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北大、人大、復旦、香港大學……這一系列的數字和名詞都是朱紅玲從教的見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在定邊縣定邊中學,有一名教師,她28年如一日默默耕耘著,帶出了一屆又一屆優秀畢業生,將他們送入了北大、人大、復旦等名校。她用最佳的教學狀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把培育祖國最需要的人才作為自己最光榮、最聖潔的事業。把自己的青春和精力都奉獻在了教育事業上,為的就是能擔負好教書育人這個沉甸甸的責任。
在校園裡,記者恰好捕捉到了朱紅玲正在和一名同學交談的畫面,這個學生就是朱紅玲今年帶的2020屆畢業生趙倩。她今年被上海復旦大學錄取,趙倩來到母校找到她口中的「朱媽」——朱紅玲老師,分享表達她的喜悅和感激之情:「我們這屆的同學給朱老師取了一個親切的暱稱,叫朱媽,因為她真的在平常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中,就像媽媽一樣照顧我們,非常感謝朱老師對我們的教育和輔導。」
朱紅玲喜看趙倩的錄取通知書
送走了一屆畢業生,又迎來了一屆新生,朱紅玲今年依舊擔任定邊中學2023屆新生的地理老師。「我今年已經從教28年了,在這28年裡,我認為教師這個職業要想做好,首先要熱愛教師這個工作,認真地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認真對待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每一個問題,及時反思,不斷改進,精益求精,才能做一個好的老師。」1992年參加工作的朱紅玲,一直從事高中地理教學工作,多年的教學工作,讓她有了自己獨到的教育方法。她在課堂上倡導踐行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探索創新了趣味題導入法、情景設置法、分組競賽法、自找問題法、學生評價法等許多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2023屆2班陳睿杉同學告訴記者:「朱老師的講課內容和上課風格都很有趣,同學們都踴躍的回答,大家相互配合,互動的很好,課堂的板書很認真,我們很喜歡。」
朱紅玲課堂
朱紅玲上課
朱紅玲課堂小討論為學生答疑解惑
「我覺得,無論從事什麼樣的事情,只要將一件平凡的事情堅持做好,就是不平凡,將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飛的最高的鷹不是靠的翅膀,而是靠信念,只要想做的更好,沒有什麼辦不成。」
用愛心去溫暖,用智慧去啟迪,用汗水去澆灌。朱紅玲始終堅守著這種信念,注重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認真傾聽學生的心聲,用滿腔的熱情、真誠的愛心、為學生化解煩惱,成為學生最信任的朋友。她尤為關注家庭困難的學生,經常為他們伸出援助之手,盡力照顧生病的學生,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對待。她希望自己能做學生的良師、摯友與慈母,這也就是她的學生們親切喚她為「朱媽」的真誠之所在。「從學生的這個角度來講,只要進到我們定邊中學,我們會全程關注他們的成長。只要自己用心去努力,我相信,三年之後,一定可以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朱紅玲說道。
朱紅玲課間與學生交談
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以來,朱紅玲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和新課程標準,汲取先進的教育理念,改進教法,探究學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她多次承擔校際間學科交流示範課任務,先後在內蒙古前旗中學示範教學,江西九江、西安觀摩教學,為榆林市高考研討會上示範課等。同時還擔任陝西省及榆林市教學能手的評委工作,多次承擔跨省際的教師職稱晉升及教師應聘的評委工作。
朱紅玲鑽研教學
朱紅玲(中)與青年教師交流
擔任地理教研組長多年,面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同事和青年教師,她將積累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在學校每年假期進行的青年教師業務培訓中,擔任主講40多課時,不遺餘力,傾其所有,給青年教師講方法、談經驗、勤示範。積極幫助青年教師不斷提高業務水平,注重指導年輕教師在業務上精益求精,指導多人在市縣校級賽教中獲得優秀成績,指導的多名青年教師獲得「陝西省教學能手」、全國地理微格課一等獎、榆林市「學科帶頭人」、教壇新秀等稱號,為青年教師的成長及全組教學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顯著貢獻,真正起到了教學名師的作用,贏得了學生、家長與社會的廣泛讚譽。地理組教師牛琳琳說道:「朱老師的學術成就和敬業精神是我們年輕教師學習和努力的方向,她日常分享的工作經驗,對我們青年教師起到了幫、傳、帶的作用。」
動力源於責任,28年來,她出色的表現得到了學校和社會的認可,讓她堅持不懈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先後榮獲陝西省、榆林市「教學能手」,陝西省學科帶頭人等榮譽稱號,當選為第四屆榆林市黨代表,擔任榆林市高考管理校行指導專家,主持省級《地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等課題、撰寫《基於賽場體驗的地理微格課思考》等論文並發表於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定邊中學作為一個整體,我們地理組作為一個團隊,會凝聚出我們集體的力量,不僅要帶動我們定邊教育的發展,同時還會輻射到區域的發展,更好地服務於社會,讓人民滿意。」朱紅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