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鮑毓明性侵未成年幼女」案件,終於在最高院審理完成,並且結果也公布了出來。當然,原來的那個公告寫的字數太多,開心爸爸選擇其中重點的幾句話給大家說說。
當然,開心爸爸並不想多說什麼網絡信息要謹慎,在沒有決定性證據之前,不能輕信每一個人,否則的話你的每一句回復都是對真正受傷害人的二次傷害。
開心爸爸更想說的是戀童癖,這個很多爸爸媽媽都知道,並且能隨口說出不少內容,也知道最基本的教育孩子鑑別遠離這類人知識的話題。相較於戀童癖的無處不在,或者說是處心積慮,很多爸爸媽媽的認識,以及對孩子的教育,確實是遠遠不夠。
而且,關於戀童癖這個詞,很多爸爸媽媽們知道的還是太少了。
今天,開心爸爸就借著這個機會和大家一起聊聊關於戀童癖的那些事。
戀童癖,字面意思就是成年人對兒童產生了性衝動,甚至是以兒童為對象獲取性滿足的一種癖好。
換而言之,一個正常的成年人看到孩子後,第一反應是這個孩子好可愛哦!這個孩子好聽話哦!這個孩子好懂事哦!之類。這是一種對待孩子的正常心態,欣賞愛護並且產生保護欲。而戀童癖的患者呢,見到了孩子產生的卻是性衝動,一旦有了機會,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實施犯罪行為。
那麼,這些戀童癖患者,是怎樣形成的呢?
之前有心理學家做過針對性的研究,結果顯示:戀童癖患者大多數是左撇子,智商較常人來說比較低,身材身體較普通人也是差了不少。他們在社會生活中,大都是處於底層,缺乏異性伴侶或者根本就沒接觸過異性,但他們因為本身身材的缺陷,只能把自己的欲望放在孩子身上。
另外腦科學研究的結果表明,戀童癖患者大腦中,白質要比正常人多,而白質呢,是一種傳輸信號的物質,白質多就意味著這個人的腦活動會劇烈,也就是說戀童癖會比正常人要容易興奮,特別是看到「心儀」的孩子後。
戀童癖患者會對孩子做些什麼?
電影《洛麗塔》中有過這樣的一段對白,是那個中年男人對著12歲少女說的:
洛麗塔,我生命之光,我慾念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
如果把這句話放在兩個成年異性之間,那就是一句很深情的表白,但如果是一個中年男人和一個未成年女童的話,那剩下的就是赤裸裸的變態,以及驚恐了。
事實上,戀童癖對孩子的行為,本身就是變態的,給孩子的是驚恐的。類似的新聞,隨手一搜就有很多,比如性侵,比如猥褻,比如甚至是把孩子販賣到專門的機構或是拍攝色情照片牟利,就是出賣孩子的身體獲益,不管哪一種行為對孩子來說都是不可逆的傷害。
看到這裡,想必會有一些爸爸媽媽們表示,開心爸爸你說了這麼多,大都是在危言聳聽。我們身邊哪有什麼戀童癖的人啊,要是有的話,豈不是早就被大家發現,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嗎?
事實上,戀童癖的數據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得多。
開心爸爸查閱了一下相關的資料,據悉戀童癖在人群中佔比為1%-5%不等,如果按照最大的概率來計算,就是平均下來每20個人中就可能有一個戀童癖的患者;在兒童被猥褻和性侵的案件中,熟人作案的比例高達70%(佔比由高到低分別是,老師、鄰居、親戚、家人),有60%左右的戀童癖,會對孩子實施多次性侵。
數據是血淋淋的,孩子的危險有一大半是來自身邊人。或者換一句話來說,正確認識身邊人,就能幫助孩子減少一半被傷害的風險。
對於爸爸媽媽們來說,更應該做的是多陪伴孩子,多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以及關注孩子身體上的變化。這樣一旦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就能夠第一時間發現,把這種難以啟齒的傷害扼殺在萌芽狀態。
別說什麼我家是男孩子,不會吃虧的。
當然,會有一些爸爸媽媽們表示,自己的孩子是男孩子,哪有吃虧的可能啊!
實際上很多數據都表明,戀童癖患者更加偏愛男孩子。美國國家性健康調查的數據顯示,在眾多的戀童癖性侵案件中,受害的男女孩子比例為7:3。
也就是說,爸爸媽媽真的不要大意了,不要以為受到戀童癖患者侵害的都是女孩子,事實上男孩子的處境一樣危險,只要落在那些人手中,男孩子一樣會受到傷害。
你曬在社交網站上的每一張孩子照片,都是親手把孩子送給戀童癖的證據。
很多爸爸媽媽喜歡把孩子的照片分享在社交平臺上,包括日常的照片,也包括孩子洗澡,穿得很少,或者暴露的照片。爸爸媽媽們都是興致勃勃的看著這些照片,並且對其評頭論足。
但是您知道嗎,那些戀童癖患者也是這麼做的。
他們看著這些照片一樣興致勃勃,會把這些照片下載下來,發到專門的網站上,任由更多的同類人觀看。甚至會根據這些照片提供的線索,為自己下一步的犯罪做準備。
看到這裡,您還願意毫無遮掩的曬孩子照片嗎?
給孩子的性教育,平時的每一句話,每個行為都是。
其實想讓孩子遠離戀童癖患者,一個最關鍵的方法就是給孩子正確的性教育。
如何給孩子性教育,很多作者都說過,開心爸爸自己也寫過,這裡就不多說了,大家隨手一搜就能看到很多。開心爸爸更想說的是,性教育不僅僅停留在教育上,更多的應該是落實在榜樣行為上。
比如爸爸媽媽不給孩子在公眾場合穿開襠褲,暴露隱私部位;不拿孩子的隱私部位開玩笑;不主動去觸碰孩子的隱私部位。
這些事情看上去很小,但卻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性觀念。
最後,我們來看看如何辨別戀童癖患者,事實上這對於爸爸媽媽,以及爸爸媽媽教育孩子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但他們的缺陷也是很明顯的。
他們對成年人的興趣不如對孩子的大,他們對待孩子的感情就像是對待情人一樣,他們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會表現的異常熱情。如果我們身邊有這樣的一個熟人,他們是單身,他們很喜歡逗孩子,他們經常給孩子一些好吃的好玩的,他們喜歡把孩子單獨帶走玩,甚至喜歡對孩子的性器官開玩笑,這時候爸爸媽媽就要注意了,因為這些表現並不能算是一個正常人的行為,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爸爸媽媽都應該多加關注,可以的話全程跟在孩子身邊,不給他們單獨在一起的機會。
熟人之間的臉面,遠比不上孩子的健康重要。
當然,還有一些戀童癖患者傾向於對單親家庭或者留守家庭的孩子下手,這些家庭因為爸爸媽媽不在身邊,或者對孩子的關注不夠,往往就算是孩子有了什麼變化,爸爸媽媽也不能第一時間得知,這就在客觀上給了戀童癖患者可趁之機。
就算爸爸媽媽再忙,也請多關注一下孩子,畢竟對於孩子來說,受到了侵害總是會有那麼些不正常的。關注到了這些,才能更好的保護他們不會繼續受到傷害。
當然,戀童癖是可惡的,是人人喊打的。但很多時候,爸爸媽媽的缺失也是戀童癖患者能夠得逞的原因之一。
對於孩子來說,與其事後彌補,不如防患於未然,這時候,爸爸媽媽的正確認識和孩子的性教育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所以,爸爸媽媽們,也許這些事現在做起來比較麻煩一些,但和孩子被傷害比較起來,就真的太容易了。
大家說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