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為女復仇毀屍滅跡卻被民眾力挺?這部反殺電影講的是正義必勝

2020-12-20 桃桃淘電影

2019年最後一個月,每一周的電影院線都被不同類型題材的大片新片擠得滿滿當當。

原本計劃在20號上映的電影《誤殺》,早先提檔到12月13日,也就是本周五上映。這一調整背後,足見片方對電影本身的信心。

而在上周末超前點映之後,影片微博大V推薦度高達100%,貓眼點映評分9.6分,淘票票點映評分9.2分,均位列同期最高。

豆瓣評分也提前釋出,達到了7.6分:

——這個分數,放在華語犯罪電影的語境中,可以說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了。

實際上,在華語犯罪領域,最具資歷與水準的,還是香港電影。無論是警匪還是黑幫題材,香港犯罪片早已形成獨樹一幟的類型框架與藝術風格。

反觀內地商業犯罪片,目前仍處在學習和模仿的階段。然而大部分的成果也算不上理想,不僅口碑上遭受詬病,票房方面也難以佔據主流。

《誤殺》的出現,或許將填補內地犯罪片的這一空白。在影片的豆瓣短評裡,不少觀眾給出了非常高的讚譽:

今年最好的國產商業片

「今年賀歲檔最有勁兒的電影」

「今年華語犯罪片無法忽視的存在」

每個人對電影的評判標準不同,這部作品能不能配得上「最好」的頭銜,還有待商榷。但通過這些評價,可以肯定的是,《誤殺》是這個賀歲檔期值得一看的國產佳作。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影片,我的答案會是——爽。

這種爽有別於爆米花大片帶來的感官刺激,而是在情感上,給人一種酣暢淋漓、意猶未盡的滿足感。

滿足感源自影片的故事,一場由性侵引發的血案。

影片背景設置在東南亞的一座邊陲小鎮,肖央飾演的李維傑經營著一家小小的網絡公司,和妻子阿玉(譚卓飾)、兩個女兒過著簡單平靜的日子。

一次意外,將他們的安寧生活徹底打破。

大女兒李平遭到同學強暴,反抗時誤殺了對方。這個性侵者,恰巧是當地警察局長拉韞(陳衝飾)的兒子。

為了維護女兒、保護家人,李維傑決定隱瞞秘密,掩蓋一切證據,也在不知不覺中開啟了一場與警方的艱難較量。

《誤殺》改編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但在原作的基礎上,對故事背景和情感內涵都進行了本土化的改編。

原版故事的發生地是在印度南部果阿附近的小城,這部影片的場所則搬到了東南亞的熱帶小鎮。新的背景,新的環境,也帶來了影片情節的新的內在邏輯。

當誤殺發生時,為什麼不選擇報警?在故事的前情鋪墊下,我們很容易理解這一抉擇的合理性。

影片導演柯汶利的鏡頭下,這個邊陲小鎮喧鬧擁簇、魚龍混雜、遵守著簡單粗暴、卻充滿弊端的運轉法則:

負責確保居民安全的督查長期濫用私刑,法律成為架空的神話,民怨載道,可大多是敢怒不敢言。

也正因為親眼目睹過警察不分善惡、仗勢欺人的粗暴嘴臉,李維傑才決定用自己的方式、用一切力量去保護家人不受到無端的傷害與不公的對待。

他們一家人在遭到逮捕和關押後,也獲得了小鎮居民的一直支持與力挺。畢竟,李維傑的處境不只是個體的遭遇,而是小鎮居民的常態。李維傑本人,也早已成了被霸凌已久的弱勢居民的代言人。

同時,站在他對立面的敵人,也實在太強大了。

拉韞身為警察局長,而她的丈夫正在競選市長,這個家庭在小鎮幾乎隻手遮天。身為一介草民,李維傑在人為的審判體系中能有多大的勝算,可想而知。

一個是手無寸鐵的弱者,一個是掌握權勢的強者,兩方看上去實力懸殊,但真正碰撞起來卻是一場難解難分的強強對決。

李維傑雖然只是一個平時幫人裝網線、修網絡的小老闆,但卻擁有一技之長——對電影十分了解,是一位資深影迷。

他在影片裡說,只要看過一千部電影,這個世界就沒有你會覺得稀奇的事情。

而電影,也在陰差陽錯間,成為他保護家人的強大武器。

另一邊,陳衝飾演的拉韞,則是偵破過1000起犯罪案件的資深警察,經驗豐富,成熟老道。

多年的查案經歷,讓她具備比其他警察更敏銳的觀察、更縝密的邏輯。

1000部電影與1000起案件,兩人的較量如同來自不同派別的武林高手之間的對決,是整部電影最大、最精彩的看點。

李維傑仿照電影情節,編織出一個交錯了時間與空間的精妙故事,為對手布下一場充滿陷阱的迷局。

拉韞也是見招拆招,尋找出破綻後又逐一破解掉對方實施的障眼法。

這個過程極其精彩,也歸功於情節本身,對懸念的絕佳處理。

最開始,影片從李維傑一家的視角切入,觀眾目睹了誤殺的全程,見證李維傑指導家人如何應對警察的盤問,也跟隨他們一起經歷了製造不在場證據的布局。

過程最妙的地方在於,故事並沒有挑明所有不在場證明將如何發揮效用,沒有解釋李維傑一切舉措的緣由,也就因此營造出諸多懸念。

有設局,就有破局。而真相的揭曉,往往能帶來恍然大悟的快感。

而這個任務,就交給了警察局長拉韞。在故事後半程,影片視角又從她的視角切入,跟隨她沿著李維傑布下的迷局,一點一點破解開所有的懸念與難題。

設立謎題與解決謎題之間,充滿了跌宕起伏的反轉,讓人看得無比過癮,卻又十分複雜糾結:

我們在情感上不希望拉韞順利解謎,李維傑一家也能就此相安無事;

可同時又出於理智地想要透過拉韞的分析推理,去揭曉懸念背後的答案。

《誤殺》在一度程度上,兼具社會派推理和本格派推理的元素,既有對社會現實的描繪與探索,也存在環環相扣的假設與推演。

影片故事的重心,顯然更多押注在後者上,這也是它能夠成為犯罪爽片的原因所在。畢竟,如果單從觀感出發,本格推理觀看起來顯然比社會推理更過癮。

但犯罪推理,想讓人爽到,並不簡單。

因為環環相扣的情節,往往需要最縝密最合理的邏輯支持,非常考驗編劇的功力。從這一點,也能感受到影片的用心與誠意。

另一方面,這也體現出影片對觀眾智商的尊重,用無數細節、許多伏筆構築起一個自洽的邏輯閉環,炮製出一場驚心動魄的腦力對決。

類型化的推理情節下,《誤殺》不乏對人性與情感的深層挖掘。

李維傑與拉韞的對立,都源於他們父親/母親的身份。

表面上這是一出罪犯與警察之間的智鬥,但本質上,卻是一場親情的博弈——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家人。

也正是他們為人父母的身份,故事才構建出一個左右兩難的道德困境:

這起意外死亡中,每個人都擁有善惡交織的複雜性。

李維傑為了保護家人而毀屍滅跡,然而他們一家也是遭到權勢霸凌的受害者;

拉韞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孩子,可也為了查明真相濫用私刑,不惜傷害其他的孩子。

這場對決,沒有最終的勝利,只留下令人唏噓的兩敗俱傷。特別是影片結尾一處細思極恐的細節,比原版結尾要殘酷黑暗得多。這不僅加深了李維傑內心的愧疚與負罪,也為故事裹附上一層更為厚重的無力感。

面對故事建立的道德天平,《誤殺》並沒有直接偏袒於任何一方,而是在電影尾聲藉由對路人的採訪,呈現出人們截然不同的觀點與心聲。

到最後,鏡頭對準了秦沛飾演的鄰家老伯,他久久凝視著畫面,露出意味深長的表情,而電影就定格在這極具情感衝擊力的一幕。

那一刻,秦沛直對鏡頭的眼神,也正是向銀幕之外的觀眾發問——

道德天平上,你更傾向於哪一方?

在看過影片之後,相信你也會得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在上周六,我們桃桃觀影團和這部影片一起去了蘇州,和現場一百位觀眾一起提前觀看了這部犯罪反殺爽片。

老規矩,定製票根和手幅,送給現場的觀眾們。而作為第一次來到蘇州的桃桃觀影團,工作人員也專門帶去了我們的摺扇送給現場參與互動的觀眾。

精彩刺激的112分鐘觀影后,現場觀眾也積極分享了各自的觀影感受。

有人誇讚影片將受害者轉換為加害者這個衝突設定,也特別喜歡片中的那些隱藏線索,比如警察局長兒子的屍體到底去了哪兒呢?其實是可以猜測到的。限於劇透風險,這裡就不詳細分享現場觀眾的猜測了。

當然,現場誇讚最多的還是陳衝和譚卓的表演,特別是她們在警察局對話那一場戲,看過的男人女人都說好。但這部電影的演技全程在線,正是這些主角們之外,那些小配角也都非常精彩,比如那兩位小警察。

而現場討論最為激勵的還是影片對於結尾的處理,對於男主角的選擇,大家各自分享了自己的觀感,是出於信仰的感化,還是出於對家人的保護,或是真的為了平息社會的暴亂?大家都有話要說。

能將好的作品分享給大家,還能收穫到大家的喜愛,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呢。

最後是幾位現場觀眾的線上分享,也給大家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吧~

影片明天正式公映,感興趣的朋友記得去看哦!

相關焦點

  • 法國4名大學生模仿美劇毀屍滅跡
    原標題:法國4名大學生模仿美劇毀屍滅跡  大熱一時的美劇《絕命毒師》又「捲入」命案。4名法國大學生上周末受到警方指控,涉嫌效仿劇中情節,將肢解後的受害人屍體泡在酸性液體中,企圖毀屍滅跡。   作案後,他們企圖毀屍滅跡,效仿《絕命毒師》中男主角「老白」即懷特和平克曼的做法,買來塑料桶和酸,把布爾索的屍體放進桶裡,試圖用酸溶解。為了能把全部屍體放進桶裡,他們殘忍地肢解了屍體。   3名「男學霸」   既沾毒又販毒   隨後兩天,嫌疑人還「冷靜」地多次前往案發現場,確認屍體是否完全溶解,並在室內噴灑空氣清新劑,以掩蓋屍體腐爛氣味。
  • 電影版《人民的名義》曝光,最恐怖幕後黑手,建殯儀館毀屍滅跡?
    大家好,天天一起看電影,我是喜歡看電影的笨熊。處理屍體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像南京刁愛青案那樣碎屍?還是像是藍可兒案那樣把屍體藏水箱?這部犯罪電影裡,幕後黑手處理屍體的手法應該就是用殯儀館來毀屍滅跡的。影片講述技術科的蘇見明(雷佳音)為了破案不顧局長父親(張國立)的反對和敏感人物富商黎志田(于和偉)進行接觸,因此見識到了黎志田的可怕之處,但是隨著調查的深入蘇見明發現背後的勢力比想像中的更可怕。
  • 10部女性復仇反殺電影
    因為看電影就是我最大的樂趣!接下來給大家推薦10部女性復仇反殺的電影,讓你在家看得腎上腺素飆升,極其舒爽。廢話不多說,直接上片。1.這部電影是他的處女作,先後在坎城等國際電影節亮相,頗受好評。該片講述了在一個孤島上被家人任意欺負和凌辱的女主,在意識到女兒也受到威脅後,終於爆發,簡直大快人心,讓人拍手叫好。這是一起對男權爆發的反殺,當女主唯一的希望也冷漠地將她拋棄時,她只能絕望地暴走。
  • 圖財害命、製造火災毀屍滅跡!陝西一命案被告人被判死刑
    後經警方偵查,發現這是一起毀屍滅跡的兇案。經過大量偵查,警方將犯罪嫌疑人鄧某濤抓獲,鄧某濤交代了6月18日晚其為了圖財將同村遠親李老太太殺害,後於第二天上午製造了火災的行為。
  • 學生掄凳砸死店主,損壞監控搶走8600餘元縱火毀屍滅跡,被判死刑
    當時的火勢很大,他喊了很多聲都沒有人回應,他只好給遠在東莞的父親打電話,一邊把家人叫了起來,他們拿著水桶一起救火,隨後消防人員也趕到了現場。在大火熄滅後,他們進房子查看了情況,發現有異常,店裡的監控主機和顯示屏都不見了,他們懷疑這是有人故意縱火,立即撥打了110。
  • 胥河血案(連載十三:毀屍滅跡,亡命天涯)
    十三、毀屍滅跡,亡命天涯從前人們讀書,學習《三字經》時第一句便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 將受害人扔進池塘毀屍滅跡,河北警方破獲15年前命案 3嫌犯為逃避制裁曾訂攻守同盟
    河北省衡水市公安局9月14日透露,衡水、阜城兩級公安機關經連續攻堅,成功破獲阜城縣「2005.5.25」命案積案,15年前曾轟動一時的無名屍案告破。  今年以來,衡水市公安機關開展積案攻堅行動,對命案積案、無名屍案件逐一過篩,對該案進一步工作,初步確認死者馮某身份,認為陳某具有重大犯罪嫌疑。但是,在公安機關傳喚期間,陳某一度避重就輕,堅稱馮某系自殺,兩名同案嫌疑人供詞也如出一轍。
  • 丈夫殺死妻子後毀屍滅跡,美國警方束手無策,華人李昌鈺巧破奇案
    1943年,母親王淑貞帶著13個孩子遷往中國臺灣省,父親則在1949年準備和家人團聚時,所乘坐船隻出現事故,不幸遇難。自此,家族敗落。當時李昌鈺才11歲,母親一個人帶著13個年幼的孩子生活,不管多困難,她都堅持送孩子們去上學。孩子們不負眾望,都成了博士。李昌鈺在18歲時考上了海洋大學,卻發現中央警官學校在招生,學費全免,還有補貼,畢業後工作也有保障。這對家庭條件不好的他來說,誘惑非常大。
  • 湖南一學生掄凳砸死店主,損壞監控搶走8600餘元,縱火毀屍滅跡,被判死刑,死者家屬索賠95萬遭駁回
    湖南邵陽一學生雨夜買煙時支付18元起糾紛,竟掄凳砸死店主,事後毀掉監控,搶走8600餘元現金,還縱火毀屍滅跡,偽造現場。日前,當地法院一審判他死刑,駁回死者家屬提出的95萬元賠償,遭質疑。林浩的兒子稱,事發時他還沒有睡覺,聽到外面在喊起火了,他下樓看到大叔家的房子燃了起來,火勢很大,他連喊他數聲沒有回應,他一邊給遠在東莞的父親打電話,一邊把家裡的人喊了起來,他們拿水桶救火,消防趕到後大火被撲滅。
  • 海歸男要錢還百萬賭債被拒,連刺新婚孕妻三刀後毀屍滅跡,一心求死毫無悔意
    據嚴某傑供述,他一共捅了三刀,且每一刀都幾乎在脖子附近,眼看妻子已經不行,他為了逃避責任,便想了毀屍滅跡。他用打火機點燃臥室物品,想要製造火災假象。據了解,受害者劉某生前為上海一家小學的老師,事發當天她正準備給學生上課。案發當日,校方發現劉某並沒有按時上網課, 而與此同時,劉某的鄰居發現失火,趕緊聯繫了劉某的父母。
  • 半澤直樹的「加倍奉還」,是正義的復仇嗎?
    以維護銀行與社會的整體利益為名,繼續著他的復仇之路。在等級森嚴的日本,下屬的功勞被上司佔為己有,上司的過錯卻是下屬的責任,已經成為銀行甚至是全部職場的潛規則。作為銀行職員的半澤直樹,卻用盡手段、睚眥必報,反擊一切職場中不公平的現象。復仇真的就代表正義嗎?
  • 《媽媽不哭》——女兒遭人傷害後自殺,母親為女復仇
    韓國拍過不少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不得不說這些影片拍的都很有深意。今天小編就將給大家帶來一部悲劇電影,講述母親為女復仇。剛與丈夫離婚的白領劉琳(柳善飾)帶著女兒柳銀雅(南寶拉飾)來到新的地方,打算開始新生活。
  • 一學生掄凳砸死店主,砸監控搶8600元,縱火毀屍滅跡被判死刑
    他經常林某去商店買東西,因為買煙的時候支付18元而產生的糾紛,他掄起凳子砸林某,最後導致死亡,後來,他摧毀了監控系統,搶走了超過8600元的現金,縱火毀屍滅跡,偽造現場。2月16日,羅桂勇因涉嫌故意殺人罪和盜竊罪被逮捕。5月28日,湖南省邵陽市檢察院以故意殺人罪和盜竊罪向邵陽市中級法院起訴。
  • 湖南一學生砸死店主,縱火毀屍滅跡,死者家屬索賠95萬遭駁回
    在將林某打死之後,羅桂勇害怕了,於是就想到了毀屍滅跡。他看到店裡是有監控的,於是他就將燈關掉,把監控和監控的記錄毀掉了。他還把林某的屍體抱到床上蓋起來,但是他又害怕自己會被查出來,就找來了一些手套,將所有的血跡擦乾淨,也檢查了林某的手機,將自己用支付寶付款的記錄給刪掉了。
  • 一部被埋沒的好電影,滿滿的正能量,關愛自閉症兒童別出心裁
    接下來我們通過劇情來看看這部電影是如何做到的。《會計刺客》除了主線故事,還有很多支線,通過男主的回憶展現他的成長過程,以及他未來做事的準則。為了講清楚故事我們不按電影的順序講。先來說說故事的主線部分,大本飾演的人物叫沃爾夫,他表面上一位會計,實際上他幫全世界各大犯罪機構做帳,同時他還套取犯罪機構的交易信息給財政部官員。這個官員是西蒙斯飾演。
  • 這部神秘又浪漫的復仇電影,再度擦亮了「中國西部片」的招牌
    2018年,藏族導演萬瑪才旦拍攝了一部風格另類的「復仇電影」——《撞死了一隻羊》。這部作品的誕生,讓塵封多時的「中國西部片」,再度煥發了榮光。本期,我們就來聊一聊萬瑪才旦導演的這部《撞死了一隻羊》。01:如夢似幻的「復仇之路」康巴藏人有個傳統,那就是有仇必報。如果有仇不報,那將會成為康巴漢子的一種恥辱。
  • 日本「仇討文化」:正義的代價,血腥的復仇
    然而,過去日本的仇討文化,其實是一種對受害者變形的補償正義。以正義之名產生的殺人,不只有復仇的快感,還得一樣接受殺人罪的懲罰。  文章摘編如下:  古今東西,都會出現兇殘奪人性命的暴徒,也都有令人髮指的殺人事件發生。然而,悲劇發生後出現許多以正義之名喊打喊殺,彷佛「一命賠一命」就是法典裡唯一僅存的真理。
  • 女兒被侵害自殺身亡,母親復仇卻被警察射殺,這部韓國電影太絕望
    今天要來和大家分享的這部電影,看得讓人非常壓抑,因為同樣是未成年人,受害者遭受侵害自殺身亡,兇手卻受到法律保護而被判無罪。作為受害者的家屬,又該怎樣為自己的孩子伸張正義呢?帶著這些疑問,一起來看這部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媽媽別哭》!
  • 印度口碑電影,它名列印度2018年電影十佳榜首!
    影片《調音師》的故事靈感正是來自於法國神級同名短片,是由斯裡蘭姆·拉格萬執導,阿尤斯曼·庫拉納、塔布 拉迪卡·艾普特、安爾·德霍萬聯合主演的懸疑犯罪喜劇電影 。男主角「裝盲」騙福利,女主角偷情殺夫毀屍滅跡,路邊小販綁架勒索販賣器官,連鄰居小孩都不是省油的燈...好心救助阿卡什的醫生,是為了賣他的腎。假瞎變真瞎、走投無路的阿卡什開始瘋狂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