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訓》——灑掃庭除的解讀

2020-12-22 濤哥speak

《朱子家訓》全文524文字通俗易懂,內容簡明賅備 ,對仗工整,朗朗上口,問世以來,不脛而走,成為有清一代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經典家訓。很多時候我們都在苦苦尋求教育好孩子的方法和方式,往往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些側重孩子的學習,成績,班級名次,卻忽略了一些本質問題。 孩子的生存和生活的問題。朱子家訓的開篇寫的是:『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即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很多人說:「對於現在燈紅酒綠,車水馬龍的繁華城市,這句話已經格格不入」,我們仔細琢磨這句話實際是人們日常的生活習慣,當太陽緩緩升起,開啟新的一天,人們為迎接新的一天,迎接來走訪的親朋好友,我們要把庭院打掃一遍,把院內院外的東西清潔乾淨,擺放有序。到傍晚時分天漸漸地沉下來了,人們要準備休息入眠,為明天的養精蓄銳。在睡覺前要親自把門和窗戶關好,對於現在門可能不需要,但我們的窗戶要檢查是否關好,這是一天完整的閉環,也是讓孩子建立事情的規律,事情的反饋。教育孩子是教育知識嗎?知識教育知識那太單一化了,教育孩子知識是為了孩子探索發現新事物,在知識下更好地運用到生活中。 教授學生知識不是老師和家長的最終目的,而是在教授知識中讓孩子運用到生活,並為生活提供便利。

相關焦點

  • 《朱子家訓》解讀一:古人對生活習慣有哪些要求?今人該注意什麼
    為什麼要解讀一本流傳了三百多年的家訓呢?因為這篇家訓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很多優秀特點,從現在社會的一些現狀來看,很多優秀內容正在慢慢地遺失。所以,今天我們先來解讀一下古人對生活習慣有哪些要求,現在的我們遺失了什麼?又該繼承哪些優良傳統,該摒棄什麼?
  • 張香桐:病中翻譯《朱子家訓》
    當時,他住的房間牆上掛著一個鏡框,裡面是《朱子家訓》。這是他的孫女出國時,他親手用楷書抄下送給孫女作紀念的。孫女十分珍惜,把它放在鏡框裡掛在房間牆上。張香桐天天對著它望著,真是思緒萬千。一些美國朋友聽說他受了傷,都來探望。他們看到鏡框裡密密麻麻的中國字,就好奇地問:「香桐-張,鏡框裡的這些字是什麼意思?」
  • 《朱子家訓》全文 譯文
    《朱子家訓》以「修身」、「齊家」為宗旨,集儒家做人處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義博大精深。《朱子家訓》通篇意在勸人要勤儉持家安分守己。【01】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解讀】 黎明的時候就要起床,清掃院落,把室內室外打掃乾淨整潔。到了太陽落山的時候就休息,把門窗都關好,親自檢查。
  • 朱子家訓全文及翻譯
    《朱子家訓》亦稱《朱柏廬治家格言》,簡稱《治家格言》。 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 《朱子家訓》告誡子孫:好色的人會遭到報應,結尾處盡顯家訓主旨
    大家好,我是@高山碼字,我們繼續研讀《朱子家訓》的最後一篇。前面幾天發布了五篇解讀(文尾有連結),得到了一些網友的分享、收藏、轉發和推薦,在此感謝各位的厚愛和頭條君的大力推薦。今天,我們再接再厲,整理一下家訓中的最後幾句。原文及解析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
  • 認真讀完《朱子家訓》再發表觀點也不遲
    比如:「仁,義,禮,智,信」,又比如,今天我們要講的《朱子家訓》。之前有一位朋友問我他孩子的啟蒙教育學什麼,我建議讓孩子學學《弟子規》和《朱子家訓》。我私以為這是很好的道德啟蒙教育,可以讓孩子在未來為人處世之時,有很好的參照。沒想到我那位朋友卻說,現在提倡素質教育,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這些都是封建思想,把人學迂腐了怎麼辦。他的話,我竟無言以對。
  • 《朱子家訓》解讀二:古人對家內事務的要求,今人從中學到了什麼
    昨天整理出了古人對生活習慣方面的要求,定時發布了《朱子家訓》解讀一:古人對生活習慣有哪些要求?今人該注意什麼以後,有一定數量的分享、收藏和轉發,你的分享、收藏和轉發會讓更多的朋友看到,在此先感謝各位網友的厚愛。今天,我們再接再厲,整理一下家訓中古人對家內事務有什麼要求,現在的我們遺失了什麼?
  • 今年寒假,許多中學生都在「理家訓」
    但在恐懼與擔心之下,她並沒有失去理智大吼大叫,而只輕輕地對兒子說:你跪下,背家訓給我聽。沈光耀背的兩條家訓,一條是「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出自《朱子家訓》;另一條是「負甲為兵,咋筆為吏,身死名滅者如牛毛,角立傑出者如芝草」,出自《顏氏家訓》。
  • 《朱子家訓》全文634字,字字珠璣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 【以古鑑今】《朱子家訓》中的修身齊家思想
    可以說,《朱子家訓》講清了人與族群、人與國家、人與自我的辯證關係。朱子家訓的精神內涵:忠孝和諧、修身報國   古代中國是家國一體,家和萬事興既是家庭的基本美德,也是國泰民安的實踐要求。家訓,歷來都是「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時俗之謬,以訓子孫」。
  • 值得收藏的45句家訓名言,把這些道理教給孩子,受益一生
    ——《朱子家訓·全文》/2、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朱子家訓·全文》/3、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朱子家訓·全文》/4、施惠無念,受恩莫忘。——《朱子家訓·全文》/5、守分安命,順時聽天。——《朱子家訓·全文》/6、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
  • 《朱子家訓》短短300餘字!千古頌揚!
    朱熹不僅是一代大儒、理學宗師,治家同樣嚴謹有方,他把儒學精華和自身的教育思想融入到家規家訓之中,對朱子後裔影響深遠。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號晦庵,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縣)人,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後長期生活在福建省崇安縣五夫村,是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理學集大成者,被尊稱為朱子,因諡文,又世稱朱文公。
  • 《朱子家訓》 僅634字,字字珠璣!(附全文解釋)
    《朱子家訓》亦稱《朱柏廬治家格言》,簡稱《治家格言》。朱柏廬(1617-1688),名用純,字致一,自號柏廬。明末清初崑山人,清初居鄉教授學生,以程、朱為本治學,提倡知行並進。他的《治家格言》世稱《朱子家訓》,被中國傳統教育視為啟蒙讀本,影響深遠。目前還有拓本傳世,更有不少人能夠琅琅上口。
  • 家訓內容可分四類 《顏氏家訓》內容或最完整
    家訓內容可分四類 《顏氏家訓》內容或最完整 2014-08-22 15:14:33  自南北朝以降,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大量的家訓,比較經典的有古代十大家訓,以及一些名人家訓,如《朱熹家訓》(朱熹)、《告兄弟子侄》(範仲淹)、《曾文正公家訓》(曾國藩)、《林則徐家訓》(林則徐)、《新贛南家訓》(蔣經國)等等。  中國第一部家訓是周公的《誡伯禽書》。
  • 朱子家訓翻譯欣賞
    朱子家訓是我國古時的家庭禮教文化精華,使人通人事,明事理,而張香桐院士的譯文無論從用詞,達意,音韻等方面都堪稱翻譯的典範,現摘抄數篇供大家欣賞。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 髮簪束髮誦讀《朱子家訓》 50名少女行成人禮
    參加成人禮的少女們正在誦讀《朱子家訓》  本報訊 (記者 李倩) 昨日,一場穿越古今的「上巳節大型漢式集體笄禮」在西安漢城湖景區舉行,50名15~18歲的少女「零距離」感知中國傳統文化在贊禮的帶領下,少女們最後誦讀起《朱子家訓》,獲得成人的權利與義務,並由此開啟人生的新旅程。  家住漢城湖附近的張先生說:「今天,我和妻子一起陪著17歲的女兒參加成人禮。雖然女兒已經上高二了,平時學習比較忙,今天的活動非常有意義,能讓青少年更多地了解傳統禮儀,並與漢文化進行一次親密接觸。」
  • 還好有老一輩傳承下來的家風家訓
    這句看似簡單的家訓則出自巴金先生的箴言後來成為了巴金先生侄兒李致的家風與家訓政治家曾國藩家訓政訓書法欣賞家訓是自古流傳幾百年至今的凝結著古人家庭教育的智慧曾國藩《曾文正公家訓》中:「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
  • 《朱子家訓》6句傳世箴言,中國人必讀的治家智慧
    《朱子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訓》或《朱柏廬治家格言》,為清代學者朱用純所作。朱用純(1617-1688),字致一,自號柏廬,明末清初人。《朱子治家格言》雖然也被簡稱為《朱子家訓》,與朱熹的《朱子家訓》卻是完全不同的,不可等同視之。朱柏廬自幼致力於讀書,「學成文武藝,貸與帝王家」,企圖走向仕途,光耀門楣。自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幫助清廷入關,大明朝庭破敗之後,就歸隱山村潛心程朱理學,廣授學子,主張知行並進,一時聲名大噪。康熙曾多次徵召,然不就。
  • 家風家訓,才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不動產!
    兒子要親自動手灑掃庭除,甚至鋤草、拾糞這類事也可做,並不丟臉。曾國藩還堅持不留財產給後人。早在道光年間,曾國藩初為大官時便對家人表示:「絕不留銀錢與後人。」後來身為湘軍統帥,他再次申明他的態度:「仕宦之家,不蓄積銀錢,使子弟自覺一無可恃。」中國近現代史上,「宋」是個傳奇的姓氏。
  • 牢記朱熹《朱子家訓》中的7條告誡,重德修身,做最好的自己
    宋朝大理學家朱熹的《朱子家訓》,雖然只有寥寥數百字,卻全面闡述了關於做人和治家的行為準則,可以說,字字珠璣,影響深遠。全文分為三段。第一段為:「君之所貴者,仁也。臣之所貴者,忠也。父之所貴者,慈也。子之所貴者,孝也。兄之所貴者,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