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在我上小學那會兒學校老師就說「領導要求學生考試成績不得公布,你們想知道成績的話就去我辦公室看」,這是第一次我們考試完成績沒被貼出來,但是大家都去辦公室看了自己的成績,和在教室公布沒區別了。
按以往考試成績出來的時候老師會列印出來貼到教室外面的白牆上,大家下課之後就會拿著紙和筆圍著牆看成績,再抄下來回家給父母看,看完自己的成績之後還會看看其他人的,一般看的都是那些分數比自己低的成績,回家挨訓的時候用它們保命……
「不公布考試成績」我印象中就實施過一次,後來由於大家都跑去看了成績,老師可能覺得與在班級公布沒差了吧。
近日江蘇省教育廳敢為人先提出了「義務教育學校實現等級記分,不得公布中小學學生的考試成績」。聽到這一消息後家長樂了,直言:早該如此了。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要學的科目很多,需要識記的內容也挺多,再加上學生又具有差異性,有的學生早智,有的學生大器晚成,這就導致了他們用同一張試卷考試但成績卻出現兩極化的現象。不公布成績在一方面來說可以減輕他們的緊迫感,因為每次考試完家長和親戚朋友都要詢問一番孩子的考試成績,然後把自家孩子的成績有和別人家的孩子比比,以此來獲得優越感……當考試分數都不公布後,學生沒有了面對父母詢問時的壓力,父母也不用再因為孩子成績不好而感到沒面子了。
「中國式家長」普遍把孩子的考試成績看得很重,可能是被社會這個大環境所迫吧。也確實是這樣的,沒有足夠優異的成績孩子上不了厲害的初中,進不了升學率還不錯的高中,考不上一流的大學……所以家長才會那麼關注孩子的分數和排名,在大多數家長眼中那不是冰冷的數字,那是孩子的努力成果,是值得期待的未來。
「不得公布學生的考試成績」提出後,有的學生樂了,不用再面對刺眼的分數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家的都一樣了,沒有成績高低之分了,這也算是種自欺欺人吧,以為不公布成績自己就考得還不錯,不再是班級末流……
同時不公布學生成績還有一部分也家長樂了,再也不覺得自己臉上沒面子了,特別是孩子在同一個班級的家長之間,總是喜歡把兩個學生的成績放在一起比較,孩子成績考得好家長也開心,但是那個被拿來比較孩子考得較差的家長就會感覺丟人,回家難免會在言語上刺激孩子,「你看那誰誰誰和你一個班的,看看人家的成績,又是班級第一,再看看你班級倒數,好好向人家學學」……這樣的話熟悉嗎?這就是家長比較成績後的總結語,讓你學學別人家孩子,但是成績不公布後就不會有這方面的尷尬了。
雖說成績不得公布了,但是考試之後老師會評講試卷,每個學生心裡都會對自己的成績有個評估,自己有多少能耐自己還是知道的。我倒是覺得學校可以不公布學生的成績,讓學生在試卷評講結束之後自己評估,然後找老師查看自己的各科成績,這樣起碼可以讓學生知道「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去反思和提高。
雖說成績不得公布了,但是考試之後老師會評講試卷,每個學生心裡都會對自己的成績有個評估,自己有多少能耐自己還是知道的。我倒是覺得學校可以不公布學生的成績,讓學生在試卷評講結束之後自己評估,然後找老師查看自己的各科成績,這樣起碼可以讓學生知道「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去反思和提高。
有人說現在的學生好脆弱,自己考的分數自己都接受不了,想當年誰還沒有嫌棄過自己的成績了,只不過嫌棄自己成績不好的那一波同學長大了而已,學生沒有哪個不想擁有好成績的,但是確實也有的學生已經很努力了,但是每次考試成績都不是很理想,可能不公布成績對部分學生是友好的吧,至少不用再擔心被比來比去。你對中小學不公布學生考試成績有什麼看法?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