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到雲南旅行。第一站就是大名鼎鼎的石林。 石林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雲南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佔地400平方公裡,素有「天下第一奇觀」、「石林博物館」的美譽。 石林是雲南的著名旅遊景點。1982年,石林被命名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8年被命名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07年6月,石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一進石林景區正大門,首先引入眼帘的是石林湖。石林湖好似天然的水中盆景,成為遊客駐足觀賞的第一道靚麗風景。 石林湖又名恩來湖,因周恩來總理而得名。 1955年,周恩來總理參加萬隆會議返回,順路到石林景區遊覽。看到石林壯美絕倫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後,周總理說:「石林很好,要保護好石林,建設好。石林只有山沒有水,要有水,就更美了!」 聽了總理的建議,人們就把原來的溶蝕窪地進行了人工改造,變成了今天美麗的恩來湖。
「石林」兩個大字,是民國雲南省政府主席龍雲的親筆題字。龍雲對石林的貢獻非常大,1931年他創建了石林公園。 上世紀七十年代,康生視察石林,說龍雲是大軍閥,提出將「石林龍雲題」這幾個字全部鏟去,並交代把他自己書寫的石林二字刻上。 辦事人員覺得康生的書法並不怎麼樣,就只將「龍雲題」三個字鏟去,保留了「石林」二字。 現在「石林」大字旁邊的三個小字「龍雲題」,是龍雲兒子龍繩文多年後參觀石林時書寫補拓上去的。
雲南石林以石多似林而聞名,景區範圍廣闊,景點眾多,有兩個景區:大石林和小石林。 大石林面積約8平方公裡,遊人至此,美景目不暇接,差錯密布的灰褐色怪石奇峰,平地拔起,衝入雲霄,許多石峰恰似各種動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本圖為大石林景觀:千鈞一髮。
石林屬於喀斯特地質地貌遺蹟的典型範例,石林保存和展現了多樣化的喀斯特形態。 無論是高大的劍狀、柱狀、蘑菇狀等石灰巖柱是石林的典型代表,還是溶丘、窪地、漏鬥、暗河、溶洞、鍾乳斷崖瀑布、錐狀山峰等,幾乎所有的喀斯特形態都集中在石林,構成了一幅喀斯特地質地貌全景圖。 本圖是大石林景觀:刀山火海。
獅子峰是石林景區最佳的觀望臺。在獅子峰上,可以眺望到大石林的全景。
在獅子峰上遠眺大石林全景。怪石嶙峋,威武壯觀。
大石林景區內,撒尼族男同胞正在演奏民族樂器,女同胞正在繡花,向遊人展示民族才藝。 雲南的彝族撒尼人以勤勞堅強、熱情好客、能歌善舞著稱於世。他們保持著別致的民族服飾、民族文字和自己的宗教信仰,古老的文化在這進而積澱得特別深厚。
小石林景區裡,著名的阿詩瑪石像。 阿詩瑪是雲南彝族神話傳說裡的一個美麗的姑娘。上世紀六十年代拍攝的電影《阿詩瑪》,更是讓阿詩瑪故事深入人心。 小石林風景區裡,這座阿詩瑪化身石是最著名的景點。「阿詩瑪」石形神俱似阿詩瑪,似在翹首急盼情郎的到來。
小石林在大石林旁邊。小石林與大石林緊密相連而又自成格局,這裡地勢平坦,景區有兩個圓形碧池,一個是幽池,另一池稱「玉鳥池」。 雲南石林保留了高原期和湖盆原始古地形,世界各地的劍狀喀斯特地貌,論面積之廣大,年代之古老,造型之獨特,雲南石林首屈一指。雲南石林與民族文化緊密相連,以獨一無二的雄姿、神韻、意境和魅力,當之無愧地贏得了「天下第一奇觀」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