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思網校攜手上海天文博物館 打造天文學知識盛宴

2020-12-20 DoNews

1月31日晚,一場時隔152年的「超級藍血月全食」奇觀上演,超級月亮、藍月亮、月全食同時出現,這一天文奇觀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為使孩子們更便捷的觀看此次天文現象,並以此生動的天文學案例給孩子們帶去更多的天文學知識,學而思網校聯合上海天文博物館和科學隊長,就此次月全食進行了直播。在當晚7點半開始的4個小時的直播中,學而思網校老師與《科學隊長》以及上海天文博物館的專家們一起為大家帶來了許多超級月全食背後的有趣知識。

月全食示意圖——上海天文博物館湯海明老師提供

此次月全食奇觀十分難得,上一次超級月亮、月全食、藍月亮三碰頭還是在152年前的1866年3月31日。為讓大家能夠更好地觀賞這次月全食奇觀,學而思網校藉助上海天文博物館提供的高清直播流,通過其成熟的直播系統將超級月全食完美呈現出來。在直播過程中,學而思網校同《科學隊長》聯合設計了許多有趣的環節,並邀請上海天文博物館專家和學而思網校老師一同為大家帶來一場生動的天文學學習體驗。約7萬用戶觀看了此次直播活動,很多學員表示,通過此次直播,學到了很多天文方面的知識。

月全食照片——上海天文博物館湯海明老師提供

直播中,月全食得以清晰呈現,嘉賓們運用立體模型+現場觀月+實時講解的方式,為大家立體剖析,生動講解此次月全食為何稱之為「超級藍血月全食」的原因。《科學隊長》的魏朝博老師先為大家帶來基本知識內容的介紹:一般來說,超級月亮是指月亮位於近地點時發生的滿月。比起遠地點的滿月,超級月亮要大14%,亮度也要高30%。「藍月亮」也與顏色無關,而是表示每個月的第二輪滿月。本次月全食的月亮恰逢2018年1月的第二次滿月,又是月球過近地點後一天,這也就意味著月球距離地球依然很近,所以看到的月亮很大,即「超級月亮」。

此外,學而思網校的周夢麟老師在直播中告訴我們,月全食的時候,月球為什麼看起來會是紅色——由於地球有大氣,短波長(偏藍色)的光會被大氣散射掉,而長波長(偏深紅色)的光會經過大氣的折射照射到月球表面。所以,地球上的人們看到的月亮就變成了「紅月亮」,也成為「血月」。當上面三個條件同時出現,則稱之為「超級藍血月全食」。

那麼月亮在剛升起的時候,和月亮完全升空後,用肉眼觀測是否有區別呢?學而思網校的楊帆老師表示:月亮升到空中後會比剛從地平線升起時要大一些!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楊帆老師為大家提供了3種分析思路:分別是光的折射現象與大氣層疏密關係,近大遠小視覺效應,以及三角形直角邊最短(通過把地球類比成一個圓形,進行數學計算)。楊帆老師還準備了微信啟動頁的圖片,帶著孩子們揭秘了這張照片的拍攝背景。照片名為藍色彈珠(英語:The Blue Marble),是一張在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羅17號太空船船員所拍攝的著名地球照片,也是人類最近一次在太空中遠眺母星的景象。

學而思網校老師周夢麟(左1)和楊帆(右1)在講解月球自轉公轉中相關的天體計算公式

在直播活動的最後,學而思網校還對上海天文博物館的湯海明老師進行了專訪。湯海明老師是我國著名天文科普人,上海市天文學會秘書長,並參與過第六版《十萬個為什麼·天文卷》的編寫。湯老師在專訪中為大家分享了很多有趣的天文學小知識和故事,讓收看直播的孩子們在學習天文知識的同時,對於天文工作者日常和他們眼中的天文之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湯老師表示:「學習是無止境的,無論是小孩子還是老先生,你都有權利了解宇宙,了解天空。」

上海天文博物館的湯海明老師和網友分享天文知識和故事。

活動結束後,大家紛紛表示意猶未盡,今後學而思網校還會通過更多科學課程,以及邀請更多天文學、物理學、生物學、地質學等領域專家,為孩子們帶去更豐富精彩的科學知識盛宴。

近年來,國家一直號召提高全民科學素養,抓好青少年的素質教育。培養優秀青少年,不僅僅通過數理化等主要學科,更需要通過拓展素養共同助力。而天文學文本身又包含了力學等更為豐富的知識。此次學而思網校與上海天文博物館、科學隊長的合作,不僅為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天文知識學習平臺,了解月全食及相關自然現象形成過程、探索科學奧秘的同時,也激發了他們對其他相應學科的學習興趣,並得到了視野的拓展。

相關焦點

  • 學而思網校聯手《博物》雜誌打造博物學相關大師系列素養課
    博物學是重要的自然科學門類,在該門類課程進行布局,意味著學而思網校素養課的體系更加完善。目前,學而思網校素養課已經完成了人文、科學、藝術等十餘個門類的課程研發,以軍事家張召忠、歷史學家張宏傑等為代表的大師課程,不僅幫助青少年拓展了基礎認知,構建了更完整的知識體系,更深層次地激發了他們探索世界的興趣。
  • 學而思網校將攜手中國航天基金會研發「星空課程」
    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國航天基金會將與學而思網校共同深耕課程內容研發,搭建科學合理的航天課程體系,進一步幫助孩子們近距離了解航天歷史、解讀航天知識。實際上,就在不久之前,學而思網校已聯合中國青年報社、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我們的太空」新媒體中心、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共同推出國內首部航天科普公益在線素質課程《強國課堂》第2季「太空請回答」,幫助青少年全方位掌握航天知識,激勵青少年勇於進行科學探索。「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有過太空夢。」
  • 學而思網校成為「中國航天事業戰略合作夥伴」
    (中國航天基金會與學而思網校在京舉行戰略合作發布會)  此次戰略合作是中國航天基金會首次與教育行業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的深度合作,是航天事業與教育事業攜手向前的重要一步中國航天基金會之所以選擇牽手學而思網校,不僅僅是看重學而思網校的口碑與沉澱,更是認可學而思網校「激發動力、培養能力」這一教育理念。    吳志堅表示,希望中國航天基金會在未來的合作中「用好學而思的資源、藉助學而思的渠道、學習學而思的教育理念、運用學而思的教育方法」。
  • 學而思網校成為《朗讀者》在線教育合作夥伴
    時隔兩年,《朗讀者》第三季溫暖歸來,攜手獨家在線教育合作夥伴學而思網校,再次點燃朗讀與文化之光。作為中國在線教育領域的代表性品牌,學而思網校同樣擔當著知識、文化傳播者的使命。近年來,學而思網校持續打造大語文的學科優勢,根據不同年齡層次的孩子閱讀興趣和知識需求,精心設計了從小學一年級到小學六年級的大語文課程體系,包含繪本啟蒙、中外名著、國學經典等全方位內容,由學而思網校的語文名師帶孩子們一起閱讀、體悟思考,領會其中的美好和趣味。讓孩子們不僅從根本上提升閱讀寫作能力,更能從中獲得滋養一生的文化能量。
  • 攜手學而思網校,聯想為K12在線教育躍升定下新起點
    就此,聯想與學而思網校近日達成合作,整合品質終端、優質課程等多種資源以提升體驗,為K12在線教育的躍升定下新起點。聯想攜手學而思網校的「軟硬結合」之道更好的「軟硬結合」,恰恰是聯想此次牽手學而思網校要實現的最直接「小目標」。雙方的戰略合作,圍繞產品、研發、服務、營銷四個層面展開,進行資源的多維整合與價值重構。
  • 學而思網校攜手牛津大學出版社 共享優質資源連結世界
    3月20日,學而思網校與牛津大學出版社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北京舉行。通過此次合作,學而思網校全面引進了牛津大學出版社的國際著名英語讀物——《牛津閱讀樹》。今後,學而思網校20多萬名英語學科學員,可以在直播課上享受到更為原汁原味的英語學習內容和更加優質的學習服務。
  • 學而思網校成為《朗讀者》獨家在線教育合作夥伴
    時隔兩年,《朗讀者》第三季溫暖歸來,攜手獨家在線教育合作夥伴學而思網校,再次點燃朗讀與文化之光。 作為中國在線教育領域的代表性品牌,學而思網校同樣擔當著知識、文化傳播者的使命。
  • 學而思網校:名師加技術、「直播+輔導」,打造一堂網課
    來源:藍鯨財經藍鯨教育8月28日訊,昨日,學而思網校總部舉行 「走進學而思網校——揭秘一堂網課的誕生」活動。活動現場,學而思網校總經理劉慶遜回顧了學而思網校的發展歷程。早在2008年,學而思網校的前身信息事業部成立,好未來開始前瞻性地進軍在線教育領域。2010年,學而思網校正式上線。十二年間,學而思網校從最早的錄播課模式,到探索出「直播+輔導」的雙師直播模式,再到將自主研發的AI技術引入課堂。
  • 學而思網校發布素質教育課程譜系,上線少兒編程課程
    鯨媒體訊(文/羽靈)昨日,好未來旗下的學而思網校正式發布素質教育課程譜系,將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細分為編程、音樂、財商、人工智慧、美學、天文等二十餘個品類,每個品類聘請行業內的專業組織或專家共同進行課程開發。其中,學而思少兒編程課程已經上線。
  • 學而思網校攜手劍橋英語命題專家 為「好老師」賦能
    據悉,此次學而思網校與劍橋大學外語考試部的合作,是繼2017中國日報社「21世紀·學而思網校杯」全國中小學生英語風採大賽、輔導老師口語教學技能培訓後的又一次深度合作。劍橋大學外語考試部資深教育顧問Hugh Moss先生作為此次培訓特邀主講嘉賓,為學而思網校近200位輔導教師深度解讀劍橋系列考試考綱,並頒發培訓證書。
  • 科技推動教育數位化改革 學而思網校與聯想一起「加油」
    中新網9月15日電 9月15日,聯想與學而思網校戰略合作發布會暨「聯想公開課」活動在北京聯想未來中心成功舉行。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消費事業部總經理張華,好未來旗下學而思網校總經理劉慶遜等出席活動。學而思網校總經理劉慶遜現場發言學而思網校總經理劉慶遜介紹,雙方的合作緣起於2020年的年初。
  • 學而思網校APP官網下載
    學而思網校APP官網下載是專為中小學生教育打造的應用,提供各種圈子,讓家長和孩子都能找到有共同話題的朋友,優質教師實時在線解疑答惑,快來下載試試~
  • 《朗讀者》矚目回歸,學而思網校助力全民閱讀熱潮
    此次,《朗讀者》攜手獨家在線教育合作夥伴學而思網校深度合作,用二者一以貫之的人文情懷與創新精神,持續發力內容與形式各個層面的升級,致力於引領更多青少年接受文化的洗禮,參與全民閱讀的熱潮。作為中國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典範,《朗讀者》前兩季在迅捷如風的時代變遷中帶領人們重拾文學的力量,讓朗讀逐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和文化風尚。
  • 學而思網校獨家冠名浙江衛視《同一堂課》 孫楊「轉型」當語文老師
    學而思網校獨家冠名浙江衛視《同一堂課》 孫楊「轉型」當語文老師  9月25日,由好未來旗下在線教育領導品牌學而思網校獨家冠名的浙江衛視《同一堂課》節目第二季在上海正式發布。
  • 中國航天人攜手學而思網校;伴魚繪本付費用戶已超100萬
    2.中國航天人攜手學而思網校,為青少年帶來「太空請回答」 《強國課堂》第2季 ,課程於9月15日在學而思網校正式上線,共20集,內容涵蓋中國航天史、太空科普、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等方面知識。3.央視曝光DaDa英語違約退費,維權成員高達1500多人,家長們少則消費幾千元,多則超十萬元,DaDa英語所屬的上海卓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被約談。
  • 米小圈重磅入駐學而思網校,陪你快樂學語文
    米小圈成為無數小學生的親密夥伴,一起學習和玩耍,一起走進五彩斑斕的知識海洋。 最近,米小圈教育和學而思網校素養產品部達成獨家戰略合作。從7月19日起,《米小圈動畫古詩課》《米小圈動畫成語課》正式在學而思網校上線!這個暑假,米小圈將和孩子們一起,暢遊語文知識的海洋。
  • 學而思網校攜手王錚亮發布音樂故事短片《值得》
    今年教師節,好未來旗下學而思網校聯合兼具教師和歌手雙重身份的王錚亮發布新歌和音樂故事片《值得》,溫情獻唱,致敬所有老師。 「所以是我陪伴你,其實是你成就我;你的每一點進步,讓我的付出都值得。」王錚亮用清亮的歌聲道出老師的意義和價值:老師不僅僅是一份職業,更是所有人成長曆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為老師的努力付出,孩子才能每天進步一點點。
  • 學而思網校請到「硬」幫手,線下公開課落地聯想智慧門店
    昨天,聯想與學而思網校戰略合作發布會暨「聯想公開課」活動在北京聯想未來中心成功舉行。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消費事業部總經理張華,好未來旗下學而思網校總經理劉慶遜等出席活動。 按照雙方合作計劃,將共同推出線下公開課,邀請名家大師將走進聯想線下智慧門店,給孩子們帶來智慧課堂新體驗。
  • 上海天文臺天文博物館組織公眾科學日活動
    5月16日、17日是中科院第11屆公眾科學日,全國科技活動周開幕,5月18日為國際博物館日。為了讓更多公眾有機會走近天文,位於佘山之巔的上海天文博物館(上海天文臺佘山科普教育基地)於16-18日(周六、日、一)免費開放,並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使用望遠鏡觀看太陽黑子的機會,還準備了兩場主題新穎的天文沙龍活動。
  • 學而思網校魔方課程創金氏世界紀錄
    魔方世界冠軍王鷹豪和16980名學而思網校的學員共同創造了這項新的金氏世界紀錄。最終,有來自全國469個城市的16980名學員全程參與課程,在學而思網校的課堂上成功創造吉尼斯世界記錄。  學而思網校此次推出的魔方課程專為中小學生設計。考慮到中小學生的學習特點,魔方課程設置了共計10講、每講30分鐘的課程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