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高學生真的那麼不堪嗎?他們為什麼進了職高?

2020-12-15 老師老想說

上職高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成績不怎麼好的學生,那麼為什麼他們成績不好呢?這裡面應該有很多原因。

一、家長為了生計、從小就疏於管理,讓孩子養成了無心向學的壞習慣

有一部分的家長,為了生計,外出打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遠離了他,把孩子放在爺爺奶奶身邊,一年就回家一次,孩子在爺爺奶奶那裡生活,因為隔代教育,孩子的一切爺爺奶奶都依著他,慢慢的就養成了一些不良的習慣。加上學習上,爺爺奶奶無力監管,孩子的學習成績和習慣也是越來越差。久而久之,隨著一些不良習慣的養成,落下的功課越來越多,孩子的心思就根本不在學習上,於是上網、打遊戲、抽菸、喝酒等等,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到孩子初中畢業,待家長明白過來,已經晚了,一切都來不及了,中考過後,不得不去上了職高。

這部分家長,可以說在教育子女上是失敗的,他們原以為,自己上有老下有小,掙了錢,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可實際上呢,這部分的家長是得不償失的,在孩子讀書的大好年華,錯過了對他們的陪伴,讓他們慢慢地失去了學習的動力,並且還養成了一些不良的習氣,這是事與願違的,對孩子來說也是難以彌補的損失,對家長來說,也是一生的遺憾。對這部分的家長,我想說,在孩子讀書的時候還是要儘可能爭取陪伴,讓他們不至於失去父母的關愛和監管,也就不至於養成一些不良的習慣。

二、夫妻關係的破裂,影響了孩子,讓孩子被逼無奈的進了職高

當過職高老師的都知道,上職校的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都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有的跟父親,有的跟母親,還有的甚至是和爺爺奶奶一起過,父母都不管。家庭中,夫妻關係的破裂影響最大的不說夫妻倆自己,而是他們的孩子。夫妻的離異,在情感上和在生活上,孩子都失去了依靠。這樣的孩子,即便以前的成績很好,待父母離異後也會一落千丈。待到小孩讀書需要學費或生活開支的時候,也難以滿足。

所以,在職高裡有一部分學生是被逼無奈進來的,因為職高不要學費,他們的父母對他們是一種脫管的狀態。職高裡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屬於這種單親家庭的孩子,他們生活自理能力差,學習習慣也不好,家長基本上是一種不管的狀態。他們選擇職高,完全是因為父母的離異導致的。那些離異的父母們,只想著分開了就解脫了,完全不去想兩人的小孩怎麼辦?以後的路還很長,這樣的孩子進了社會就只能是靠他自己了。

三、還有部分學生在中考時本可以進普高學習,而為了參加對口高考選擇進了職高

在職高也有一部分學生中考成績夠了普高線,只不過是一般的普通高中,他們在一些了解職校的老師的推薦和介紹下,選擇來到了職高,準備參加對口升學班的學習,三年以後意在考取本科院校。

其實,社會上一部分人對職高不了解,並且還有很多的誤解,認為學生進了職高就是混三年,啥也學不到,其實不然,在職高不僅可以學一門技術,而且也可以參加升學班的學習,走繼續深造之路。不但可以考取高職院校也可以考取本科院校。這是國家對中職學校的傾斜政策,給一部分的指標到中職學校,讓職高的學生也有機會上大學。職高學生上大學以後,所享受的待遇和政策和普高考取的大學生是一樣的。

所以,我們要摒棄偏見,不要用老眼光看問題,不要總是認為上職高的人,都是一些沒好好讀書的人。其實,他們和其他學生本是一樣的,之所以選擇了職高也是有各種各樣的原因的。並且這種原因大多都是由父母一手造成的。

現在他們上了職高,有的是被逼無奈,可社會上的人們都有一種偏見,認為職高生一無是處,其實真的不是這樣,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靈魂,他們也想自己變好,只不過是各種原因讓他們成了現在的樣子,既然他們選擇了職高,職高老師也在盡力的塑造和糾正他們,也希望社會各界的人們對他們多一些理解和寬容,希望他們的家長對他們多一些關愛、理解和管束,不要過多去指責和埋怨他們,而要相信他們,鼓勵他們,讓他們的走好未來的人生之路。

相關焦點

  • 擠破頭也要進普高?職高是否混日子,關鍵還得看孩子
    而當孩子的中考成績已經不足普高的錄取線時,家長卻不願意接受現實,要麼繳納高價,要麼託關係也要把孩子弄進普高。其實不管你擔不擔心,全國1200萬中考學生中都會有50%的殘酷概率,50%進普高,50%讀職高!
  • 職高學習風氣真的差嗎?
    現在正是中考擇校期,你要是問家長,讀普高還是職高?很多家長表示: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去讀職高的。為什麼那麼多家長在孩子成績不理想的情況下,寧願選擇普高「熬」三年也不願意選擇職高另闢蹊徑?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於職高學習環境的擔憂。「職高管理太亂了,學生心思都不在學習上。」「技工學校魚龍混雜的,學生能學到東西嗎?」「中專大部分學生都是想著怎麼玩,就算你想學習也會被帶壞。」
  • 職高到底能不能上大學?職高難道真的是「洪水猛獸」嗎?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職高的同學是可以讀大學的。大家不要覺得讀了職高就斷送了以後的大學路。普高和職高是同等學力,地位相等,除了技校畢業的學生以外都是可以參加高考考大學的。春季高考的話因為是新事物,變數還是比較大,沒有夏考那麼固定。對口升學考試:(部分省份已經升級為春季高考):對口升學考試,就是大專院校專門為中專、中職、技校等學生設置的升學方式,考試難度比較低,基本參加後就可以上學。
  • 招生計劃縮減,上職高等於毀前途?中國人對職高的歧視已根深蒂固
    當然,也有學生告訴我說,「我去職高學城市軌道專業是家人慎重的選擇,後來才知道學城軌專業也不代表就是去中鐵,學校要我們先去酒店實習一年,簡直不能理解,雖說都是服務行業,但是城軌和酒店也忒不對口了吧?」職高給了一些學生第二次選擇的機會,也把一些學生推進了火坑。真實的職高到底是什麼樣子?那些孩子真的就不行嗎?職高現在的問題到底是什麼?我們去調研調研。
  • 中考過後,會有一半人去職高?上職業高中真的就沒有好前途了嗎?
    雖然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原則上沒有區別,都是對現行教育制度下,對初中畢業生的再教育,但是家長們寧願讓孩子進一個低水平的普高,也不願意讓孩子去職業高中上學,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家長做出這種選擇,無非是因為職高學習的內容和普通高中是不一樣的,職業高中注重培養技術型人才,學習的是技術課,比如數控工具機和計算機等等,大多數職高學生畢業後就選擇直接參加工作了。
  • 中考上不了高中讀職高?中職到底有那麼可怕嗎?
    一、普高、職高招生比例各佔一半左右其實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國的教育類型可以分為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兩種,中考的時候就是分流的時候。普高和職高的升學率是「五五分」,2019年中考升學率為57.73%。也就說,初中之後,只有大約一半多的學生能進入了普通高中就讀,其餘的大部分將就讀職業中學。所以不是所有學生都能順利就讀普高。
  • 一篇網帖引發爭論:職高學生是素質低下的群體嗎
    牽動家長和教師敏感神經的關鍵詞是——中職學生是不是「素質低下」的群體?中考項目計分,可否交給「職高學生」完成?4月27日,刊登題為《職高學生是素質低下的群體嗎》的專題報導。之後,我市部分家長、一批從事中職教育的老師紛紛發表觀點。值得思考的是,溫州市教育局政策法規處處長吳建軍提出了另一個命題:可以將高考作文題命題工作交給學生嗎?
  • 為什麼職高發展了這麼多年卻依舊被人唾棄
    而在之後,學生將面臨選擇,普高和職高,一個是為了選拔優秀大學生而設立,另一個則被視為沒出息的學生才會讀,讀完就去工作的學校。但事實上,國家對職高可是大力支持的態度,而且並非一定要讀了大學才會有好的就業,國家對於專業技能型的人才需求正在與日俱增。
  • 考不上高中,輟學也不能讀職高?職高是不是混日子關鍵還是看孩子
    有的家長說,職業學校就是拿錢混日子,這是浪費家長的錢也是浪費孩子青春;有的家長說,職高全是混日子、打架鬥毆、網癮少年以及談戀愛的;還有的家長說,我反正是不會容易我兒子上職高的,考不上高中輟學都行,就是不能讀職高!讀職高真的就是混日子嗎?職高真的就是不良少年、不良少女的收容之處嗎?
  • 高中就一定比職高好嗎?一個職高過來人來告訴你答案
    中考過後,很多家長都很發愁,那就是不想讓孩子上職高,職高難道就真的沒有出路了嗎?職高難道真的就是混日子嗎?作為一個職高過來人,我覺得我還是有資格發表一下個人看法的。首先我們從下圖可以了解到,其實高中是包含職高的,平時我們所說的高中其實指的是普高(全稱:普通高級中學)。
  • 中考去讀「職高」的學生有哪些出路?過來人表示:可供選擇很少
    文/紅麗說教育如果說高考是我們人生中的轉折點,那麼中考則是我們的「分水嶺」,中考決定我們的高中去向,「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如果可以考上一個重點高中,那麼就等於半隻腳踏進了985大學。現在的初中升高中比例並不是很高,所以如果在中考發揮不好的話,那麼將會有一半的學生不能上高中,就連普高都費勁,最終只能去上職高。什麼是「職高」?它和普高有區別嗎?「職高」的全稱是職業高級中學,它是在改革教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等職業學校,大部分都是由原來的普通中學改建而成的。
  • 孩子上職高,家長,你做好準備了嗎?
    兩個朋友的孩子中考沒考上普高,要上職高,都在給我打電話詢問情況。不約而同的,他們好像看不到希望了,都很沮喪,區別在於,一個表示自己是搭梯子上天——走投無路了,孩子上職高就是長年齡,就那樣了。一個表示對職高像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總隔著那麼一層,不甚了解,問問情況。我要說的是,要正確面對孩子上職高這件事,畢竟現在5:5比例,決定了一半孩子上不了普高。
  • 讀職高沒出息?職高和普通高中的區別要知道,做到三點一樣好就業
    也就是說有一半的學生不能上普高,他們會選擇讀職業高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職高。這裡我們就來看看普高和職高的區別,孩子的成績不好,讀了職高之後,是不是真的沒有發展前景呢?職高和普通高中有什麼區別?職高的課程也有所不同,普高的學生要面對的是語數外、文綜、理綜這些課程,而職高更加重視專業課,不同專業的學生學習的內容也是不一樣的。而且職高的實踐課程比較多,這都對他們的就業有著很好的幫助。
  • 中專、中職、職中和職高是一樣的嗎?他們有什麼區別?
    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聽說過:中專、中職、職中、職高這幾個名詞,聽起來好像都一樣,很多人細究起來也不太明白其中的區別。那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這樣分類進行稱呼呢?畢業頒發職業高中畢業證,參加對口高考後,學生們可以根據成績在招收對口高考的高等職業院校中自主擇校。
  • 職高生考大學難不難?
    職高生考大學難不難?說到高考的事情,大家都會認為職高生比普高生要難很多,實際上,普高跟職高的考試內容是不一樣的。首先,職高生的對口高考,文化測試只考語數英,且考試的難度和知識點都比普高要低。所以說職高生只要從進校時,努力把專業課學好,那麼考大學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職高生考試形式?除了普通高考(主要面對高中招生)外,現在一般省都有高職單招單考,即高等職業大學(學院)面向職高和中專學生的招生,考試科目與普通高考有別(一般只考語數英加一門專業課),錄取分數線較低,考試難度不大。
  • 職高選擇迷茫的學生,這兩點分析必讀,否則後悔了可別哭
    ,所以家長們就選擇了讓學生們去職高去上學。那麼,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職高學校的時候,也需要謹慎,職高學校也有好壞之分,更重要的是根據孩子自身情況而定。這種制度無疑是給職高的學生再一次學習的機會,甚至有的普通高中的學會也是沒有辦法考進本科的,這是一種福利,雖然說在選擇專業上受到限制,還是希望學生們能夠好好的學習,爭取擁有一個本科的證書。
  • 就算孩子中考考得差,家長為何也希望孩子走普高,而不要走職高?
    有家長說自己的孩子中考考得好的話,那麼絕對會讓他選前當地的市重點高中。如果考的差一點的話,那麼花錢也要讓他進市重點,如果花錢都進不了市重點的話,那怎麼也要進個普通高中。就算進普通高中差一點分,也要花錢讓他進普高,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去讀職高。
  • 你願意去職高嗎?你願意讓自己的子女去職高嗎?
    孩子從出生到初中結束時一段是他們的蓄力,在義務教育下快樂快速成長。初中到高中,選出一半孩子接受高中教育,一半孩子進入職高或社會。高中三年,繼續衝刺,在刷掉五分之三的青年去專科或社會,剩下的五分之二的進入本科學校。進入本科的學生繼續努力,考研考博,大浪淘沙,留下金子。又像簸箕一次一次的抖動,留下的芝麻越來越少,越來越純。我們拾級而上,只為給自己打開更美的一扇門。
  • 孩子上職高,是讓家長很丟臉的事嗎?
    中考對於很多學生來,是一次重要的「分水嶺」,可能直接決定學生生涯的最終走向。有的人會考上重點高中,有的人會考上了普通高考,而有的人卻只能選擇去讀「職高」。而讀職高的這部分學生和學生家長,他們會在心理上不接受,上職高也是無奈之舉,職高也是差生的代名詞。甚至有部分學生,還有家長都會認為自己上職高,讓小孩上職高是一件非常丟臉的事,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
  • 中考成績放榜,註定有人上不了普高,職高真的就不值得讀。未必
    這幾天看了好幾篇關於中專和職高的文章,甚至還有人認為上職高和中專完全沒用的論調,建議不如早點走向社會。筆者在這裡完全不贊同。中考意味著分流,註定有一部分孩子不能上普高,上不了普高就真的沒前途?真的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