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高考人數打破1071萬大關。「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爭奪愈演愈烈,填報志願的方式也讓高分落馬的滑鐵盧現象層出不窮,但是我們不能從個例觀整體,一葉障目。「一分一檔」,高校的實力越強勁,錄取分數自然越高。在高校林立的現狀中,為什麼中國科學院大學脫穎而出,超過各個985院校,僅次清北,位居第三呢?
按照2019年的數據,清華、北大、中國科學院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民大學、浙江大學,以及北航和南大的高考錄取分數線穩居前十。
清華和北大的實力毋庸置疑,一直相愛相殺,爭奪全國第一位。對清北之外的學校來說,這兩個學校一致認為,從來只有你能和我鬥。所以在第三的位置上,高校之間開始了明爭暗奪,例如,清北復交,最公認的第三是復旦大學;西安交大公派留學全國第三;南開大學海外網絡傳播力全國第三,等等。實力強不強,得靠同行襯,僅為「雙一流」的國科大能夠殺出重圍,可見實力不容小視。
我們在填報院校的時候,綜合考慮學校實力、專業排名以及地理位置。在學校實力方面,國科大前身為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科學底蘊深厚,學術氛圍濃厚。該校有十八個A+學科,僅比清北少三個,位居全國第三,另有三十個A類一級學科,外加四十名院士身處教學一線,師資力量的強悍讓人望塵莫及。
那為什麼國科大不是985呢?建校時間晚,沒有趕上。但是憑藉自己的實力和影響力,獲得了與C9同等的招生資格以及更加膾炙人口的「嚴畢業」政策,生源拔尖,學業考核嚴格,也讓這所學校在師資力量強勁的基礎上生生不息。
中國地幅遼闊,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俗話在教育上依舊適用。首先,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範圍圈,都更認可本土的院校。另外,本地學生在當地有著更加枝繁葉茂的校友圈。大城市的高速發展為大學畢業生更是提供了諸多隱形的「BUFF」加持,尤其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更是讓當地院校成為炙手可熱的香餑餑。以河北省分數線為例,同為985高校,石河子大學的提檔線要比中國農業大學低100來分。位於北京的國科大,除了自身實力確實強勁外,地理位置更是為它增光添彩。
招生人數不過數百人的中國科學院大學,以堅實的學術實力為基礎,提供眾多985高校都望塵莫及的師資隊伍,對學生是更加地嚴格管理與培養。木葉飛舞之處,火也生生不息,相信這所「年輕」高校一定是一匹黑馬,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