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高山碼字,接下來幾天,我們一起來研讀一下經典的《朱子治家格言》,也叫《朱柏廬治家格言》。
為什麼要解讀一本流傳了三百多年的家訓呢?因為這篇家訓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很多優秀特點,從現在社會的一些現狀來看,很多優秀內容正在慢慢地遺失。
所以,今天我們先來解讀一下古人對生活習慣有哪些要求,現在的我們遺失了什麼?又該繼承哪些優良傳統,該摒棄什麼?
朱子家訓節目
生活中最基本的日常習慣是什麼?
原文及解析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釋義:天亮以後就要起床,把庭院打掃一遍,要使屋裡屋外都很整潔;天黑以後就得睡覺,把門關好鎖好,必須要親自檢查一遍。
家訓開門見山地說到了到日常習慣的最基本要求:
「黎明即起」和「既昏便息」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早睡早起;
「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是對家庭衛生的一個基本要求;
「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是對重視家庭安全的一個基本要求。
古今對比在沒有娛樂活動甚至沒有電燈的古代,家訓把這些基本要求放在最前面,做到早睡早起當然並不是難事。
正如現在學校上課,老師進門喊上課,班長喊起立,全體學生喊老師好,形成了習慣,就很容易做得到。
古人在特定社會環境下,當然能夠做到早睡早起,灑掃庭除和關鎖門戶了。
但是把這樣的要求放在現在這個社會,"黎明即起"和「既昏便息」肯定是做不到的。
比如你想天黑就睡覺,路邊的汽車的鳴笛聲會不讓你睡覺。
不良生活習慣
今人有什麼不好的習慣?現在很多人生活沒有規律,或者是不科學。
比如很多人深更半夜睡覺,中午以後才起床,家裡亂得像狗窩(狗表示反對這樣說它的家),對安全要求比較低,不能形成很好的自我保護意識。
拓展安全意識,新時代還包括酒後不開車、謹慎進出娛樂場所、不能沾染不良喜好,甚至大吃大喝存在身體隱患等等方面的內容。
傳承什麼,摒棄什麼?我們需要傳承的,當然是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需要搞好個人衛生,需要加強自我安全防護,讓我們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都能夠積極陽光。
一個有進取心的人,必須做到的就是生活有規律,作息有標準。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永遠都會把家裡搞得乾乾淨淨,個人一塵不染。一個具有安全防範意識的人,永遠都會注意自己的安全是否會出問題。但是,傳承並非照本宣科,而是隨著社會的變遷,需要做出適當調整。
比如,家訓中的「黎明」和「既昏」不能是特定的時間,而是泛指作息規律。
生活就得精打細算
衣食住行方面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原文及解析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勝珍饈。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釋義:吃的穿的,我們都需要懂得來之不易,十分珍惜;
什麼事情都需要想在前面,不要臨時抱佛腳;
吃用方面,自己需要節約,但是對朋友不能吝嗇;
不要對吃飯的餐具和吃什麼方面有太高的要求;
住的地方不需要太豪華,不需要謀取肥沃的土地。
古今對比在衣食住行方面,古今的要求都差不多。
在現在的社會,吃穿也要求厲行節約,房屋也不提倡豪華。
但是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比如古人要求做完人,對自己要求嚴格,但是對朋友卻需要大方;古人對賴以生存的土地看得很重,現在土地都是集體所有,都沒有過多的要求。
把對土地的依賴,可以看成今人對工作的依賴,可以衍生為不需要攀比自己的工作,認真做好本職就好。
還有就是,古人在家訓裡,沒有對出行作一個要求,也許在古人的眼中,出行是不屑提起的。
而今人在出行方面,家裡有房還得有車,車子就是出行的工具,是成功人士的標配。
奢侈購物
今人有什麼不好的習慣?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吃飯鋪張浪費,不知道節約,對衣著有著過多的要求,對住房有著更多的需求,對出行有著不切實際的追求。
這一切,導致了什麼?
雖然從目前來看,貌似生活質量提高了,但是從長久來看,很多人就會寅吃卯糧。
於是,不良習慣導致了很多人套信用卡,沒錢消費就用網貸。
明明一個月只有一萬元的工資, 偏偏要花上兩萬元。
明明工資水平只能夠買得起一個廁所,卻要超前購買上百平豪宅。
明明壓力很大,卻不想坐地鐵而不切實際地買輛豪車。
明知只有一個做白領的能力,卻想在不充電的情況下領到金領的薪酬。
所有的一切,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限的壓力,生活當然不會快樂,幸福指數明顯下降。
這也是很多生活在北上廣幾萬元工資的人群,幸福指數卻沒有十八線城市幾千元工資人群高的原因。
傳承什麼,摒棄什麼?從古人的智慧看,勤儉節約和量體裁衣是不無道理的。
所以,假如今人看懂了古人對衣食住行方面的要求,也能夠如實照做的話,我們的生活是不是更加快樂呢?
需要摒棄什麼?
我想古人沒法知道今人的成功模式。
比如買房子,很多人都會選擇分期按揭,不是不知道量體裁衣,而是看準了資產增長的快速。
再比如買豪車,有時候是為了「身份」的需要。
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是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抬手可摘的桃子,心安理得地摘到;跳起來摘得到的桃子,一定竭盡全力摘到;跳起來摘不到的桃子,流點口水,至少把彈跳力練好再說吧。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明天,我們繼續解讀《朱子家訓》——家內的一些事務應該如何正確對待,歡迎到時不吝指教!
力所能及
我是七零尾的@高山碼字,平時喜歡讀書和寫作。
喜歡我的朋友請加關注吧,我會及時為您碼出更好的文字。
你們有什麼想說的,請在下面留言討論吧。
您的點讚、推薦、收藏和轉發也很重要哦!
拓展閱讀
《朱子家訓》作者:朱柏廬(1617-1688),江蘇崑山人,生於明代萬曆四十五年,自幼致力於讀書曾考取秀才志於仕途,清朝入主中原以後不再求取功名。
《朱子家訓》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達出來,在清至民國時期是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童蒙必讀課本之一,多被很多官宦、士紳和書香門第寫成對聯條幅掛在大門、廳堂或居室。
根據@高山碼字總結,全文包括題目一起共522字,分為日常習慣、對內家務、對外家務、處世態度、處事態度和家風門風六大部分。
在以後幾天裡,我會一一為大家帶來更精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