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軍閥是怎樣荒淫無恥的?

2021-03-05 法律學堂

網絡圖片,與文無關。

微信公眾號「法律學堂」周末版準時推送!

最近幾年,社會上颳起了一股強烈的民國風!

有人說那時的大學教育出現了一批世界級的學術巨匠,有人說民國的榮光只是一葉障目。

我沒有認真研究,只想說一下民國的軍閥。

在中國人心目中,軍閥都是一身武裝,目不識丁,荒淫無度,強搶民女,奪人錢財,無惡不作。

其實吧,有些軍閥真不是這樣。

1926年3月18日這一天,被魯迅稱為「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在段祺瑞執政府門前的小廣場上,上演了一場抗議與屠殺的悲劇。

據說,「慘案發生之後,段祺瑞很快就趕到了現場,面對死者長跪不起,並終生食素以示懺悔」。

儘管上述據說存疑,但段祺瑞清廉如水,被人稱為「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的「六不總理」應該是事實。

他在家裡總是一件長衫,頭上一頂瓜皮帽,任誰見了,也想不到他會是個國務總理。段祺瑞從來沒有做過生意,當時的銀行人士誰不想巴結這位實權派的國務總理大人?可他卻沒有在任何一家銀行投過一文錢的資本。

這讓那些動輒把錢存至瑞士銀行的今日高官們情何以堪?

堂堂的總理之家,居然常常會像平民小戶一樣也有經濟周轉不靈光的時候,實在挺不下去了,段祺瑞也會寫張欠條,到金城或是大陸銀行去借上個千八百元的。借帳記得十分清楚,等到他有了錢去還款時,哪家銀行想「賴帳」門都沒有。

真是古風不再啊!

有人說一個段祺瑞不具代表性。

軍閥吳佩孚的為人信條是:「不貪財,不好色,不納妾,不嫖娼。」大量史實證明,吳佩孚是言行一致的。

北伐戰爭之後,由於拒絕接受日本的誘降條件,拒絕做漢奸,拔牙的時候被日本人割喉致死(一說是病死在醫院的)。

吳的私德也讓人佩服。1921年4月21日,來自德國的露娜小姐在洛陽見到了吳佩孚,一見傾情,秋波頻傳,無奈大帥就是不領情,回去之後,露娜小姐對吳大帥下了「最後通牒」——一句話,譯成中文就是:「吳大帥,我愛你,你愛我嗎?」(想來這洋妞也真夠開放的)。

吳佩孚看後大笑不止,提筆原信批了「老妻尚在」四個大字,命譯員將此信送回。

以老妻拒洋妞,吳佩孚的這等情懷有幾人能比得了?豈不令當今包「二奶」、「三奶」者羞慚?

董必武曾說「吳佩孚做官數十年,統治過幾省的地盤,帶領過幾十萬大兵,他沒有私蓄,也沒置田產,有清廉名,比較他同時的那些軍閥腰纏千百萬,總算難能可貴。」

那麼多官僚和軍閥,你有二個也不算多,我再舉第三個例子。

炮轟孫中山的陳炯明,這個人的形象與我們公認的歷史形象差距更大。

陳頗有文採而且廉潔自持,不蓄私財,在生活方面也相當嚴謹,以「不二色」而自豪。後來避居香港,流落街頭幾乎餓死,渾身上下只有幾個小錢,只夠在小店買粥充飢,想不到染上痢疾,不治身亡,去世時只能用其母所備的棺木入殮。

誰會想到,曾經顯赫一時的地方軍政長官,結局竟會如此..

何以如此?

在我看來,民國時期儘管西風東漸,但古風尚存,士大夫思想猶在。

可惜,近百年之後,我們終於除了欲望,什麼也沒有了。

相關焦點

  • 民國真實的「軍閥姨太太」究竟是啥境遇?
    我們支持女性表現自己的美,同時想不想當「軍閥姨太太」也是個人的自由,但我們有必要告訴大家歷史上真實的「軍閥姨太太」是怎樣的。近期,「軍閥姨太太」的梗在網絡熱傳,引發眾多網友效仿。在此類視頻中,很多女孩身著旗袍,伴著動感音樂,擺出各種造型,聲稱自己要當「軍閥姨太太」。此類視頻引發網友熱議,部分網友認為爭當姨太太與「男女平等」追求背道而馳。
  • 民國軍閥割據時期,哪個軍閥實力最為強悍?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說到民國軍閥,縱觀當時整個神州大地,實力最強悍、勢力最大的當屬奉系軍閥首領,號稱東北王的張作霖。全盛時期,張作霖控制著遼寧、吉林、黑龍江、熱河、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和上海等八省一市,統帥著一支擁有著完整的海陸空三軍建制的奉軍,佔據著北京的中央政府,任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成為國家元首。
  • 民國往事:軍閥割據時期各系實力情況詳情
    民國軍閥是指20世紀初影響中國政治格局的主要力量,名義上服從「中央政府」的統治,但他們在地方上建立自己的勢力並為擴大自己的勢力採用各種手段,以軍隊作為主要政治資本的勢力。主要勢力早期為北洋軍閥(又分為皖系軍閥、直系軍閥、奉系軍閥)和南方軍閥。後期則由桂系軍閥、直系軍閥、奉系軍閥等取代。
  • 民國軍閥分「三股勢力15大派系」,你知道是哪些...(純科普文)
    關注本平臺後,每天為您挖掘8篇罕見史事很多人都對民國歷史津津樂道,特別喜歡將軍閥的趣聞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
  • 一個民國時期的「神棍頭子」是如何受到各路軍閥追捧的?
    在民國時期就有這麼樣一個奇人,他可以稱得上是民國時期最大的「神棍頭子」。可是就這麼一個看起來永遠上不了臺面的職業,卻讓這他弄得出神入化,甚至關乎一個省的軍事政治大事他都可以隨意擺弄。他的名字叫劉從雲,一個靠著謊言與欺騙走向人生巔峰的大能人。光緒九年的時候,在四川的威遠地區,一個嬰兒的呱呱墜地。他就是我們的男主人公——劉叢雲。
  • 民國軍閥混戰有多隨意?雙方賣菜還討價還價,象徵性鳴炮後就撤退
    在現代人看來,民國初年的北洋政府時期是一段頗為黑暗動蕩的時代,自袁世凱死後,北洋各系軍閥擁兵自重,軍閥混戰之下哀嚎遍野,民不聊生。雖然世道殘酷,各路軍閥為爭奪地盤而互相攻伐,但好在大家都是炎黃子孫,不至於像和倭寇那樣拼個你死我活,縱使死傷在所難免,但彼此之間還留有很多談判餘地,至於他們打仗的方式更是花樣百出。
  • 民國時期,最為重視教育的五大軍閥你都知道嗎?
    在太平盛世年代重視和發展教育是一個國家的基本國策和發展方向,但在社會動蕩,軍閥混戰的年代還能做到不遺餘力發展教育就實屬難得。在民國時期,各大軍閥為了擴充實力,都在不斷發展軍備,各方之間連年混戰也對其財政和精力是嚴重的消耗。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眼光長遠的軍閥仍然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今天筆者就來說說民國時期最為重視教育的五大軍閥。
  • 民國軍閥——土匪出身的張作霖
    民國時期,大大小小的軍閥,演繹了該時期大混戰、大動蕩的歷史。就其軍閥本質而言,他們都是擁兵自重,大者掌控中央政權,次者分疆裂土,小者坐擁一隅,彼此為權力與地盤爭相廝殺。但就單個軍閥而言,他們的政治追求、品行操守、個人作風等,又存在很大差異,其結局也往往大相逕庭;而同一軍閥在不同時期,也有著不同的表現。
  • 民國4大軍閥:東北王、西北王、東南王、西南王,他們分別是誰?
    導語:民國4大軍閥:東北王、西北王、東南王、西南王,他們分別是誰?清朝末年,國內形勢多變,國外又有虎視眈眈的殖民者和侵略者。清朝被推翻後,封建王朝不復存在,軍閥割據勢力興起,軍閥佔地為「王」憑藉自己的軍事力量佔據一方勢力。民國時期出現了東北王、西北王、東南王和西南王四大軍閥勢力,你知道分別是誰嗎?東北王是張作霖,而他又是四大軍閥裡面勢力和聲望最高的軍閥統領。張作霖出身平凡,後來在協助清朝剿匪中有大功,因此被授予東三省巡閱使的職位。
  • 民國「黃金十年」真的美好?其實只是資本家、官僚和軍閥的狂歡
    推動中國由軍閥割據局面逐步走向實質統一,使中國自晚清以來第一次在政治上重新取得了凝聚力。 但任何一個民國粉也不會希望自己穿越回民國當一個普通老百姓,因為那就是「噩夢」,讓我們來看看在所謂的「黃金十年」時期,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怎樣的吧。 (1)普通工人 即使在整個中國最為繁華的上海,工人家庭中也有50%的比例入不敷出,每月能夠吃飽就是最大的願望,而為了省錢,工人們都是能省則省。
  • 袁世凱為何能夠成為民國最大軍閥?這一因素不可忽視
    袁世凱是民國時期最大的軍閥,他既是推翻清朝的民主之士,又是公然稱帝的竊國罪人。可以說,這是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物。袁世凱原本只是清朝的一名小小的武官,卻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最終成為晚清叱吒風雲的大名人。如果他當初沒有貿然稱帝,估計現在也是歷史書上的正面人物了。
  • 一文讀懂民國軍閥混戰史
    張作霖因此奪了東北的最高領導權,張作霖是奉天來的,雅稱奉系軍閥。 雲南簡稱滇,所以蔡鍔旗下軍,也喚做滇系軍閥。 還有廣西,原是清政府任命的提督陸榮廷在職,響應革命號召反了。革命後繼續留任,成為民國時期廣西軍閥。廣西簡稱桂,因此稱作桂系軍閥。
  • 民國軍閥史(一):小站練兵,袁世凱的發家之路
    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的終結都會出現軍閥或是軍閥割據,例如東漢滅亡後的三國爭霸,西晉滅亡後的五胡十六國,唐朝滅亡後的五代十國,還有我們接下來要講的民國軍閥。今天開始,我們將通過民國軍閥時期發生的十場大戰,為大家梳理從1911年辛亥革命到1930年中原大戰這20年時間裡風雲激蕩的民國軍閥史。
  • 民國最牛四位軍閥,東北王、西北王、東南王和西南王都是誰嗎?
    民國最牛四位軍閥,東北王、西北王、東南王和西南王都是誰嗎? 民國時期,中國各地湧現出大大小小几十位軍閥,勢力最大的有桂系軍閥、皖系軍閥、直系軍閥、奉系軍閥等等,他們大多就用所在地區來命名。雖然這些派系軍閥的司令大多是國民政府的都督、省長。
  • 民國軍閥劉存厚將公館修在北門 與其信佛有關(圖)
    民國軍閥劉存厚將公館修在北門 與其信佛有關(圖) 2015-02-02 13:43:48馬千笑/繪 成都晚報記者 馬小兵  名家點評  著名學者  巴蜀文化研究專家袁庭棟  繼續使用是最好的保護  劉存厚遺留下來的故居現已列入了成都歷史建築保護項目,這棟房子是典型中西式結合的民國建築
  • 威震民國的大軍閥 晚年懺悔自稱居士 被婦人打死與佛堂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小軍閥之間為了利益關係相互結盟形成一些大的軍閥派系。哪個時期雖然說是軍閥混戰,但也沒有聽說軍閥之間要死磕到底,致對方於死地的。兵敗後退出自己的勢力範圍,就行了。總統也是這樣子的,如果戰敗發表全國通電錶示下野,一般對方就不會對你下死手了。這在當時形成了一種潛規則,就是普通士兵戰敗投降,也不會出現殺俘虜的事情,戰後俘虜會被放回去。
  • 民國軍閥靠一張嘴數次挽救蔣介石,跟隨蔣介石到臺灣後結局如何?
    民國時期有一個軍閥堪稱天才說客,他參與了中國近代歷史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在很多決定中國政局的關鍵事件中扮演了天才說客的角色,這個人就是民國軍閥何成浚。何成浚出生於1882年,他是湖北隨州人。當時蔣介石組織國民革命軍北伐,討伐的對象就是盤踞在中國北方的軍閥。按理說,張學良也是蔣介石的討伐目標之一。不過,在何成浚成功遊說閻錫山後,張學良也覺得只有跟蔣介石合作才有出路,這才有了之後的東北易幟。東北易幟後,張學良正式服從蔣介石的南京國民革命政府,民國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對中國的統一。
  • 軍閥割據的基礎,官員斂財的工具:民國禁菸運動為什麼失敗?
    浦東焚土被視為民國禁菸運動的一個標誌,更被看作中國「鴉片合法貿易史可資紀念的最後一頁」,似乎在表明北洋政府反對鴉片貿易的決心。浦東焚土。1919年1月17日,上海浦東陸家嘴的一座焚燒爐燃起團團濃煙,隨後燒了三天三夜。
  • 民國最奇葩軍閥,一生妻妾12位、子女43個,家中還實行軍事化管理
    不過雖然一夫一妻制是寫在《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的法律條文,但稍微知道些民國歷史的人都清楚,這條法律限制的只是當時的窮人、普通人,而且窮人、普通人似乎也不需要限制(一樣還是經濟因素影響);而對於有錢有勢的社會新貴們來說,這條法律就是皇帝的新裝,約束力無限接近於零!在民國歷史上,就有這樣一位軍閥,表面上宣揚新政和婦女解放,但背地裡卻娶了十二個女人,享盡了齊人之福!
  • 這位民國軍閥,堪稱詩詞界的泥石流,一首大明湖讓人哭笑不得
    近代中國遭受到了許多磨難,中華民族費勁千辛萬苦才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敗統治,然而之後的中國卻沒有迎來期望已久的和平,表面上的一派和氣,底下卻是暗流湧動,中國的局勢從晚晴時期的外患,轉化為內亂不止,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發生大混戰,在此期間有許多武夫一躍成為地方土皇帝,分疆裂土不過如此,然而這些軍閥的能力素質卻有很大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