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報:臺灣電視劇沒落了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昨天,中國首部鹽商題材的電視連續劇《豪門金枝》的主演黃文豪、王伯昭來到長寧社區與觀眾做近距離的交流。曾出演過《戲說乾隆》、《戲說慈禧》等風靡一時的臺灣古裝劇,黃文豪見證了臺灣電視劇的輝煌與沒落。他感嘆,如今臺灣電視劇的沒落,導致了一批臺灣演員遭遇「中年危機」,來大陸淘金成為他們唯一的出路。

臺灣電視劇「追悼」黃金時代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曾是臺灣電視劇最繁榮的年代,瓊瑤劇在大陸的受歡迎程度自是不必說,非瓊瑤牌的臺灣時裝劇也以描寫情感曲折糾纏著稱,諸如《星星知我心》、《昨夜星辰》、《含羞草》這樣的臺灣時裝劇當年幾乎所有電視臺都播出過,賺取了億萬大陸觀眾的眼淚。雖然當年拍攝武俠劇的特技水平還不高,但憑藉緊張的故事情節,臺灣的古裝武俠劇在大陸也擁有超高的人氣,《戲說乾隆》、《一代女皇大玉兒》、《倚天屠龍記》這些古裝劇讓鄭少秋、潘迎紫等上世紀紅遍整個華人地區。

然而進入90年代後期,模仿臺灣情感劇套路來製作的韓劇侵入中國市場,臺灣的時裝劇漸漸被更加精緻的韓劇所取代,加上大陸製作電視劇的能力在這段時間飛速發展,引進臺灣劇的量開始減少。

黃文豪也曾出演過《戲說乾隆》、《長風鏢局》等優秀的臺灣古裝劇,不過他告訴記者,現在臺灣也很少會再拍古裝劇,因為一部古裝劇每集成本最低都要四五十萬,製作單位就算出得起這個錢,但很少有大陸公司來買,光在臺灣本地消化,是無法收回成本的。

於是,臺灣劇開始呈現兩極化趨勢,要麼是二十五歲以下年輕人追捧的偶像劇,總是王子愛上灰姑娘的「弱智」劇情,要麼就是45歲以上中年婦女愛看的閩南語長劇,灑狗血的婆媽劇情可以拖到幾百甚至上千集。臺灣電視劇的黃金時代就此沒落了。

臺灣演員遭遇「中年危機」

臺灣的製作公司不再拍攝「正常」的電視劇,導致一大批在90年代中期走紅的臺灣演員,由於年齡的問題而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局面。要麼在偶像劇裡「淪落」為男主角的爸爸,要麼降價去出演那些說閩南語的本土長劇。黃文豪告訴記者,長劇由於拍攝時間長,片酬往往只有普通演員的一半甚至1/3,加上長劇無論從劇情還是製作上都顯得粗糙,所以很多臺灣演員都不願去出演長劇,因此來大陸發展成了這批中年臺灣演員唯一的出路。

劉德凱、馬景濤、張晨光等一批曾在90年代中期當紅的臺灣男演員如今無一例外地都紮根在了大陸,甚至一些更老牌的臺灣演員如李立群、寇世勳也在大陸找到了事業的第二春。黃文豪坦言,現在他基本不會再回臺灣拍戲,一是沒有合適的戲,二是現今臺灣的電視劇製作由於經費不足,相對來說沒有大陸來的精緻。

雖說大陸市場成了臺灣演員的救命稻草,但他們在大陸的發展也面臨很大的瓶頸,黃文豪感嘆:「大陸有實力的好演員實在太多了,這種競爭壓力對我們來說是巨大的。」由於一些表演方式和表達方式的局限,臺灣演員在大陸接到的大多是古裝劇和年代戲,而在古裝劇被限制後,只剩下年代戲。而一些劇情類的年代戲故事內容又大同小異,無非是家族爭鬥、兄弟反目之類的情節,黃文豪近來拍攝的兩部年代戲《寧為女人》、《難為女兒紅》,聽名字都有些雷同。對此,黃文豪表示,自己有時候也會心生厭倦,只有試著調整自己的角色,挖掘出一些新意。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曾經輝煌一時的臺灣青春偶像劇,現在漸漸走向沒落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臺灣偶像就已經開始慢慢沒落了,以前那種白馬王子愛上我,又或者是灰姑娘愛上我的電視劇,現在根本就不存在了,而臺灣女生的那種黏黏的口音,現在也幾乎聽不到了。而出現越來越多的是內地興起的電視劇,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臺灣偶像劇開始沒落了呢?
  • 曾經統治我們回憶的臺灣偶像劇為何走向了沒落?
    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年電視劇中那個像王子一樣的人竟然會變成這個樣子。不過祝釩剛這位一直在記憶深處的人到是讓小編忽然想到了臺灣偶像劇的繁榮與沒落,2001年,一部《流星花園》橫空出世,開啟了臺灣偶像劇的時代。
  • 康熙來了將停播 港臺引進琅琊榜 港臺綜藝和電視劇已沒落
    小S憑藉大膽作風和火辣身材,配合著蔡康永的書(悶)卷(騷)氣與犀利,時常語出驚人,大膽出位,令《康熙》長久以來牢牢佔據臺灣綜藝收視頭名。 那時還單純的正經君時常被臺灣綜藝的大尺度驚呆,簡直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呢。
  • 但臺灣男團已經沒落很久了
    隔著一片海的臺灣,趕上了這股潮流,宣布要推出新「F4」。可是人還沒出道,卻收穫了嘲弄聲一片。他們,會成為下一個F4嗎?據臺媒報導,新」F4「即將重磅出道。即使這兩年,《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不能是朋友》《想見你》幾部電視劇的火熱,頗有幾分回春跡象,但仍然不能否認,臺灣娛樂圈很久沒有動靜了——歌手青黃不接,數得出名字的周杰倫、蔡依林、羅志祥、田馥甄等人,依舊是20年前就已成名的藝人。
  • 大陸電視劇在臺灣為什麼火
    臺灣政論家王正方在《大陸連續劇在臺灣》一文中表達了自己的驚訝這部戲「居然在臺灣也播放過,講的完全是大陸政黨幹部治洪水的故事。」  王正方認為此劇應列為臺灣人了解大陸必看的電視劇,「大部分臺灣人都不清楚大陸地方的第一把手是書記,而不是縣長。」  而據《南方周末》報導,孫紅雷主演的諜戰片《潛伏》,被臺灣媒體人認為是處理國共題材最成功的一部。
  • 內地演藝圈綜藝影視百花齊放,吳宗憲感嘆臺灣娛樂圈沒落:太狹隘
    而且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之下,電視綜藝都學會了轉型,許多口碑較好的電視劇和爆款綜藝,也有很多來自網綜和網劇。相比之下,曾經讓許多觀眾一度熱捧的臺偶劇和臺綜,都走向了衰落。近日,吳宗憲入圍了金鐘五項大獎,但是吳宗憲卻似乎高興不起來。他在受訪時直擊臺偶、綜藝的短板,直言臺灣娛樂圈太狹隘,已經走向了退步。
  • 香港電影為什麼會沒落?王晶現場說出原因,卻是和臺灣市場有關係
    ||香港電影為什麼會沒落?王晶現場說出原因,卻是和臺灣市場有關係說起王晶,想必很多人都知曉,有著「鬼才」之稱的他卻也被眾人稱為「爛片之王」。雖然說王晶也曾執導過不少經典優秀電影,但是在這些年中,王晶也拍出了不少爛片!
  • 臺灣綜藝沒落了,記憶裡那些通告藝人們——我們遠走的青春啊!
    2016年1月天天追的《康熙來了》停播,同年,另一檔我也在追的《今晚誰當家》,也同樣熄燈散夥。就是那一年,小編突然對臺灣綜藝失去了熱情,不再追其他的臺灣綜藝,哪怕是曾經喜歡尚未完結的《國光幫幫忙》,《一袋女王》。
  • 《天天有喜2之人間有愛》35、36集劇情 電視劇全集1-77集分集劇情...
    2009年開始主演《活佛濟公》系列電視劇,飾演降龍羅漢轉世的濟公。2010年在電視劇《秦香蓮》中飾演陳世美。2011年主演古裝愛情劇《薛平貴與王寶釧》。2013年與穆婷婷主演魔幻神話劇《天天有喜》。2011年7月11日,陳浩民和女友蔣麗莎在湖南長沙民政局登記結婚。兩人育有一子二女。  靈靈九 (穆婷婷 飾)  狐仙,排行老九,個性活潑好勝刁蠻任性。
  • 臺北東區商圈沒落 房東5年慘賠950萬新臺幣
    臺灣景氣持續探底,臺北東區黃金店面光環不再。圖為臺北東區不少店面進行封館拍賣或等待出租。(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2月12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東區店面近年頻爆關店出走潮,就連在此開業超過40年的老字號江浙餐廳「永福樓」也確定於2月24日歇業。臺北東區過往榮景已不復見,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臺北市延吉街鄰近東區的一間81平米店面,屋主持有5年認賠950萬元(新臺幣,下同)出場,創下東區周邊少見的店面賠售案例。
  • 臺灣政壇:為啥天天掄拳打架?
    《臺灣政壇:為啥天天掄拳打架?》 蘭翎笑笑生 要看真人打架,就看臺灣政壇。隔三差五就開戰,丟豬大腸的,丟雞蛋的,丟鞋子的,打頭的,打臉的,西裝革履兩個男人扭著在地上翻滾的,異彩紛呈。臺灣政壇的打架那才是真打,絕沒有拳套。 為什麼會天天打呢?我把它的根源歸結為制度設計的必然。 第一,制度的衝突性設計,打是必然的。 為了爭奪大位或控制權,執政黨和在野黨的你死我活無法調和,衝突是正常的,不衝突是不正常的。打得文一點。就是打嘴仗;稍微升級一下,拳頭就出來了。
  • 五郎新紀行 「孤獨的美食」確認改編為臺灣電視劇
    五郎新紀行 「孤獨的美食」確認改編為臺灣電視劇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 民國「最輝煌」的城市,它的沒落,是香港和臺灣崛起的直接原因
    我們都知道,我國歷史悠久,歷代有很多繁華的地方,有些繁華的地方保存在歷史長河中,發展成了更大的城市, 但是有些地方在歷史長河中漸漸沒落,失去了過去的光明, 民國時期,有這樣的城市,非常繁榮, 可以說是民國最「輝煌」的城市,其沒落是香港和臺灣崛起的直接原因!
  • 曾經備受青睞的農村劇,觀眾很喜歡看,如今為何逐漸沒落?
    現在拍攝的一些農村題材的電視劇,他則把它們稱為是「新農村劇」。農村劇,曾是火爆螢屏的電視劇類型之一。近些年,農村劇已經逐漸的失去了原來的「地位」,不再受到青睞了。有些農村劇即便在電視臺播出,也很少出現在黃金檔。
  • 穆婷婷接拍了電視劇《天天有喜2》,飾演女一號九妹
    同年,與吳奇隆、劉詩詩、鄭嘉穎共同主演了電視劇《步步驚心》,並在劇中飾演了烏喇那拉氏。2013年,主演了湖南衛視電視劇《天天有喜》,穆婷婷在劇中飾演的女一號白梅瑛,並演唱歌曲《望愛》。同年,她又接拍了電視劇《新濟公活佛》,並飾演了秋凝玉。2014年,與譚耀文、黃少祺、劉庭羽主演了電視劇《土地公土地婆》,在劇中飾演了李秀文。
  • 沒落的TVB王國
    但如今的TVB已經不像當年那麼輝煌,也不再星光熠熠,已經成為了一個沒落的王國。 隨後,無線電視製作及播映第一部電視劇集《夢斷情天》,大獲成功,收穫好評,自此開始走向電視劇製作道路。
  • 後韓國瑜時代,高雄重回沒落老路
    高雄市長補選在即,選舉要熱不熱,其實不管結果如何,就大環境而言,高雄已失去歷史契機,註定重返沒落之路。上月我回高雄洽事,順便去旗津和駁二藝術特區,商街空蕩冷清,疫情仍未解除,本不奇怪,不過我去查詢,證實幾十間倉庫只有三個展覽,平日大多沒租出去,幾乎是小空城。
  • 又臭又長裹腳布劇+無人問津的偶像劇,臺灣電視劇現狀略讓人堪憂
    過完年後的第一天,【臺劇新報】恢復,這可能是目前大陸還在堅持固定介紹臺劇現狀的唯一自媒體單元了吧前兩天大陸向臺灣影視界釋放的利好,簡單總結就兩大點,臺灣影視界人士來大陸拍戲享受更多優待,臺灣影視作品進入到大陸享受更多的優惠
  • 梁啓超和《新民叢報》:被贊「驚心動魄,一字千金」 卻沒落收場
    在《新民叢報》最為意氣風發時期,對社會、知識分子、尤其是青少年知識界影響極大,很多文章和觀念可謂振聾發聵。毛澤東在活動早期曾建立「新民學會」,正是由於受到梁啓超《新民叢報》和《新民說》的影響。   新中國之民 「以導中國進步當以漸也」   20世紀初期的中國,正處於由傳統邁向近代的十字路口。
  • 《三想》雜誌評臺灣電視劇十大經典
    上個世紀80—90年代,內地電視幾乎是港臺電視劇的天下,《新白娘子傳奇》、《包青天》、《一代女皇武則天》、《戲說乾隆》、《星星知我心》、《雪山飛狐》,這些臺劇當年幾乎所有電視臺都播出過,用萬人空巷來形容一點都不誇張。在以古裝劇、年代劇為代表的的戲劇時代結束後,臺劇又迎來了偶像時代。此時期轉變不得不感謝一位臺灣女製作人柴智屏。這位臺灣藝壇的「神秘魔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