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阿基米上小學一年級了,我們全家開始跟著適應小學生活。
第一周學校基本沒上什麼知識性內容,主要是讓孩子們熟悉環境和了解學習要求。老師讓孩子從家裡帶一兩本喜歡的課外書,早上如果早到校以及課間時間,都可以拿出來看看書,培養閱讀習慣。
在杭州,有的學校還開始要求孩子每天放學回家後閱讀打卡,比如規定每天要讀半個小時書,每周做好閱讀記錄等等。
於是最近就很多家長跑來問我,有沒有什麼推薦的書,適合一年級看的。有個媽媽跟我說,給孩子新買了很多純文字,帶拼音的童話,都是文學大家的知名作品,可是孩子根本就不要讀。她把其中一本的封面拍給我看,原來是曹文軒的《草房子》。
我先講講我們家最近看的書吧。
昨晚,我們讀的是兩本繪本,深見春夫的《會走路的丸子小弟》以及杜萊的《神奇的杜嚕嘟嘟》。前天晚上讀的是《米小圈上學記》,大前天是讀《寶蓮燈》。
娃帶去學校課間閱讀的書是她很喜歡的《格林童話》,沒錯,她帶去的版本依然是以圖畫為主的,其中許多故事她幾乎都可以完整複述出來。
你看,除了米小圈外,最近我們讀的都是繪本。而米小圈呢,也是讀的一年級那一個系列,選讀米小圈的原因是跟娃現在剛入學的情形比較有共鳴。
從我的做法,你大致可以猜出我的觀點——一年級課外閱讀,仍然可以而且應當以繪本為主。
繪本也就是圖畫書,很多家長會在孩子學齡前毫不吝惜,一本又一本給孩子買繪本,培養閱讀、增強審美、密切親子關係。
而孩子剛走出幼兒園,一邁向小學一年級,家長們似乎就覺得應該馬上把繪本收起來,束之高閣了。「都上小學了,還看什麼小人書啊。」
許多家長於是就馬上又去書店,搜羅比如冰波、曹文軒、秦文君等兒童文學名家的作品,一本一本、整套整套買回來。或者有的直接給孩子看純文字版的《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
總之,孩子大了,就應當讀一些字多的書,這樣閱讀量才能上去、詞彙才更豐富、語言才更有邏輯,以後寫作文才更從容。
我想說,求求你們,放過孩子吧。
從無憂無慮的幼兒園到規矩多多的小學,孩子們正處在一個惴惴不安的適應期,就讓他們讀一些自己真正喜歡的書吧,即便全是繪本,也沒有什麼不可以。
其實,許多小學在暑假就給孩子們開出了各種閱讀書單。今年暑假,我就看到過不少小學書單。如果你細細看過,你就會發現,學校推薦的低年級閱讀書目,很多都是優秀、經典的繪本。
這兩年來,我也受邀經常給杭州圖書館少兒分館列推薦書目,我推薦的主要是低幼書目,但從其他語文名師、作家、編輯等給小學孩子開的書單看,他們推薦給小學1-3年級的孩子看的,很多也都是繪本。
甚至比如《神奇校車》這樣的科普繪本,我相信很多小朋友幼兒園時都讀過,少兒圖書館推薦7-12歲的孩子都可以讀。
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老師曾給全國的低段小學語文學習提出了十條建議,關於閱讀,她提出的建議是:閱讀從讀圖開始,讀好教科書,指導學生讀繪本,講繪本。學會將圖畫和文字結合,表情達意。
杭州圖書館給1-3年級開的書單
你想想,一年級孩子讀繪本,本來就很適合啊。
他們很多才6歲出頭,月份大點的也不過馬上滿7歲。按照國家的教學要求,一年級新生實際上是從這時候才開始剛剛學習拼音,學習認字。也就是說,此時的他們,許多都大字不識,你丟給他們一本純文字的書,怎麼讀?
也許你會說,現在的孩子,哪裡有完全不認識字的,肯定有上過幼小銜接啊。
是的,雖然有的家長已經早早給孩子做好了幼小銜接,暑假,或者更早時開始讓孩子學習拼音、認字。但他們掌握的熟練程度如何?更重要的是,即便孩子會一些字、認識一些拼音,一年級一開始就讀大部頭的純字書,對大部分孩子來說,其實是一種煎熬。再加上學校一些打卡的硬性要求,對於孩子來說,這就是逼他們拼命認字、熟練拼音,而不是真正享受閱讀的樂趣。
當然,如果你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加強識字、拼音能力,或者說你的孩子拼音、認字已經很強了,那麼適當給孩子選幾本好看的、簡單易讀的拼音書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書的易讀性、趣味性,不要一開始就丟給孩子《草房子》(這是小學四-六年級適合讀的)。
對於大多數孩子一年級新生而言,此時更適合他們讀的其實還是繪本,他們平時喜歡看的、熟悉的繪本就可以。一來,孩子會更有安全感(學校布置的作業也是他熟悉的內容),易於接受,繪本比純文字書簡單啊;二是能讓孩子堅持閱讀,養成習慣,而不是望而卻步;三是培養精讀的能力,同樣一本書,幼兒園時看和小學時看,可以讀出不同的感覺,家長從旁指導,可以對孩子有一些更高的要求,比如好詞好句的模仿,比如要求孩子複述,有感情講述。
許多優秀繪本,不止畫得好看,文字也非常優美,有著豐富的內涵,即便小學高年級段也能讀。很多大人都看繪本呢,為什麼一年級反倒不去讀了?
一年級閱讀,如果你給孩子選擇的是繪本為主,不用擔心太低幼,甚至你依然可以以親子共讀為主,等他有一定的認字量和拼音熟練後,再去要求自主閱讀。
親子共讀時,作為一年級新生家長,你可以跟他有更多互動。
一,可以閱讀後一起來討論,聊聊書中的內容,只要他感興趣的都可以,甚至是一句話。引申、拓展,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想法。
二,可以閱讀後一起來想像,續編故事或者改編故事。如果孩子是這個書的作者,接下來會想著如何來發展劇情?鼓勵孩子大膽把他續編的故事講出來。
三,一起來找出書中的好詞好句,解釋清楚。但是記住,點到為止,不必刻意五遍十遍的重複,孩子興致高昂,他會記得的。
四,熟悉的故事,鼓勵孩子複述給你聽。講的時候不要打斷,講完以鼓勵為主,但是也要提出有實質內容的意見,幫助孩子來改進,慢慢做到一句話能說完整、前後邏輯通順。
如果你能做到這樣和孩子一起讀繪本,孩子的收穫和進步一定很大。
當然,孩子拼音熟練後,你就可以給他再買點橋梁書了。
橋梁書顧名思義,就是圖畫書與純文字書之間的橋梁、過渡階段的書,有一些圖畫,但不是太多,有一些文字,但也不是太多,句子短,行少,語句通俗。
橋梁書比如《神奇校車》《企鵝機動隊》《樓上的老鼠,樓下的鼴鼠》《青蛙蟾蜍好朋友》。
你也可以選擇一些拼音書,比如《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小豬唏哩呼嚕》《小布頭歷險記》。
別打壓著孩子去讀一些不適宜他現階段讀的書,別看別的孩子在讀大部頭,就也急匆匆趕著孩子上架去讀。每一株禾苗出苗、抽穗、楊花的時間都不同,為什麼一定要攀比著去呢?
尊重孩子的興趣,正視孩子的能力和現狀,慢慢陪伴他,滋養他。
閱讀是一件重要的事,而且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是一輩子的事。愛閱讀是一輩子的財富,是快樂。
如果你把閱讀也當成是種莊稼,那麼這莊稼需要你有更多的耐心,來不得半點急功近利。你以急功近利的心態去對待孩子閱讀這件事,孩子可能會收穫一時,但不會是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