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打工度假者非典型的兩年是怎麼度過的?兩年5萬多刀的收入算多嗎?
先介紹下自己的情況,我是國內研究生畢業,工作了3年然後來的澳洲,屬於大齡青年,壓著31歲的線來的澳洲。
所以我落地就開始集二籤,我的第一站是凱恩斯。之後大部分時間在雪梨,短暫去了塔斯坎培拉最後又回到雪梨。
大部分打工度假者可能更偏向於體驗澳洲生活,能賺則賺,賺多賺少無所謂。而我是把70%以上的精力用於打工賺錢,度假都是在路上順便捎帶著體驗。
2017.10-2017.12 凱恩斯附近兩個月做了兩個芒果農場
2018.1-2018.4 凱恩斯附近小鎮做了四個月的香蕉農場
2018.5-2018.12 雪梨做了七個月的肉廠包裝
2019.1-2019.4 在塔斯馬尼讀了三個月natti
2019.5-2019.6 坎培拉附近小鎮做了一個月的羊肉廠
2019.7-2019.10 雪梨送餐兩個月直到二籤結束
2019.10-至今 雪梨轉了學籤讀一個diploma並繼續送餐,新計劃是去紐西蘭讀幼教拿紐西蘭綠卡。
工作經歷詳細介紹
一 芒果農場
我做的兩個月的芒果農場都是在凱恩斯附近的內陸小鎮。
工作地點:Georgetown 和 Mareeba
工作內容:採果或者包裝搬箱
工作體驗:無論是採果還是搬箱對男生來說都挺累挺辛苦,基本上做過一次再也不想做第二次了,剛來澳洲集二籤還是可以嘗試一下。
工作收入:周薪700左右,6周存大約4000刀
二 香蕉農場
工作地點:Mareeba小鎮Howe Farm
工作內容:分內場和外場,內場是香蕉的卸車,液壓杆吊掛,拔花,一層層切下香蕉,整把香蕉分開,搬箱包裝。外場是繫繩子,打柴油,砍葉子。
工作體會:比芒果農場好點,但是也非常累,純體力,每天20000多步,回家累到攤。
工作收入:周薪600左右,四個月大約存8000刀
三 雪梨肉廠包裝
工作地點:雪梨blacktown
工作內容:多條流水線做不同的產品,總體來說就是各種肉類產品的包裝準備工作。
工作體會:相對農場輕鬆很多,低溫工作環境大約18度,輪到某些崗位非常輕鬆,我後來被分到做肉串,他們是woolworth供應商,就是wws買到的那種。
工作收入:前四個月周薪700左右,後三個月周薪1500左右,共存下大約25000刀
四 塔斯讀三個月natti
之所以去塔斯讀naati,是因為看到了489籤證(現在變成了491)快速移民的希望,只需滿足兩個條件,條件一通過natti考試獲得職業評估,條件二滿足在塔斯讀書一年。
但是去了發現natti改革之後,通過率很低,據說10%左右,而塔斯工作機會少,消費房租很高,我覺得空耗下去達不到目的,就回雪梨繼續打工度假。
三個月花費大約10000刀
霍巴特惠靈頓山山頂
五 坎培拉一個月的羊肉廠
工作地點:坎培拉附近小鎮Gundagai(可集二籤)
工作內容:拔羊皮,丟內臟,這個是做過最差的工作
工作體會:累且不賺錢。但是這個廠裡面有很多對國內交10萬中介費過來的夫妻,目的是做四年後擔保移民。
工作收入:周薪500左右,一個月存了2000刀
空曠整潔的羊肉廠小鎮很美
六 雪梨送餐(相對來說是高薪工作)
工作地點:雪梨CITY及周邊
送餐平臺:Uber eats, EASI,熊貓
工作體會:相對輕鬆,但是要靠時間。分淡旺季,旺季賺的很多,有很多大神。
工作收入:周薪大約1000,兩個月大約存了8000刀
※截止2019.10,我二籤結束了,收入匯總:4000+8000+25000-10000+2000+8000=37000
我說的兩年5萬多是假設我不去塔斯花掉1萬刀的情況,那樣的話能不能突破5萬你可以算算。
七 現在的學習和工作
二籤結束後我轉了學籤掛名一個西廚diploma課程,學費6000刀一年,按理說可以學點東西還不錯,但是我忙於送餐也沒有去上課。
送餐到現在又有6個月了,算上受疫情影響收入減少,這六個月平均周薪900,存下大約20000刀。對於送餐我算是做得長的,不少心得體會可能另寫文章來分享。
我的新的人生規劃是去紐西蘭讀幼教拿紐西蘭的綠卡。前期準備包括入學要求PTE四個65分或者雅思四個7分,PTE考試我考了兩次共花掉800刀,籤證體檢等費用花掉1000刀。
現在疫情影響,紐西蘭關閉了邊境,學籤也暫停審理,我已經遞交籤證,只等疫情緩和我就可以去紐西蘭讀書了。
如有對紐西蘭幼教感興趣的,我的另一篇文記錄了我的準備過程,請查閱歷史文章。
兩年打工度假心得
如果用得與失來分析的話,
那麼我最大的獲得就是賺錢,我大部分時間用於賺錢,不管是什麼類型的工作,儘量做到無縫銜接,因為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經濟狀況是什麼樣的,什麼對自己是最重要的。因為我還清晰的記得自己讀本科研究生的學費全部是靠助學貸款來完成的。也正是如此,我去紐西蘭的費用自己全部攢夠了,我用自己賺的錢支撐起了自己的追求或者叫夢想。
最大的失去就是格局太小,沒有長遠眼光和成長視野,沒有在體驗澳洲的同時去做技能性的工作。像咖啡啊,酒吧啊,叉車啊,西廚啊,店員啊,潛水教練啊,攝影師啊,任何一個工作都比我做的技術含量要高一些,也更加有利於長遠的發展,可是我沒有去做。
有好多東西沒有去體驗比較遺憾,比如找一個老外男女朋友?Roadtrip環遊澳州,跳傘,潛水,蹦極,雪山,雪梨跨年。其實這些對我的吸引力都不大,最大的吸引還是在於人,沒有什麼比遇到自己感興趣的有意思的人更有吸引力了。澳洲提供了邂逅各國青年的機會,是不是自己沒有把握住呢?可能是自己的內心打不開,才留下了這些遺憾吧。
另外,特別想說的就是國外的好山好水是不利於學習的,國內無論是圖書館還是網絡課程都很方便,而且買紙質書也很方便。比如,你想學習經濟學的知識,可以便宜方便地買到《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等著作自己可以去集中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你想學習一門語言比如日語,你可以買套紙質教材,隨時學習。而國外啥啥都貴的環境真的不利於知識的學習。
每個人走的路或許都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樊登有幾句話,他說人的自我其實有兩種,一種是本質性自我,一種是身份性自我。在社會中我們所害怕的,或者感到壓力的往往都是身份性自我,害怕自己沒有獲得什麼Title,走的路和別人不一樣,萬一別人人瞧不起自己怎麼辦,而當我們回歸到本質性自我的時候,我們就會輕鬆很多,內心也開始變得有力量 ,這叫回到價值觀人就有力量。
是的,假如你去想我是一個正直誠實的人,我是一個勤奮刻苦的人,我是一個上進心很強的人,我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我是一個內心有善意的人。既然這些本質都是真實的自己,那我們就沒有什麼好自卑的,走哪條路也是不必過分糾結的。
我就是我,顏色不一樣的煙火,他就是他,兩塊五一捆兒的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