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夫妻檔 守護旅客安全
天還沒亮就起床,白天抽查,夜班輪值……剛當上二寶媽媽不久的盧芳,作為泉州晉江國際機場急救科唯一的女班組長,擔起了應急藥品器械檢查的重擔。
「作為醫務人員的天職,讓我也想儘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盧芳說,她是一名軍嫂,丈夫為國效力,自己就一邊守著小家,一邊努力服務大家。
2012年,盧芳從老家長沙來到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工作。接手醫療應急設備設施管理工作7年來,她深知這項任務與機場醫療安全保障緊密聯繫,平時堅持做到每兩周抽查一次,每月重點檢查一次,節前更不敢鬆懈。今年產假結束後回歸崗位,二寶還在哺乳期,但科室人員緊缺,她主動加入了夜班輪值保障醫療航衛的隊伍中。中秋國慶假期對於她來說,本是與兩個孩子團聚的好機會,但她選擇堅守崗位,因為她覺得做好節日期間機場每日航衛保障是自己最需要做的事情。
鄭丹妮堅守航衛一線(張曉明 黃曉靜 攝)
莊潔平經常下半夜值班(張曉明 黃曉靜 攝)
在機場,還有一對夫妻同樣用堅守崗位的方式過了一個特別的節日。鄭丹妮是運輸服務部服務科的副科長,去年12月底結束產假回到崗位,她就擔起科室帶班的重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為更好地投入機場抗疫工作,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停止哺乳,穿上防護服,加入「重點國家和地區旅居史旅客保障小組」,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鄭丹妮的丈夫莊潔平也在機場工作,可夫妻倆見面的機會卻很少。莊潔平在飛行區管理部場務科工作,因為道面維護需要下半夜停航後進行,他加入維護小組,認真監管工人施工和維修,確保跑道的完好性和安全性,守護著飛機和旅客的安全。(記者張曉明 通訊員黃曉靜)
環衛工夫婦 12個國慶未休假
昨日清晨4時許,天色未亮,田洪林和妻子吳春華早早起床,趕到泉州市區西街開始清掃路面的垃圾。兩人負責西街西片的路面保潔工作,國慶期間遊客增多,他們的工作量比平時增加了50%。
清晨7點半,田洪林夫妻倆第二次上路保潔。 (王麗虹 攝)
「國慶期間遊客很多,4點多先把路面整體清掃一遍,將垃圾運到中轉站,一天下來需要清運10車垃圾。」49歲的田洪林個子不高,臉龐黝黑,手上滿是老繭。他告訴記者,第一遍掃完後,他和妻子會休息一會兒吃早餐,之後,從早上7點半到晚上10點,除了中午和傍晚的休息時間,兩人每天都堅守在西街。
夫妻倆都是四川人,2005年在老鄉的介紹下來到泉州打工,一開始在工廠上班,後來應聘到鯉城鯉中街道擔任環衛工人,一幹就是12年。
「平時老田心疼我,有時候早晨讓我多睡會兒,他先到西街清掃,但國慶、春節、五一等旅遊黃金期,人流量多,垃圾也多,他一個人忙不過來,需要比平時更早出街,更晚回家。」48歲的吳春華說。
「12年來國慶、春節都沒休過假,往年回老家探親也是選擇非假期的時間,一人獨自回去三四天,留下一人路面保潔。」吳春華說,環衛工人這活雖然辛苦,但對城市和景點來說很重要,總要有人幹,路面乾淨整潔,遊客和市民看到了,心情也會更舒暢。「平時偶爾身體不舒服或病了,我們倆互相頂班,一年到頭很少請假。」她笑著說。
田洪林說,現在的遊客越來越文明了,很少會像以前那樣亂扔果皮紙屑,給他們減輕了不少負擔。
記者了解到,今年國慶長假,僅西街鐘樓至新華路段就有田洪林夫妻等10名環衛工人放棄休息,堅守崗位,他們用辛勤的汗水換來了街道的整潔與美麗。
「西街遊客人數逐年增加,環衛工人的工作量也在逐年加大。今年國慶前夕,街道工作人員逐一向西街的沿街商家進行宣傳,希望商戶積極配合,將每日產生的垃圾入桶,減輕環衛工人的壓力。此外,國慶期間鯉中街道在整條西街增設了10個大型垃圾桶。」鯉中街道相關工作人員王先生介紹,今年國慶、中秋雙節疊加,街道也提前向每位環衛工人送上一盒月餅,送去節日的祝福。(記者王麗虹)
異地「築路人」 親子「雲聚餐」
在這個節日,一群「築路人」依然堅守在高山上的飛虹橋宇。值此雙節合一之際,遠在浙江的福建第一公路工程集團杭紹臺二標項目開展了一場特別的親子連線「雲聚餐」活動。由在異地堅守崗位的員工與家屬通話連線,合作拍攝親子笑臉互動合照,拉近親子關係,讓愛超越現實距離。活動吸引了20多名在崗員工參與,場面十分溫馨。
遠在浙江的福建第一公路工程集團員工與家人「雲聚餐」 (張曉明 連秋江 攝)
「我的女兒可可,剛剛2歲,這個假期沒能回去看看她,但通過視頻連線,感覺到了家的溫暖。」員工張江桂今年到工地後還沒回過家,女兒一天天長大,他心有愧意,但項目需要,他依然選擇堅守崗位。同樣的,員工李煥明的兒子暉暉也不到3歲,他回家見兒子的次數掰著手指頭就可以算出來。他說作為一名「公路人」,項目在哪,他們就在哪,沒有什麼怨言。(記者張曉明 通訊員連秋江)
25年老交警 患病仍堅守崗位
查車糾違,不放過一輛違法車輛;路面疏導,保障道路通暢有序;碰到求助,竭盡所能幫扶救助。從警25年,泉州高速交警四大隊老民警莊輝舜一直堅守在路面一線,為過往司乘保駕護航。今年國慶節,他仍然堅守在一線。
莊輝舜對車輛進行檢查(黃楓 陳旖旎 攝)
10月8日下午,正值返程高峰,晉長高速晉江南路段車流量較大。在晉江南高速口,一部客運車輛準備上高速,莊輝舜上前示意車輛停下接受檢查。「大家把安全帶都繫上,這可是『生命帶』,不能馬虎。」上車後,他一邊提醒乘客,一邊分發安全宣傳單,並叮囑司機謹慎行駛。
隨後,他又與同事上高速路巡查。在泉州灣大橋路段,一輛小貨車停在匝道上,他們立即下車查看。得知貨車出現故障,無法行駛,他們協助幫助司機在貨車後面不遠處設立安全警告牌。
一整個下午,莊輝舜幾乎都在路面上,疏導交通、處理事故、糾違等等,幾乎沒停過。「大家都已經習慣了。」他說,國慶期間,高速免通行費,交通壓力大,他所在的大隊調整排班,全體民警、輔警屯警一線。
莊輝舜是泉州高速交警四大隊泉州灣大橋中隊指導員,今年55歲,從警25年,鯉城、南安、晉江、石獅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他說,交警工作繁忙,得益於家裡有個「靠山」,自己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當中。
莊秀娥是莊輝舜的妻子,兩人已經結婚三十多年了。作為一個「警嫂」,因為丈夫工作的特殊性,家中的大務小事她都一力攬下。孝敬老人、照顧孩子,燈泡壞了自己換,電線斷了自己接,「甚至女兒結婚的大小事都是我一個人在操持。」莊秀娥說。三十多年來,她經常擔心丈夫,「以前,我最怕的就是晚上接到電話。有一次大晚上接到電話,說他工作中忽然暈倒,正在往醫院送,後來在醫院住了一段時間才出院。」
原來,莊輝舜被查出患有房顫、高血壓、糖尿病,但他並沒因此休息和換崗,而是選擇堅守。「輝舜是一個認真負責的好警察,我們都把他當榜樣。有一次半夜,事故當事人受傷了,莊指為了幫忙抬擔架,沒有注意到臺階,自己滑倒了都不管,直到把當事人安全送到醫院,才發現自己的傷口也淌著血。」同事林培城說,共事5年多,他學到了很多東西。
再過幾年就要退休了,提起自己的從警生涯,莊輝舜說:「一生從警,我做的都是分內事,沒有特殊的事跡,只是平凡地為人民服務。」(記者黃楓 通訊員陳旖旎)
原標題:致敬堅守崗位的他們
責任編輯:凌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