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河北省安新縣同口鎮的陳調元故居又被稱為「陳調元莊園」,是民國時期著名的大軍閥陳調元年輕時期居住的地方。陳調元被後人稱為「民國十大軍閥」之一,和段祺瑞、吳佩孚等人齊名。在設立雄安新區決定公布前的一個月,安新縣有關部門已經啟動了對陳調元莊園的全面修繕。據報導,整個修繕工程計劃投入資金500萬元,前期投入350萬。(王子瑞 攝)
陳調元莊園位於安新縣白洋澱畔三環水的同口鎮,原為數丈深水坑,1904年開始動工填土用了7年時間,1921年始建房屋,次年建成,歷時8年。1935年,陳去西北閱兵時,曾回家住過。以後,莊園由他人代管,解放後作為學校使用,現已交由縣裡接管。
陳調元莊園屬仿古建築,其建築形式仿造故宮院落修建,做工精細,布局合理,甚為壯觀。整個建築高脊瓦簷,青磚紅窗,走避迴廊,紅梁赤柱,顯得頗為莊嚴肅穆,是一座具有民族風格的建築。
陳宅莊園佔地面積4371平方米,建築面積2618平方米,房屋46間,系由三進四合院組成。各建築之間則由迴廊相通,方格玻璃窗,分內外兩層。三進院落有正房九間,其中東頭二進間由東西隔牆分裡外屋,裡屋為機要室,並帶有地下室。整個建築結構緊湊,布局合理,手法細膩,是具有地方特色、時代特色的建築群。2001年2月,被列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大門兩側的對聯,看內容可知是解放後作為學校時寫上的,系同口已故著名老書法家韓鐵良書寫。
左側:教育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陳調元,祖籍河北安新縣,1886年出生在白洋澱邊的同口鎮同口村。他早年喪父,僅依靠母親和妹妹織葦席的微薄收入供養上學。1903年,陳調元考入袁世凱開辦的保定參謀學堂。1906年5月被保送到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深造,於1907年11月畢業。1908年,陳調元進入湖北南湖陸軍第三中學堂任地理教官。段棋瑞、靳雲鵬、何應欽、唐生智,都曾是他的學生。
右側: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陳調元最初追隨馮國璋,後又投靠孫傳芳,最後歸入蔣介石麾下。雖不是蔣介石的嫡系,但陳調元很受蔣介石器重。他先後擔任過山東省主席、安徽省主席、軍事委員會軍事參議院院長等要職。1934年11月15日,陳調元母親85歲壽辰,蔣介石、段祺瑞等軍政要員都親臨壽堂拜壽,真所謂「光宗耀祖、盛極一時」。
1943年,陳調元在蘭州巡視時突患喉癌。後醫治無效,於12月18日在重慶病逝,終年58歲。1944年2月2日,陳調元被國民政府追晉為陸軍一級上將。
陳調元給人以忠厚熱情的表象,其實頗善營謀,為人慷慨,好應酬,尤善聯絡,足智多謀,工於趨附,籠絡各派系軍閥,且能見風使舵,善於估計政局的變化,是一個縱橫捭闔的軍人政客,故為蔣介石所器重,而其為人低下,以處事圓滑著稱,軍事才略平平。
陳調元子女並不多,只有一名兒子,名叫陳度。但他卻是上海灘有名的紈絝子弟,曾有當時著名的交際花談雪卿有過一段情史,並生有一個女兒,名叫章含之。【《瑞視覺》發布的照片視角獨特、有溫度,全部是原創作品,歡迎關注、評論、轉發或者收藏!如果你身邊有奇聞趣事、感人故事或者需要幫助的人,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