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食腦蟲」嗎?
入侵大腦後,腦子都被「吃掉」那種!
這不是恐怖電影,而是真實事件。
最近, 美國佛羅裡達州衛生部(DOH)對外發出警告稱,佛羅裡達州希爾斯堡縣確診了一例食腦蟲病例。
△美國佛羅裡達州衛生部(DOH)社交媒體帳號截圖
非常罕見,但我國也有!
2016年,深圳一男子在某景區陪孩子們玩水,沒想到,好好人的,19天忽然就沒了!最後發現,他感染了「食腦蟲」。
僅僅是因為,玩了一下水……
更可怕的是,一旦感染了「食腦蟲」,幾乎無藥可治,死亡率高達98%。
炎炎夏日,愛玩水的人注意了!
現實版的恐怖片
被活活折磨死……
有沒有想過,你看的驚悚懸疑片,有一天會在現實中成真。
美劇《豪斯醫生》有一集,一個病人,受傷後精神失常,繼而失明、嚴重頭疼、嘔吐,並迅速發展成全身疼痛,多個身體系統癱瘓,被活活折磨死去,醫生卻怎麼也找不到病因。
△警察被小混混擊中左胸口,子彈碎片插進眉間,他倒地後卻還在狂笑
幾次誤判、幾番檢驗患者所用水源、食物,終於找出真相:
死者所用的水被汙染了,含有大量寄生蟲——阿米巴蟲。
△阿米巴蟲,俗稱「食腦蟲」
阿米巴蟲,就是傳說中的「食腦蟲」,正確來說,叫福氏耐格裡阿米巴蟲。
這是一種寄生蟲,主要人體寄生場所,就是人的大腦,會導致原發性阿米巴性腦膜腦炎(PAME),出現各種大腦相關症狀,最終導致人的死亡。
而且,這個過程,非常痛苦——
最開始,嗅覺神經被侵害,感染者失去嗅覺和味覺;
接著,發燒、噁心、嘔吐、頭疼,面無血色;
到「食腦蟲」入侵大腦控制情感的區域,感染者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和言語,出現幻覺、精神錯亂;
視覺神經也遭到侵蝕,感染者失明;
緊接著,是痛覺神經。大腦告訴感染者全身都在疼,嗎啡失效,即使昏迷也無法阻止疼痛;
最後,身體系統癱瘓,一步步被折磨致死。
簡直是現實版的恐怖片!
死亡率高達97%
我國病例無一倖存!
「食腦蟲」感染,死亡率高得嚇人。
自從大約50年前澳大利亞醫生首次發現它以來,在世界範圍內約有200多個感染病例,存活下來的不到10例。
美國至少有146例確診病例(2019年7月數據),但只有4名倖存者,病死率超97%。
而我國,自70年代報告第一起病例以來,正式報告的不到10個病例中,沒有一例倖存。
這不,今年夏天還未過半,「食腦蟲」感染的警告已經全球通傳。
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大部分感染病例,都與水有關:
2019年,美國德州,年僅10歲的莉莉,在家附近一條河裡遊泳,一周後開始出現頭疼、高燒,甚至陷入昏迷。最後發現,是感染了「食腦蟲」,不幸去世。
△莉莉沒能成為「第5位」倖存者
同樣是去年,7月上旬,美國北卡羅萊納州59歲的埃迪·格雷(Eddie Gray)在費耶特維爾附近一個人工湖遊泳時,也感染了同樣的蟲子。短短十天後,因病情惡化去世。
悲劇一次次上演,醫生們束手無策。目前,阿米巴性腦膜腦炎(PAME)尚無特效治療藥物,病程很短,一般在5—18天內死亡。
更要命的是,「食腦蟲」感染,有一定潛伏期,幾乎不可能提前發現,感染者常常錯過最佳的醫療幹預時間。
2013年,美國有兩例「食腦蟲」感染倖存病例。
12歲的小女孩,被感染後30小時內及時發現並確診,36小時內得到當時最佳的治療:新開發的藥物米替福新治療,用降溫的方式抑制食腦蟲增長。
另一個孩子沒那麼幸運,治療不及時,雖然存活下來,但食腦蟲已經對他造成永久性腦損傷。
△食腦蟲三種形態,滋養體、鞭毛蟲、囊泡(從左到右)(圖源:美國CDC)
「食腦蟲」適應環境的能力強。
當食物不足或者環境乾燥時,「食腦蟲」會縮成囊泡;當找到合適的生存環境,它會變成滋養體,開始四處遊走,複製繁殖;想要走得快一點,它能長出兩根鞭毛,變成鞭毛蟲的形態。
而且,「食腦蟲」的感染途徑十分簡單粗暴:通過你的鼻腔進入大腦。
遊個泳,玩個水,這種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隨著水流進入你的鼻腔,而你本人,還在水裡嘻嘻哈哈呢。
值得注意的是,夏天7-9月是最易被感染的時節。
因為「食腦蟲」,喜歡25℃以上的溫水環境,在約42℃時繁殖力最旺盛(溫泉也不安全)。
連自來水管裡都有「食腦蟲」?!
這麼危險,那不去碰髒水不就好了嗎?
不不不, 有些水,看著不髒,實際上不知有多少「食腦蟲」在其中……
比如2016年,深圳那個案例。
2016年8月14號,炎炎夏日,何先生帶著兩個孩子,在深圳的一處景區玩水。
19號,何先生頭痛咳嗽,以為是感冒,吃了藥,沒在意。
21號,病情加重,醫生懷疑是化膿性腦膜炎,並對何先生的腦脊液進行化驗,但這期間,何先生的病情逐步發展為腦疝和瞳孔放大,被下了病危通知書。
9月3號,不治身亡。
△新聞視頻截圖
什麼!就是在景區裡玩了個水?
是的,就是炎炎夏日很吸引我們的景區的水。
細思極恐,一查才知道,這「食腦蟲」,分布非常廣,幾乎無處不在。
國內南北各地,都有報告過病例。
我國1978年在河南駐馬店地區發現第一例阿米巴性腦膜腦炎(PAME),此後,臺灣、北京、河南、海南、河北、深圳等地都有該病例的報告。
而且,它不僅存在於野外水域……可以說,這傢伙無處不在:
淡水、土壤、保養不當的遊泳池、景區裡的噴泉、農莊裡的小池塘,甚至是被曬熱的家用水管、雨水……
近年來,還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異常現象:
2013年,一名住在紐奧良附近的4歲男童意外死亡,醫生後來檢驗出他的死因是「食腦蟲」感染的阿米巴性腦膜腦炎(PAME)。但是,這個孩子沒有去過任何野外水域遊玩。
最後研究人員發現,男童感染的來源是家庭後院的水龍頭——夏天,孩子一直在後院玩滑梯,那裡有一根軟管連接著水龍頭供他玩。
△不幸感染PAM去世的四歲男童德雷克·史密斯(Drake Smith Jr)
這個例子,讓人毛骨悚然。
「食腦蟲」,就在我們身邊。
並且,隨全球變暖,「食腦蟲」的棲息範圍正擴大。
一些衛生系統專家認為,過去的追蹤數據顯示「食腦蟲」在美國南部各州更常見,但由於氣候變暖水溫升高,北部州也出現感染病例。
多一點預防知識,也是極好的事
1、不要讓髒水進入鼻腔、避免在不乾淨的河水、湖水等地方遊泳、洗臉;
2、在淡水湖遊泳時,不要將鼻子伸入水中,潛水要用鼻夾,不要挖掘或攪動沉積物,以免「食腦蟲」擴散到水中;
3、遊泳館,要選擇保養得當、乾淨衛生、定時消毒的;
4、使用洗鼻壺衝洗鼻竇時,要用煮沸過的或無菌的水;
5、水管長期沒用,使用時,應該先讓水流通一會,尤其是要洗澡、洗臉時。
玩了下水
幾天後人就沒了
這種劇情
編劇都不敢這麼編
但生活,往往情節離奇
參考資料:
1、人體寄生蟲學教材第六版 第九章
2、知乎作者:MattGideon、SME情報員、廚房人類
3、美國再現罕見"食腦蟲病",致死率高達97% 環球科學
4、97%病死率的食腦蟲,真的有那麼可怕嗎?嗶哩嗶哩 biokiwi
5、美國CDC、維基百科
記者 | 劉湘鈺編輯 | 李鉞
視覺 | 吳鈺子
-《中國家庭醫生》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