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是從會讀書開始的」,所以很多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讓孩子嘗試閱讀。一年級是培養孩子閱讀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給孩子選擇書籍,目的都是為了讓他們保持閱讀的興趣。
小學階段是最適宜讀課外書的,因為它的時間相對充裕,每個學校針對各個年級,會有不同的建議閱讀書單,下面是鄭州部分小學的給一年級新生的建議書單,我們來看看各個學校都給孩子推薦了哪些書籍?
金水區文化路第二小學
★一年級新生建議閱讀書單:
1、《猜猜我有多愛你》(繪本)
2、《逃家小兔》
3、《我愛我爸爸》(繪本)
4、《紅鞋子》
5、《爺爺一定有辦法》
6、《安徒生童話選》(拼音讀物或繪本)
7、《格林童話選》
8、《哪吒傳奇故事》
9、《王一梅童話系列》
10、《小企鵝心靈成長故事》
11、《晚上的浩浩蕩蕩成長故事》
12、《可愛的鼠小弟》
13、《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
14、《丁丁歷險記》
15、《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16、《胡蘿蔔種子》
17、《小精靈的秋天》
18、《小豬唏哩呼嚕》
19、《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
20、《豆蔻鎮的居民和強盜》
21、《兔子坡》
22、《稻草人》
中原區錦繡小學
★一年級推薦書目:
1、《一年級的小蜜瓜》(男生版)、《一年級的小豌豆》(女生版)
2、《小巴掌通話》 張秋生著
3、《小豬唏哩呼嚕》 孫幼軍著
4、《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 周銳著
5、《小老虎歷險記》 湯素蘭著
6、《親愛的笨笨豬》 楊紅櫻著
7、《吃黑夜的大象》 白冰著
8、《團圓》
9、《猜猜我有多愛你》
10、《大衛去上學》
11、《逃家小兔》
12、《爺爺一定有辦法》
13、《鱷魚愛上長頸鹿》
14、《花格子大象艾瑪》
15、《中國古代民俗故事》、
16、《我爸爸》、《我媽媽》
17、《三毛流浪記》
18、《安徒生童話》
19、《格林童話》
20、《伊索寓言》
21、《愛麗絲漫遊仙境》
其他適合一年級學生閱讀的繪本和拼音注本
中原區伏牛路小學
★一年級學生推薦書目:
《和大人一起讀》(一)
《和大人一起讀》(二)
《和大人一起讀》(三)
《和大人一起讀》(四)
曹文軒、陳先雲 主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七區汝河路小學
★一年級學生推薦書目:
繪本類:
《猜猜我有多愛你》
《愛心樹》
《我爸爸》
《爺爺一定有辦法》
拼音讀物:
《小豬唏哩呼嚕》
《安徒生童話選》
國學經典:
《三字經》
《笠翁對韻》
汝河路小學在學習活動方面,重視在校的讀書習慣培養,每天孩子必須帶1-2本課外書。
早讀:《小學生必備古詩詞》
午讀:聽課外書
常規作業:在家每天閱讀30分鐘
培養一年級學生閱讀能力10種方法
一年級的學生閱讀能力有限,需要家長正確的引導,才能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那麼,家長如何培養一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下面有10種方法可供參考:
1.閱讀興趣
指導一年級學生進行閱讀,不論是課內閱讀還是課外閱讀,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便是閱讀興趣的問題。如果沒有閱讀興趣作為基礎,學生就不可能在教師和家長的指導下進行自主的、愉悅的閱讀。
2.朗讀
朗讀是以理解為基礎的讀,朗讀的過程中除了要求把字音讀準,還要通過重音、停頓、節奏等表達內容。幼兒園雖然教給孩子許多需要讀的兒歌等,但那不等同於朗讀。
朗讀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東西。萬事開頭難,從一開始指導學生閱讀,就要開始朗讀的引導和教授,培養學生讀通詞句,讀準字音,讀出重點,讀入感情。
3.讀插圖
由於一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尚處於非常低的水平,所以供一年級學生閱讀的資料中時常會配以大量的插圖。這些插圖,不僅讓書籍的版面形式活潑輕鬆,更可以幫助兒童注意閱讀內容的細節、理解閱讀內容的難點,從而達到讀懂文章的目的。
4.使用字典
與漢語拼音一樣,字典是一年級學生閱讀必不可少的輔助工具。教會學生查字典以後,就可以加大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幫學生掃清了閱讀中的生字障礙,讓閱讀變得簡單。
5.積累詞語
語言的積累是從詞語開始的,由詞到句再到段,最後達到一定的數量產生質變,語感就是這樣形成的。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建立專門的「詞語積累本」,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詞語摘錄下來;
也可以在每節語文課開始時設立「詞語存錢罐」欄目,由學生匯報自己積累的詞語;積累到了一定的量,還可以開展「詞語接龍」遊戲,讓學生在遊戲中體會到積累詞語的快樂,從而培養繼續積累的興趣。
6.讀懂句子
一年級學生的理解重點還在句子,要在閱讀中逐漸體會句子的構成、句子的意義,以及標點符號的用法。詞語的理解是有一定的答案的,但句子的意義表達具有多義性,需要通過閱讀經驗來對詞語進行疊加,並結合上下文,才能得出句子的含義。
這個過程是需要反覆練習才能熟練完成的。因此,在指導閱讀時,要把讀懂句子作為一年級閱讀的一個重點來抓。可以抓住重點的、有一定典型性的句子,引導學生進行細讀。
7.背誦
背誦也是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的一種重要手段。尤其在閱讀童謠、古詩的時候,背誦不僅能讓兒童熟記詞句、幫助兒童在熟悉後理解內容,還能讓兒童體會到語言的快感和閱讀的樂趣。
通過一年級的閱讀練習,學生應該基本掌握了記憶詞句並進行背誦的技能,並累積了一定的背誦量。這對他以後的語文學習將有很好的作用。
8.展開想像
一年級正是想像能力最豐富的時候,在閱讀之中,經常有許多閱讀資料會帶領兒童遨遊在幻想的世界中,讓兒童沉浸在奇思妙想的意境中。利用已有的想像情境,引導兒童進一步的展開自己的想像,是培養兒童想像能力的好辦法。
另外,從鼓勵想像出發,還能培養兒童的創新能力,讓他們突破現實世界的條條框框,大膽地設想未來。
9.用自己的話說
在閱讀之後,可以鼓勵兒童用自己的話說故事。這既是對兒童「說」的能力的培養,更是檢查學生閱讀狀況的一個重要手段。這對剛開始閱讀的兒童來說,是一個比較高的要求。
在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家長可以通過言語引導和提示兒童,讓他們把話說清楚,把重點說清楚。用自己的話說並不局限在對閱讀材料的複述上,還可以鼓勵兒童說自己的生活、講自己編的故事。
10.表達情感
在閱讀的過程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判斷是十分重要的。同時,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真實好惡、真情實感,也是語文的目標之一。
新《課標》明確要求低年級學生要「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因此,在對內容進行閱讀之後,還要引導兒童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判斷,並鼓勵兒童用圖畫或書寫的形式進行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