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內外 | 楊萬裡——簡單卻不平凡

2021-02-13 報告老師

越簡單,越不平凡

楊萬裡就是這樣的一個詩人

乍一看,似乎幾歲小娃也能讀懂楊萬裡的詩

細細琢磨,不同年齡,看到的是不同的楊萬裡

楊萬裡也並不是一開始就在詩壇上順風順水的,用「大器晚成」形容他一點也不過分!

少年時的楊萬裡——人狠話不多!

楊萬裡的父親是一名鄉村私塾老師,收入微薄,但是在兒子的教育上,父親特別捨得投資,他曾「忍饑寒以市書,積十年得數千卷」,並常常指著家中藏書,鼓勵兒子追求聖賢精神。

楊萬裡也很給力!楊萬裡也能明白父親的用心良苦,從小發憤圖強、刻苦學習。十年寒窗苦,孤寂唯自知,他曾寫到:「憶年十四五,讀書松下齋。寒夜耿難曉,孤吟悄無儕。蟲語一燈寂,鬼啼萬山哀。雨聲正如此,壯心滴不灰。」

二十八歲,楊萬裡終於考中進士,由此步入仕途。也算事業有成,但是詩壇上的成就,卻不見成效。

在36歲之前,楊萬裡和我們大多數人的學習方法基本一樣: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抄啊!專業點這個做法叫做:「以故為新」!這是指在創作的時候,要麼師承前人之辭,要麼師承前人之典,強調句式工巧和用詞嚴謹。因此,楊萬裡誦讀大量經典,不停模仿,卻從未超越!從高守道到劉才紹,從陳師道到王安石,楊萬裡是一路拜師一邊學藝,大作看了不少,就是缺少點自己的主心骨,缺少自己獨到的韻味!看來拾人牙慧並無大用!

怎麼辦呢?如果學習遇到了瓶頸,就要打破瓶頸!不破不立!楊萬裡,有這樣的氣魄!

楊萬裡有了一個大膽的舉動:焚書!

把過去的千餘首詩文著作投入然然熊火!和過去的自己來場徹底的告別!

當你一心想到某件事的時候,全世界都將為你開闢道路!執著的人總能迎來新生!有一天,楊萬裡「忽若有悟」,很快感到「萬象畢來、獻予詩材」的歡愉,體味到了一種「瀏瀏焉」的暢快與喜悅。

他開始接近大自然,以自然為師。為官之餘,他跋山涉水、尋幽探險,到山野之中去聽鳥兒歌唱,看翠竹流水。他在公務之餘,尋訪大街小巷、田間地頭,去與百姓交談。一切的優質文章接以自然為根基,取之生活,升華與生活。

楊萬裡,做到了!他的文風開始俏皮活潑,充滿靈氣!他的作品如此鮮活,他的情感如此質樸,他的文字如此清澈,於是,他愈發瀟灑,自成一家,號稱「誠齋體」,誠齋體的最大特色是活,取材很活,都是從生活中、從自然中尋找詩材,其次形式很活,大都採取七言絕句,自由揮灑,不受拘束,最後風格也很活,輕鬆有趣,活潑幽默。

於是,我們看到可愛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我們欣賞到不一樣的西湖「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我們看到溢屏而出的童真童趣「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我們看到神情緊張風趣的「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

名流千古者,畢竟與眾不同!

文史流香者,必將簡單又不平凡!

最終,楊萬裡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傳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楊萬裡與尤袤、範成大、陸遊合稱「南宋四大家」,或「中興四大詩人」。

end

相關焦點

  • 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精就不平凡
    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精就不平凡我們在路上陽信縣實驗小學孫娜曾幾何時,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備考浙大的研究生,日以繼夜的學習。首先拋出問題讓我們思考,一節好的課堂標準是什麼。這也是我經常反問自己並且參考多本書籍。感覺一節好課,首先在一節課中學生的學習,能學到新知,進而能鍛鍊能力。再上一個層次,是讓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當中去。第二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發生了一些變化,這是有效率的課堂。
  • 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有一天,他在課堂上學生一個甩胳膊的動作,看似簡單的動作,所有的學生都沒放在心上,甚至有些不屑一顧,在教授過程中不時發出笑聲。蘇格拉底並沒有因此感到生氣,而是告訴學生,認真練習這一個動作,每天堅持100次。10天後,蘇格拉底問學生是否做到,大部分學生舉起了手;又過10天,再次問學生時,只有一少部分舉手;三個月後,問學生時,只有一個學生舉了手。
  • 朱紅玲:重複簡單造就不簡單 堅持平凡成就不平凡
    她在課堂上倡導踐行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探索創新了趣味題導入法、情景設置法、分組競賽法、自找問題法、學生評價法等許多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2023屆2班陳睿杉同學告訴記者:「朱老師的講課內容和上課風格都很有趣,同學們都踴躍的回答,大家相互配合,互動的很好,課堂的板書很認真,我們很喜歡。」
  • 楊萬裡:靈魂越孤獨,生命越強大
    楊萬裡是窮苦家庭出身,母親早亡,但是他有一位平凡但偉大的父親。即使在上頓不接下頓的情況下,楊萬裡的父親都會用僅有的生活費為家中添置書籍,教兒子讀書學詩。楊萬裡也不負父親的期望,從小便是個「詩痴」,年紀輕輕便已經創作了大量詩稿。史記楊萬裡曾作詩20000多首,流傳至今的也有4200首,位列流傳下來詩歌作品最多的詩人:第三名。你很難想像,這樣一個嗜詩如命的楊萬裡,在人到中年時會做出「燒詩」的壯舉。有人會說,搞創作創新可以,何必將自己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
  • 定邊中學教師朱紅玲:重複簡單造就不簡單 堅持平凡成就不平凡
    她在課堂上倡導踐行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探索創新了趣味題導入法、情景設置法、分組競賽法、自找問題法、學生評價法等許多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2023屆2班陳睿杉同學告訴記者:「朱老師的講課內容和上課風格都很有趣,同學們都踴躍的回答,大家相互配合,互動的很好,課堂的板書很認真,我們很喜歡。」
  • 楊萬裡黃昏賞雪,寫下首調皮的經典詠雪詩,無一雪字卻句句寫雪
    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寫出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個新穎的比喻,驚豔了文壇。  楊萬裡的詩在宋代曾非常流行,詩人項安世曾寫道「四海誠齋獨霸詩」,可見誠齋體的風靡。楊萬裡一生共寫了兩萬多首詩作,存世的共4200餘首。
  • 惠普2132學生印表機 課堂內外小萌新
    惠普2132彩色噴墨一體機,將簡單詮釋到了一種美得境界,純純的白色,點綴一抹清新綠,簡單卻不單調。陪著你一起學習、一起進步,惠普小白與你一起得到進步的獎勵。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惠普2132學生印表機 課堂內外小萌新http://oa.zol.com.cn/715/7157780.html http://oa.zol.com.cn
  • 楊萬裡《昭君怨》
    楊萬裡,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省)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授贛州司戶參軍,調零陵丞,時張浚謫居永州,勉以正心誠意之學,因自號誠齋,終生服其教誨。歷任太常博士、寶謨閣直學士等職。韓侂胄當政期間,因政見不合,隱居15年不出,最後憂憤而死。
  • 楊萬裡夜裡喝酒卻沒錢買下酒菜,寫首調皮的梅花詩,句句令人捧腹
    大家且看全詩:《夜飲以白糖嚼梅花》(宋.楊萬裡)剪雪作梅只堪嗅,點蜜如霜新可口。一花自可咽一杯,嚼盡寒花幾杯酒。先生清貧似飢蚊,饞涎流到瘦脛根。贛江壓糖白於玉,好伴梅花聊當囪。這首詩的創作年份不詳,但楊萬裡一生確實是吃過大苦頭的。他8歲喪母,父親是個窮書生,經常餓著肚子也要買書來看,這一切楊萬裡看在眼裡。所以後來哪怕中了進士,出了仕,他一生都不改節儉之風,甘守清貧,不肯與小人同流合汙。他用「先生清貧似飢蚊,饞涎流到瘦脛根」來形容自己此時的狀態,初讀時覺得這14字的自嘲令人捧腹,但他的有節操又令人讚嘆。
  • 楊萬裡最有意思的一首詩,山路迢迢無盡,正如漫漫人生
    楊萬裡作為宋代的著名詩人,一身超絕的文採,自然不必多言。然而他寫的古詩,之所以會得到如此之多的後人喜愛,除了文採之外,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他的詩作,大都非常平易近人,而且富有理趣,讓人百讀不厭。而這首《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就是,楊萬裡最有意思的一首詩,山路迢迢無盡,正如漫漫人生。
  • 楊萬裡在這首送別詩中,把親人離去的愁苦心情,描寫的淋漓盡致!
    楊萬裡和範成大是比較相似的詩人,兩個人大部分的詩作,那都是在描寫田園風光,讚美那些看似普通的平凡的景物,雖然都是一些極其平常的風景,但是到了詩人的筆下,卻是寫出了新意。尤其是楊萬裡他的詩作儘管早期受到「江西詩派」的影響,講究用詞精準,同時也在自己的詩作中堆砌大量的典故,可是到了後期他徹底擺脫了「江西詩派」的影響,開始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詩作明顯變得更為清新,也非常的直白,使得人們一讀便是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
  • 「教師風採」陝西定邊縣人民教師朱紅玲:重複簡單造就不簡單 堅持平凡成就不平凡
    她在課堂上倡導踐行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探索創新了趣味題導入法、情景設置法、分組競賽法、自找問題法、學生評價法等許多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2023屆二班陳睿杉同學告訴記者:「朱老師的講課內容和上課風格都很有趣,同學們都踴躍地回答問題,大家相互配合,互動很好,課堂的板書很認真,我們很喜歡。」
  • 楊萬裡的一首詠物詩,其中兩句惟妙惟肖,尾聯更充滿風趣
    比如,大家都很熟悉元代詩人王冕的《墨梅》,作者就以梅花自喻,表達一種不隨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再如,鄭板橋的《竹石》,表面上是寫竹,實際上卻描繪了詩人堅強不屈的性格。下面介紹楊萬裡的一首詠物詩,其中兩句惟妙惟肖,尾聯更充滿風趣。
  • 日子過得簡單,卻不平凡的星座
    日子可以過得簡單,但是不可以過得平凡,所以生活可以過得簡簡單單,自身的價值也是要無限的提升,跟著星座洞君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星座是如此的吧雙魚座雙魚座每天都喜歡簡單的生活方式,不喜歡複雜的社交,喜歡用心交朋友
  • 評價河北2012:很不平凡 很不容易 很不簡單
    盤點即將過去一年的河北經濟發展,省委書記張慶黎在講話中用了「很不平凡」、「很不容易」、「很不簡單」三個富有感性色彩的詞組進行了概括。「很不平凡」,是因為河北省有效應對了多年來少有的風險和挑戰。「很不容易」,則表現於在兩個「舉全省之力」、重大項目建設、產業結構調整、「雙百」工程推進、人民生活改善、「兩個環境」建設等這些關係全局的領域實現了新的突破。「很不簡單」,則體現在省委、省政府對全省經濟工作在站位、思路、理念和作風等方面的探索與創新。
  • 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李潔:用愛營造課堂內外的朗朗笑聲
    紅網時刻記者 郭薇燦 長沙報導每一位孩子的化繭成蝶,都是無數教師在背後默默付出的結晶,每一個優秀班集體的養成,都註定是一位班主任的「更具智慧」,在觀察和把握學生的心理變化、情緒起伏、思維流向之中,營造「課堂內外的朗朗笑聲」、建立「師生間真誠的精神對話」,滋潤學生自然成長,促進學生自己成長,推動學生自由成長
  • 平凡的崗位 不平凡的人生經歷
    我工作的孔子課堂中心位於毗鄰請來專業人士為學生們進行京劇、中國傳統樂器、算盤等現場演示,與學生進行現場互動,教學生一些簡單的京劇步伐、樂器演奏,學生們爭先恐後地上臺參與,樂在其中。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每個人的生活,也註定了這會是不平凡的一年。世界按下了暫停鍵,人們的內心會有一些慌亂和不安。但是,疫情中也有溫情。
  • 楊萬裡這首詩借景抒情,表達了對於故鄉的懷念之情,寫得很是感人
    楊萬裡是南宋時期最為大家所熟悉的一位詩人,他的很多詩作不僅收錄在了《全宋詩》,同時還有很多被收錄進了課本,相信很多人還在咿咿呀呀剛開始念書時,最開始接觸的中國古典詩歌,便是來自於楊萬裡,他的一首《小池》,年年都入選小學課本,成為了他眾多詩作中,最為獨特,也最為唯美的一首抒情詩,詩人描繪的把原本很平凡的事物
  • 玩趣兒童傘為帆,偏偏遇到楊萬裡
    《舟過安仁》宋朝.楊萬裡。「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詩人在一次乘舟路過安仁縣時,恰巧見到兩個兒童用傘為帆讓小船行進。楊萬裡被兒童的玩趣感染,寫下此詩。兩個兒童坐在小船,沒有去划船,把撐船用的竹竿收起來,船槳也擺放在一邊。正巧詩人也是悠閒外出路過見到。「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 把平凡的事做一萬遍就是不平凡把簡單的事做一輩子就是不簡單
    「初心不因來路迢遙而改變,使命不因風雨坎坷而淡忘」,這是李夏同志的微信個性籤名,如今卻成了他短暫但不平凡一生的真實寫照。他家裡的遺物有好幾本《工作日記》,這是我親眼所見,其中一本扉頁上寫道「極耐得苦,故能艱難馳驅」。我們從績溪縣城去荊州的時候,要經過一段60公裡長的盤山路,李夏選擇到這種地方來工作,真的是要「極耐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