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其中外痔中最常見的是炎性外痔,患者自己能摸到。很多人得了外痔後都會問醫生,這個疙瘩會自己好嗎?會慢慢變小嗎?
外痔常表現為肛緣皮膚皺襞突起,紅腫熱痛、水腫、充血明顯,有壓痛,排便時疼痛加重,並有少量分泌物,有的可伴有全身不適和發熱。
炎性外痔常因肛門受損後感染,或因肛裂引起肛門皺襞發炎和水腫所致。
患者會覺得肛門部灼痛、溼癢,便後或活動過多後症狀加重。檢查時,可見肛門皺襞充血、腫脹,並有少量分泌物。
西安東大肛腸醫院醫師表示:
得了外痔,經醫生檢查後,不嚴重的話,是可以通過保守治療慢慢好轉的。保守治療是指內服藥,外用藥、栓劑、燻洗等方法。痔瘡如果放任不管,或者生活中不多加注意,不但不能使痔瘡變小,還可能會加重痔瘡發展。
外痔,該如何保健?
1
血栓性外痔
血栓性外痔的預防主要是保持大便質軟、排出通暢,並注意進行肛門功能鍛鍊。
初起時不宜用熱水坐浴,以免增加出血使痔核增大。可以藥物保守治療,同時臥床休息減少摩擦。如不消失,應及早手術摘除,以免之後形成結締組織外痔。
靜脈曲張性外痔
2
靜脈曲張性外痔形成後要注意防止感染,經常用熱水坐浴或熱敷,便後用軟紙在肛門部按摩。
並加強肛門收縮鍛鍊,平時可多做肛門氣功保健操。
注意勞逸結合,臥床休息,幫助肛門部血液回流。
同時可適當加強體育鍛鍊,注意營養,增加肌肉的收縮力量,加速血液循環,有利於靜脈曲張性外痔的穩定和好轉。
3
結締組織性外痔
得了結締組織外痔汙穢的糞便和分泌物很容易隱藏在外痔內側,便後不易擦乾淨,內褲中常有糞便汙漬。
此時的保健主要是保持局部清潔,經常用溫水坐浴,減少肛門部摩擦,防止發炎引起腫脹疼痛。
如經常發炎影響工作和活動時,應及早手術切除。
炎性外痔
4
炎性外痔的預防主要是及時治癒結締組織外痔的靜脈曲張外痔,保持肛門清潔衛生,防止感染,減少肛門部的摩擦。
醫治有關疾病(如婦女白帶、肛瘻等),經常用熱水坐浴熱敷,增加肛門的抗病能力。
炎性外痔發作時應臥床休息,並給予抗炎治療。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同時要保持大便通暢。特別是要防止因恐懼大便而拖延大便時間的現象。
西安東大肛腸醫院溫馨提示:
經常採用的提肛運動和自我按摩的方法,都能夠有效地改善肛門周圍血流不通的問題。若發現痔瘡症狀,應及早檢查診治,以免延誤病情,錯過治療的好時機。
圖文丨整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