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閘蟹,大家一定都會想到「陽澄湖大閘蟹」。其實遠在唐代「陽澄湖大閘蟹」就十分出名,多次作為貢品送進京城。歷史上也有很多著作都有「陽澄湖大閘蟹」的身影,《蟹經》一書中記載道:「江浙諸郡皆出蟹,而蘇尤多。」《蘇州賦》注釋云:「有及斤一枚者」,一隻大蟹要一斤重。連大詩人李白都對其讚賞有加「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也不難看出「陽澄湖大閘蟹」確實有其獨特優勢,也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但是最近幾年,新聞報導接連爆出「陽澄湖洗澡蟹」的負面新聞,對「陽澄湖大閘蟹」這個行業造成不小的影響,也讓消費者們對這個品牌產生懷疑。
為了保住「陽澄湖大閘蟹」的名聲,相關部門近幾年逐步出臺措施,嚴厲打擊「洗澡蟹」,維護市場的良好秩序。但是今年嚴厲打擊確實也影響到了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據相關消息,截止11月上旬,陽澄湖圍網養殖區裡依然趴著大量的螃蟹,賣不出去!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央視的一篇報導徹底地擊垮了養殖戶的心。
11月11日,央視《經濟半小時》以「陽澄湖裡『蟹汙染』」為標題,曝光了陽澄湖水質汙染情況。在長達二十多分鐘的節目中,央視著重指出了兩大問題:
1,在圍網養殖區,大閘蟹養殖戶普遍用帶冰鮮魚、玉米粒作為飼料,給水體帶來氮、磷、氨等方面的負荷,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引起水質下降。
2,在陽澄湖周邊的塘養區,村民將自己家農田挖成池塘,引入陽澄湖水,同樣用冰鮮魚和玉米投喂,養殖完的廢水再回流到湖中,把汙染還給陽澄湖。
報導後,蘇州市委立刻做出回應:
1,到2020年,陽澄湖1.6萬畝圍網養殖區內全部禁止使用冰鮮魚投餵;
2,到2020年,全面完成連片池塘的高標準改造任務,不能實現高標準改造的池塘全部退出養殖。
消息一出,養殖圈裡立馬炸開了鍋!我們養蟹的人都知道,投餵冰鮮魚多重要。很多養殖戶在投餵的時候都會採用飼料配合冰鮮魚加玉米,才保證了「陽澄湖大閘蟹」原有的風味兒。一旦禁止投入冰鮮魚,「大閘蟹」的風味兒勢必會受到影響,到時候「陽澄湖大閘蟹」的金字招牌能否保住?尋找冰鮮魚的替代品還是升級飼料,值得我們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