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18日,《朗讀者》第三季前奏曲「一平方米」72小時慢直播活動完美落下帷幕。這場三城三天的慢直播不僅創造了全網在線觀看累計1568.1萬人的超高人氣,還收穫了無數溫柔與感動。
此次,《朗讀者》攜手獨家在線教育合作夥伴學而思網校深度合作,用二者一以貫之的人文情懷與創新精神,持續發力內容與形式各個層面的升級,致力於引領更多青少年接受文化的洗禮,參與全民閱讀的熱潮。
作為中國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典範,《朗讀者》前兩季在迅捷如風的時代變遷中帶領人們重拾文學的力量,讓朗讀逐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和文化風尚。除了始終如一的人文情懷,這一季《朗讀者》最大的革新就是從「一個人,一段文」轉換為「讀天地人心」,讓普通人的生活成為可供觀照的讀本,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朗讀者。
在本季,通過融合新媒體,創新節目形式,對北京、武漢、廈門三地「一平方米」朗讀亭活動進行直播,每一位走進朗讀亭的人,都能通過直播分享自己的聲音和故事,不僅讓觀眾有共鳴感,更全方位展示了不同身份誦讀人多元的情懷與追求,為節目賦予了更深刻內涵。
在朗讀者中,有「人民英雄」張定宇的妻子程琳,120封情書內容讓人們看到了英雄鮮活的一面;有「礦工詩人」陳年喜,展示自己創作才華的同時,更訴說了生活中克服病魔、堅持夢想與創作的種種,給人們以奮進向上的動力……
這場關於朗讀的心靈體驗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特別的身影——三位來自學而思網校的老師走進了朗讀亭,帶來了她們平凡而不凡的人生故事。分享她們的教育心得,為觀眾帶來了更多新的學習理念和思考。
如何教育成績暫時落後的孩子?來自學而思網校的魯鈺老師有她的獨特見解。在她看來,一個學習困難的孩子,可能只是因為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和發掘。自2009年起,魯鈺老師就與導師一起,為北京市各級各類公辦學校「深處各類危機和挑戰」孩子們提供課程服務。
在教學中,她與眾多「學困生」成為了朋友,發現他們並非不想努力,更多是因為缺乏身後家庭提供的支持。而在教學後,她見到了無數「學困生」重拾信心,走上美好生活的鮮活案例。
如同她朗讀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裡講到的:「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孩子的成長貫穿人生始終,老師和家長作為領路人,應該將目光放眼更遠的未來。
她說,選擇到學而思網校做一名老師,是希望通過全國領先的在線教育方式,幫助更多家長改善沒有時間、不會教孩子等教育問題,解脫家長,放鬆孩子;而學而思網校擁抱《朗讀者》,同樣希望通過這一平臺,喚醒更多家長,關注孩子,讓孩子健康學習,健康成長。
作為家鄉縣城十年來第一個考上北京大學的孩子,學而思網校的陳靜雯老師說,在很多小鎮,老師是孩子們唯一的希望,因此她很感謝自己的老師。畢業後,她同樣選擇成為一名教師,去幫助更多孩子,包括像她一樣的小鎮學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讓學習成為人生的鋪路石。
她說,朗讀亭「一平方米「剛好也是網課直播室的大小,通過學而思網校讓教育傳遞到每一平方米所致的地方,就能為更多孩子點亮未來,這就是她願意為之奮鬥終生的事業。
讓世界都說好中國話,是歌謠,也是夢想。特別是身處國外的家長,他們的孩子中文怎麼學?來自學而思網校的朗讀者檀夢茜,學員分布在全國各個城市,甚至還有一些遠居國外的小朋友。此次走入朗讀亭,檀夢茜老師帶來的是她一位遠居美國的的學生——子宓小朋友寫的語文作文,在她的幫助下,子宓從牴觸學漢語拼音到愛上語文,這次的朗讀對她來說,是對愛好中國文化的眾多孩子們最好的饋贈。
在她看來,只要透過一張屏幕,就能讓每一個孩子擁有感受中華文化,睜眼看世界的學習機會。課堂上,除了帶孩子們品讀中國的經、史、子、集之外,也會帶孩子們了解外國的文學、童話。
檀夢茜說,「一平方米」朗讀亭很小,但能容納無數人朗讀的聲音,學而思網校用不足一平方米的電腦,就能將教育傳遞至異國他鄉,不僅讓天南地北的孩子們「坐」在一起學語文,也能讓海外的爸爸媽媽聽到國內的故事,讓中國的學生和家長們放眼看世界,這是真正有意義的事,對她而言也意義非凡。
三位學而思網課老師故事雖小,卻真實展現了當今時代下,教育面臨的變革和挑戰,讓千千萬萬觀眾在聆聽背後,接觸到了更多來自一線教育工作者的真正想法和願景,也讓節目實實在在走進了大眾的生活中,觸摸到了一個個有溫度的故事。
小小的一平方米朗讀亭可「讀人心天地」, 將萬千故事,匯成一幅宏大畫卷。學而思網校與《朗讀者》的合作,旨在培養孩子們對語文的熱情,為學員們呈現出生命之美、情感之美與文學之美。語文的學習,不僅僅是讀書識字,還牽涉知識、思維、審美、人生修養等,作為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的領導者,學而思網校致力於用愛和科技讓教育更美好,以雄厚的師資力量,通過一方方小屏幕讓教育的陽光照亮每一平方米。
三位學而思網校老師展現當代教育人的不同奮鬥夢,感動了萬千觀眾。而在節目內外,學而思網校與《朗讀者》的合作與淵源,其實遠不止於此。
一直以來,《朗讀者》節目致力於傳承經典,帶動全民朗讀。曾邀請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茅盾文學家得主阿來等來自不同行業、不同身份的名人登臺誦讀。這些大師也都曾出現在學而思網校傾情打造的「素養課」講臺上。他們和學而思網校一起,讓閱讀走入更多孩子的生活,幫助孩子接觸更廣闊的世界。
去年,學而思網校大語文學科還成立了「少年文學院」,邀請曾登臺《朗讀者》節目的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阿來等大師,為同學們授課,讓孩子更深度的接觸到文學之美,進一步提高對寫作的熱愛,同時在寫作能力上有所提升。
此次,學而思網校正式攜手第三季《朗讀者》節目,「線上朗讀亭」專區近期也將在學而思網校APP上線,學生、家長、觀眾都可以通過學而思網校搭建的橋梁,參與到全民誦讀的浪潮中,讓朗讀亭的溫暖一直持續。
可以說,《朗讀者》第三季與學而思網校攜手,共同點亮了閱讀之光。董卿說,每一個走進朗讀亭的個體可能都只是微弱的微光,但是無數星星點點聚集在一起就可以成為火炬,照亮這個時代,照亮我們的前程。學而思網校通過十餘年來不斷累積的教學經驗,精心完善著課程,助力學員們踏上心之所向的坦途。
積跬步以至千裡,聚微光以成火炬,相信本季節目將收穫更大成功,也同樣期待《朗讀者》與學而思網校所做出的努力,可以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朗讀的快樂,喚回學習的熱情,每天都能進步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