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依然是一篇不怎麼嚴謹的評測,甚至算不上一個評測,更多的是一個對比介紹。
文章承接之前的 ,分別對比了兩支新老146和兩支新老149,在筆尖上的不同之處,希望給大家一些參考。因為暫時我們沒有辦法集齊神龍,拿到從老到新所有的不同特徵的146和149,所以只能有啥說啥。
很多同學在購買萬寶龍的時候,不知道是買146還是149,可能喜歡稍微大一點的,但是又不知道149會不會太大,這裡做一個簡單的演示。
首先,萬寶龍146和萬寶龍149在筆身長度上,差別並不是很多,149略長一點點,幾毫米,所以這個並不是很關鍵的地方。主要的區別,在於149筆身明顯粗一些。
萬寶龍146握筆演示(非標準書寫姿勢,只是為了更好展示鋼筆大小)
萬寶龍149握筆演示。PS,我的手小。
雖然新老不同版本的146/149尺寸略微有些差異,不過差異並不大。
為了大家更好的分辨不同年代的萬寶龍146和萬寶龍149,我們根據網上的一些資料,把萬寶龍146和149的代際劃分也整理了出來:萬寶龍146和萬寶龍149代際劃分及特點 大家可以參照。
然後我們一支一支的來說。這篇文章,可能需要你不斷的上翻下翻...
筆尖
筆舌
根據這個筆尖和筆舌的特點,我們判斷這支146,是第三代146。主要特徵,筆舌,以及筆尖的14C。
銥粒細節
(前面只是簡單的羅列特點,最後再介紹這四個筆尖的不同差別)
筆尖
注意,現款的146,筆尖上已經沒有14C/14K字樣了,以Au585註明,Au585下方有SOD字樣。
銥粒特徵
筆尖
筆舌
根據萬寶龍149的代際劃分圖,我們判斷這是一支第二代的萬寶龍149。
銥粒特徵
筆尖
筆舌
我們判斷這是第七代的萬寶龍146,主要特徵在於筆舌和筆尖上的18K。
銥粒特徵。
從這四支萬寶龍鋼筆,我發現,早期的萬寶龍的筆尖銥粒整體的打磨風格比較偏圓滑,現在的萬寶龍筆尖打磨的相對稜角分明一些。
比如
這是第七代萬寶龍149
這是第二代萬寶龍149,大家可以明顯的看出,上面那支149的筆尖側面,線條要硬朗的多。
再看這支現產萬寶龍146
這是第三代萬寶龍146,由於筆尖尺寸沒有149那麼誇張,再加上拍攝設備的限制,可能不是很明顯,如果兩支筆拿在手裡,依然可以肉眼可見,現產146筆尖以及銥粒打磨風格更加稜角分明,老款的146筆尖,相對圓滑。
此外
這是新老萬寶龍146筆尖側面
這是新老萬寶龍149筆尖側面。
可以看出,老款的萬寶龍筆尖,銥粒都有一個微微上翹,但是新的萬寶龍筆尖,就比較平直。老款的萬寶龍筆尖銥粒風格,有一種簡化版的長刀研的感覺。比如我們的打磨英雄616的那個筆尖。
再看筆尖彈性,我們分別拿四支鋼筆,模仿書寫,施加同樣的力度,看看筆尖分叉情況。
老款萬寶龍149(第二代)
較新萬寶龍149(第七代)
大家應該可以很明顯的看得到,老款的那個筆尖,筆尖中縫分叉更明顯,也就是筆尖整體更加軟彈。
現款146
老款146
因為這兩支146都有墨水,所以看的可能不那麼清楚,不過依然還是可以看出,老款的146筆尖中縫分開程度更大,也就是筆尖更加軟彈。
發了這麼多圖,說了這麼多。簡單的總結下。
首先,無論是老款還是現款萬寶龍(146/149),書寫體驗都是非常棒的,我這裡就不試寫了,因為這種細小的差別,我就是試寫了,放幾個字大家也看不清楚,除非搞一個微距高幀率攝像機拍出來,所以就直接說結論。我個人覺得萬寶龍是目前最好用的鋼筆,尤其是中文(我日常也不寫英文,就不提了)。無論是你買老款還是新款,都可以。大致的風格取向,老款的萬寶龍筆尖相對,我只是說相對更加圓滑,軟彈,現產或者近現產的萬寶龍筆尖相對更加的稜角分明,也更加硬朗一些。
如果要購買,買哪個呢?
我依然強烈建議大家直接買現款,買新款,原因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