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兒童大腦發育「最優」方法並非閱讀,而是聊天這件小事

2020-09-05 宋媽說育兒

科學的進步,教育的改善,並沒有將貧富差距縮小,反而變得越來越大。在過去,貧窮的孩子或許能通過優異的成績走出大山,但今天,信息的不對稱,讓更多貧窮的孩子接觸不到更為廣闊的天地。

麻省理工研究:兒童大腦發育「最優」方式並非閱讀,而是聊天

以前有一項研究調查表明,富人的孩子與窮人家的孩子之間的差距,並不是在上學的時候拉開的,而是從4歲開始就已經發生了變化。之所以會導致這樣的現象發生,是因為孩子與父母的聊天頻率不同。

一些研究人員針對兩種家庭孩子的智商進行測評,發現出生在富人家庭中孩子的平均智商為117,而出生在貧困家庭中的孩子,平均智商僅為79,這樣的差距也為他們今後的人生道路埋下了伏筆。

而由麻省理工大學和哈佛大學的共同研究成果來看兒童大腦發育的「最優」方法並不是閱讀,而是聊天這件小事

也就是說,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溝通越頻繁高效,孩子大腦的相關活動區域就發展得越好。因此,簡單的閱讀行為雖然增加了孩子的詞彙量,但並沒有提升孩子的思考能力,而聊天卻可以增加他們的智慧

所以,比起讓孩子閱讀,報各種興趣班,父母更應該做的是,陪伴孩子,和他們交談、聊天,從而增長他們的智慧。

父母要掌握與孩子溝通的「秘訣」,讓聊天不只是「說說而已」

1)想要和孩子平等聊天,其中「姿勢」是關鍵

爸爸媽媽在和寶寶做遊戲或是交談時,需要降低自己的姿態,和寶寶達到平等的高度,比如,讓寶寶坐在你的腿上,或是家長坐在地上,並且最好能看著孩子的眼睛交談。

對於寶寶來說,當家長和自己保持同一高度的時候,他們能夠更清楚地看到父母的嘴型、肢體動作,以及想要表達的情緒。更重要的是,寶寶能夠從媽媽身上感受到願意交流的誠意。

當然「姿勢」只是一種表象行為,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意識要跟上,要明白這種交流是平等的,而不是指揮或是命令。

2)「開放性問題」更有助於寶寶展開想像力

相信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變成自己心中所想的那樣,但事實上是不可能的,畢竟每個人的思想意識都具有獨立性,孩子的未來只能由他們自己決定。

因此,對於家長來說,在和寶寶聊天提問的時候,儘量提出開放式的問題,並且切忌在心裡內設答案,只需鼓勵寶寶回答即可。

比如,當孩子在外面玩耍時,爸爸可以問,你在做什麼?剩下的答案,就讓孩子自由發揮,不要打斷或是強調正誤。

3)「以真心換真心」,父母是不是真心對話,寶寶心裡都清楚

專注是每個人需要學會的一種能力,對寶寶而言是這樣,對父母而言同樣如此。因此,父母在與孩子聊天時,一定要全神貫注,用真心去讚美和傾聽孩子的想法。

當寶寶遇到問題時,媽媽可以提問孩子:你有什麼好想法嗎?通過一步步的引導,讓孩子不斷思考,尋求方法,必要時,父母再予以補充。

4)書信交流:經典的溝通方式,傳統但不老套

書信是最為傳統的一種溝通方式,雖然有些「過時」,但關鍵時候可以派上用場,比如父母經常不在家,或是孩子與父母發生了矛盾時,書信就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方式。

畢竟中國人都比較內斂,所以很多言語不善表達,這時父母或孩子便可以通過書信來表達內心所想,在解開心結之後,再進行面對面的溝通。

相關焦點

  • 麻省理工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
    導讀:麻省理工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讓孩子大腦發育的更好方法,並非靠閱讀
    導讀:麻省理工最新研究:讓孩子大腦發育的更好方法,並非靠閱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麻省理工最新研究:讓孩子大腦發育的更好方法,並非靠閱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麻省理工研究發現: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
    想要完成家長的目標,需要孩子聰明,大腦發育比較好。很多家長也會找一些可以刺激孩子大腦發育的方法,希望孩子可以離成功更進一步。家長對於研究成果不敢苟同,認為出現這種結果是因為孩子的閱讀種類不同。麻省理工為了證明家長的想法是錯誤的,專門進行新的研究。得出的結論就是想要孩子大腦健康發育的就不是多讀書。
  •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讀書
    每個父母對孩子都在很高的憧憬,希望孩子未來能夠有出息,所以,在父母普遍的認知中,只有多讀書才是開發大腦最佳的方法。但是閱讀真的可以促進孩子大腦發育嗎?關於孩子智商的問題,不全是靠著父母遺傳因素決定的,更多的是家庭教育與生活環境。麻省理工最新的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讀書,更多的來自於親子遊戲!
  • 麻省理工研究發現: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案,並非是靠閱讀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對於兒童智力開發十分重視,而高效提高兒童大腦發育的方法,並不只能單純的靠閱讀來實現的。據科學證明:對兒童大腦發育有利的條件是多於父母進行溝通,而麻省理工的科學家們為了印證這一事實,也同樣做出了很多努力。
  • 麻省理工研究發現: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大腦發育的更好,這樣才能成為「別人家的孩子」,於是,從孩子出生開始,父母就開始研究各種開發大腦的方法,比如進行潛力開發、報早教班、吃健腦的食物等等。還有的家長一直認為讀書才是開發兒童大腦最佳的方法,國外相關的學者給出了結論,孩子成績好壞跟詞彙量是有關係,但最重要的是思維能力超前,這樣的孩子才是未來的希望。
  •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表明:寶寶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表明:「閱讀」並非是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但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表明,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最好方法是與人交流,而不只是讀書。為證實這一結論,科學家們找了幾個孩子進行觀察,經過幾個月的實驗,發現孩子們的大腦在說話的時候是興奮的;當孩子們閱讀的時候,孩子們的大腦內產生的活動是不劇烈的,只是有一點點波動。提高閱讀和詞彙能力一直被認為是促進兒童大腦發育的重要因素和方法。
  • 麻省理工研究發現: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
    在人們的認知當中,兒童認知世界的途徑依靠日常的閱讀。麻省理工的研究表明,真正能夠促進兒童大腦發育的辦法並非閱讀,而是與他人或父母的面對面交流。麻省理工選取了三十名兒童作為實驗的研究對象,在實驗過程中對比孩子閱讀與交流時腦部區域活躍度的變化。實驗結果也表明,當孩子與父母進行信息交流時,孩子腦部語言區域的活躍度顯著上升,而僅僅依靠閱讀是無法達到這樣的效果的。
  • 麻省理工最新發現:促進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案,並非是靠閱讀
    閱讀能刺激大腦發育這件事,似乎得到了家長的共同肯定,雖然閱讀起到的作用都是積極的,但是越來越多的科學實驗證實,閱讀並不是開發孩子大腦的最佳方案。1995年初,美國就有一個名叫貝蒂·哈特的科學家做了一個「3000萬字」的調查實驗,證實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流對大腦發育要強於閱讀。
  •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孩子大腦的發育,不靠閱讀,而是聊天
    但是,麻省理工最近的研究發現了這個差距背後的秘密: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不是詞彙量,而是父母與孩子的交流方式。他們以波士頓地區30多名4~6歲的兒童為研究對象,在孩子們聽故事的同時掃描他們的大腦活動,並且回顧孩子與父母在家中互動的錄音。他們發現,孩子與父母交談的頻率越高,他們大腦中語言相關區域的活動就越強。無論家庭收入多少,父母教育程度如何,都證明了這一點。
  • 麻省理工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腦發育程度,並非取決於「閱讀」
    」的方式來提高孩子的大腦發育,其實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因為年幼的孩子無法理解過於深奧的書籍。有一項研究表明,通過閱讀來增加孩子的詞彙量並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孩子大腦發育的程度,取決於和父母的「聊天」中獲取了什麼。
  • 麻省理工研究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只靠閱讀
    不少家長為了孩子的成績能夠有所提高並讓其具備良好的學習態度,因此從小就讓他們養成一個閱讀的好習慣。當然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也成為父母教育孩子的經典名句,只不過孩子們成績的優異,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麻省理工的科學家們也曾經做過一項研究,最後表明: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這項研究主要是通過4~6歲的孩子來進行實驗以及觀測,科學家分別給這些孩子聽音頻故事以及讓他們看書。
  • 麻省理工多年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
    麻省理工學院的最新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展的最佳方式不是依靠閱讀,而是更多地來自親子遊戲!  長期以來,我們都存在誤解,總是認為閱讀可以提高兒童的詞彙量,培養良好的習慣。但是,這對於年齡還很小的孩子來說,這種方式並不適合,如果一味地逼他們閱讀,只會達到不好的效果。麻省理工學院的最新研究推翻了這一傳統觀念,研究結果證明,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遊戲對孩子大腦的良好發展至關重要。
  • 麻省理工新研究:促進大腦發育,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並非靠閱讀
    孩子出生後到3歲,大腦發育完成約90%,到6歲後,大腦發育基本完成到成人水平。學齡前隨著大腦以驚人的速度發育,孩子也在快速地學習各種新技能,思考能力在快速提高。若是抓住了這個關鍵時期,孩子日後的智力水平將會翻一番。
  • 麻省理工研究:鍛鍊孩子大腦的最好方法,並不是靠「悶頭閱讀」
    經過麻省理工的研究發現:孩子的大腦發育並不是靠「死氣沉沉」的閱讀。他們和哈佛共同研究了一個項目,一共組織了30多名3到6歲的孩子來進行實驗,讓他們在聽故事和與父母聊天兒的過程中,對孩子進行大腦進行的掃描,閱讀的孩子大腦的影像上沒有大的波動,而與父母聊天的孩子,大腦的影像上巨大的波動。
  • 據麻省理工研究表明: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
    孩子1~6歲的時候,是大腦發育的啟蒙黃金期,每經歷一個階段,孩子的大腦發育會越來越成熟,為了早日開發孩子的大腦,很多家長都喜歡選擇通過「閱讀」來鍛鍊啟蒙孩子的大腦。可是根據麻省理工院最新的研究表明:「用閱讀來開發孩子大腦並不是最好的方法。」
  • 麻省理工追蹤調查: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最好方式,並不是靠閱讀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要想提高孩子的詞彙量和表達方法,該怎麼辦?相信大家第一眼看到這個問題,腦海裡就會下意識地浮現出兩個字——「閱讀」。這些年,教育界都在強調閱讀的重要性。
  •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孩子更聰明,不是靠閱讀,而是聊天
    但是,麻省理工最近的研究發現了這個差距背後的秘密: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不是詞彙量,而是父母與孩子的交流方式。他們以波士頓地區30多名4~6歲的兒童為研究對象,在孩子們聽故事的同時掃描他們的大腦活動,並且回顧孩子與父母在家中互動的錄音。他們發現,孩子與父母交談的頻率越高,他們大腦中語言相關區域的活動就越強。
  • 麻省理工發現:孩子的大腦開發,並非靠閱讀,左右腦開發是關鍵
    很多家長認為,幫助孩子開發大腦最好的辦法是閱讀,所以從很早就開始用閱讀的辦法來給孩子開發大腦。比如最早是從胎教開始,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寶媽們就開始給孩子讀各種書籍,而等到寶寶出生以後也是以閱讀為主,給寶寶做大腦開發。
  •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表明:愛聊天的孩子更聰明
    可能很多父母都曾經抱怨過,自己的孩子話太多,總是有那麼多的問題,這讓他們很頭疼。可實際上,如果擁有話多的孩子,那他們的父母都非常的幸運。之所以這樣說是有原因的,擔心孩子話多像"唐僧"?其實父母完全不必這麼想,根據麻省理工最新研究表明:愛聊天的孩子更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