定遇到過狗狗把自己的幼崽送到你面前的情況。寵主肯定都覺得很疑惑,為什麼狗狗會這麼做呢?想知道原因的,就往下看吧!而在狗狗看來,寵主的床肯定比自己的狗窩更舒服,所以它就把自己的幼崽送到主人的床上,然後直接把主人的床上當成自己的窩。三、懂得取捨狗狗一直都是很聰明的,它懂得取捨,懂得量力而行。有些狗狗一胎就生很多個,但是它並沒有很多精力照顧好自己的孩子,那怎麼辦呢?
  • 人類近親黑猩猩不會大聲哭鬧,為啥人類嬰兒的哭聲這麼大?
    又結合了一些嬰兒發育規律之後,我找到了幾種較為科學的說法,整合在一起,就得出了為什麼人類嬰兒會哭的這麼大聲的原因。但是再看看貓科動物的幼崽,比如家裡的寵物貓幼崽,出生兩周左右才會睜開眼睛。所以,在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自然界中,越低端的動物幼崽,越要更「自強不息」,而越高端的動物幼崽,出生後面臨的危險就相對少一些。
  • 人類幼崽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真是沒用,排個隊也排不到。我一回頭,小朋友正在用委屈的眼神看著我,我趕緊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去前面,他站到我前面後,一旁的媽媽走過來,開始掛號。先是下樓梯的時候,倆人一邊走一邊數數:1、2、3、4……,小朋友走的有點慢,但這位爸爸始終不慌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