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朋友也許發現,前幾天的那期真無線耳機對比測評不見了。這其中的原因我沒有辦法說。但是在開始本期測評之前,我還是想說幾句長久以來的心裡話。
這個公眾號,理性派HiFi,創建於今年年初,我與IMAX的一段短暫時光中。主要講解聲學和心理聲學類的相關知識,以及主觀評價。
IMAX是一家20世紀60年代在加拿大成立的全球最頂級的影院系統公司之一。我本人不是聲學專業,之前從事噴氣式隱形戰鬥機和空間站等相關領域研究。
從事影視和聲學行業,完全是興趣使然。說句不好聽的,完全就是半路出家。但我有幸從事全職主觀評價與調音工作,這使得我練就了較強的主觀評價能力,對聲音的重現有了深刻的理解。隨著我工作的實際越來越久,接觸的人和事越來越多,面對當今聲學界的各種亂象以及各類聲學產品水平的參差不齊,我選擇創辦這個專欄從事科普。
創建這個公眾號以來,我受到了無數網絡暴力、恐嚇甚至是人身威脅。甚至我為了寫聲學類的相關文章要躲在樓下的派出所裡。這背後的酸甜苦辣,除了我自己,無人知曉。
但我從來沒有放棄。
這是因為自從創建這個公眾號以來,我受到了無數例如前哈曼國際研發副總裁 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高級研究員Floyd Toole博士、國際音頻工程協會主席John Krivit、英國劍橋大學Douglas Self、前哈曼國際Luxury Audio聲學總監Tim Gladwin、索尼高級聲學工程師Etara Cheong、芬蘭真力技術專家Jukka、英國Monitor Audio CTO Micheal、前天朗高級聲學工程師Ludovico博士、Focal Press出版社主編Hill等人的全力支持。我真的沒想到這些萍水相逢的人能夠給我無條件的支持。
我在這幾天也收到了無數熱心網友的鼓勵,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謝。
有人認為中國人愚昧、不配了解聲學,但是就這半年多以來的這個專欄3000多萬的點擊量以及人們對我態度的逐步轉變,至少讓我相信,在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人願意相信科學的,還是有很多人願意講道理的。就連一些曾經攻擊我的人,現在也為我豎起了大拇指。
就在今晚,我又看了一遍《血戰鋼鋸嶺》。
如果你堅持自己的信仰,那麼它不再是個玩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尋釁滋事罪】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鬨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並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 誣告陷害罪
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 侮辱罪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本期測評所有耳機和相關測試器材均為我個人自費購買,無任何利益相關。我僅以一個受法律保護的消費者的身份評價本次測評的所有耳機。真無線耳機由於其極高的便攜性和無拘無束的佩戴感,再加上藍牙音頻技術的不斷進步和近兩年的發展歷史,都無疑是未來耳機行業的發展趨勢。為了探究目前市面上比較主流的真無線耳機的表現到底如何,我斥資兩萬多元做了這期真無線耳機終極對比測評。
依舊會有抽獎,並且同時抽獎送3款耳機,詳情見下文。
本次測評的耳機包括:
索尼WF-1000XM3 1699元
B&O E8 2代 2698元
B&O E8 2代 2698元
森海塞爾Momentum True Wireless 2399元
鐵三角 CKR7TW 1680元
蘋果AirPods 2代 1246元
三星Galaxy Buds 999元
Bose SoundSport Free 1699元
HiFiMan TWS600 1049元
vivo TWS Earphone 999元
華為FreeBuds 悅享版 399元
華為FreeBuds2 Pro 949元
小米藍牙耳機Air 369元
小米藍牙耳機Air 2代 399元
紅米AirDots 99元
拼多多49元包郵真無線耳機
魅族 POP2 369元
漫步者 TWS5 499元
漫步者 TWS1 經典版 198元
漫步者TWS2 248元
網易雲音樂真無線耳機 179元
Fill T1X 329元
摩託羅拉 vb400升級版 439元
先鋒 SEC-E221BT 349元
QCY T1 79元
QCY T1S 99元
JEET Air Plus TWS 399元
mifo魔浪o5 全頻HiFi動鐵專業版 499元
蘭士頓TWS耳機旗艦版 119元
也許有人注意到了,B&O E8 2代出現了兩遍,是不是鬼斧多打了一遍?
不,是確實有兩個B&O E8 2代,因為我下單的時候手抖多點了一件。。。
。。。
這裡再解釋一下為什麼沒有Beats power beats和華為FreeBuds 3。
首先是Beats power beats是一款有耳掛的耳機,我個人認為並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真無線耳機,並且其曲線基本符合哈曼曲線,表現不會很差,我在我之前的live中也有提到:
而關於華為FreeBuds 3,很多人都想我反映想要看這個耳機的測評,但是官方是十一月才正式發售,我目前買不到。另外,有一位熱心網友送測了華為FreeBuds 2 Pro, 但是可能由於放假期間物流速度不如往常,我現在還沒有收到貨,等我收到貨之後一定會第一時間更新加入對比測評中。
此處,不多說,一首音樂解釋所有。
客觀測試環節
測試設備:G.R.A.S RA0045
測試軟體:REW
測試方法:Step Frequency Response (用於消除延時帶來的誤差)1/12 OCT
耳套的選擇:儘量使用默認耳套或者均衡耳套,如果耳套無法插入或存在嚴重洩漏,會酌情選擇適合的耳套,保證測試時洩露較少。若默認耳套存在輕微洩露,但不是特別嚴重則不會改變耳套。
音量的選擇:由於真無線耳機都是數字電位器,音量是離散的,不能保證所有被測耳機都有相同的音量,測試時儘可能保證1kHz接近94dB。
如何看頻響曲線?以下幾篇文章有詳細解釋:
如何通過頻響曲線看耳機的音質好壞?
200元以下耳塞耳機對比測評
什麼是哈曼曲線(Harman Target Curve)
測試結果:
索尼WF-1000XM3 頻響曲線漫步者TWS1 頻響曲線總有人說要把哈曼曲線加進去,哈曼曲線本身還是個比較敏感的話題,我就索性把AKG N5005(High Boost)加進去作為參考吧,N5005算是很接近哈曼曲線的耳機了。(1格5dB)
圖中紅色曲線為漫步者TWS1 綠色曲線為AKG N5005(以此類推)為了方便看曲線,把曲線1kHz都plot到一個點。但其實如果真的要從曲線看聲音表現並不是只以這個點為基準點的。如果不懂看曲線的人很容易產生誤解,不過既然你們想看,我還是貼一個吧。
以下所有綠色曲線為AKG N5005頻響曲線,紅色曲線為對應的被測耳機頻響曲線。
漫步者TWS5 頻響曲線來張漫步者自家的對比。
魅族POP2 頻響曲線
魅族POP2這個曲線我測了很多遍,在確保耳機和人工耳密封不漏氣的情況下,低頻依舊如此衰減。。。
摩託羅拉VB400 頻響曲線摩託羅拉這個中低頻,我有一種不想的預感。。。
Fill T1X 頻響曲線Fill T1X這個曲線中規中矩,但實際表現和這個曲線有所不同,下文主觀評價部分會有詳細解釋。
先鋒這個曲線和Fill的很像,但是仔細看一下絕對值,中低頻就有點放飛自我了。
HiFiman TWS600HiFiman TWS600的頻響曲線。還是那個問題,如果以1kHz為基準點,看起來是很奇怪,但是如果以500Hz為基準點的話,其實最大的問題都集中在2kHz左右。
BOSE SoundSport Free 頻響曲線其實BOSE這個曲線整體上還算不錯,但實際主觀聽起來另有問題,詳見下文的主觀評價部分。
鐵三角這個曲線雖然算不上特別好,但是竟然和之前我測過的幾款鐵三角耳機不一樣了。看來鐵三角自己也發現之前的調音風格不是很靠譜。
B&O這個耳機中低頻相對來說比較標準,低頻很北歐,基本上所有B&O的產品,不論是藍牙音箱、耳機還是車載音響,低頻都不會太多,好評~中高頻和高頻表現不太好。
森海這個曲線和木饅頭有線版確實很像,和IE800也是如出一轍。我賭一枚硬幣,不出什麼意外主觀聽起來也會比較坑爹。
拜亞動力謝蘭圖VS森海塞爾IE800對比測評(首次使用Sean Olive博士的耳機聽感預測算法)
森海塞爾Momentum in ear入耳式耳機測評
索尼都改了,森海你也該改一改了。。。
三星Galaxy Buds 頻響曲線其實三星這個耳機我一開始是不想測評的,一來容易被說是利益相關,二來Galaxy Buds是一個哈曼曲線耳機,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基於Sean Olive博士的耳機預測算法評分最高的入耳式耳機(比N5005默認導管還高,當然,藍牙耳機不能和有線耳機比音質)。我說它好吧,肯定一堆人黑我;我說它不好吧,它又確實挺好的;我不測它吧,又有一堆人催著我測。。。我太難了!!
小米和華為的測試數據請看:
小米藍牙耳機Air/華為FreeBuds悅享版真無線耳機音質對比測評
千元以內入耳式耳機終極對決
至於蘋果AirPods2代、小米藍牙耳機Air2代
哦對了,補一個索尼WF-1000XM3和AKG N5005對比的曲線。
索尼WF-1000XM3 頻響曲線JEET Air Plus 頻響曲線
mifo魔浪O5動鐵專業版 頻響曲線
其實從上述兩個測試結果我們能看出,JEET Air Plus和mifo O5的頻響曲線是非常相似的。我把兩個測試結果plot調整到一起也可以看出。但實際上這兩者的聽感是截然相反的,這一點我會在下面的主觀評價部分中詳細解釋。
JEET Air Plus與mifo O5的頻響曲線對比
QCY T1S 頻響曲線
蘭士頓TS1Pro 頻響曲線
漫步者TWS2 頻響曲線
其實從上述5個耳機的測試結果中我們就能看出,新加入的這些耳機的頻響曲線沒有一個是正常的。
我終於連上了網易雲音樂氧氣lite,不過還是很詭異,這個耳機REW不識別,所以使用Smaart+Pink Noise測試。(一格為12dB)
至於蘋果AirPods2,由於我目前無法測試半入耳,所以在此引用RTINGS的測試結果。
不過最後我還是想重申一下,頻響曲線不是只以1kHz為基準參考的,如果這樣看頻響曲線是不對的。這裡只是給一些對頻響曲線不太了解的小白一個絕對值上的簡單參考。到底該如何看頻響曲線請看:
如何通過頻響曲線看耳機的音質好壞?
至於THD,由於藍牙耳機的特殊性(編解碼等),所以暫不以THD為衡量非線性失真的主要標準,耳機主觀感知失真的評價以主觀為準。
為什麼不測瀑布圖?
耳機的瀑布圖真的有意義嗎?關於耳機的瀑布圖,你需要知道的。
為什麼不測解析力?
。。。
主觀評價部分
在講主觀評分前,還有幾個比較重要的點需要事先講解一下。
為什麼採用多個耳機對比測評的方式,並且選有耳機作為上限和下限參考?
MUSHRA聽力測試,一個讓所有「老燒」聞風喪膽的聽力測試。
什麼是情境效應(Context Effects)——Sean Olive博士音箱實驗系列(一)
總之就是,多個耳機之間相互對比試聽,並且有參考因子作為上下限參考的情況下,主觀評價的結果會更精準,更有意義。當然,如果一個人對參考級聲音具有較強的聽覺記憶,並且聽力具有較高的F統計量和評價能力也可以獨立評價。
如何評價人耳對於HiFi器材聽音能力的好壞?
為什麼不評價聲場?下面幾篇文章都有詳細解釋:
耳機和音箱有什麼區別?哪一種更好?
科普:HiFi中的聲場由哪些因素決定?該如何選購器材能獲得更好的聲場?
頭戴式耳機終極對比測評與音質排名
本次測評的30款耳機中,有一部分耳機是我先進行客觀測試再進行主觀評價聽音,另一部分則是先進行主觀評價聽音再進行客觀測試,最終給出評分時均有多組耳機交叉對比試聽。不過我個人平時更喜歡先看曲線再聽,以鍛鍊自己的抗幹擾能力。在我之前的工作中,有一次兩個耳機的低音部分曲線差不多,但我個人實際聽起來低頻存在明顯差異,然而很多人先看到曲線認為低音類似,所以即便是主觀聽音也認為兩者低音能量類似,但事後再次重新測量則發現兩個耳機的低音確實有5dB的差異。另外一次則是曲線上前後有區別,但我主觀上聽起來沒有變化,最後發現是麥克風陣列有一個麥克風接觸不良。
耳套對耳機音質影響終極對比測評
事實上,只要保證聽音者的聽音能力滿足足夠的F統計量,先看曲線再聽和先聽再看曲線並不會對最終的評價結果產生幹擾。
如何評價人耳對於HiFi器材聽音能力的好壞?
不過即便是行業內,以我個人的專業聽音和調音經驗和經歷,目前也沒有什麼特別權威和通用的衡量人主觀評價能力的標準,所以這仍然需要行業內各個大佬的不懈努力。
試聽設備:三星Note9、索尼NW-A55、蘋果iPad2018、iPhone 11。
試聽音樂:Mark Levinson試音碟中Raya的『You're so bad for me』,Audioslave的『Like a stone』,王靖雯的『影子』,Jacques Loussier的『Little Fugue in G Minor, BWV 578』,雅尼The Concert Event的『The Storm』,林俊傑的『美人魚』,Adele的『Some one like you』,KALEO的'Way down we go'。
建議大家購買正版CD,支持正版,人人有責!
本次測評依舊採用AES上流行的preference rating的方式,即並不會給出具體某一項的分數,而只給出整體的綜合分數,並且只討論音質音色,不討論聲場,原因上面已經說過了。
此處每一分代表一個檔次,分數相同就是同一個檔次,雖然可能各有不同,但綜合來說差距不大。分數差1就是差1個檔次。相同分數不代表耳機聽感是一模一樣的,有可能有較大差別,只是整體水平在同一個檔次。且以下分數均從最終的整體音質進行主觀評價,即考慮頻響、藍牙編解碼等綜合因素。(橙色代表僅主觀評價,暫無測試數據)
先說評分倒數的這幾個吧。這裡為什麼要配一個樂高的阿波羅登月模型呢?因為這些耳機不是給地球人聽的。。。
首先就是摩託羅拉Verve Buds 400這個耳機。這個耳機我一定要給0分。低音特別特別特別的多,就和頻響曲線上一樣的多。沒錯,超低頻比1k多出16dB!!!主觀聽起來只多不少!!這樣的神仙低音有誰遭得住?低音不只是多,而且都產生異音了,好像是裡面的元器件沒固定柱還是喇叭達到結構件了,震得我耳朵都在抖。而且低音音質特別差。低頻的多一直延伸到600~700Hz,這導致主觀上人聲部分超級模糊,嚴重偏厚,根本聽不清楚。單就這一點,別說聽音樂,我覺得語音通話都是完全無法勝任的。中高頻和高頻的樂器音質也很差,而且有些樂器也是模糊的,清晰度不足。總之,摩託羅拉這款耳機沒有任何優點,全是缺點。哦不,好像充電盒做工還不錯。看著這個售價不到400的真無線耳機,卻用著全金屬的充電盒,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是不是成本都用在這個充電盒上了?充電盒才是本體,耳機是贈送的?再看看包裝盒上的「Rich Sound Quality」,我太難了!
小米藍牙耳機Air。這個耳機其實我在之前的測評中就提到過。
小米藍牙耳機Air/華為FreeBuds悅享版真無線耳機音質對比測評
小米藍牙耳機Air的三頻分布還算是正常,雖然說高頻整體還是稍微少了一些,但是三頻分布已經算是小米這款耳機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東西了。。。而對於音質音色,首先就是人聲非常非常非常的厚,非常非常非常的模糊,非常非常非常的不清晰,清晰度嚴重不足,並且音質較差。。。低頻的音質更差,尤其是100Hz左右的表現,應該是我測評過的所有耳機中最差的之一了。。。我真的是一秒鐘都不想再聽。高音的音質雖然也不太好,但是相比於中頻和低頻的表現已經算好的了。。。不是作為一款真無線耳機,不是作為一款售價300多元的耳機,而是作為一款耳機,我不推薦。實際上我感覺小米這款售價300多元的真無線耳機即便和我之前測評過的那款99元的Redmi真無線耳機相比差距也很大。。。總之,給1分是因為這個耳機能響,而且不至於像摩託羅拉那個耳機讓我打腦殼的難受。
小米藍牙耳機Air2。這是小米最新推出的真無線耳機,也是我剛剛下單買到的。這個耳機相比於前一代完全就是反向突破自我。低頻不模糊了,因為沒有低頻了。。。中高頻和高頻在某個頻段特別突出,而且主觀聽起來有嚴重失真,人聲齒音嚴重,吉他音染和失真很嚴重,高頻打擊樂器失真特別特別嚴重。我再說一遍,整個耳機高頻4k~8k特別突出,而且音質音色特別差,如果形容一下,這真的100%的塑料質感聲音。而且中低頻和低頻又特別特別少。我不行了。勉強算是比前一代強吧,2分鼓勵一下小米。
JEET Air Plus。這個耳機的主觀感受和小米藍牙耳機Air2簡直如出一轍。雖然從曲線上看這款耳機的低頻表現問題不算嚴重。但是由於耳機設計的原因,耳機主體的結構件導致我很難把耳機深入插入,這導致了嚴重的洩露。我無論如何都戴不緊。使得這款耳機幾乎沒有低音,低頻整體延伸到人聲的中低頻都是嚴重缺失的。這款耳機的低頻打擊樂器和高頻打擊樂器音質都異常的差。聽上去就像在敲一張破鼓一樣。並且這款耳機的樂器整體音質都很差。人聲整體偏薄,人聲在中音調下又是凹進去的。幾乎不能聽的一款耳機,2分。
mifo魔浪O5動鐵專業版。這個耳機的曲線上和JEET Air Plus幾乎是一致的。但實際聽感卻完全相反。mifo這款耳機低音的量偏多,並且低頻打擊樂器的音質特別差。人聲整體都非常模糊。高頻部分的量很少,且整體的高頻打擊樂器都很暗淡,大部分樂器都非常模糊,清晰度嚴重不足。同樣也是2分。之所以沒給更低的分數是因為這個耳機還沒有到聽了就想摔了的地步。不過我真的不是很懂這款耳機的銷量為什麼這麼高。。。
說完了幾個比較坑的,再說說本次測評中表現比較好的幾款真無線耳機。
三星Galaxy Buds。標準的哈曼曲線耳機。先不說和音質一般的有線耳機比怎麼樣,也不是說這個耳機的音質有多麼多麼好。只是本次測評的大部分真無線耳機確實坑爹。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相比之下,三星(AKG)這個耳機真的是好到不知道哪裡去了。人聲部分,不論是各個音調的音色還是清晰度,都是本次測評的所有真無線耳機中最好的,沒有之一。低音的下潛和音質表現也很好,高頻樂器的音質表現算不上最好但也屬於表現比較好的之一。三頻也算相對均衡。作為本次對比測評的上限參考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不過這個耳機也不是沒有缺點,首先是100Hz以下的低頻確實還是有點多,其次是7~9kHz部分的高頻打擊樂器突出,最後就是一些樂器例如吉他還是有可聞的音染和失真,這可能使藍牙耳機不可避免的吧。
蘋果AirPods2。低頻部分整體的量比哈曼曲線少,100Hz及以上比較接近標準的低頻。低頻下潛不足,這是半入耳的通病。人聲部分整體表現除了低音調下有些偏薄以外沒有什麼硬傷。不會有模糊或者嚴重失真的感覺。這個人聲表現在此次測評中的所有耳機中也算很好的之一了。高頻樂器部分的量感比較均衡,不會過多也不過少,不過一些樂器例如吉他還是有音染並且過亮。高頻打擊樂器有部分能量突出,音質不算很好但絕對不算差。綜合三頻能量分布和各個頻段各個樂器及人聲的表現,我個人認為綜合表現比本次測評中除了Galaxy Buds以外的所有真無線耳機都要強。而蘋果AirPods2和三星Galaxy Buds的差距主要在低頻下潛,人聲部分表現也略微弱於三星,所以我給9分,因為低頻下潛的差距和人聲的差距確實挺重要的。不過如果你不喜歡入耳式耳機的佩戴,想買一款半入耳真無線耳機,又是蘋果用戶的話,蘋果AirPods2是你唯一正確的選擇,不要浪費錢在其他產品上了!真無線,半入耳,躺在床上聽ASMR更是美滋滋~
講真,各家廠商吹了那麼多牛逼,真正能和蘋果AirPods2打的真無線半入耳耳機,一個都沒有!
索尼WF-1000XM3。在之前的測評中,我就說過這是索尼這幾年出品的耳機中最值得購買的。首先低頻部分整體的量感是比較正常比較標準的,不多也不少,不過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覺得會有點少。但是100Hz主觀上聽起來會比客觀測試更突出一些,這會導致很多低頻打擊樂器聽起來偏硬,並且有些低頻打擊樂器有一定程度的轟頭。這可能是由於洩露導致的100Hz相對更突出。
耳機佩戴對聲音的影響
不過索尼這款耳機的低頻下潛沒有明顯的不足。
中頻人聲部分,雖然這款耳機相比於索尼近幾年的一些人聲極度偏厚/模糊的耳機有了不小的改善。但是人聲部分尤其是女聲還是有一些問題,雖然這款耳機不會有那種人聲特別偏厚的感覺,但是2~3kHz略微多一點,導致人聲略微過亮,人聲有些音調是凹下去的,而且可能是由於藍牙的原因,有些人聲依然會有輕微的模糊、發悶或者「虛無縹緲」的感覺。
高頻樂器部分整體的主觀失真都比較明顯,幾乎出現在所有樂器。我認為這並不是頻響所導致的,因為這款耳機的高頻部分頻響表現很不錯,我認為這是藍牙編碼導致的音質損失。10kHz左右的那個峰值主觀上聽起來不明顯,問題不大。
總結一下音質部分。
三頻相對均衡,中高頻略多,低頻量感標準,但是有些低頻部分偏硬。人聲雖然有音染,女聲高音調過亮,有些音調凹陷,但是相比於最近的索尼產品提升巨大。樂器普遍失真,有些人聲模糊,但很可能是由於藍牙本身所導致。不過瑕不掩瑜,這樣的表現在本次測評的所有真無線耳機中依舊算是很不錯的水平,我覺得給到7.5分完全沒問題,但就像前面幾段描述的,索尼WF-1000XM3在每個頻段都有點小問題,雖然都不是什麼大問題,這些小問題綜合起來就決定這個耳機的綜合水平很難達到最高的那一梯隊,所以我很難給到8分以上。索尼這個耳機還具有降噪功能,雖然降噪性能算不算特別優秀,不過至少也算是能用這一水平,所以綜合來說我還是推薦購買的。
索尼WF1000XM3真無線耳機測評
鐵三角CKR7TW。鐵三角這個耳機聽起來比曲線看起來要好。低頻比頻響曲線的少一些。類似於哈曼曲線。並且低頻的音質相比於本次測評的所有耳機很不錯。也許是由於洩露,人聲幾乎沒有偏厚的情況,再加上2~3kHz偏多,人聲整體很清晰,但人聲音調較高時會有些尖,甚至有一點刺耳。並且終於沒有出現鐵三角飽受詬病的由200~300Hz凹陷導致的人聲偏薄,好評。人聲的音質也很不錯。中高頻的所有樂器整體偏多。並且有些樂器過亮。高頻打擊樂器部分突出,部分量感正常,不過音質依舊算還不錯。中高頻一些樂器例如鋼琴的音色表現很好,應該在本次測評的所有真無線耳機中算是最好的之一。總之,雖然鐵三角這款耳機除了人聲高音調和中高頻樂器偏多沒有太大硬傷,建議購買的在2k~8kHz整體一點加一個-3~-5dB的EQ,會好很多。不過中高頻整體過多,尤其是人聲尖,我確實沒法給到更高的分數,7.5分。
佩戴有些捉急,也是個U盤,而且還是豎直插的,我個人感覺不是很舒服。不過話說胡來,U盤也算是日系廠商的特點了,滑稽。
華為FreeBuds2Pro。這款耳機長得和蘋果AirPods2很像,但實際上聲音是有一些區別的。具體在於低頻部分和人聲部分。低頻部分而言,華為這款耳機在大約100Hz左右主觀上相對附近頻段有凸起,導致低頻打擊樂器過硬且有點轟頭,類似的,索尼WF-1000XM3也有這個問題,但是蘋果幾乎沒有。用更通俗的話講就是低頻過渡不自然。人聲部分的問題在於人聲在中音調時凸起,這一點和索尼剛好是反過來的。而蘋果也沒有這個問題。高頻部分問題相對來說不大。所以綜合來說我認為華為這個耳機的表現和索尼是一個水平。7.5分。但是,華為這款耳機我個人佩戴下來感覺明顯比蘋果AirPods2大一圈,蘋果我戴起來剛好,華為這款有點脹的感覺。
森海塞爾Momentum True Wireless。這個耳機默認的耳套佩戴不是很好,有種要掉的感覺,也許是陰差陽錯,這也導致了低頻和中低頻的洩露,使得實際挺高好於頻響曲線的表現。低頻整體略高於哈曼曲線,但是依舊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不會出現超低頻過多或者低頻某個頻段過於突出導致哄轟頭的情況。不過100Hz左右的低頻打擊樂器還是偏硬。超高頻打擊樂器依舊放飛自我的突出,完美傳承IE800。一直Zing Zing Zing的,聽久了也會累。也許10kHz左右那個峰值的絕對值並不夠高,但是5~8kHz的確實導致10kHz左右的相對值過於突出。並且這一點也導致部分樂器例如吉他有嚴重的音染。不過高頻整體的量感主觀上並沒有偏少,中高頻量感相對均衡,低頻偏多。但是也許就是洩露的原因,人聲並沒有明顯的偏厚,人聲部分表現比曲線好很多,清晰度較高,人聲在高音調下的表現也沒有特別明顯的暗淡或者模糊。聲音整體聽起來像是IE800和IE40Pro的融合體。不過即便如此,在本次測評的所有真無線耳機中,我覺得依舊能夠給到7分的成績。如果有條件自己在音樂app裡調節EQ,建議低頻部分整體-3dB,10kHz左右-3~5dB。
漫步者TWS1 經典版。低頻表現和TWS5簡直一模一樣,60H以下超低頻能量偏多,有些音樂會有些不適。60Hz以上的低頻能量和哈曼曲線比較接近,但是100Hz左右略顯突出,部分低頻打擊樂器偏硬,有輕微轟頭,低音音質還算不錯。人聲部分表現和TWS5也比較像,但是不完全一致,人聲在高音調下不會暗淡,音色比較標準,人聲在低音調下略微偏薄,但是不明顯。人聲綜合表現好過蘋果AirPods2。整個耳機最大的問題在高頻打擊樂器突出,幾乎所有高頻打擊樂器都突出,聽久了真的會累。中高頻的樂器例如吉他、鋼琴也有音染,但是比TWS5小。綜合來說我覺得比TWS5要略微好一點。7分,減分項在於過多的低頻和過於突出的高頻。有輕微可聞底噪。
漫步者TWS5。實際試聽,60H以下超低頻能量偏多,有些音樂會有些不適。60Hz以上的低頻能量和哈曼曲線比較接近,但是100Hz左右略顯突出,部分低頻打擊樂器偏硬,有輕微轟頭,低音音質還算不錯。人聲整體表現不錯,比較清晰,也不會存在偏厚的情況。人聲在較高的音調下有些暗淡,或者說明亮度不足,這個趨勢和客觀測試曲線是一致的,但是沒有頻響曲線那樣明顯。中高頻樂器並沒有量感明顯偏少的情況,部分樂器例如鋼琴在高音調下有些暗淡。超高頻打擊樂器突出,但是不算特別突出。總的來說三頻相對來說還算是均衡。不過中高頻樂器和高頻打擊樂器整體的音質都比較一般,有可聞的失真,並且鋼琴、吉他等樂器音染都很明顯。有輕微可聞底噪。不過即便如此,漫步者TWS5的整體表現依舊好過下面所有耳機,我可以給6.5分。
Fill T1X。低頻能量過多,多於哈曼曲線一些,但音質還算不錯。人聲低音調偏厚,但是人聲整體很清晰,不會出現模糊聽不清的情況。人聲在高音調會略微暗淡。高頻樂器整體的量感算比較正常,超高頻打擊樂器有一部分突出,聽久了也會有點累。不過高頻打擊樂器的音質還算不錯,但是一些中高頻的樂器例如吉他,有明顯的音染和失真。整體聽感和測試曲線比較接近。所以我認為這款耳機和漫步者的TWS5處於同一水平,6.5分。佩戴我個人覺得略有不適。
最後說說既不是特別推薦,但是買了也不是特別坑爹的真無線耳機。
B&O E8 2代。先說優點,首先是三頻相對均衡,但是高頻的打擊樂器確實突出,這個從頻響曲線中能看出,但這種突出主觀上我認為還算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沒有像IE800那樣完全的放飛自我。其次就是低音的量感和下潛表現都比較好,可能是由於佩戴的洩露,量感略微低於哈曼曲線的低音,比標準低音多一點。中高頻樂器表現還不錯,偶爾有過亮的情況,但是大部分樂器的音染都比較小。
再說缺點,首先就是人聲整體都有些模糊,音調較低的情況下偏厚。這個表現和頻響曲線上300Hz左右突出、3kHz左右不足基本上是完全對應的。雖然這個耳機的低音量感表現比較好,單是低音的音質真的只能用一般來評價。而且人聲和低頻整體都有點悶。底噪方面,B&O這個耳機有輕微可聞的底噪。總之,這是一個表現比較中庸的真無線耳機,我給6分及格分。
魅族POP2。低音下潛確實和曲線類似,略有不足。100Hz左右相對凸起,主觀上一些低頻打擊樂器有點音染和偏硬。低頻音質一般,頻整體表現一般。人聲整體模糊,偏厚,清晰度不夠,比B&O E8 2代還有再差一些。三頻相對均衡,高頻樂器整體量感偏少一些,並且同樣模糊,而且音染比較明顯。整體來說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就是那些低頻超級多人聲還超級模糊的),我給4分。
漫步者TWS2。這款耳機的問題很多,首先就是低頻整體都特別多,並且低頻打擊樂器轟頭。而高頻整體也很突出。人聲部分和高頻打擊樂器的音質都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人聲音質的問題應該不是聲學部分造成的。高頻打擊樂器失真很嚴重。人聲在低音調偏厚,清晰度尚可。總之這個耳機相比於漫步者自家的TWS1和TWS5有較大差距。4分。
蘭士頓TS1Pro。這款耳機佩戴存在洩露,所以低頻並不算多。人聲整體偏薄,中音調下凹陷。且人聲音質較差。樂器的音染比較嚴重,高頻部分的音質也較差,齒音現象比較明顯。不過這款耳機的人聲清晰度很不錯,而且低頻相比於華為FreeBuds悅享版來說還是更多更標準一些。所以整體分數我可以給到5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款耳機存在底噪,應該是本次測評中所有耳機中底噪最大的。雖然絕對上來說並不是特別大不可以接受,但是本次測評大部分耳機的底噪都非常小,所以相比這下這也算是一個缺點。而且這款耳機的佩戴很糾結,同樣也是耳機外殼擋住了佩戴,無論如何都塞不進去。不過就聲音本身而言整體給5分。
QCY T1S。這個耳機低頻整體偏多,且實際聽感100Hz突出導致低頻轟頭。人聲全頻段整體有些偏厚和模糊但不是特別模糊。清晰度尚可,但人聲音質一般。高頻打擊樂器在某個頻段突出,但沒有漫步者TWS2那麼嚴重。樂器整體也有些模糊,且高頻量相對偏少。有些樂器音染比較嚴重且音質較差,人聲在高音調下暗淡。總的來說比TWS2稍微強一些。4.5分。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我手上這臺存在充電盒和耳機接觸不良的情況,稍微晃動以下充電盒就無法充電,這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
拼多多49包郵真無線耳機。這款耳機著實讓我眼前一亮,因為我本來對這款耳機的期望是很低的。但實際上它的表現並不算很差,甚至相比於本次測評的一些特別坑的耳機而言還不錯。。。高頻部分從大概8kHz左右就開始衰減,導致高頻的細節不足,而且有些模糊,但是至少不會給人刺耳的感覺。低頻下潛不足是半入耳式耳機的通病,但是中低頻的量感不會不足。這個耳機最可圈可點的地方在於人聲表現,人聲在中低音調下沒有偏厚或者偏薄的情況,人聲在高音調下略顯暗淡,但是人聲整體不會出現過去模糊、不清晰的情況。單就人聲這一點就完勝了同樣是半入耳的vivo TWS和小米藍牙耳機Air2,再加上高頻不會刺耳(雖然衰減不足)和低頻不會轟頭(雖然低頻也不足),我認為這款耳機給5分完全不算低。但是由於其超高頻和低頻的缺失和樂器音質表現一般,所以無法給到更高的分數。但是話說回來,49塊能買到藍牙12的耳機。。。
BOSE SoundSport Free。這個耳機從曲線上看問題不是很嚴重,但實際聽起來低頻和人聲整體都很模糊,不清晰。不知道是不是編解碼協議/晶片/設計的原因。低頻比實測的頻響曲線要多,類似於哈曼曲線那種低頻,這一點測量和聽音的誤差可能是因為默認的鯊魚鰭耳套和人工耳不太匹配造成的。雖然低頻相對於參考低頻略多,不過三頻依舊算是比較均衡。但是無奈太模糊了,最多只能給到4.5分。不過,如果你預算充足的情況下,我個人依舊推薦作為運動耳機購買,比較這個音質在所有運動耳機中還算不錯的了,做工和佩戴也都很好,不容易掉,至少我個人的耳朵是這樣的。
vivo TWS真無線耳機。這是vivo最新發售真無線耳機,我也是第一時間某購上下單收貨。這幾天也在看一些B站上的自媒體測評,好像這個耳機很厲害的樣子。但當我實際拿到手試聽,不得不說這款耳機並沒有什麼表現特別好的地方。。。這個耳機的低頻和中低頻表現相比於小米藍牙耳機Air2還是不錯的,低頻和中低頻能量整體多了一些,正常了一些。但是低頻的量還是少,而且下潛不足,這也是半入耳式耳機的通病。人聲低音調不自然,有凹下去的感覺,高音調又感覺偏薄,人聲音染比較嚴重,音色很不自然。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延時沒處理好還是藍牙本身的原因還是加了什麼算法,人聲不穩定,有點虛無縹緲的感覺,並且這種感覺在一些高頻樂器上也存在。說到高頻樂器,很多樂器能量都過於突出,但是又模糊聽不清楚,而且音染和主觀上的失真都比較明顯,這種高頻的感覺真的很一般。而到了高頻和超高頻的打擊樂器,能量又不足。總之,vivo這次新推出的真無線耳機我個人認為綜合來說音質很一般,4.5分最多了。而我也在第一時間諮詢了售後客服,客服說無法確定是否是質量問題,需要鑑定,我會稍後更新這個耳機售後的狀態。
華為FreeBuds悅享版。這個耳機看曲線低頻多的嚇人,但實際佩戴低頻基本都洩露掉了,這還是由於耳機自身那個棍狀結構擋住了佩戴,並且默認耳套的高度很小。這導致這個耳機的高頻在主觀上顯得格外的突出,人聲存在齒音現象,人聲比較尖,甚至有些刺耳。高打擊樂器突出且整體樂器的音質都比較一般。低頻的缺失以及人聲的刺耳、齒音和樂器的表現,是的這款耳機在本次測評中的眾多耳機中相對來說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優點,三頻也不算均衡,唯一的優點則是人聲清晰度不錯。所以我很難給到一個及格分,4.5分。
先鋒Tiny Twins。首先這個耳機的低音也是特別特別特別的多,整體都多。並且100Hz左右打擊樂器過硬,有種打腦殼的轟頭的感覺。人聲整體偏厚,模糊,清晰度不足。高頻樂器的量感相對來說正常,失真也小一些,高頻整體的音質還算不錯。人聲在音調比較高的情況下也相對正常一些。這算是這個耳機唯一的一個優點吧。4分不能再多了。
網易雲音樂氧氣耳機lite版。這個耳機和先鋒Tiny Twins聽起來很像,但是低頻沒有那麼多,100Hz也沒有那麼硬。人聲表現基本上和先鋒Tiny Twins是一致的,整體偏厚,模糊,清晰度不足。高頻樂器的量感相對來說正常,失真也小一些,高頻整體的音質還算不錯。人聲在音調比較高的情況下也相對正常一些。考慮到低頻沒有那麼多那麼轟頭,綜合來說比先鋒Tiny Twins好一點,4.5分吧。
紅米AirDots。雖然這是一款99元的真無線耳機,但是不得不說它的表現比自家更貴的兩款要好一些。雖然人聲也比較厚,也比較模糊,但是沒有Air那樣模糊,高頻表現比較好,不會像Air2那樣刺耳。但是這個耳機的低頻部分還是太多了,這一點和先鋒Tiny Twins類似,整體表現也和先鋒的那一款類似,所以我也只能給到4分。
QCY T1是我在京東購買的,但是附近城市的倉庫都沒貨,正在成都調貨,預計要兩天後才能送到。
其他部分
關於佩戴:本次測評的大部分入耳式耳機的佩戴都表現的比較好,至少不會出現靜止狀態使用時特別容易掉落的情況。其中,我個人認為佩戴感覺比較好的是蘋果AirPods2、vivo TWS、小米藍牙耳機Air2、小米藍牙耳機Air、拼多多49包郵真無線耳機、索尼WF-1000XM3、BOSE SoundSport Free。尤其是以蘋果為代表的半入耳式耳機,不但不容易掉落,還可以側躺在床上使用。而我個人佩戴感覺一般的有B&O E8 2代、鐵三角CKR7TW、Fill T1X、森海塞爾木饅頭TWS和華為FreeBuds悅享版,部分型號是外耳廓有點撐開的感覺,而且帶著感覺不是特別穩,不太適合運動;部分型號是感覺佩戴略有鬆動,不牢靠。
關於續航:趕時間做測評,續航還沒有詳細測試。不過官方宣傳的續航時間大多在4~6小時(耳機本體),實際使用時間大多在3~5小時左右(其他買家評價)。充電盒能提供的續航則從幾個小時到二十幾個小時不等。我會日後對續航進行詳細測試。但是我個人認為這樣的續航時間足以滿足日常使用。
關於延時:由於我的客觀測試設備是電腦,電腦貌似不支持一些最新的藍牙協議,而藍牙耳機的延時又和協議有很大關係,要真正測這些耳機的延時需要更專業的藍牙測試設備,由於你們都知道的我家境貧寒的原因,這一部分留作日後詳細測試。
關於操作:本次測評的真無線耳機的操作方式大致分為三種:觸控、按鍵和語音控制。還有極少數耳機無法直接操作。但我個人而言並不是很喜歡觸控操作,因為很容易誤觸。而且不論是觸控、按鍵還是語音控制,操作都有一定的延時。我個人認為真無線耳機並不需要太多的控制功能,我個人還是偏向於直接通過手機控制。
關於藍牙協議:本次測評的大部分真無線耳機均支持藍牙5.0和AptX。少部分耳機支持更新的藍牙協議例如LDAC、LHDC、AptX Low Latency等,但往往這些耳機的表現還不如傳統的藍牙5.0/AptX協議耳機,這是因為作為耳機本身的聲學設計不合理,支持再新再高端的協議意義其實並不大。
關於接口:圖中左側部分為MicroUSB接口,右側部分為Type-C接口,中間為Lightning接口。9102年了,我推薦購買Type-C接口的真無線耳機。Type-C YES!
關於抽獎:抽獎送漫步者TWS2、蘭士頓TS1pro和先鋒Tiny Twins。即3個獎品送給3個熱心網友。方法很簡單,點擊下方「在看」、轉發本篇文章到朋友圈並截圖回復在我的公眾號即可參與抽獎。下周末開獎。
總結一波:
基於對我個人所購買的這30款不同價位真無線耳機的主客觀評價,我個人認為最值得購買的的真無線耳機是三星Galaxy Buds和蘋果AirPods2,選擇也很簡單,如果你是蘋果用戶就買AirPods2,如果你是安卓用戶就買三星Galaxy Buds。其他型號請自行選擇。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我本人剛剛購買蘋果iPhone11並試聽了一些型號的真無線耳機,iPhone11連接真無線藍牙耳機後的音質比在三星note9上差不少,所以如果你是最新一代的蘋果用戶,也請謹慎選購。
根據我此次基於主客觀評價的結果計算的真無線耳機音質與價格的關係,相關係數約為0.44,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真無線耳機的評分都是6分及以下。全部價格區間內音質與價格的相關係數雖然也很低,但是高於我此前所做過的頭戴式耳機終極對比測評,這是因為真無線耳機不僅包含耳機單元等聲學類器件,還包括藍牙晶片等電子元件,所以門檻相對於傳統的無源耳機要高一些。
當計算售價超過400元以上的真無線耳機音質與價格的關係時,相關係數約為-0.16。說明真無線耳機的價格超過400元時,音質與價格會呈現出負相關。說明目前的真無線耳機市場還處於極度混亂的局面。並且,本次測評的大部分耳機都有著「放飛自我」的調音,整個耳機最大的短板往往不是出現在藍牙協議或編解碼導致的音質損失,而是出現在調音也就是聲學設計本身。基於這樣的市場現狀,建議各位想入手的消費者謹慎購買。
最近胃不舒服,喝點粥壓壓驚~
那麼在最後,經歷了這麼多事情,我特別想念一首詩: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