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9日訊 東北人的飯桌,離不開醃菜。醃酸菜、醃蘿蔔、醃黃瓜,醃大蒜等,對於北方人來說,這些都是餐桌不可或缺的美食。
可是,家住東風新村四區的孫大娘最近比較鬱悶,因為她兒子不知從哪兒聽說吃醃菜會致癌,回家把家裡的各類醃菜全給倒了,這可把孫大娘氣夠嗆。
那麼,醃菜是否真的致癌?該如何正確地製作和食用呢?
如何正確做醃菜
食用醃菜到底會不會致癌呢?針對讀者的疑問,記者諮詢了這方面的醫學專家李貞教授,來一起刨根問底,弄個明白。
據李貞教授講,吃醃菜會致癌的說法,民間一直都有。但這種說法是片面的,不準確的。
在國家2017年食藥監部門發布的致癌物清單裡,醃製蔬菜屬於2B類致癌物。此類物質對人類致癌性證據有限,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並不充分。也就是說,醃菜致癌的證據並不充分。
此外,醃菜的種類很多,不同地區醃菜醃製的時間、原料、配料等也各不相同。
因此,不能夠籠統地就說吃醃菜致癌。但食用不合格或製作不當的醃菜,確實有風險。
大家都知道,醃菜中往往含有亞硝酸鹽,過量攝入亞硝酸鹽,就會在胃裡同蛋白質分解產生反應,形成亞硝胺,亞硝胺是強致癌物,可能會增加患癌的風險。
那麼,是不是只要含有亞硝酸鹽,就都不能吃了呢?
李貞教授告訴記者,首先,並不是所有的醃菜都會產生亞硝酸鹽。比如,嚴格使用純乳酸菌發酵的醃菜中,亞硝酸鹽含量很低。
此外,一般在醃製2-3周後,亞硝酸鹽含量就會逐漸地下降。所以,短期醃製的醃菜往往因亞硝酸鹽含量過高,而不易食用。
如何健康吃醃菜
東北人都愛吃醃菜,那麼,如何吃才健康呢?
李貞教授表示,要減少吃醃菜的頻率,不可天天吃,頓頓吃。
同時,一定要購買正規廠家的合格產品,認準生產廠家的質量安全標誌。
建議市民在食用醃菜時,減少烹調用鹽的量。
李貞還表示,北方製作醃菜的周期要保證在一個月以上,而且,開封後,要注意密封、冷藏保存。一旦出現黴變、異味等不可再繼續食用。
李貞教授提醒,有些人不可吃醃菜,需要特別注意。
高血壓、腎功能不全及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別吃醃菜。
有胃癌、食管癌、肝癌等惡性腫瘤家族史者也不能吃醃菜。
老年人、孕婦及兒童最好不吃醃菜。
醃菜含鹽量過高是不爭的事實,長期食用必然有健康的風險。所以,不管其是否會致癌,都應減少食用的頻率和食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