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的「紅色翻譯」

2021-01-08 中國社會科學網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翻譯也在其中發揮了不可替代、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馬列主義引進、軍事學術思想探討、對敵宣傳、軍事情報收集、軍事外交等方面,翻譯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軍隊和其他進步力量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

對內翻譯引進馬列主義及其軍事思想

抗戰時期,解放區存在著三個編譯出版機構:馬列學院編譯部、八路軍抗日戰爭研究會編譯處以及中宣部編譯局。這些機構翻譯出版了大量馬克思主義和軍事著作,1941年、1942年出版數量最多,以俄譯漢為主。

第一個重要的紅色編譯機構是馬列學院編譯部。1935年紅軍到達延安以後,更加迫切需要馬列主義來指導抗日戰爭。5月,延安馬列學院成立,後設立編譯部,由院長張聞天兼任主任,編譯部配置專職翻譯5人:柯柏年、何錫麟、王石魏(王實味)、景林和龔澎(女)。另外有王學文、吳亮平、成仿吾等為兼職譯校。編譯部翻譯出版大量馬列主義著作,包括軍事論著、《史達林選集》5卷本、《馬恩叢書》10卷本以及《列寧選集》18卷本。其中有些書籍可以用來指導戰爭。

第二個重要的編譯機構是軍委編譯處和其後的八路軍抗日戰爭研究會編譯處。軍委編譯處於1938年成立,由曾湧泉領導,葉劍英指導。翻譯人員有曾湧泉、何思敬、曹汀、焦敏之、常彥卿等。這是第一個由中央軍委建立的專門翻譯馬列軍事著作的機構,擔負著翻譯馬列軍事論著、蘇聯軍事科學著作、戰鬥勤務教科書和紅軍條例供我軍學習參考的重要職責。1939年1月,八路軍軍政雜誌社成立後,設立了八路軍抗日戰爭研究會編譯處,它與軍委編譯處實際上是兩個牌子,一套班子。

八路軍軍政雜誌社出版了一套《抗日戰爭參考叢書》,有十餘本,包括《馬克思列寧主義論戰爭與軍隊》《恩格斯軍事論文選集》《列寧讀戰爭論的筆記》等。此外,《八路軍軍政雜誌》還設有「譯叢」一欄,刊載軍事譯文16篇。例如,焦敏之所譯恩格斯《衝鋒》,介紹了兩軍對峙準備會戰時使用的幾種攻擊方法。

第三個編譯機構是中央宣傳部編譯局。1941年5月,延安馬列學院改組為中央研究院,設立中央宣傳部編譯局,柯柏年、張仲實、何錫麟、曹葆華等為譯校人員,完成了《列寧選集》20卷和《史達林選集》5卷的出版。

毛澤東和中共中央高度重視翻譯工作。1942年9月,毛澤東在給何凱豐的信中指出,「整風完後,中央須設一個大的編譯部,把軍委編譯局併入,有二三十人工作,大批翻譯馬、恩、列、斯及蘇聯書籍,如再有力,則翻譯英、法、德古典書籍」。毛澤東建議由吳亮平主持編譯部,「做翻譯工作,學個唐三藏及魯迅,實是功德無量的」。

1943年5月,《中共中央關於一九四三年翻譯工作的決定》得以發布,這很可能是中共中央歷史上第一份此類決定。決定指出:「翻譯工作尤其是馬列主義古典著作的翻譯工作,是黨的重要任務之一。延安過去一般翻譯工作的質量,極端不能令人滿意。為提高高級幹部理論學習,許多馬恩列斯的著作必須重新校閱。」 

對外譯介革命理念和軍事思想

解放區雖然地處內地,但中共突破重重封鎖,積極向外翻譯、傳播中共的革命理念和軍事戰略思想,告知全世界中國的抗戰勢態,爭取國際社會的同情和支持,鞏固抗日統一戰線。

為了向世界人民宣傳中共歷史、抗戰形勢及現行政策,在任弼時的組織下,師哲等人將中共領導人的重要著作譯為俄文,例如毛澤東的《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及《新民主主義論》等。1939年,周恩來赴蘇聯治病期間,給共產國際起草一份報告《中國備忘錄》,由師哲等譯為俄文,交共產國際的執委們閱讀。周恩來向共產國際匯報時,師哲參與了口譯。後來周恩來的報告譯成俄文,發表在1940年的《共產國際》雜誌上。

1938年5月,毛澤東發表了長達5萬字的《論持久戰》,有力地駁斥了當時盛行的「亡國論」及「速勝論」,在全國引發強烈反響。中共中央決定對《論持久戰》等毛澤東著作進行英譯,擴大影響範圍。抗戰時期《論持久戰》出現了4種英譯稿,除許孟雄和楊剛的譯稿外,還有刊登在《譯叢周刊》的英譯稿及伊斯雷爾·愛潑斯坦的英譯稿。

楊剛的譯文名為Prolonged War,從1938年11月開始,分4期連載於上海英文刊物Candid Comment(《公正評論》)。此外,《論持久戰》英譯稿還被編成單行本發行,毛澤東為此寫了序言《抗戰與外援的關係》,並譯成英文一同印發。毛澤東寫道: 「上海的朋友在將我的《論持久戰》翻成英文本,我聽了當然是高興的,因為偉大的中國抗戰,不但是中國的事,東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引起世界上熱愛和平人士的廣泛關注,得到了國際上的高度評價。

翻譯服務於戰場上的對敵鬥爭

在戰場上,翻譯至少在兩個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首先,重要軍事情報的獲得,離不開翻譯。一方面,繳獲的日軍機密資料會被翻譯出來,成為作戰參考。1939年,八路軍在大龍華戰鬥中繳獲大量日軍文件,其中就有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部3月頒發的《關於剿匪與警備的指針》,被譯為《華北方面的日寇戰術》。這些譯件為中共制定一些對敵作戰方針、原則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參考。另一方面,地下工作者還利用翻譯身份,打入日軍內部,參與重大的軍事決策活動,獲取軍事機密。

其次,八路軍對日偽開展戰地宣傳戰時,翻譯也必不可少。八路軍建立了各級敵軍工作組織,運用貼標語、散傳單、火線喊話、唱日文歌曲等方法,開展對敵宣傳工作,瓦解敵軍。1944年5月,由浙東遊擊縱隊敵工部與在華日人反戰同盟浙東支部合辦日文《解放周報》,由吉永久壽秀、慄原、田中等翻譯,讀者對象主要為日本士兵。

 翻譯服務於解放區對外交流

翻譯也參與了解放區對外交流。從1936年開始,一些外國新聞記者,如埃德加·斯諾、史沫特萊、詹姆斯·貝特蘭等陸續深入延安採訪,他們對解放區軍事政治的新聞報導,向世界宣傳了堅持抗戰的中國共產黨及其軍隊。擔任口譯任務的有黃華、吳亮平等人。隨後,這些記者的著作也大多被翻譯成漢語,在國內出版發行,如《西行漫記》等。1944年5—10月,21人的「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訪問延安,陳家康、徐克立、柯柏年、秦邦憲等參加了翻譯接待工作。記者團的訪問著作也被翻譯成中文,在國統區出版發行,如斯坦因的《紅色中國的挑戰》、福爾曼的《北行漫記》和《西行漫影》等。此類英譯漢著作多達30餘本。1944年7月至1945年4月, 30多人的美國軍事觀察組訪問延安、陝甘寧邊區時,柯柏年、陳家康、凌青、黃華、馬振武等承擔了翻譯工作。

抗戰時期,湧現了一批傑出的翻譯家,包括劉伯承、左權、伍修權、師哲等。劉伯承在漫長的戎馬生涯中,翻譯、校譯和編譯了近百萬字的外國軍事論著,是我國現代軍事翻譯的奠基者。他在抗戰時期的譯著有《現在我軍要遂行的衛生勤務》《蘇軍步兵戰鬥條令》(與左權合譯)、《軍隊指揮法》、蘇軍《合同戰術(上部)》等。所有這些著名的翻譯家以及隱姓埋名的譯者為抗戰勝利所作出的紅色翻譯貢獻,將永遠銘記在共和國的史冊上。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馬漢《海權論》在我國百年翻譯與接受研究」(17BYY200)、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一般項目「跨學科視角的抗戰時期軍事翻譯研究」(16YJA740025)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重慶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羅天

精彩推薦:

嘔心瀝血的翻譯家

中國影視作品在海外的翻譯與傳播

翻譯傳播研究促知識轉化效果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相關焦點

  • 「紅色翻譯」百年回眸
    因此,我們有必要對百年來的「紅色翻譯」進行鉤沉,以傳承「紅色翻譯」基因,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翻譯加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 五四運動是一場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亦是一場新舊決裂、思想解放的啟蒙運動。
  • 國家翻譯實踐中的紅色經典外譯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對外翻譯活動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此後對外翻譯一直斷續進行著,但主要是由個人或團體發起的小規模翻譯行為。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對外翻譯得到國家和政府的支持,在規模和數量上遠遠超越以往的水平。其中,集中體現國家意志的紅色經典外譯尤為引人注目。
  • ...獻禮70年——揭秘紅色博物館」帶您走進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
    在波瀾壯闊的70年中,北京作為紅色文化資源的重要聚集地和傳承地,留下了很多彌足珍貴的革命史料和紅色印記。它們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我們感受革命精神的重要場所。近日,北京市文物局與北京時間共同策劃推出「獻禮70年——揭秘紅色博物館」專題欄目,帶您探訪一處又一處紅色印記,重溫那些崢嶸歲月!敬請關注!
  • 抗日戰爭中的「八嘎呀路」是什麼意思?翻譯成中文,原來這麼傷人
    抗日戰爭中的「八嘎呀路」是什麼意思?翻譯成中文,原來這麼傷人在我國近代史上,發生過一段非常屈辱的歷史,就是抗日戰爭,日本人在我國殘忍殺害我們的同胞,即便是已經過去了很多年,我們依然不會忘記。而抗日戰爭時候,因為語言不同,日本人經常罵八嘎呀路,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翻譯成中文,很傷人。在歷史上,我國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日本只不過是我國的附屬國,所以很多文化,都是從我國學習了。唐朝時期,也是我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日本也融入了很多漢文化,雖然語言不通,但是有些日語還是和中文有一些關聯的。
  • 緬懷抗日英烈 傳承紅色基因 延川縣城關小學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系列活動紀實
    important}緬懷抗日英烈 傳承紅色基因 延川縣城關小學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系列活動紀實緬懷抗日英烈 傳承紅色基因75周年,深切緬懷抗戰英烈的光輝業績、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讓全體少先隊員在重溫歷史中,了解歷史,學習抗日戰爭期間英雄的事跡、精神,樹立「振興中華」的偉大歷史使命,努力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銘記烽火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省文化和旅遊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與梅州、韶關、清遠、雲浮四市聯動舉辦「銘記烽火歷史、傳承紅色基因———走進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系列活動。
  • 【盂縣紅色文化系列】盂縣西南關抗日戰爭戰鬥遺址
    南婁鎮西南關村古稱西南管村,是明代內長城中通行於東、西方向的一處古關口,後演變為西南關村。村紅色革命紀念館內保存有晚清、民國時期茶馬古道歷史文化和「永昌店」及近代革命歷史故事等店鋪銘文書籍。
  • 「抗日戰爭」的翻譯到底是什麼?
    我與廣大的中國同胞一道守候在電視機前看了這場盛況空前的大閱兵。我也與廣大的翻譯同行一樣,一邊看著英語頻道,一邊聽著中文頻道,同步監聽著閱兵相關詞彙的官方譯法。首先來說說反法西斯戰爭和抗日戰爭的譯法,全世界只有中國會把它叫成」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因此這詞也算是個具有中國特色的詞彙了。
  • 一點學習-聊一聊抗日戰爭中的日軍翻譯官
    這些被挑選出來的人被集中起來學習日語及一些簡單的情報知識,然後再分配給日軍的各個小分隊,在平時的生活和翻譯工作中繼續學習日語。以上就是日軍翻譯官的大部分來源。在擔當翻譯官的中國人中,有兩個比較有名的人物,他們當翻譯官的途徑不同於上面所述。1.
  • 東營市勝利第一小學組織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紅色教育主題活動
    魯網9月10日訊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2020年9月5日,東營市勝利第一小學組織了豐富多彩的紅色教育主題活動。在國旗下,老師帶領同學們回顧了抗日戰爭的深刻歷程,深切緬懷了革命先烈。優秀少先隊員代表同學們發言,同學們紛紛表示對來之不易幸福生活的珍惜。
  • 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看抗日戰爭中大學如何在炮火中活下來的!
    75周年#75年前的今天,日本籤署投降書,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這14年來,中國的高等教育顛沛流離,在奔忙中延續著文化的星火。今天我們來看看在抗日戰爭中,大學是如何抗戰的!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在中國教育史上是一個無法忘記的名字。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
  • 抗日戰爭詞彙權威英譯
    中央編譯局近期連續發布了一批中央文獻重要術語權威英譯,最近發布的這些術語側重於抗日戰爭期間的重大事件、戰役、戰術、抗戰的主要力量,既充分反映了抗戰的歷史,也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同時,他們還挑選了一些揭示日本侵略者滔天罪行的術語。這些術語主要來自習近平總書記相關講話,以及正在翻譯的《中國共產黨歷史》。
  • 尋找紅色記憶,講好紅色故事——濰坊濱海紅色旅遊景點展播之固堤場...
    濰坊濱海紅色文化底蘊深厚,早在抗日戰爭前期和初期,我黨在濰坊濱海區境的大家窪和央子建立起了基層組織。抗日戰爭爆發後,這裡曾是山東抗日戰爭的主戰場之一,是著名的紅色「渤海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渤海五分區、清東根據地、壽濰縣、昌濰縣的指揮核心區,是清東軍分區、清東獨立團、昌濰獨立團等的抗戰最前線。八年抗戰中,英雄的濱海兒女聽從黨的召喚,穿上軍裝,拿起鋼槍,站在了救亡圖存、保家衛國的最前沿,湧現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在艱苦卓絕的抗戰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 雙峰縣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如火如荼
    雙峰縣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如火如荼 核心提示: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為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和愛國主義,雙峰縣在全縣範圍內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抗戰老兵主題紀念系列活動,通過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跡、尋訪紅色足跡、關愛健在抗戰英雄、推出優秀抗戰劇目、舉辦詩歌朗誦活動、開展網上緬懷先烈等活動,進一步激發廣大群眾的愛國熱情,更好地凝聚改革力量、增強發展信心。
  • 雙語Bilingual 「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英語怎麼說?
    接受日本投降籤字儀式 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 美軍軍艦「密蘇裡」號上舉行 日本代表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字 中、美、英、蘇等9國代表相繼籤字 接受日本投降 至此
  • 《中國抗日戰爭史簡明讀本》英文版出版座談會在京召開
    《中國抗日戰爭史簡明讀本》英文版出版座談會在京召開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0-21 14:55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史競男)《中國抗日戰爭史簡明讀本》英文版出版座談會,21日在中共中央編譯局召開。
  • 緬懷紅色精神,鼓動時代脈搏
    2020年7月,洛陽師範學院外國語學院積極響應「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的號召,組建了河南省紅色教育基地公示語翻譯調研團隊。團隊成員充分發揮學科專業特色,以線上組隊、線下實踐的方式對河南省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行實踐調研。經過分析討論,最終將此次的實踐目的地鎖定在了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的安陽市。
  • 愛國讀書|南山中學舉行抗日戰爭勝利七十五周年紀念活動
    南山中學歷來有紅色血液,紅色傳統,紅色底蘊。值此75周年之際,在校黨委的領導下,校團委組織學生代表和教師代表在明軒亭為在民族解放的抗日戰爭,人民站立的解放戰爭和捍衛世界正義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壯烈犧牲的南山英烈獻花致敬。南山中學黨委書記、校長徐勇帶領師生代表緬懷先烈並講話。
  • 英語四級翻譯真題每日一練:紅色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英語四級翻譯真題每日一練:紅色 2019-04-04 10:56 來源:
  • 銘記歷史,緬懷紅色歲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2020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在那場艱苦卓絕的反侵略戰爭中,在中華民族危亡的時刻,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像火山一樣迸發出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國以及各國人民並肩戰鬥取得的偉大勝利。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抗日宣言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爆發,震驚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