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歌子》蘇軾
雨暗初疑夜,風回便報晴,淡雲斜照著三明。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
卯酒醒還困,仙村夢不成。藍橋何處覓雲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讀這首詞之前,我們先來讀一個美麗的傳奇故事。故事隱藏在仙村夢不成,藍橋何處覓雲英?仙村、藍橋、雲英仙境般的名字有一個很仙很仙的故事。
唐裴鉶《傳奇·裴航》:
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雲英。
藍橋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清。
這是唐時裴航遇雲英結為連理升仙而去的傳奇故事,裴鉶的小說《傳奇.裴航》記載 ,唐代長慶年間,秀才裴航下第回都,(下第:是指下等,劣等。科舉時代指殿試或鄉試沒考中。)途經藍橋時,口渴難耐,面向路旁的老婦人求水,老夫人叫一個雲英的女子,遞給他一杯水,裴航見雲英女子貌美如花,便想把她娶回家,向她求婚。老婦人提出要以玉杵舀要為她搗藥百日的要求,他如約做到了。他也如願和雲英結為夫婦,而後兩人都成仙而去,人間再也沒有裴航和雲英。
落魄秀才遇見仙,還飛升上了天,太夢幻太美麗的奇遇,遇見一人能化成仙,是不是每個人都想做一場怎樣的美夢啊?以至於後來都有詩詞人引用藍橋的故事。
比如納蘭性德著名的一生一代一雙人
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
納蘭性德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比起蘇軾的藍橋何處覓雲英,納蘭性德的藍橋引用的比較含蓄。蘇軾的這一首有問有答,一個問句引發人人期盼的仙境和夢幻愛情,一個朦朧又嘆止的回答。
這首《南歌子》寫於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任浙江嘉興知州期間。詞中通過作者與江南水鄉,行路途中的所見所感,在寫景中滲透了作者心情的微妙變化。
雨暗初疑夜,風回便報晴,但云斜照著山明。細草軟沙西路、馬蹄青。
詞的上段描寫,雨後初晴的景象。「雨暗初疑夜」,早晨醒來,因為夜裡小雨綿綿,天色陰沉又幽暗,恍惚間以為還是在夜裡。轉眼間,風回便報晴,一陣春風吹過,烏雲漸漸散去,天上都不晴朗起來。但云斜照著山明,天邊雖還有浩浩的朝雲,初升的旭日斜斜照過來,雨過後的天空沒有一微塵埃,天地都是透明的。山頭在陽光的照耀下也顯得非常明亮。
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美好的清晨,詞人輕快地騎馬上路了,草細沙軟,馬蹄輕。
整體都寫得非常清新輕快,一個輕字不僅寫馬,也寫了景色的清新宜人和作者心情的輕鬆曠達,可謂傳神之筆,勾勒出了一幅清麗優美的山水人物圖。
卯酒醒還困,仙村夢不成。藍橋何處覓雲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下一段筆鋒一轉,由景到人,借傳奇故事,抒自己的情。卯酒:卯時飲下的酒,卯時,早晨的5:00~7:00。早晨飲酒了仍感睏倦因路途勞頓,是夜間尋仙夢境的緣故。於是在似夢似醒間,聯想起唐時裴航遇雲英結為連理升仙而去的傳奇故事。南橋是當年裴航遇雲英的地方,仙村也指藍橋。仙界飄渺,不由得心生感慨,生出一絲淡淡的輕愁。夢不成,所以悵然若失,再看看現實世界,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大概世上多情又愛做夢的人心中都有一座藍橋夢吧!世上本無藍橋,也無雲英,只不過是一群愛做夢的人的夢幻仙遊。可是我好像還是想去在陝西田縣西南藍溪之上的藍橋看看,試試我的運氣能不能撞上那裡仙氣,在那裡遇見一一個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