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科普 | 助聽器的外觀分類

2021-02-13 西萬拓聽力學院

人類採用集聲裝置來改善聽力已有久遠的歷史,從20世紀初問世以來,電聲放大助聽器發展始終貫穿著兩條主線:小型化和智能化。

由於對助聽器的著眼點不同,其分類方法也多種多樣。根據助聽器的使用範圍,可分為集體助聽器和個體助聽器兩大類。個體助聽器依其外觀和佩戴位置又分為盒式助聽器耳背式助聽器耳內式助聽器等類型。經過多年的研發,現在的助聽器外形更豐富,選擇範圍更廣。

盒式助聽器又叫體配式或口袋式助聽器。其外形有如一個小型收音機般大小的長方形盒子,助聽器的傳聲器、放大器及電池組裝在盒子中,外接一根長導線連接耳機和耳塞或耳模。通常放在衣服口袋裡。

盒式助聽器因功率大、不易產生反饋、價格低、體積大、調節旋鈕較大,受到極重度聽力損失、手指靈活性較差老人的歡迎。

同時,因盒式助聽器體積大,隱蔽性較差;本底噪聲大;助聽器本身及導線易與衣服產生摩擦;導線易損壞等缺點而受到聽力損失人士的抱怨。

耳背式助聽器(Behind The Ear Hearing Aids,BTE)又叫耳後式或耳掛式助聽器。它是依賴於一個彎曲呈半圓形的硬塑料耳鉤掛在耳後的助聽器,比起盒式助聽器,它的體積和重量都小了許多,隱蔽性也好。麥克風、放大器和受話器均在機器內部,放大後的聲音經耳鉤通過導聲管傳入耳模或耳塞中。耳背式助聽器是目前使用較廣的種類之一,適用於各種聽力損失程度的弱聽人士。


耳背式助聽器,對於經常出汗的佩戴者來說,由於助聽器戴在耳後,頭髮上的汗液易通過麥克風孔進入助聽器,元器件受潮,加速元器件的老化,導致損壞;對外觀要求較高的佩戴者,耳背式助聽器外觀仍較大;對低頻聽力較好,高頻聽力較差的佩戴者,無法平衡堵耳效應和嘯叫問題。以上幾點常常困擾地聽力損失人士。隨著技術的發展,耳背式助聽器也發生了變化,衍生出開放式助聽器受話器內置式助聽器


開放式助聽器與傳統耳背式助聽器的區別在於耳鉤及導聲管由一根細聲管取代,麥克風、放大器、受話器等仍在機身中。細聲管的優勢在於從正面來看,隱蔽性提高,但機身體積不變;另一個優勢是可有效地平衡了堵耳效應和嘯叫難點;舒適性也大大提高。


受話器內置式助聽器RIC與傳統耳背式助聽器的區別在於助聽器的受話器從機身中移出,放置在耳道中。經過這樣的處理,除了可使機身體積變小,隱蔽性更高之外,還能通過更換不同功率的受話器,使同一個機身的助聽器具有不同的功率從而更加靈活地對應不同聽力損失程度的佩戴者。另外,因受話器在耳道內,無形中增加了麥克風與受話器之間的距離,從而使嘯叫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能更好地平衡堵耳效應和嘯叫之間的問題。

定製式助聽器外殼根據用戶的耳道定製。依據大小分為耳甲腔式、耳道式、深耳道式,使用時直接放在耳內,較為隱蔽。但它的輸出功率相比耳背機小,堵耳感更明顯,部分型號為了更隱蔽會犧牲方向性麥克風,無線線圈,藍牙線圈,程序按鈕等功能。

耳甲腔式助聽器(In The Ear Aids,ITE)是根據佩戴者的耳甲形狀定製的,它佔據耳甲腔和耳甲艇。麥克風、放大器和受話器全部放在定製的外殼內,外部不需要任何導線或軟管,相比於耳背式助聽器,比較隱蔽、輕便。


耳道式助聽器(In The Canal Aids,ITC)比耳甲腔式助聽器略小。ITC能夠放入耳道更深的位置,從而可以產生更多的增益,對具有相同聽力損失的佩戴者,佩戴ITC比佩戴ITE可以節省5dB的增益,而能達到相同的聽力放大效果。


完全耳道式助聽器(Completely In The Canal,CIC)又稱深耳道式助聽器,戴上它從側面看也不易被發現。它能更深入地放入耳道內,達到或超過外耳道的第二彎,非常接近鼓膜,其放大特性更加接近於正常人耳的生理特性。對具有相同聽力損失的佩戴者來說,佩戴CIC比佩戴ITC可以節省5~10dB的增益(尤其對高頻部分),而能達到相同的聽力放大效果。

由於深耳道式助聽器體積較小,無法安裝雙麥克風、音量旋鈕等元器件,會失去較多功能。

定製式助聽器需要根據佩戴者的耳樣個性定製,需要周期製作,隨著技術的發展,標準耳內式助聽器進入市場,受到佩戴者的青睞。標準耳內式助聽器除了具有深耳道式助聽器的優勢之外,還具有即配即走;優化電路後體積更小;舒適度強等特點。

幾種外形的助聽器各有其特點,聽力損失人士根據聽力及需求選擇適合的助聽器類型非常重要。聽力不同,需求相同,適合的助聽器類型不同;聽力相同,需求不同,適合的助聽器類型也不同。不能人云亦云,適合別人的並不一定適合自己。聽力損失人士需要到專業的助聽器選配中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助聽器才是最佳。

那麼這幾種外觀的助聽器如何佩戴呢?請觀看以下視頻:

(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土豪請隨意)

聽力學研究和教育是西萬拓聽力集團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西萬拓聽力學院不僅擁有一支從全國著名醫學院校畢業的、具有醫學和聽力學背景的培訓隊伍,還從國外引進聽力學專業人士充實師資力量。

西萬拓聽力學院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向聽力學行業輸送專業型人才,且藉助新科技向大眾傳遞聽力學科普知識。

本刊編輯:田嵐博士

責任編輯:陳       紅

視頻剪輯:方  向 明

文字提供:王       琦

投稿郵箱:hong.chen1@sivantos.com

相關焦點

  • 科普|--助聽器價格與價值
    對啊,助聽器為什麼這麼貴呢?還有在接觸人工耳蝸時,也都同樣會出現的問題。     在國內所有的專業聽力機構,助聽器普遍都要幾千更好一些的還要幾萬;植入人工耳蝸價格更高,這已經是行業常態了。 一個小小的助聽器,蘊含的科技力量其實大得難以想像。
  • 聽力損失和助聽器補償
    聽力損失類型與選配助聽器效果: 一、傳導性耳聾(音量減輕):視患者聽力障礙原因選配氣導或骨導助聽器可以完全解決。相當一部分傳導性耳聾患者可通過藥物或手術治療.
  • 戴助聽器後,聽力每年都在下降,是助聽器的原因嗎
    有不少聽損患者在佩戴助聽器後回來我們這邊抱怨說,為什麼我戴了助聽器後,感覺聽力每年都在下降,是因為助聽器的原因嗎? 再加上以前一直流傳著助聽器越戴越聾的傳言,讓他們更慌了,生怕戴助聽器把耳朵給戴壞了,那麼真的是戴助聽器導致的嗎? 其實不是的。
  • 三「我的聽力、求醫與助聽器」
    一、一份深深的遺憾按照時間線來回憶,我認為自己有聽力問題是出生就開始的,因為我有記憶起,聽力就不好,但我爸很固執地說我小時候聽力正常,竭力想否認我的過去。我不清楚這是一種怎樣的心態,不情願接受、自我催眠,又或是真的粗心到發現不了我的聽力異常,滿心歡喜地把我當做正常人。
  • 助聽器降噪技術的原理和分類
    1、降噪系統的原理  感音神經性聽力障礙患者由於耳蝸內外毛細胞損傷導致頻率和時間的分辨力下降,信噪比降低和動態範圍變窄。
  • 怎麼發現兒童聽力障礙?給孩子配助聽器重點考慮什麼?
    兒童也會出現聽力障礙,這是很多家長都不願意接受的事實。目前,國內已經把聽力篩查作為常規篩查項目,我們可以把有聽力障礙的孩子及時篩查出來。但在一些偏遠地區,或者父母比較大意的情況下,仍有不少聽損兒童沒有得到及時的幹預。除了進行必要的聽力檢查,我們日常也可以留心一些細節來發現孩子的聽力障礙。
  • 科普:關於助聽器認識的五大誤區(嬰幼兒篇)
    誤區1:嬰幼兒不需要太早佩戴助聽器,長大以後再配也不遲。  對於聽損嬰幼兒,我們應該遵循「早發現,早幹預」的原則。因為三歲以前是寶寶大腦發育至快的時期,也是學習語言至關鍵時期,如果在這個階段有聽力障礙則會嚴重影響寶寶的聽覺及言語方面的發育,同時也影響其心理、智力及行為能力等各方面的發展。
  • 配助聽器前的兒童聽力測試方法
    如果懷疑孩子有聽力損失,或孩子的耳朵有外觀或醫學上問題,就要做聽力測試。任何年齡的兒童(甚至新生兒)都可以做聽力檢查。根據兒童的年齡和發育程度,可以選擇不同的聽力測試。聽力測試不會讓孩子有任何的身體不適。普通的聽力測試需要人主觀的對聽到的聲音做出反應,但對很小的孩子不合適,因為這種方法需要孩子的配合。這裡將為你介紹幾種兒童聽力測試方法。
  • 聽力損失也需要自我管理?是的,這關乎助聽器的使用效果!
    今天小編將帶大家一起探討:在有助聽器使用經驗的雙耳助聽器使用者中,自我報告的聽力損失自我管理與助聽器的效益與滿意度之間是否有關係。 什麼是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的定義是,用於管理慢性病對日常生活各個方面影響的知識和技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 老年人聽力不好 助聽器也要驗準調好
    「配助聽器必須進行聽力檢查。」耳鼻喉科主任醫師盧偉說,老年性聽力損失是隨著人聽覺系統逐漸衰老和退化所致的聽力下降,佔我國聽力殘疾總人口的60%以上,多表現為高頻聽力下降明顯,言語識別率明顯降低,即所謂「聽得見、聽不清、聽不懂」。
  • 中耳炎引起聽力下降怎麼辦?能否佩戴助聽器?這些要點能幫你
    慢性中耳炎主要導致長期或間接性流膿、鼓膜穿孔,影響聲波向內耳的傳遞,引發聽力下降,這一類型的下降都屬於——傳導性聽力損失。1. 慢性中耳炎引起的聽力下降,該怎麼辦?是否能佩戴助聽器呢?中耳炎久治不愈,會因聲波傳遞減弱而導致聽力下降?
  • 怎麼選擇合適的助聽器類型?
  • 聽力科普 | 聽力損失的程度
    關於聽力損失程度的劃分,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美國聽力言語協會(ASHA)有不同的分級方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1997年的標準,將聽力損失分為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聽力損失。25dB以內為正常聽力,26-40dB為輕度聽力損失,41-60dB為中度聽力損失,61-80dB為重度聽力損失,大於80dB為極重度聽力損失。
  • 還要測聽力?買個助聽器,講究這麼多
    聽力可以幫助我們感受外界的聲音、完成彼此間的正常溝通。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每個器官會逐漸老去,因此,聽力下降幾乎成了不可避免的問題,其中,受自身或外界因素的影響,老年人聽力損傷的概率高於任何年齡段。長時間的聽力損傷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
  • 牽手聲望聽力 索諾瓦首推漢莎通助聽器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8月28日,聽力解決方案供應商索諾瓦(sonova)集團舉辦"漢莎通助聽器並與聲望聽力開啟戰略合作"線上發布會,在中國推出旗下源自德國的漢莎通品牌,並正式宣布與中國老牌企業聲望聽力開展戰略合作,將世界先進的助聽器技術與中國專業的聽力服務帶到用戶身邊,提供多樣化的聽力解決方案
  • 什麼樣的聽力佩戴什麼樣的助聽器可以聽音樂
    現在的年輕人基本都很喜歡聽音樂,有聽損的年輕人也不例外,聽力損失不能擋住我們的個人愛好。小編就接觸過很多年輕患者,他們都很熱愛生活,有著各種各樣的興趣愛好,聽損從來沒有讓他們失去享受生活的渴望,這一點我很欣慰,也希望助聽器能很好的幫助他們。
  • 新聲科技老調重彈:眼鏡店裡的助聽器業務到底值不值得做
    2、助聽器:10倍數的發展潛力 根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傳統聽力中心渠道的助聽器銷售臺數近150萬臺,通過網絡渠道售出的助聽器臺數為200萬臺。而根據專家的預判,中國擁有聽力損失的人群中僅有4%的佩戴率(全球最大的助聽器單體市場美國,助聽器佩戴率在40%左右)。這意味著聽力行業這一小眾市場還具備至少10倍的發展潛力。
  • 為什麼聽力下降後要及時佩戴助聽器,不佩會有什麼害處嗎?
    這些問題大到心肝脾肺腎,小到眉眼鼻口耳,今天我們主要說說當耳朵出現聽力障礙時,不及時驗配助聽器會有什麼害處?先跟大家科普下:正常人的聽力範圍約在16赫一24000赫(次/秒)之間,也就是說我們能分辨出40萬種不同的聲音。一旦患有聽力障礙,可能出現的問題或比想像中的還要嚴重。
  • 一隻耳朵有聽力下降,需要佩戴助聽器嗎
    現如今助聽器已經逐漸被大眾知曉,但是還是存在很大一批人對耳聾的不重視,他們覺得耳聾只是小事,小毛病,沒必要去管他,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問題,一隻耳朵有聽力下降,需要佩戴助聽器嗎?
  • 聽力不好不願佩戴助聽器,會有危害嗎?
    如今,聽力損失越來越普遍,也越來越年輕化。但提起助聽器,不少人卻諱莫如深。有人覺得「戴助聽器就是承認自己殘疾「,有人寧願「繼續聾著也不肯戴助聽器」。這時候就有人納悶了,我聽力不好,也不想戴助聽器,會有什麼危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