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下午,夏衍中學高三(7)班的教室裡,43名同學,36個女生,7個男生,整整齊齊地坐在課桌前,這是他們高中生涯最後一堂課。
語文老師蔣瀟瀟手握一沓稿紙,準備朗讀,這是她送給同學們的畢業禮物——花了三天三夜,洋洋灑灑10950個字,記錄每個同學的《一年志》。蔣老師平時就愛寫人物,從教12年,這一萬多字,她坦言寫得很快樂。
「再見,最好的你們!」講臺的大屏幕上,有一行字,字的上面,是班級合照。
蔣老師從高三開始接手這個班,時間雖短,感情卻很深,字裡行間,勾勒出一群調皮又暖心的高中生形象。
「說到高三(7)班,我腦海裡飄過幾個人影,最大的感觸是想笑。他們陽光開朗,'皮糙肉厚',男生很man,女生更man……在這裡含蓄蘊藉、悠遠綿長是不太容易見到的,取而代之的是豪放不羈、任達不拘……」蔣老師用風趣的語言開場,幾個女生互相看看,捂著嘴偷笑。蔣老師停了下來,說:「想笑的時候就笑吧,今天的課不用拘謹。」話音剛落,全班都樂了。
高三(7)班是典型的文科班,一眼望去幾乎全是女生,最後一排零零星星幾個男生,一不注意就被埋沒了。但,這群少女中「林妹妹」稀缺,「女漢子」可不少。
郭鑫丹被蔣老師第一個介紹。叫到她名字,她默契地站起來,向大家揮手致意。
「丹丹性格真的很好,和大家互黑這麼久,從沒見她生過氣,但這大大咧咧的金剛少女在N年前居然是一個粉紅系少女,粉紅書包粉紅眼鏡粉紅雨傘粉紅水杯。」大家齊刷刷望向她的書桌,粉紫色的水杯,依然少女心滿滿。又是一陣笑聲,笑得大聲的,就數主人公丹丹同學。
蔣老師的文章很長,一念就是一節課,同學們一直在「微笑」和「大笑」間切換。介紹到溫柔的同學,蔣老師的語氣也滿是溫柔;講到搞怪的同學,她動用肢體動作,一下子就讓情景再現。有把她的「名言」寫進作文還「屢教不改」的小迷妹,有一激動就把桌子拍得啪啪響的語文課代表,有走路帶聲、愛耍帥又仗義的排球少年。同學們狂點頭表示贊同。
不知不覺,蔣老師「解讀」完了最後一個同學,《同桌的你》的旋律在教室響起,離別的氣氛悄悄蔓延。
蔣老師環顧教室裡一張張青春的臉,緩緩地說:「7班的孩子已經細數了一遍,你們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孫大聖!」
蔣老師頓了頓,有些哽咽:「幾年後,教室依舊坐滿了人,可惜不是你們。」
不少同學被這句話戳中淚點,有女生掏出紙巾抹起眼淚,靠窗的高個子男生,把頭望向窗外,盡力隱藏自己的不舍……
上完這最後一課,同學們就回家備考了。班主任潘老師拎著定勝糕和必勝比薩進教室:「大家不要哭嘛!我給你們買了好吃的!」
離別的傷感,立馬被眼前的比薩和糕點轉移了不少。一個男同學握著比薩,大咬了一口,再高高舉起,說道:「必勝!」
記者 何京京 通訊員 仇英婷
製作 林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