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人到中年,無論是在大公司的,還是小公司的中產,都有一種對中年危機的隱隱擔憂。2018年年底開始的裁員潮至今為止,依然是沒有回暖。幾乎所有公司都在節衣縮食。很多崗位,面臨非常激烈的競爭。讓很多人有點對未來充滿迷茫,筆者這個話題不是來販賣這種焦慮,而是想通過一些真實的案例,讓大家能快速走出困境。
在網際網路職場社區,一位中年職場人發帖感慨到。80後程式設計師面試,頻頻被pass也是無奈,網際網路技術更新太快。並分享了自己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一些事。
據該職場人描述。自己今年31歲,薪資要求在25k左右,之前在阿里工作,現在離職,找了快一個月工作了,發現工作真不好找,自己有大廠7、8年的經驗,如今出來才發現自己的成長速度已經遠遠跟不上這個社會的進步了,難道程式設計師30左右就已經被社會淘汰了?這樣的感慨也是瞬間引起了網友的圍觀與議論,我們先來看看網友都是怎麼說?
有網友就說到。十年前還沒有前端這個職業,現在流行的架構技術都是最近四五年發展的。許多人說萬變不離其宗,是我面試時候說我能學會但是人家不信啊,人家也不願意給更高的價格,人家要的是這個新技術你也得用了三年以上。我不是說哈,好多90後的小青年比我都還抱殘守缺。更新技術棧是程式設計師的本能,因為再新的技術都是在既有技術基礎上發展而來,你如果持續關注就基本毫不費力,只有常年放羊的,猛地一看,這麼多新技術看不過來了。只不過就是懶讓自己掉隊了而已。
也有網友問到。不知道你說的是哪方面的技術更新很快?其實這麼多年核心的都基本沒怎麼變,TCP就更新了多了一個epoll,資料庫用得最多的還是mysql。至於你說的那些框架和新語言例如go,確實更新了不少,但是底層都沒怎麼變得。數學不好,然後記憶力不好,處理問題主次不分,鑽牛角尖,這樣的程式設計師比較難往下走。
也有網友說到。其實並不是技術更新的快,一個老程式設計師學起來會非常快,並且也很穩!只是公司根本不要35歲以上的!視頻所說的潮流呀,什麼的都很膚淺!一個底層c++程式設計師學起那些新語言和框架非常快,並且觸類旁通,會非常深入的理解這些新語言!你找下份工作的時候一樣有同樣的問題,如果不是工作用到的只是簡單了解根本無法深入!
也有網友吐槽到。我面試別人就一張A4的紙,上面5道力扣上選的算法題,如果思路可以就面試,面試只問他自己做過的項目,聊聊他經歷過的業務,了解下他如何處理事的,以及他的思路。感覺聊得來認可這個人的印象基本就差不多了。很多hr上去就問技術細節,那首先我覺得你作為面試就偏了,就像面試造火箭,入職擰螺絲。其實95%以上的公司項目都是小系統要不了什麼分布式大並發kafka hbase這些東西,面試的時候就要整一些很時髦和深入原理的東西問。
看了網友這麼多吐槽,筆者最後再總結幾句。
其實現在市場淘汰中年人真不是技術更新不更新的問題,多數企業淘汰中年人是因為健康、家庭、薪資、加班、管理等……
在網際網路領域,按照我們國內現在的行情來說,技術更新並不快。真正能技術變革的公司就只有阿里,百度,騰訊,網易,美團這些,而且這些公司研發出來的技術也沒有真正顛覆性的,更多的是對現有國外框架的一個改進與二次迭代這樣的,所以,基礎不是什麼短連結長連接,也不是什麼分布式和集群,個人認為是理解創新,而不是照搬。
國內多數面試官往往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過度面試技術問題,而且面試的技術都是自己有準備的,也是自己公司目前用著的,這種面試是有很大缺陷的。程式設計師技術這東西只要在對應的應用場景用幾次,很快就能上手,只是求職者以前工作環境沒用過而沒了解而已,求職者的後期的開發潛力這才比較重要。
而且,那麼多新技術你真的學得過來嗎?正確的職場,只有分工明確才是明智之舉,你只要關注自己強項的領域,並不斷更新。網際網路新技術更新這麼多這麼快,學到你死你都學不完,人生就那麼短,恨不得什麼都會,痴人說夢。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學那麼多新的框架等這些所謂的新技術,真的有用嗎?關鍵是對技術的理解,個人的能力,當新工作需要時,查查資料就可以很快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