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來青島支教的腳步未曾停歇,他們讓鄉裡娃聽見海的聲音

2020-09-14 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9月14日7版

15年來,在雪域高原、在大山深處、在牡丹之鄉……青島支教的腳步未曾停歇

他們讓鄉裡娃聽見海的聲音

■邢念民與支教的貴州安順關嶺民族高級中學學生話家常。

在雪域高原,在大山深處,在牡丹之鄉,來自青島的支教老師為當地的孩子們打開如海一般廣闊的世界。

青島支教工作始於2005年,配合青島市東西扶貧協作,教育部門選派老師到菏澤曹縣支教。自2016年開始,支教老師的腳步走進了貴州安順的大山深處;自2018年開始,選派的支教老師陸續進駐甘肅隴南、西藏、新疆、四川、菏澤等地。每年,市教育局派出65位支教教師到貴州和甘肅兩地,其中短期支教以三個月為期,選派40人;長期支教為一年時間,選派25人。赴西藏的支教老師為三年一期,目前在藏的老師有11人。

近日,青島新一批支教老師啟程,20人赴疆,30人赴菏澤,3人赴四川涼山,還有80多人在平度、萊西支教。支教老師帶著光和熱,為貧困、邊遠地區的孩子播種希望。

能吃苦,揣著幾十個大饅頭去援疆

2018年6月,在黨和國家「關於實施國家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的號召下,來自青島四十九中的教師唐君踏上了援疆支教的徵程。他支教的單位新疆喀什地區疏勒縣實驗學校,是一所擁有109個教學班,近6000名民族學生的寄宿制學校。唐君積極參與學校國語教學推進和普及推廣,義務教授學生太極拳,做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使者。

2019年下半年,菸酒茶不沾的唐君突然胃部疼痛,消化道發生出血症狀……他沒有聲張,更不敢和家人透露,只是自己偷偷服藥治療,忍著病痛堅持工作。短時間內,他的體重減輕了20斤,消瘦的身影引起領導和同事的注意,大家都勸他休息治療,他淡淡地說:「這點病算啥,再堅持一下,來援疆就得有個援疆的樣!」寒假回青後,唐君悄悄去住院,醫生診斷為消化道出血、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黃色瘤。大夫說這多半是由水土不服,飲食不適應、工作壓力大、勞累,精神緊張造成的。他依然是不聲張,樂觀而低調地接受了手術治療。

今年3月,在病情沒有痊癒的情況下,唐君告別即將參加高考的孩子,毅然返回了支教單位。他的託運包裹裡,帶著後續治療的藥物,還有幾十個山東大饅頭,胃病還沒好利索的他,只能吃這個。除此之外還有300餘件冬裝及夏裝,過了2周的疫情集中隔離觀察期,他第一時間把這些衣服贈送給了學校的學生。

送愛心,支教行李裡塞滿青島的禮物

援藏教師滕美傑和張淑紅是夫妻,滕美傑是萊西一中數學老師,妻子是萊西四中數學老師。2018年8月,兩人踏上了日喀則的土地。那年,他們的孩子剛剛結束高考,沒有了家庭負擔,滕美傑想要實現自己的支教夢想。他和妻子一商量,得到了妻子的支持,於是兩人雙雙報名。

在日喀則市第二高級中學,滕美傑夫妻倆承擔起數學教學和教師隊伍培養的任務。學生多來自牧民家庭,很多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在學校,書本、寢具都是政府財政埋單,看不出差異,但近距離接觸,滕美傑才知道他們求學的艱辛。「比如放假,有的學生要走3天才能到家,先坐市內公交車到火車站,下火車坐摩託車,再換犛牛車,所以學生一個學期只能回去一次。」除了生活費,學生根本沒有多餘的錢買課外書或是零食。「他們和我的孩子差不多年紀,看到他們的艱難,我會很心疼。」滕美傑說,捐款已經是他和妻子的日常行為。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拿出錢來資助學生。教師節當天,他們參加了「情牽日喀則」基金的活動,每人捐助了一名學生。從青島回西藏,夫妻倆的行李裡只有少量的生活用品,其餘空間都被玩具、書籍、小畫冊等佔滿,這是他們送給當地幼兒園學生和中小學生的禮物。

今年4月,滕美傑被診斷出肺栓塞。醫生說,這種病在高原生活很危險,建議他結束支教,日喀則當地教育局也表示,可以提前結束支教。但滕美傑說,自己不願當逃兵。做完手術,他又回到高原,站上講臺。

支教奉獻了青春,也成為一生的牽掛。平安二小大隊輔導員聶鑫至今都跟邊遠地區保持著聯繫,組織青島的學生和貴州等地的學生開展對口幫扶活動。2005年,聶鑫到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民俗小學支教,放學家訪,他遠遠看到幾個小小的身影,背著竹筐行走在山間。走近一看,筐子裡是滿滿的大石塊,孩子們把石塊背出大山換錢。沉重的負擔壓在孩子小小的肩膀上,聶鑫當時就紅了眼睛。之後,他的心就和大山深處緊緊聯繫在了一起。他還策劃了「帶飄千萬裡,共圓中國夢」活動,引導學生奉獻愛心,建立了「紅飄帶」愛心公益基金,給大山裡的孩子「減負」。

帶團隊,幫支教學校拿到史上第一個「冠軍」

來自膠州市香港路小學的體育老師李明玉2018年到菏澤的曹縣第三實驗小學支教。儘管支教前他已經做好了迎接困難的充分準備,但現實與想像還是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師資短缺,7名教師教57個班級的體育課,每周16節課,加上2節博學課堂,還有每天下午的訓練,共計28節課,超負荷的工作量讓身體倍棒的體育老師都難以承受,李明玉多次出現眩暈的情況。在一次高強度訓練時,因過度勞累,他暈倒了。

李明玉深知,獨行快,眾行遠,光靠他一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他要帶領全體老師前行,讓整個體育組活起來。他積極參加學校的教研,把自己多年積累的教學經驗無私奉獻。他出示範課,在學校裡引起了轟動。原本以為體育就是在操場上玩的老師們發現,原來體育課也可以上得有趣。李明玉克服了學校學生多、場地小等困難,開展了常規化課間操,並組織全校學習了兔子舞,指導組織了兔子舞比賽及冬季運動會。他幫學校訓練足球隊,在曹縣「縣長杯」足球賽中男、女乙組雙雙獲得冠軍,這樣的成績在學校史無前例。

傳理念,培養當地帶不走的教師隊伍

邢念民是青島市城陽第二高級中學數學教師,2018年到貴州安順關嶺民族高級中學支教。他剛去安順關嶺民族高級中學時,學生已經分班,所有學生按照學習成績被分成4級,A+班、A班、B班、C班,邢念民被分到C班。

邢念民發現,學校硬體沒有問題,但教育理念亟待更新。比如老師辦公室不是按照學科劃分,沒有集備制度。他試著把城陽二中的「433課堂教學模式」在班裡推廣,把老師滿堂灌的辦法改成老師進行十分鐘左右講解和引導,其他時間由學生來思考、表達和展示,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一個學期之後,他的班從C等變成了A等。看到實實在在的成績,原本還在觀望的老師們才信服。於是,新的教學改革在學校開展起來。

貴州的長期支教是一年期限,但一年期滿,當地教科局提出了挽留。因為邢念民的「443課堂教學模式」太有效了,一年時間,當地老師們還沒完全掌握。他們希望,邢念民能帶著他們,再走一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 黎)

相關焦點

  • 【谷麗莎專輯】她的小提琴裡能聽見「風與海」的聲音
    1 ▏春日如果在這個春天你聽到谷麗莎的《春日》,會讓你感覺此時仿佛躺在午後灑落滿陽光的陽臺,又像是置身於滿是油菜花的園地裡,萬物復甦的早春,隨地可見的鳥兒,一聲聲清脆的鳴叫,提醒著你春天來了。2 ▏風之海開篇是鋼琴慢慢傾訴,當小提琴的音色慢慢走近時,輕靈優婉,像溫潤和煦的晚風,呈現給我們的是充滿希望的感覺,而後隨來的是大提琴低沉的聲音,就像是歷經滄桑大海的胸懷般深厚。若你在晨間冥想,當在《風與海》中徜徉。谷麗莎描繪的世界清風吹面,細浪拂灘,海面平靜而遼闊, 風與海輕聲低語。
  • 揚邑樂夢支教隊 | day 2 策馬奔騰,夢不停歇
    愛就是充實了生命,正如盛滿酒的酒杯——泰戈爾 早上,火紅的太陽將金黃的陽光灑落在調馬小學這片土地上,六點左右,就有學生陸陸續續到學校了,他們嬉戲的笑聲伴隨著走廊的風鈴聲開學典禮後,一切上課都在如期進行,繽紛的課堂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音樂課上老師吹奏樂器的聲音讓孩子著迷,工藝課上,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了很多很有創意的小豬······課室裡下午上課期間,還有其他校的領導過來視察,給我們支教隊的工作予以肯定
  • 支教感悟:快樂源於那顆未曾泯滅的童心
    8月末,懷揣著憧憬與熱情,跨越了黃河、長江,來到四川,開啟支教的徵程。  9月1日,全國開學日,我成功地轉換了自己的角色,十八載的寒窗苦讀經驗,在這裡與孩子分享。我擔任1—4年級的體育老師,這門看似輕鬆的課程,其實飽含了太多的壓力。
  • 青島這條老街寸土寸金,90年來未曾變樣,像上世紀世外桃源
    青島這條老街寸土寸金90年來未曾變樣 青島總有著說不完的故事、看不完的風景以及逛不完的老街……在「十一」國慶旅遊旺季到來之際,我們給大家推薦一個不一樣的青島遊。
  • 冬至在人們心目中佔有重要地位,有關它的討論也一直未曾停歇
    冬至在人們心目中佔有重要地位,有關它的討論也一直未曾停歇 來源:中國新聞網時間:2020-12-21 08:26:54 至今,冬至在人們心目中佔有重要地位,有關它的討論也一直未曾停歇。吃餃子、吃湯圓……對很多人來說,在這個時候來一份屬於冬至的美食,代表的也是對不久之後春節團圓的期盼。它是一個節日嗎?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冬節」、「賀冬」。也有說法認為,它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在周代就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
  • 青島夫妻7年支教每周開車300公裡,一封信淚崩
    這支MV,是在當地支教的青島夫妻何靜和畢藝送給孩子們的畢業禮物。12月16日,他們作為央視少兒頻道「年度感動人物」的特邀嘉賓,在三亞接受專訪。7年的支教歲月,每周四往返300餘公裡的顛簸行程,孩子們登上北京舞臺演出時、那封讓她哭成淚人的信……這一切,伴隨著「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的童稚歌聲,再一次浮現出來。
  • 蒲公英團隊:青春做伴,支教正當時
    蒲公英團隊:青春做伴,支教正當時近日,洛陽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蒲公英陽光支教隊之旅就此告別了。細數一起走過的點點滴滴,是歡樂亦是不舍。離別,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七月相聚,從萍水相逢到互為朋友,隊員們之間已經形成了無形的默契。正如蒲公英的名字一樣,隊員與隊員之間也在播撒著愛的種子。陽光、向上是他們的熱情,專注、認真是他們的態度。
  • 華師大心理系支教老師梁繼來:感恩兒時「被支教」用「積極心理學...
    鄉裡娃考取華師大心理系梁繼來老家在廣東省陽江市,後來因為父母去惠州工作,就把他接過去惠州的博羅縣橫河鎮上小學。「那是一所有很多少數民族學生的學校,在四年級以後,我們學校也開始有大學生過來進行暑期支教,那時我覺得很新鮮,因為平時看到的都是有一定年紀的老師,突然一下子多了那麼多大哥哥大姐姐,那段經歷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 在青山,聽見深秋的聲音
    在青山,聽見深秋的聲音 2020-11-29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那些你念念不忘卻未曾到過的地方——青島篇三|神州萬卷-006卷
    雖未曾至,心實嚮往。第三念:石老人據說石老人沙灘是青島市區面積最大的沙灘,也是青島本地人最愛去的沙灘,非常適合上下嶗山時順路一遊。「石老人」石柱近六層樓高,形如老人,端坐碧海。雖未曾至,心實嚮往。第四念:太平角
  • 青島小夫妻山區支教一年半 妻子已懷孕6個月
    還記得去年早報報導的一對80後支教小夫妻嗎?他們的愛心讓山區孩子的童年充滿色彩,他們也成為2012年度感動青島人物。新學期開學了,他們的支教愛心還在延續,「我們現在不是兩個人去支教了,是3個人。」何靜已經懷孕6個多月了,但她依然挺著大肚子堅持支教,他們兩人雖然不是正式的老師,但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老師的偉大和無私。
  • 青島聾校語文教師一幹30多年 臨退休主動去支教
    曹維(圖由學校提供)  由青島市教育局和半島都市報社主辦、青島GAC—ACT中心支持的2014年「師者情懷——青島好教師」活動,本期走近青島市中心聾校小學部語文教師曹維。從教32年的曹維一直奮鬥在特教一線,通過自己的耐心和獨特教學法讓不少聾兒能夠開口說話。
  • 青島市市南區平壩支教幫扶建新功
    「平」水相逢系真情,「壩」山涉水向黔行,「市」必躬親謀發展,「南」來北往為國興。從今年5月10日開始,青島市市南區10名教師組成團隊,遠赴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支教。92天的支教工作中,他們不辭辛苦,投身教育扶貧,將推進東西部教育協同發展為己任,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人民教師勇擔使命、甘於奉獻的責任與擔當。
  • 軍訓一本書·聽見你的聲音
    書香社11月17日訊 11月15日晚,由東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主辦,書香社承辦的「軍訓一本書·聽見你的聲音」演講比賽於科學館201成功舉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7級輔導員姜媛老師,學生工作辦公室李剛老師作為嘉賓出席了此次活動。演講比賽在2019級本科新生的軍訓書香夜的回顧視頻中拉開了帷幕。每個班級的展示環節由班級VCR,演講推薦人介紹,演講者呈現三部分組成。
  • 安徽大學生赴山區支教,遇洪災與學生"失聯",15年後終於重逢!
    畢業後,這十幾名大學生志願者們奔向天南地北,他們不知道,那些十幾歲的小孩子們,依然清晰地記得他們的臉龐。意想不到,一段視頻讓他們在15年後重逢本以為這段師生之情就此結束了,可是誰都未曾設想,他們竟會在15年後得以重逢。這一切,還得益於這個數字時代。
  • 傳播中國聲音 講好中國故事 首屆「山海青緣—我的留學青島故事...
    原標題:傳播中國聲音 講好中國故事 首屆「山海青緣—我的留學青島故事」系列大賽在青島舉行為充分展示青島市外籍人員子女學生風採,進一步提升中外人文交流成效,促進與各國民心相通相親。今天,青島市教育局在青島藝術學校舉行第二屆「山海青緣—我的留學青島故事」系列大賽,以小故事講大文化,以精彩賽事講留學青島故事,持續譜寫中外人文交流新篇章。據了解,本次賽事由中文演講、歌舞表演、大合唱、才藝展示四個部份組成,分設小學、初中、高中三個組別,共有120名外籍選手參賽。比賽現場精彩紛呈,參賽選手賽出了風格、賽出了水平、賽出了友誼。
  • 葉子|聽見夢想的聲音
    2019年8月,葉子在紫金港校區臨水報告廳主持浙江大學軍訓團部合唱比賽其實在初中時,葉子也遇到了瓶頸期。想盡一切辦法突破自己的她,最終主動選擇了一個頗具挑戰性的作品——《安塞腰鼓》。「這個作品一般由男生來演繹。它不但需要有強大的爆發力,還要長時間保持這樣的爆發力,並且在長時間的保持後迅速回歸平靜。」
  • wink太多太油膩,出道被嘲,你似乎沒有聽見這些漂亮女孩們的聲音
    wink太多太油膩,出道被嘲,你似乎沒有聽見這些漂亮女孩們的聲音今天要介紹一下魚糕的新女團,2019年1月21日FNC的CherryBullet出道啦。CherryBullet的主打歌《Q&A》mv公開15小時即收穫了100萬瀏覽量,實時熱搜也登上不少,可見關注度很高。對於一個有百家牆頭的人來說,沒有什麼特色的團體是很難讓我停下腳步的。而這個團,主唱和門面都很抓人眼球,而且,其中一個日本妹妹kokoro真的好甜。
  • 感恩兒時「被支教」用「積極心理學」啟發學生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馮秋瑜鄉裡娃考取華師大心理系梁繼來老家在廣東省陽江市,後來因為父母去惠州工作,就把他接過去惠州的博羅縣橫河鎮上小學。「那是一所有很多少數民族學生的學校,在四年級以後,我們學校也開始有大學生過來進行暑期支教,那時我覺得很新鮮,因為平時看到的都是有一定年紀的老師,突然一下子多了那麼多大哥哥大姐姐,那段經歷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 讓更多可愛的聲音被聽見
    他們是否有需求、有意願學習普通話?在信息化時代,如何利用數位化工具為他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學習途徑呢?扶貧先扶志,扶志先通語今年9月14日舉辦的第2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上公布,全國範圍內普通話普及率為80.72%,「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普通話普及率為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