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這事兒吧,咱就是圖一樂兒,畢竟咱郭嘉這日子,節日裡就是剩個吃飯,對精力旺盛的年輕人來說是不太好玩的,你想啊,清明節吃一頓,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春節吃團圓飯,吃來吃去難免有些膩了,再說現在大家平時吃的也很好,營養過剩,對於節日似乎也就那麼回事了。
這也怨不得別人,這些節日,其實老祖宗每個節日後面都給我們留下了一系列的傳統,比如清明節,又叫寒食節,是要偕老扶幼,出門踏青賞春的,這一般也是男女青年的第一次盛會,許仙和白娘子不就是這時候在杭州西湖斷橋相遇的嗎?再比如中秋節,月圓時分團員賞月,吟詩作賦,高唱一曲千裡共嬋娟,對,宋詞是用來唱的,不是用來讀的,那時候月餅就是個陪襯,可不像今天,成了主角兒。
再說春節,現在流傳下來的民俗,從臘月二十三就要開始忙乎到年三十兒的,初一到十五也各有各的節目,熱鬧好玩到停不下來,現在也就剩廟會吃個小吃了,不知道是我們把老祖宗的好玩兒的天性丟了,還是我們實在是太忙了。
我們的節日不好玩了,可西方的節日還在啊,而且古靈精怪的西方人,節日就是放縱日子,大口吃喝不算,他們的重點都放在各種裝扮和好玩上。其實西方的節日也是各有各的傳統和紀念意義,但傳到今天,也就剩下裝扮遊行和吃飯了,不知道他們的老祖宗是不是也有點失望。
萬聖節這事兒吧,估計是一年節日當中放縱的重頭戲,萬聖節前夜,米國大街上滿大街都是鬼啊,骷髏啊,吸血蝙蝠啊、海盜啊等各種各樣的邊緣人物,但好歹滿大街人都一樣,所以也就無所謂了,這一天不想去裝扮遊行的,估計就躲在家裡,等著奇形怪狀的小孩子來敲門,準備發糖了。
但在咱這兒,就不一樣了,很多年輕人已經入了萬聖節的道了,三五成群開始妖啊、鬼啊、木乃伊啊、骷髏扮相上街,很多父母也跟著孩子開始各種裝扮,但咱這片土地上還有好幾億傳統的中老年同志啊,他們從小受正統教育(那時候估計也沒有解釋萬聖節是啥的),長大了過傳統節日,一輩子也沒出過幾次國,出門坐個地鐵,猛一開門,一黑臉骷髏坐那裡,任誰也得嚇一跳。
這不,青島有位坐地鐵的大叔就是受不了了,直接高聲開罵坐在對面的小姑娘,「你就是個婊子,人不人鬼不鬼,男不男女不女,你們就是中國的恥辱,你們這樣,像中國人嗎」,奇裝異服的小姑娘忍不住回懟了幾句,但架不住大叔正義的攻勢……
看,過個節兒的事兒,有人過,有人不過,但過的人,裝扮的妖妖異異的,出來嚇人好像就是你的不是了,畢竟咱這兒,不是米國,不是滿大街都是魑魅魍魎和妖魔鬼怪。
我的建議哈,要扮啊,咱就扮起來,越嚇人越好,但這樣的裝扮,咱就別坐地鐵了,成不?租一個車子,漆成只能看見上半截,看不見下半截的樣子開出來……
想想,我都想尖叫了!來吧,覺得我這創意好的,評論裡點讚鼓掌留言吧。
話說,這個外國鬼節,你扮的啥?
(圖片來自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