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會性動物,一個人離開社會,就什麼都不是。而在社會中必然要和別人交往,結交一些朋友。
朋友交對與否,往小了說,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情和生活,往大了說,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人生。
古人早就意識到交對朋友的重要性,孔子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和什麼樣的人交朋友,很容易就會受什麼樣的影響。和品行好的人相處,時間長了自己也會變得和他一樣,相反,和品行不好的人相處,時間久了自然也就被同化了。
因此,選擇朋友,人品是大前提。
既然交對朋友這麼重要,那麼有沒有一些結交朋友的原則呢?一些古人留下的家訓字句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01 朱熹《朱子家訓》敦厚忠信,能攻吾過
南宋理學家、教育家朱熹朱熹秉承「格物致知、實踐居敬」的教育理念,他給後人留下的家訓中有這樣一段關於交友的話:
交友之間,尤當審擇,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過者,益友也。
朱熹的交友原則是,如果這個人敦厚忠誠,並且能夠指出我的錯誤並讓我改正錯誤,這個朋友值得交。
敦厚老實的人沒多少心計,和這樣的人相處,自己也會變得簡單放鬆,不必時時刻刻擔心被算計,而忠誠講信用的人往往責任心很強,與其相處會有踏實感。
能直言你的過錯的人可稱為諍友,他本著對你負責的態度,指出你的錯誤,讓你改正錯誤,成為更好的自己。和這樣的朋友交往不知不覺中你會變得更加優秀。
02 周馥《負暄閒語》 樸實,勝己
相信對晚清歷史略有了解的人對周馥並不陌生,他是李鴻章的重要幕僚、洋務運動後期主要推動者、晚清封疆大吏。
《負暄閒語》是他留給子孫後代的一部關於為人處事的家訓,《負暄閒語》中記載著關於交友的內容。
比如周馥認為交遊往來皆宜選樸實一流。他還指出,今人常喜歡與自己性情相近者交往,而且愛與不如自己者交往,乃是一大弊。
樸實其實就是樸素實在,簡言之,交實在的朋友。實在的人講究一個誠字,和這樣的人交朋友,只要同樣待之以誠,你會發現這個朋友十分可靠。
愛與不如自己者交往是一大弊,從反面看,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和勝過自己的人交往。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和某方面比自己強的人交往,我們可以取長補短,向對方學習,自己也就能獲得進步,提高自己的層次。
遇強則強,遇弱則弱。如果老是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往,非但不能有所長進,還有退步的可能。
03 曾國藩《曾國藩家訓》八交
曾國藩的家訓被譽為"千古第一家訓",裡面有很多關於交友的字句。曾國藩更是將交友方面的內容升華為"八交九不交",比如交勝己者,交趣味者,交肯吃虧者。
曾國藩自己也是按照這些原則來交友的,他在給弟弟的信中說,現在朋友愈多,講躬行心得者,則有鏡海先生、艮峰前輩,吳竹如、竇蘭泉、馮樹堂;窮經知道者,則有吳子序、邵蕙西;講詩、文、字而藝通於道者,則有何子貞,才氣奔放,則有湯海秋。
大意是自己交的朋友充滿趣味性,各種類型的都有。有趣味的人總是懂得如何排解生活和工作的苦悶與煩惱,和這樣的人多往來,既能為生活工作平添幾分樂趣,又能增長知識與見聞。
小編不禁要讚嘆一下古人的智慧與魅力,他們通過家訓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精神寶藏,透過家訓我們學習到一些交友的原則,輕鬆交朋友。
這幾條我學會了,你呢?
(圖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