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矚目回歸,學而思網校助力全民閱讀熱潮

2021-02-20 央視文藝

10月16日-18日,《朗讀者》第三季前奏曲「一平方米」72小時慢直播活動完美落下帷幕。這場三城三天的慢直播不僅創造了全網在線觀看累計1568.1萬人的超高人氣,還收穫了無數溫柔與感動。

此次,《朗讀者》攜手獨家在線教育合作夥伴學而思網校深度合作,用二者一以貫之的人文情懷與創新精神,持續發力內容與形式各個層面的升級,致力於引領更多青少年接受文化的洗禮,參與全民閱讀的熱潮。

作為中國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典範,《朗讀者》前兩季在迅捷如風的時代變遷中帶領人們重拾文學的力量,讓朗讀逐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和文化風尚。除了始終如一的人文情懷,這一季《朗讀者》最大的革新就是從「一個人,一段文」轉換為「讀天地人心」,讓普通人的生活成為可供觀照的讀本,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朗讀者。

在本季,通過融合新媒體,創新節目形式,對北京、武漢、廈門三地「一平方米」朗讀亭活動進行直播,每一位走進朗讀亭的人,都能通過直播分享自己的聲音和故事,不僅讓觀眾有共鳴感,更全方位展示了不同身份誦讀人多元的情懷與追求,為節目賦予了更深刻內涵。

在朗讀者中,有「人民英雄」張定宇的妻子程琳,120封情書內容讓人們看到了英雄鮮活的一面;有「礦工詩人」陳年喜,展示自己創作才華的同時,更訴說了生活中克服病魔、堅持夢想與創作的種種,給人們以奮進向上的動力……

這場關於朗讀的心靈體驗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特別的身影——三位來自學而思網校的老師走進了朗讀亭,帶來了她們平凡而不凡的人生故事。分享她們的教育心得,為觀眾帶來了更多新的學習理念和思考。

如何教育成績暫時落後的孩子?來自學而思網校的魯鈺老師有她的獨特見解。在她看來,一個學習困難的孩子,可能只是因為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和發掘。自2009年起,魯鈺老師就與導師一起,為北京市各級各類公辦學校「深處各類危機和挑戰」孩子們提供課程服務。

在教學中,她與眾多「學困生」成為了朋友,發現他們並非不想努力,更多是因為缺乏身後家庭提供的支持。而在教學後,她見到了無數「學困生」重拾信心,走上美好生活的鮮活案例。

如同她朗讀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裡講到的:「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孩子的成長貫穿人生始終,老師和家長作為領路人,應該將目光放眼更遠的未來。

她說,選擇到學而思網校做一名老師,是希望通過全國領先的在線教育方式,幫助更多家長改善沒有時間、不會教孩子等教育問題,解脫家長,放鬆孩子;而學而思網校擁抱《朗讀者》,同樣希望通過這一平臺,喚醒更多家長,關注孩子,讓孩子健康學習,健康成長。

作為家鄉縣城十年來第一個考上北京大學的孩子,學而思網校的陳靜雯老師說,在很多小鎮,老師是孩子們唯一的希望,因此她很感謝自己的老師。畢業後,她同樣選擇成為一名教師,去幫助更多孩子,包括像她一樣的小鎮學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讓學習成為人生的鋪路石。

她說,朗讀亭「一平方米「剛好也是網課直播室的大小,通過學而思網校讓教育傳遞到每一平方米所致的地方,就能為更多孩子點亮未來,這就是她願意為之奮鬥終生的事業。

讓世界都說好中國話,是歌謠,也是夢想。特別是身處國外的家長,他們的孩子中文怎麼學?來自學而思網校的朗讀者檀夢茜,學員分布在全國各個城市,甚至還有一些遠居國外的小朋友。此次走入朗讀亭,檀夢茜老師帶來的是她一位遠居美國的的學生——子宓小朋友寫的語文作文,在她的幫助下,子宓從牴觸學漢語拼音到愛上語文,這次的朗讀對她來說,是對愛好中國文化的眾多孩子們最好的饋贈。

在她看來,只要透過一張屏幕,就能讓每一個孩子擁有感受中華文化,睜眼看世界的學習機會。課堂上,除了帶孩子們品讀中國的經、史、子、集之外,也會帶孩子們了解外國的文學、童話。

檀夢茜說,「一平方米」朗讀亭很小,但能容納無數人朗讀的聲音,學而思網校用不足一平方米的電腦,就能將教育傳遞至異國他鄉,不僅讓天南地北的孩子們「坐」在一起學語文,也能讓海外的爸爸媽媽聽到國內的故事,讓中國的學生和家長們放眼看世界,這是真正有意義的事,對她而言也意義非凡。

三位學而思網課老師故事雖小,卻真實展現了當今時代下,教育面臨的變革和挑戰,讓千千萬萬觀眾在聆聽背後,接觸到了更多來自一線教育工作者的真正想法和願景,也讓節目實實在在走進了大眾的生活中,觸摸到了一個個有溫度的故事。

小小的一平方米朗讀亭可「讀人心天地」, 將萬千故事,匯成一幅宏大畫卷。學而思網校與《朗讀者》的合作,旨在培養孩子們對語文的熱情,為學員們呈現出生命之美、情感之美與文學之美。語文的學習,不僅僅是讀書識字,還牽涉知識、思維、審美、人生修養等,作為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的領導者,學而思網校致力於用愛和科技讓教育更美好,以雄厚的師資力量,通過一方方小屏幕讓教育的陽光照亮每一平方米。

三位學而思網校老師展現當代教育人的不同奮鬥夢,感動了萬千觀眾。而在節目內外,學而思網校與《朗讀者》的合作與淵源,其實遠不止於此。

一直以來,《朗讀者》節目致力於傳承經典,帶動全民朗讀。曾邀請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茅盾文學家得主阿來等來自不同行業、不同身份的名人登臺誦讀。這些大師也都曾出現在學而思網校傾情打造的「素養課」講臺上。他們和學而思網校一起,讓閱讀走入更多孩子的生活,幫助孩子接觸更廣闊的世界。

去年,學而思網校大語文學科還成立了「少年文學院」,邀請曾登臺《朗讀者》節目的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阿來等大師,為同學們授課,讓孩子更深度的接觸到文學之美,進一步提高對寫作的熱愛,同時在寫作能力上有所提升。

此次,學而思網校正式攜手第三季《朗讀者》節目,「線上朗讀亭」專區近期也將在學而思網校APP上線,學生、家長、觀眾都可以通過學而思網校搭建的橋梁,參與到全民誦讀的浪潮中,讓朗讀亭的溫暖一直持續。

可以說,《朗讀者》第三季與學而思網校攜手,共同點亮了閱讀之光。董卿說,每一個走進朗讀亭的個體可能都只是微弱的微光,但是無數星星點點聚集在一起就可以成為火炬,照亮這個時代,照亮我們的前程。學而思網校通過十餘年來不斷累積的教學經驗,精心完善著課程,助力學員們踏上心之所向的坦途。

積跬步以至千裡,聚微光以成火炬,相信本季節目將收穫更大成功,也同樣期待《朗讀者》與學而思網校所做出的努力,可以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朗讀的快樂,喚回學習的熱情,每天都能進步一點點。

相關焦點

  • 學而思網校成為《朗讀者》在線教育合作夥伴
    近日,好未來旗下學而思網校宣布《朗讀者》第三季即將全新回歸,學而思網校成為節目獨家在線教育合作夥伴。雙方將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合作形式,與全國觀眾開展互動。在這不平凡的2020年,一起朗讀,讀天地人心。
  • 學而思網校成為《朗讀者》獨家在線教育合作夥伴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好未來旗下學而思網校共同宣布,《朗讀者》第三季即將全新回歸,學而思網校成為節目獨家在線教育合作夥伴。 雙方將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合作形式,與全國觀眾開展互動。在這不平凡的2020年,一起朗讀,讀天地人心。
  • 學而思網校老師走進朗讀亭,讓孩子享受朗讀,發現語文之美
    「全世界的孩子都可以學習中華文化」   朗讀者檀夢茜,是學而思網校的一名小學語文老師,累計帶過的學生超過幾萬,分布在國內各個城市,甚至還有一些遠居國外的小朋友。 學而思網校專注「學困生」教學與研究的魯鈺老師,常常這樣說。
  • 科技助力少年成長,聯想×學而思網校開展戰略合作
    9月15日,聯想在北京全球總部未來中心舉辦了聯想×學而思網校戰略合作發布會暨「聯想公開課」第一課,聯想與好未來旗下學而思網校的正式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雙方將整合聯想在科技上的優勢與學而思網校在教學方面的優質內容,打造教育新形態,以科技之力助力青少年成長。
  • 肩負重任,助力成長,學而思網校引領孩子全優發展
    原標題:肩負重任,助力成長,學而思網校引領孩子全優發展從成為學而思網校老師的那一刻,我就已經挑起重任,承擔起助力孩子成長的工作。其實,之前我一直不理解班主任老師的工作職責,我覺得班主任老師不需要上太多課,應該沒什麼難度。後來我發現,當學而思網校的班主任老師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容易,班上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都需要及時掌握。
  • 第五屆中國數字閱讀大會在杭召開 學而思數字產品矩陣成亮點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理事長孫壽山及中宣部相關領導蒞臨由人教社、高教社與學而思等多家單位共同展出的展區,體驗了好未來旗下學而思輕課、學而思出版的數位化產品,以及學而思網校AI老師普通話系統、教育開放平臺智慧課堂AI識別系統等新技術。
  • 聯想×學而思網校宣布戰略合作,以科技之力助力少年成長
    9月15日,聯想在北京全球總部未來中心舉辦了聯想×學而思網校戰略合作發布會暨「聯想公開課」第一課,聯想與好未來旗下學而思網校的正式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雙方將整合聯想在科技上的優勢與學而思網校在教學方面的優質內容,打造教育新形態,以科技之力助力青少年成長。
  • 學而思網校與牛津大學出版社達成戰略合作,引進《牛津閱讀樹》
    鯨媒體訊 (文/Pamela)3月20日,學而思網校與牛津大學出版社達成戰略合作,學而思網校將在原有1000冊繪本電子資源的基礎上,引進《牛津閱讀樹》滿足學而思網校英語學員的學習需求。《牛津閱讀樹》是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組織多位兒童閱讀教育專家,經過三十多年不斷研究及發展而出版的閱讀教材。《牛津閱讀樹》在內容設計上除了更易激發學習興趣的冒險類故事之外,閱讀難易程度上也由淺入深。據了解,學而思網校在國際資源引進力度方面不斷加強,特別是《牛津閱讀樹》等繪本資源的引進,將使其小學英語學員成為最大受益者。
  • 聯想×學而思網校開展戰略合作
    9月15日,聯想在北京全球總部未來中心舉辦了聯想×學而思網校戰略合作發布會暨&34;第一課,雙方正式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雙方將整合聯想在科技上的優勢與學而思網校在教學方面的優質內容,打造教育新形態,以科技之力助力青少年成長。
  • 學而思網校連續三年入圍中國網際網路百強
    學而思網校連續三年入圍中國網際網路百強  學而思網校副總裁陳雷受邀參加大會圓桌論壇,與拼多多、滴滴出行等百強企業代表圍繞「網際網路行業助力提振內需及釋放消費潛力」主題展開討論。  陳雷表示,疫情期間,學而思網校的用戶構成發生了很大變化。為助力全國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從2月10日起,學而思網校面向全國學生推出了全年級全學科的免費直播課。學而思網校還定點支持了四川涼山、甘肅臨夏、貴州畢節、新疆吉木乃等12個省28市,包含15個貧困縣在內的「停課不停學」工作。
  • 【芥末晚報】學而思網校引進《牛津閱讀樹》;2020年中國的英國學校...
    【芥末晚報】學而思網校引進《牛津閱讀樹》;2020年中國的英國學校校區將超50所 作者:嘉琦 發布時間:
  • 學而思網校 , 從細節出發 , 打磨課程
    在線教育行業就是在「網際網路+教育」中發展出來的一個新興行業,而學而思網校就屬於這個新興行業,是一個小初高全學科專業的在線教育品牌。學而思網校致力於為學生提供全面教育服務的培訓機構。從2010年正式上線以來,平臺就以優質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的課程體系,吸引了無數的學生。作為在線教育的先行者,學而思網校始終堅信優質的課堂,能夠激發孩子學習的欲望。從細節出發,努力滿足學員的需求。
  • 學而思網校攜手上海天文博物館 打造天文學知識盛宴
    為使孩子們更便捷的觀看此次天文現象,並以此生動的天文學案例給孩子們帶去更多的天文學知識,學而思網校聯合上海天文博物館和科學隊長,就此次月全食進行了直播。在當晚7點半開始的4個小時的直播中,學而思網校老師與《科學隊長》以及上海天文博物館的專家們一起為大家帶來了許多超級月全食背後的有趣知識。
  • 走進學而思網校,揭秘網課背後班主任的故事
    11月27日,「走進學而思網校」活動在好未來旗下學而思網校鎮江基地舉行。鎮江新區管委會主任薛峰,學而思網校事業部總裁劉慶遜出席活動。鎮江市、鎮江新區各部委辦局領導,江蘇大學、江蘇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相關負責人來到學而思網校鎮江基地,全面了解鎮江基地的運營管理和班主任老師的主要工作場景,聆聽一堂好網課背後班主任老師的故事。
  • 7月中小學教育APP榜:「學而思網校」重新回歸TOP 10
    「學而思網校」「好分數」重新回歸TOP 10下面,藍鯨教育智庫把140家中小學教育APP,按照用戶規模,分別以1億、1000萬、100萬、10萬為界限做量級分類,得到的結果如下圖所示:」「好分數」,被甩出的APP是「作業幫口算」「小盒學生」,「學而思網校」4月末被甩出TOP 10後,於7月末又再次入圍,且排名第七。
  • 學而思網校成為「中國航天事業戰略合作夥伴」
    10月21日,中國航天基金會與好未來旗下學而思網校在京舉行戰略合作發布會,中國航天基金會向學而思網校授予「中國航天事業戰略合作夥伴」榮譽稱號。中國航天基金會理事長吳志堅、學而思網校總經理劉慶遜等嘉賓出席活動。
  • 學而思網校將攜手中國航天基金會研發「星空課程」
    學而思網校總經理劉慶遜表示,作為在線教育領域的代表性品牌,學而思網校願意成為中國航天精神的傳承者,將探索星空的理想和開拓寰宇的勇氣傳遞給更多青少年。 打開素養提升的大門學而思網校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教育體系,只是在「教學育人」方面的一些探索。資料顯示,從2008年成立至今,學而思網校用戶已覆蓋中國數百個城市。
  • 7月中小學教育APP榜:「學而思網校」「好分數」重新回歸TOP10
    「學而思網校」「好分數」重新回歸TOP10下面,藍鯨教育智庫把140家中小學教育APP,按照用戶規模,分別以1億、1000萬、100萬、10萬為界限做量級分類,得到的結果如下圖所示:2020年7月末,中小學教育用戶規模排名變動APP較少,月活躍用戶規模TOP 10行列新增「學而思網校」「好分數」,被甩出的APP是「作業幫口算」「小盒學生」,「學而思網校」4月末被甩出TOP 10後,於7月末又再次入圍,
  • 7月中小學教育APP榜:學而思網校、好分數重新回歸TOP10
    「學而思網校」「好分數」重新回歸TOP 10下面,藍鯨教育智庫把140家中小學教育APP,按照用戶規模,分別以1億、1000萬、100萬、10萬為界限做量級分類,得到的結果如下圖所示:」「好分數」,被甩出的APP是「作業幫口算」「小盒學生」,「學而思網校」4月末被甩出TOP 10後,於7月末又再次入圍,且排名第七。
  • 助力就業:學而思網校擴充師資團隊,歡迎投簡歷
    值得慶幸的是,學而思網校正在擴充師資團隊,對於喜歡教育行業,想要入職教育行業的求職者可謂是一個好機會。俗話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一直以來,教育都是我國服務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在線教育也是我國教育行業的一大分支,2020年在線教育行業迎來飛躍式的增長,行業人才緊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