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金屬材料的導熱係數?

2021-02-24 熱設計之家

大家好,本期內容以銅為對象討論金屬材料的導熱係數。從事熱設計工作,材料的熱物性參數(thermophysicalproperties data)極其重要。但是很多工程師僅僅把這些參數作為分析的輸入,進而導致缺乏對材料屬性自身的鑑別,甚至影響對計算結果的合理判斷。

金屬材料含合金材料的導熱係數可根據影響拆分成兩個分量:一是電子分量(electronic term),λe ;二是晶格分量(lattice term),λg。於是

當然從導熱機理上講,不只有這兩種影響因素。但是對於金屬而言,大多數材料的導熱係數主要受λe和λg的影響。導熱係數電子分量λe表徵載能電子對導熱的影響,而晶格分量λg表徵晶格振動對導熱的影響,即質子的影響。

在純金屬中,一方面導熱係數的晶格分量(latticeterm)λg所佔比重通常小於20%,大部分甚至小於5%;另一方面,理論上更容易計算出低溫金屬材料的電子分量λe,於是金屬材料的導熱係數是基於電子分量λe來計算的,並通過修正項來考慮晶格分量的影響,以及考慮高溫下的實測導熱係數數據。

在低溫環境下,導熱係數電子分量λe主要受制於兩種機制:1)電子與質子間的相互作用,2)電子與晶格缺陷的相互作用。電子與質子相互作用產生的熱阻Ri大約與溫度的平方(T2)成正比,比例係數α為常量與金屬材料的類型相關,也就是說該比例係數是金屬材料的固有屬性。電子與晶格缺陷的相互作用產生的熱阻Ro與溫度成反比,其比例係數β也是常量,並取決於晶格缺陷比率。

因此,低溫金屬材料導熱係數的電子分量可表示為

其中,n=2。

為了更準確地描述金屬導熱係數,需要基於實驗數據對該表達式進行修正。修正的方法是令n為大於2的某個精確小數,以及通過調節α來考慮晶格缺陷的微弱影響。但是這種修正結果僅僅在最大導熱係數對應溫度的1.5倍溫度範圍內成立。對於銅、鋁、鋼、鎢鋼等材料,前述修正方法適應溫度的極限為40K。如果溫度超過40K,實際材料的導熱係數隨溫度下降的幅度小於預測公式計算結果。固體物理理論預測金屬材料高溫度下的導熱係數接近某個常數,考慮金屬材料的這些實際結果,Cezairliyan 和 Touloukian對前述表達式進一步修正。修正的方法是向表達式中引入電子——質子因素Ri與電子——晶格缺陷因素Ro間的耦合關係,結果如下:

其中,

其中Pi(i=1,2,3,4,5,6,7)是對實驗數據進行最小二乘法擬合獲得的係數。數學上Rc是Ri微分近似後高階餘項,並且也是隨溫度而變化的,並需要根據金屬材料的類型確定。

最終修正的公式源自於退火體積材料樣品的實驗結果,這是因為薄片材料存在較大的機加工表面,進而晶格缺陷比率高於體積材料,同樣退火工藝會使金屬晶格更為均勻,也是考慮降低晶格缺陷比率。也就是說,最終的修正公式致力於表徵材料本身內在的導熱係數,即金屬材料的化學雜質及晶格缺陷都是非常小的情況。

最後,我們需要意識到金屬材料總對導熱係數影響不僅限於此,還有物理缺陷、尺寸效應(特別是微納尺度或納米尺度)、電磁效應等因素。

下面給大家發福利!!!

對於純銅材的導熱係數,基於式(3)我們有如下係數

這裡需要給出一個參數RRR(residual resistivity ratio),剩餘電阻率比率,它用於表徵材料純度(一致性)。根據馬西森定律,金屬材料的電導率包括兩部分:剩餘電阻率ρo(因金屬材料缺陷引起的)和內在電阻率ρi(單純有質子和電子相互作用引起的),即

在超低溫環境(液氦溫度,約4K以內)金屬材料的內在電阻率接近於0,於是可用此時的電阻率估算剩餘電阻率ρo以表徵材料純度。馬西森定律同樣也給人以巨大的誘惑,低溫下金屬材料電阻率極小的現象被稱作超導。全世界大量科研人員極盡所能地研究常溫下降低內在電阻率ρi的方法,目前來看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為了便於工程分析,剩餘電阻率比率(residualresistivity ratio)定義如下

即為常壓冰點下內在電阻率ρi237除以剩餘電阻率ρo加上1。顯然純度越高的材料RRR越大。對應的工程測量方法也比較簡單,即在超低溫環境下測量剩餘電阻率ρo,並在常壓冰點下測量總的電阻率,然後基於式(8)就可計算出剩餘電阻率比率。

基於修正關係式(3),不同剩餘電阻率比率下銅材導熱係數如下圖所示(注意對數坐標)。

從絕對0度到約20K以內,銅材的導熱係數幾乎線性增加的,並且RRR對曲線的影響為Y軸截距位置,即純度(一致性)高的材料低溫環境下導熱係數顯著變大,這與導導電性能一致。

從約30K到100K,銅材的導熱係數呈銳減趨勢,並且材料純度(一致性)的影響逐漸被抑制。

約100K以後,銅材的導熱係數幾乎材料純度(一致性)無關。

Reference

1. 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 U. 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Boulder, Thermalconductivity of aluminum, copper, iron and tungsten for temperatures from 1K tothe melting point, 1984

相關焦點

  • 一項「材料導熱係數測定儀器校準法」獲得發明專利授權
    導熱係數是一種重要的物理量,不良導體導熱係數的測定,是熱學中比較重要的實驗.本實驗儀採用平板穩態法測量不良導體、金屬、橡膠、空氣等的導熱係數。導熱儀是一種測量樣品(固體、液體或粉末)的導熱係數隨溫度的函數關係的儀器。導熱係數是一種重要的物理量,不良導體導熱係數的測定,是熱學中比較重要的實驗。本實驗儀採用平板穩態法測量不良導體、金屬、橡膠、空氣等的導熱係數。導熱儀用於金屬與合金、鑽石、陶瓷、石墨與碳纖維、填充塑料、高分子材料等的測試。
  • 試驗驗證:纖維類隔熱材料有效導熱係數與真導熱係數相互關係
    圖 11 耐火隔熱材料高溫導熱係數測試方法分類為了便於對耐火隔熱材料的導熱係數進行正確的描述和理解,便於對上述各種測試方法進行比較,我們對測試方法按照測試過程中樣品材料上的溫度梯度大小進行分類纖維類隔熱材料樣品針對以下五種纖維隔熱材料分別測量了真導熱係數和有效導熱係數,這五種纖維隔熱材料參數和相應的測試結果數據來自文獻[1,2]。Q纖維:Q纖維是矽基隔熱材料,具有很好的隔熱性能。
  • 導熱係數測試方法簡介
    一、概述導熱係數表徵物質導熱能力的大小,是物質的物理性質之一。物體的導熱係數與材料的組成、結構、溫度、溼度、壓強及聚集狀態等許多因素有關。一般說來,金屬的導熱係數最大,非金屬次之,液體的較小,而氣體的最小。各種物質的導熱係數通常用實驗方法測定。常見物質的導熱係數可以從手冊中查取。
  • 【原創】崑山納諾新材料高性能導熱材料導熱係數可達7W/m•k
    【原創】崑山納諾新材料高性能導熱材料導熱係數可達7W/m•k 文章來源自:高工LED
  • 保溫材料的導熱係數單位和計算
    一、蓄熱係數材料蓄熱係數:當某一足夠厚度的單一材料層一側受到諧波熱作用時,通過表面的熱流波幅與表面溫度波幅的比值,其值越大,材料的熱穩定性越好。蓄熱係數是材料的一種熱特性,通俗的講就是材料儲存熱量的能力。
  • 各類保溫材料的導熱係數「排排坐」
    空氣的導熱係數大約是0.023W/(m·K),要做到比空氣還低的導熱係數,那就只有真空了。其最大的優勢,也就是其保溫性能可以傲視所有其他類型的保溫材料,超優異的導熱係數指標和防火性能。。    二、氣凝膠保溫材料,導熱係數0.02W/(m·K)     氣凝膠材料被稱為世界上最輕的固體。以納米二氧化矽氣凝膠為主體材料,通過特殊的工藝複合而成,具有耐高溫、導熱係數低、密度小、強度高、綠色環保、防水不燃等優越性能,同時兼具優越的隔聲減震性能,是冶金、化工、國防、航空航天等領域不可或缺的高效隔熱保溫材料。
  • 26種保溫材料的導熱係數排行榜
    所以真空絕熱板的導熱係數是現有保溫材料中最低的是毋庸置疑了。其最大的優勢,也就是其保溫性能可以傲視所有其他類型的保溫材料。不過該板材也有短板,比如大家都會提出的真空度難以保持的問題:若是發生破損,板材的保溫性能即會驟降;其次,施工平整度要求也較高,不能任意裁切。當然,基本上所有的保溫體系都有不同的缺陷,真空絕熱板的上述缺陷問題也掩蓋不了它本身超優異的導熱係數指標和防火性能。
  • 新型表徵參數:根據密度和導熱係數關係評價材料的隔熱性能
    在隔熱系統設計中,往往需要根據事先明確的隔熱層熱阻指標,來選擇合理的隔熱材料並進行優化。但根據熱物理性能參數(如導熱係數和密度)如何對隔熱材料進行正確的優化選擇,並沒有一個簡便和有效的方法。密度因子(λ/ρ)隔熱材料的導熱係數與材料密度有很強的相關性,大多數隔熱材料都為多孔材料,隨著隔熱材料孔隙率的提高或密度的降低,其導熱係數變小,但導熱係數並不是隨著密度的減小而無限降低,如圖2-1所示,當密度小於某個臨界值後,由於孔隙率太高,空隙中的氣體開始產生對流,輻射傳熱也相應加強,這時隔熱材料的導熱係數反而增大[1]。
  • 各種材料的導熱係數列表
    以下是我們給出的各種材料的導熱係數列表:常用材料的導熱係數表 用途材料密度(kg/m3)導熱係數(W/m×K)窗框中密度矽膠泡末8200.17氣體熱物理性能 下列表的線性公式係數,計算填充空氣、氬氣、氮氣、氙氣四種氣體空腔的導熱係數
  • 橡膠材料導熱係數的測量方法(06-100)
    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81449.htm  導熱係數是表徵物質熱傳導性質的物理量
  • 導熱係數常見測量方法
    2、導熱係數測量穩態法穩態法是經典的保溫材料的導熱係數測定方法,至今仍受到廣泛應用。其原理是利用穩定傳熱過程中,傳熱速率等於散熱速率的平衡狀態,根據傅立葉一維穩態熱傳導模型,由通過試樣的熱流密度、兩側溫差和厚度,計算得到導熱係數。穩態法適合在中等溫度下測量的導熱係數材料。
  • 碳纖維隔熱保溫材料在真空和惰性氣體環境下高溫導熱係數測試技術
    摘要:針對碳纖維隔熱保溫材料這種在高溫真空和惰性氣體環境下的唯一一類耐高溫隔熱保溫材料,本文介紹了碳纖維隔熱保溫材料高溫導熱係數測試中的特點,以及國內外針對碳纖維隔熱保溫材料導熱係數測試技術的發展現狀,並詳細介紹了國外碳纖維保溫材料導熱係數測試結果,以及上海依陽公司採用穩態熱流計法對國產石墨硬氈導熱係數的測試結果。
  • 鋰離子電池熱性能評價:電池材料導熱係數測試方法研究
    摘要:本文針對鋰離子電池材料導熱係數測試方法,評論性概述了近些年的相關研究文獻報導,研究分析了這些導熱係數測試方法的特點,總結了電池材料導熱係數測試技術所面臨的挑戰,從熱分析儀器市場化角度提出了迎接這些挑戰的技術途徑。
  • 導熱係數的檢測方法有哪些?
    在研究和開發新型耐火材料時,研究人員都很重視導熱係數這項技術指標,並在冶金工程材料、建築中作為選擇材料的重要依據之一。所以,準確測定材料的導熱係數至關重要。導熱係數是指在穩定傳熱條件下,1m厚的材料,兩側表面的溫差為1度(K,°C),在1秒內,通過1平方米麵積傳遞的熱量,用k表示,單位為瓦/(米•度),w/(m•k)(W/m•K,此處的K可用℃代替)。
  • 26種保溫材料的導熱係數排行榜,你用哪個?
    不同的保溫材料性能各異,價格也千差萬別,本文按照材料的保溫性能即導熱係數數值的大小進行依次排列,依次介紹產品的組成、效果示意應用價值及相關廠家等。第一名:真空絕熱板,導熱係數0.008W/(m·K)排名第一的肯定是真空絕熱板,該板材是由無機纖維芯材與高阻氣複合薄膜通過抽真空封裝技術,外覆專用界面砂漿,製成的一種高效保溫板材。
  • 燒結磚的導熱係數
    導熱係數可用下式表示:λ= Qδ/At(t1-t2)式中λ——導熱係數[W/(m·K)];    Q——通過材料的熱量(J);    δ——材料的厚度(m);    t1、t2——材料兩側的表面溫度(℃), t1>t2;    A——材料的表面積(m2);    t——熱量通過材料的時間(h)。
  • 傳熱係數和導熱係數的區別
    傳熱係數和導熱係數有什麼區別? 傳熱係數和導熱係數有什麼區別?我看單位只差一個平方!那位能準確的定義一下兩者? 導熱係數是指在穩定傳熱條件下,1m厚的材料,兩側表面的溫差為1度(K,℃),在1小時內,通過1平方米麵積傳遞的熱量,單位為瓦/米度(W/mK,此處為K可用℃代替)。導熱係數與材料的組成結構、密度、含水率、溫度等因素有關。非晶體結構、密度較低的材料,導熱係數較小。 材料的含水率、溫度較低時,導熱係數較小。
  • 導熱係數測試方法概述——非穩態法
    常用材料的導熱係數一般採用試驗測試的方法得到,導熱係數測試方法多樣,依據機理的不同,通常可分為穩態法與非穩態法,今天,我們將為大家介紹非穩態法的相關內容。通過非穩態測試,可測得材料的熱擴散係數、比熱和導熱係數。熱擴散係數又稱導溫係數,是表徵材料內部熱量擴散、溫度趨於一致的能力,其與導熱係數的關係為κ=λ/ρc (1)式中:κ為熱擴散係數,m2·s-1;λ為導熱係數,W·m-1·K-1;ρ為密度,kg·m-3;c為比熱容,J·kg-1·K-1。
  • 湖州市召開「導熱係數穩態測定儀」等6項技術規範的審定會
    導熱係數的測量:1、穩態法 2、瞬態法1、穩態法(包括熱流法、保護熱流法、熱板法等)根據Fourier 方程直接測量導熱係數,但溫度範圍與導熱係數範圍較窄,主要適用於在中等溫度下測量中低導熱係數材料。
  • 導熱矽膠片 VS 導熱矽脂:導熱係數相同怎麼選?
    一般來說,為增加導熱效率,客戶在選擇導熱界面材料時,會傾向於導熱係數高的。那麼當兩者導熱係數相同時,又該如何選擇?材料特性兩者組成部分不同,材料特性存在差異,面對一些特殊應用需求(如無矽氧烷揮發、減震、絕緣等),往往會選用不同的導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