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故宮博物院文物保護修復技藝特展」正式對公眾開放,觀眾可以登上神武門城樓,不僅能欣賞到珍貴文物,還能了解到這些珍貴文物修復工作中一些神秘的傳統技藝。
此次展覽是故宮博物院首次舉辦的以文物保護修復為主題的綜合性修復技藝和成果展,共涉及古書畫人工臨摹複製、紡織品修復、陶瓷修復、鐘錶修復等11個門類,結合修復文物實物,展示文物修復的技藝傳承和修復過程,揭開文物修復工作的神秘面紗。
△視頻:故宮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技藝特展
故宮年修復文物數百件 展覽不單獨售票
故宮博物院作為明清兩朝皇宮,目前擁有180萬件套文物,很多館藏文物都歷經了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滄桑,有些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損。清代董郜的《山水花卉貼落》是一副高近5米,寬近3米的超大尺幅繪畫作品,送修時殘破嚴重,絹本質地糟朽,摺疊處產生大量碎片。拼接碎片、覆背全色等修復中採用了襯料層和加固層進行加固處理,再進行拼接處理等傳統技藝。
據介紹,明清兩代均曾設立內務府造辦處等機構,招納全國各項工藝的能工巧匠,服務於皇室,在內務府的活計檔等檔案中經常能夠看到對於一些文物的修復記錄。由於清宮紡織品破損後一般會增添新品而無需修復,紡織品文物的修復少有技藝傳承。
目前,故宮博物院擁有一百多位各類文物保護修復專業技術人員,是全國最大的文物保護修復機構,每年修復文物數百件。
此次展覽將持續到11月15日,不單獨售票,觀眾憑故宮門票進院後可免費參觀。
新聞連結:「十一」故宮單日限流8萬
即將到來的「十一」黃金周,故宮單日最高接待8萬人次的限流措施將面臨「大考」。特別是10月2日,是全年參觀人數的制高點,以往曾出現過單日突破18萬人的情況。昨天,故宮博物院發布「十一」期間大客流應對方案,準備了多項措施,一定要守住8萬人次參觀上限。
網上售票增至5萬
故宮博物院將於「十一」黃金周到來之前,將網絡預售每日限額增加至5萬張(上午3萬張,下午2萬張),希望觀眾尤其是旅行社團隊選擇網絡預約購票,以免到達現場後無法購票入院。
故宮博物院網絡預售系統目前已經在攜程網、同程網、去哪兒網、驢媽媽網等十餘家網站開展分銷業務,為觀眾購買故宮門票提供更多便利。
10月2日曆來是「爆棚日」
據統計,從2012年黃金周期間故宮遊客總數80萬的頂峰後,開始逐年遞減:2013年降至71萬,2014年降至64萬。參照這個趨勢,故宮博物院希望今年黃金周人數能夠繼續下降,嚴守每日限流8萬人次的目標。
儘管故宮博物院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但10月2日曆來是遊客「爆棚日」,曾出現單日突破18萬人的「盛況」。
《石渠寶笈特展》正常開放
目前正在展出的《石渠寶笈特展》引發空前熱情,也成為黃金周限流工作新的挑戰。黃金周期間,《石渠寶笈特展》正常開放,展廳內外的限流管控措施也依然執行,希望觀眾在參觀時加快移動速度,為更多觀眾的參觀提供機會;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秩序,營造和諧的參觀環境。
建議觀眾錯峰參觀
故宮方面建議觀眾儘量錯過10月2日至4日的極端高峰日,儘量選擇4日以後。同時通過網絡預約購票,避免因達到限流總數而無法購票。
據故宮博物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5年6月13日,故宮博物院開始試行每日限流8萬及實名製售票措施以來,至今已三個多月。特別是進入暑期,每天參觀人數屢屢接近8萬人次。其間啟動限流預警及現場控制措施共25次,採取以疏導為主、管控為輔等限流措施,嚴格控制觀眾流量不超8萬人次。
來源/央視新聞、北京晨報
本期監製/周慶安
主編/張竣
編輯/張省
提前預約,錯峰出行,文明參觀,快樂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