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有了孩子之後,我們整個世界的重心就會轉移到孩子身上,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日本孩子上學不需要接送,看完日本的教育方式,感覺值得借鑑
很多孩子都被教育過:"不要跟陌生人走。"
為了保護孩子,我們每天都會接送孩子上下學,但是在日本,小學生們都是自己走路或者坐電車去上學的,完全不需要大人接送。
像《櫻桃小丸子》、《蠟筆小新》等動漫裡,也屢次呈現了孩子單獨幫父母外出跑腿的畫面。
那麼在日本,父母們為什麼如此放心讓孩子外出呢?
這是由於日本對人販子的處分很是嚴厲。在日本,買賣兒童雙方都是要坐牢的。
拐賣兒童的罪犯最高會面臨無期徒刑的判處(日本無死刑),而買家也有可能會面臨7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在這種狀況下,人販子怕了,不敢膽大妄為,更重要的是,大家不願冒著如此大的風險購買拐賣來的孩子。
沒有買賣,自然也就沒有傷害了。
如何避免孩子被拐賣
1)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
有些孩子在跟著爸爸媽媽出門時不慎走失,慘遭拐賣。
主要是因為,孩子出門總是會被各式各樣的新鮮玩意兒吸引,父母一個不留神,就給了人販子可乘之機。所以爸爸媽媽在帶著孩子出門時,要給孩子足夠多的關注,不要只顧著玩手機,或者跟同行人聊天。
2)給孩子打造特徵
如果孩子穿著很普通,讓人看一眼就忘記了,那麼走失之後就不好找。
所以可以給孩子穿特別一點的上衣,女孩子可以戴上特別的頭飾,男孩子可以戴特別的帽子,這樣別人看一眼就能記住,一旦走失,也能提供更多的線索。像之前走失的泳裝男孩,就是因為爸爸給他拍的奇特的男孩穿「比基尼」的照片,得到大量轉發,而迅速找到了男孩,這其實是一個道理。
3)儘早開展防走失教育
防走失教育越早進行越好,父母要告訴他們現實世界的危險,要讓孩子有警惕心。
平常,父母們要鍛鍊孩子背下父母的姓名、電話、住址,還要教會孩子向正確的人求助。還要教孩子辨別壞人,有些人販子會假扮成弱者尋求孩子的幫助,也有可能會假扮成工作人員詐騙孩子。家長們要告訴孩子,真正的工作人員不會單獨把她帶到偏遠的地方,假如發現不對勁,要及時跑到人多的地方求助。
4)孩子走失後先冷靜
有些父母們在發現孩子走失後,就慌了神,腦子都辦法思考了,這樣是很不對的。
現在到處都有監控,孩子走失後不要慌,第一時間調監控,回想當時的情況,並配合警方搜尋。其實理智地看待日本,有很多東西都值得我們學習,特別是關於孩子的教育
1)孩子懂得付出
日本關於孩子的教育從小時分就開端,日本幼兒園每天都有值日生。
他們要負責去食堂領餐和給同學們分發食物。大家吃完之後,自己要整理自己的餐具,並且清理桌子和地面。這樣是為了告訴孩子們,有付出才會有收穫。自己勤勞地清理,才會有乾淨的用餐環境。
2)抗壓能力強
如今中國的孩子都十分嬌貴,幼兒園教師要是批評了孩子,家長首先就炸了。
所以如今的幼兒園教師只能去哄著孩子,關於孩子的缺點也不敢太深說,大多都是褒揚孩子。這種教育孩子是開心了,但是抗壓能力卻很差,未來一旦遇到點打擊就容易受不了。
而日本教育孩子的方式卻是該褒揚的褒揚,該批評的批評。其實,教師和父母的批評,也會鍛鍊孩子的抗壓能力。
3)獨立能力強
在眾多國度中,中國的父母不僅很累,而且往往會吃力不討好,被埋怨不給孩子自由。
其實這是因為父母的辛苦用錯地方了,就像是父母小時包攬孩子的一切,長大後也要對孩子的人生指手畫腳。孩子在這種教育之下又怎能獨立起來呢?並且隨著孩子年歲的增長,孩子們越來越反感父母對自己人生的幹預。
父母出於好心為孩子規劃人生,卻讓孩子越來越叛逆。
但是在日本,家長從小就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培養他們的生活技能,和動手能力,出門也會讓孩子自己走,不會一走累了就抱著他們。
【糖果媽媽寄語】
雖然日本在教育方面很多都做得不錯,但是還是要根據我們的事情情況來適當借鑑。
比如送孩子上學這件事情,該送還是得送,畢竟安全最終重要。
但是關於教育,也是有很多值得借鑑的地方。
【今日話題】
你會放心孩子自己去上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