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真難,37歲程式設計師被阿里華為騰訊拒絕,小公司嫌他技術落後

2020-12-19 閆湘說職場

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閆湘說職場」。

程式設計師的工作普遍都是年輕人,更有人笑談越是禿頂的程式設計師越厲害,但是誰能想到不用拋頭露面的程式設計師,同樣也是吃青春飯的職業呢?

01 37歲程式設計師被公司優化,面試阿里、華為、騰訊都被拒,小公司也嫌棄他

三十歲是一個分水嶺,一旦過了三十歲,身體狀況就會逐漸下降,跟不上高強度的工作制度,就會面臨被辭退的危險。

網上這位網友就是在37歲的年紀被公司優化了,整整四個月,華為、騰訊、阿里各大公司都拒絕了他,本來狠狠心想要降薪去一些小的公司,沒想到小公司的毛病更多,挑挑揀揀的嫌棄自己技術落後。

對於網友的這種情況,有些人一針見血的指出樓主還沒有認清現實,小公司同樣也有自己的要求,有人建議樓主降低自己的薪資要求,先保證有收入了再說,畢竟今年的情況不一樣,更多的人是同情過後,感受到的危機感,每個人都會經歷37歲,沒有人能保證自己不會面臨這種局面。

02 35+的職場人每天都在被動選擇,中年職場人就活該嗎?

職場上的風向瞬息萬變,各大企業的招聘年齡都會以35歲作為最高限制,就連中小企業也是限制頗多,中年人究竟為什麼會面臨職場危機?

首先就是年輕人的強大競爭力,在職場上都是為了工作,沒有任何人會體諒新職工年紀小,同樣也沒有人會體諒老職工年紀大。新鮮的血液為公司帶來了無限的可能,而中年人早就已經被柴米油鹽和老婆孩子填滿了大腦,固化的思維很難為公司做出創新和收益,同樣也跟不上那些年輕人變換的步伐。

其次人到了中年身體健康已經出現了危機,年輕時候加班通宵、飲食不規律,許許多多的小毛病都開始冒頭。自己的健康狀況正在下滑,新一輩卻活力四射,人才輩出,巨大的壓力逼著這些中年人做出自己的選擇。

有道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誰都有自己事業巔峰的時候,也有力挽狂瀾的戰績,辭職之後找不到準確的社會定位,導致求職四處碰壁,又不肯拉下面子做一些小工作。

老李就是一名被辭退的程式設計師,如今已經40歲了,每天在家裡養魚、逗鳥,生活非常愜意悠閒,可是這種愜意卻是建立在妻子每天打兩份工作,還要承擔兒子的學費、生活費和丈夫的花銷。

不是沒有嘗試過轉業,可是他什麼都不會,下海經商幾次,反而把存款快賠光了,如此更不願意出去和人交流。害怕碰到之前的同事,讓他們看到自己現在連一份工作都找不到,也不願意去做一些小工作,更害怕讓同事們看到之後被嘲笑,就這麼日復一日的在家裡躺了整整3年。

老李對比街邊擺攤賣小吃的老梁,不知道誰更心酸一點。老梁離職之前是公司裡的一把手,西裝革履的,徒弟徒孫一大堆,走到哪裡都是一呼百應的狀態,可是年輕人進步的勢頭太大,一不小心自己就離職了。

如今穿著汗衫,站在街邊賣小吃,油漬、汙漬濺到身上也不甚在意。老梁看的很豁達,人到了中年,又離職了,以前的成就並不能當飯吃,家裡還有兩個孩子要供養,面子並不能賣錢,小吃攤卻可以。

能夠放下面子和曾經的成就,去從事自己不願意,甚至不擅長的工作的人很少,更多的中年人要麼就是滿懷抱負的賠個底兒朝天,要麼就是沉浸在曾經之中,不願意醒來,迷茫又痛苦的度過一天又一天。中年人的危機給年輕人做了警示,讓許多年輕人有了危機感,並且為了應對中年危機,提前做好了準備。

03 水庫式經營,年輕人你長點心,為35歲後的你早做準備吧:

第一:水庫式經營,要有一個觀念:在年輕時為年老做好準備和打算

在發大水的時候,水庫可以避免洪災的發生,當持續乾旱,河流將要乾涸的時候,水庫又可以保證足夠的水位。

水庫式經營的理念被提出的時候,就已經被各大企業採用,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將人才、資金、資源等儲存起來,等到缺乏的時候,可以直接取用,保證了企業運轉的靈活度。

年輕人更是要用水庫式經營的理念,來規劃自己的職場道路。在職場中所要面對的從來都不僅僅只是一種危機,不進步就要被淘汰,不優秀就要被放棄,這種動態的及格線督促著年輕人全面發展自己。

趁著自己還年輕,為了以後年老沒有工作做打算,一部分年輕人對此嗤之以鼻,覺得這些人就是在杞人憂天,誰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變化呢?但是無論規則如何改變,優秀的人都有更多選擇的空間。

大部分的年輕人在巨大的工作壓力下,開始了斜槓青年的生活,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前提下,開始發展自己的副業,以求當變化來臨時,自己有更多的選擇。

第二:規劃好職業路徑

中年人之所以會面臨職業危機,就是因為他們在工作的之中掉進了忙碌的陷阱,尤其是職位越高的人,反而更容易面臨職業危機。

他們每天上班從早忙碌到晚,每一個項目都需要自己過問,每天都是處理不完的事情,悶頭工作一整天,真正有技術含量的沒有多少,全去給別人擦屁股了,第二天上班又周而復始。想要自己技術好,又想當一個好的領導,最後卻發現什麼也沒有幹成。

年輕人在進入職場之後,就應該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知,對於未來有一個大概的規劃。覺得自己更喜歡挑戰高難度技術的人,就根據自己擅長的領域,來提高技術能力,在一個領域裡爭取達到拔尖的優秀。不想每天面對電腦,朝九晚五活的像是一個機器人的人,就要有意識的積累人脈資源,學習人際關係的維護,鍛鍊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人才。

職業發展的目標和方向,決定著35歲之後的待遇。技術性人員趁著年輕的時候,多掌握一門技術,年老後才不會因為掌握的太少,而無法生存。管理型人才趁著年輕的時候積累人脈,等到年老才可以舍下面子,靠著人脈生活。

第三:年輕時,學會理財,學會消費,帳上有糧,心裡才不慌

新一代超前消費的理念,讓很多人花錢大手大腳,沒有了儲蓄的觀念,一旦生活發生了動蕩,突然沒有收入之後,這些超前消費就會成為巨大的壓力。

將自己的工資分成三部分,一部分作為必須要存起的錢,一部分作為移動儲蓄金,用來提高自己,或者理財,最後一部分作為日常生活開銷。警惕各種消費主義陷阱,將自己需要的東西列出清單,不賣一些便宜但是無用的東西,要不買超出自己經濟承受能力的東西。

年輕的時候學會理財、理性消費,有了一定的儲蓄,才能夠有底氣面對一切改變,靈活的應對各種危機。您對於35歲之後的中年危機如何看待?歡迎分享您的觀點。

相關焦點

  • 華為騰訊阿里優化35歲以上員工,網際網路不需要中年人?網友:心涼
    年齡35歲以上,擁有多年網際網路經驗的中年人越來越不受HR和企業的待見。最受熱議的不過是華為騰訊阿里之間的裁員優化,這些網際網路大企業都有對35歲以上員工的淘汰政策。不單單是這,就連公務員考試,也對報考年齡以35歲作為上限。究竟為何?其實也不難理解,首先對於阿里來說,要求的就是996的強度工作。
  • 阿里P10、騰訊T4、華為18,網際網路公司薪資、股權揭秘
    於是我們就去諮詢了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的程式設計師們,一位低調路過的阿里 P9 回復我說:「絕對不能說!說了我就被開了!」。阿里這條線沒有突破,騰訊那邊也沒有得到想要的信息:「職級、薪資這些都是敏感信息,不方便透露」。
  • 阿里P10、騰訊T4、華為18,網際網路公司職級、薪資、股權大揭秘
    於是我們就去諮詢了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的程式設計師們,一位低調路過的阿里 P9 回復我說:「絕對不能說!說了我就被開了!」。阿里這條線沒有突破,騰訊那邊也沒有得到想要的信息:「職級、薪資這些都是敏感信息,不方便透露」。
  • 阿里P10、騰訊T4、華為18…網際網路公司職級、薪資大揭秘
    BAT、頭條、華為職級薪資報告以BAT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公司,其職級規則已經成為整個行業的標杆,不管是BAT系的創業公司,還是成長中的各型企業,都在參照BAT的職級規範給公司員工評定級別、職稱、薪資等。比如阿里的技術序列是P系列,騰訊、百度的技術序列是T系列,而華為則是數字系列。
  • 阿里員工哀嘆:80後程式設計師,頻頻被pass也是無奈,技術更新太快!
    前言:人到中年,無論是在大公司的,還是小公司的中產,都有一種對中年危機的隱隱擔憂。2018年年底開始的裁員潮至今為止,依然是沒有回暖。幾乎所有公司都在節衣縮食。很多崗位,面臨非常激烈的競爭。自己今年31歲,薪資要求在25k左右,之前在阿里工作,現在離職,找了快一個月工作了,發現工作真不好找,自己有大廠7、8年的經驗,如今出來才發現自己的成長速度已經遠遠跟不上這個社會的進步了,難道程式設計師30左右就已經被社會淘汰了?這樣的感慨也是瞬間引起了網友的圍觀與議論,我們先來看看網友都是怎麼說?有網友就說到。
  • 我,35歲程式設計師,沒想到今年找工作這麼難
    「前一個星期離職,後一個星期去下個公司報到,連出去旅遊的空閒都沒有。」不過,2019年的情況不大一樣。過完年後,騎驢找馬,王暢著手準備換工作。他的工作需要經常加班,身體有點吃不消。而且,他剛結婚,在寶安中心買了一套小房子,希望跳槽拿到更高的薪水。
  • 被嫌棄的35歲程式設計師
    另一個程式設計師經常糾結的問題是,去大廠做管理還是去小廠做管理?一般大廠不太可能空降「管理者」,它更看重對團隊、業務的熟悉度及對公司的忠誠度,因此多傾向於內部孵化技術管理者。如果一個從大廠出來的程式設計師在小廠呆了幾年後再想回去做管理就很難了。
  • 揭密華為、阿里、字節、騰訊的職級薪酬體系
    P6 級別的程式設計師 title 是高級工程師,P7 便已經是專家級別,P8 則是高級專家。  一般而言,江湖上行走小有名氣的阿里程式設計師至少也是 P8 級別。  P10 級別的存在就是傳說中的大神級別,這個級別的程式設計師無一不是業界鼎鼎有名的存在,比如褚霸、畢玄等等。
  • 被嫌棄的程式設計師的35歲
    另一個程式設計師經常糾結的問題是,去大廠做管理還是去小廠做管理?一般大廠不太可能空降「管理者」,它更看重對團隊、業務的熟悉度及對公司的忠誠度,因此多傾向於內部孵化技術管理者。如果一個從大廠出來的程式設計師在小廠呆了幾年後再想回去做管理就很難了。因此有不少從大廠出來的程式設計師選擇去中小創業公司做技術 Leader,有些人不止自己去還帶著自己原來的團隊一起加入。
  • 解密華為、阿里、字節、騰訊的職級薪酬體系
    一般來說,應屆畢業生剛入職到阿里為P5,工作1-3年之後升職到 P6,阿里一般到 P7 才給配股票。目前阿里需求量最大的職級範圍分布在 P6-P8,這也是阿里集團佔比最大的級別。P6 級別的程式設計師 title 是高級工程師,P7 便已經是專家級別,P8 則是高級專家。一般而言,江湖上行走小有名氣的阿里程式設計師至少也是 P8 級別。
  • 37歲老員工裸辭,120天被497家公司拒絕,獵頭回復超齡了
    而這種年齡限制在程式設計師這一行業更是明顯,因為網際網路更新換代是非常快的,而且程式設計師也需要經常會加班,年紀大了之後身體也吃不消。之前就有一位程式設計師在裸辭之後,因為年齡的問題,120天內被497家公司拒絕,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程式設計師拒絕去阿里、頭條,拿了谷歌校招offer,網友:真本事
    小編是一個多年開發經驗的程式設計師,前端、Java、Python我都懂,如果你在入門學習WEB前端的過程當中缺乏系統的學習教程,或者說缺乏一個交流技術的地方,你可以申請加入我的WEB前端裙:前面五一八,中間六七二,最後六九三。
  • 騰訊華為阿里食堂也太奢靡了吧,你的同伴都在嫌棄你的公司食堂
    馬雲吃員工餐在創業熱潮下,每天都有5000家新公司成立。由於肆無忌憚的公司仍在壓制員工,一些獨角獸公司仍在「創造」各種福利政策,以保住員工,除了無法拒絕的高薪之外。華為阿里食堂大曝光要留住員工的心,首先要徵服自己的胃,愚蠢的公司強迫員工加班,每周9天9, 6天。不僅員工抱怨,而且他們也停止了申請。這個聰明的公司正在建一個頂級餐廳。
  • 「大齡」碼農的「中年危機」:35歲之後,IT程式設計師的出路在哪?
    中美兩國大齡程式設計師面臨的現狀招35歲以下的員工已經是中國的網際網路圈子裡面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去年網曝阿里內部要求儘快實現P8全員在35周歲以下,儘管後來阿里內部的人出來闢謠,但是正常人也都明白這種事情官方也肯定不會大大方方地承認,有些事情只能放在臺下說。
  • 騰訊、華為、阿里的員工都是幾點下班?大家都是工作狂啊!
    先來看看騰訊,騰訊的正常下班時間是5:30,不過騰訊使出一招小技能,6:30的時候會有公司大巴送員工回家,看來騰訊的員工一般會加班一小時。好像不是很多嘛,且慢,騰訊還有大招呢。晚上八點的時候騰訊會為員工提供一份豐富的晚餐,好比自助餐一樣,員工吃了飯也省得回家做飯洗洗刷刷勞累了,這一下就誘惑了不少人呢,很多人都會選擇加班到晚上八點。然而這並不是全部,後面還有殺招!如果加班到晚上十點,員工回家的路費會由公司報銷,這時候公交車不多,很多人會選擇打車。騰訊果然是妙啊。
  • 騰訊員工炫耀:騰訊職級改革,T4對標阿里P7,這不過分吧?
    在網際網路坊間一直有這麼一種說法,意思大致是百度靠技術,阿里靠運營,騰訊靠產品。那麼,大家知道網際網路這頭三把交椅的職場體系是如何區別的嗎?三大網際網路之間的人才體系又是怎麼劃分的?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今日,有騰訊的員工在網際網路職場發帖爆料稱,騰訊職級改革了,T3-1以後是9級工程師了,比阿里的P7還大2,以後是無敵的存在了。騰訊T4對標阿里P7,不過分吧?這樣的爆料也是瞬間引起了網友的圍觀與議論,我們先來看看網友都是怎麼說。
  • BAT和華為職級薪資股權曝光:阿里員工16薪,P10是業界「大神」
    BAT和華為職級薪資股權曝光:阿里員工16薪,P10是業界「大神」  Winnie Lee • 2019-06-23 11
  • 程式設計師提升技術還是學歷?
    職業生涯高度學歷高的人受外企喜歡,可能小公司更喜歡。在大公司裡人才濟濟,能學到很多東西但晉升空間也會有所難度,而小公司的競爭壓力就會少很多,也許幾年之後就搖身一變成了leader,而領導者的學歷也是企業的門面,學歷更高的人可能在能力相差無幾的時候更勝一籌。同樣是程式設計師,本科學歷憑什麼就比專科學歷更吃香?
  • 騰訊勸退35歲「高齡」員工:中年人的崩潰,從被裁開始
    不止騰訊,全球第二大軟體公司甲骨文公司也進行過裁員調整。 首批被裁的員工數量大約在 900 人左右,其中中槍的多是35歲左右的工程師。 35歲在職場上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再看一組數據你就知道了。 公務員考試的年齡上限是 35歲。
  • 城市大腦獨樹一幟,阿里雲比騰訊雲華為雲厲害在哪?
    阿里雲佔下這個市場後,廣受歡迎,一時間騰訊華為紛紛跟進,都想分一杯羹。但細觀浪潮,不難發現阿里雲、騰訊、華為諸家中,阿里雲依舊是行業標杆,而華為雲和騰訊雲有不免有舊瓶裝新酒之嫌。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入場智能城市境況對比河都過了為什麼還要摸著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