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 大人孩子易受腸道病毒偷襲

2020-12-20 華龍網

秋冬季本來就是嬰幼兒易受輪狀病毒感染的高峰期,而年底的羊城校園又接二連三發生學生諾如病毒感染疫;再加上年底聚餐多,因為胃腸不舒服而上醫院的大人也猛增……為此,我們請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和胃腸道專科的專家們為您一一支招。

A

孩子患秋季腹瀉和諾如病毒後

關鍵要防脫水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 李棟方&主治醫生 李平甘

文/羊城晚報記者 餘燕紅 通訊員 孫奕宣

近日,在微信和微博的家長群裡,一條消息被廣泛轉發:一種病毒性腸胃炎正在全國上下迅速蔓延,引起孩子反覆發燒、嘔吐、食欲不振,退燒後咳嗽症狀明顯。省衛生計生委日前也發布重要預警信息:小心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疫情。就此事,記者採訪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李棟方博士。他表示,最近確是腸道病毒感染的高峰期,自去年12月中下旬至今,將近1/3以上的門診都是胃腸道症狀的病兒,以嬰幼兒、學齡兒童多見。

輪狀病毒和諾如病毒中招兒童多

李棟方指出,過去國內小孩子的腹瀉多發生於秋冬季節,所以也叫秋季腹瀉,主要以輪狀病毒為主。儘管輪狀病毒疫苗問世多年,但輪狀病毒感染的季節性特點仍然明顯。據有關部門發現,近一段時間在學齡兒童中間出現的病毒性腸胃炎,主要是諾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和輪狀病毒腹瀉在症狀上有類似的地方,但症狀相對重一些。

輪狀病毒:初期主要表現為前期的發熱、嘔吐,常被認為是上呼吸道感染,但往往是先嘔吐,接著出現腹瀉,典型腹瀉是排蛋花湯樣稀水便,兩歲以下的嬰幼兒多見,由於腹瀉次數往往較多,所以容易引起脫水。

諾如病毒:症狀也類似輪狀病毒,如噁心、嘔吐、腹瀉等,患者常感到病情較重,起病開始就會出現多次嘔吐,部分人還有頭痛、發熱、肌肉疼痛等症狀。所有年齡段的人均有機會受感染,其中兒童、老年人、免疫缺陷者及器官移植者屬易感人群。由於諾如病毒傳播速度快,在人群密集的場所,如學校、餐館、集體飯堂、醫院等,容易引起暴發。

特點:一般一周左右能痊癒

無論上述哪種病毒導致的腸道感染,都有一個自限性過程,一般一周左右都能逐漸痊癒,所以家長無需過度擔心。李棟方強調,典型的腹瀉症狀出現後可持續3到5天,如果沒有其他併發症,如中-重度以上的脫水、電解質紊亂、繼發胃腸細菌感染、心肌損害等是不需要輸液或住院治療的,更不需要用抗生素。

李棟方稱,如果患兒出現大便次數增多及大便稀爛,呈黃綠色,稀薄或水樣,帶酸臭味,伴有奶瓣或混有黏液,尤其是伴有脫水錶現,如精神疲倦、小便色暗黃、換尿不溼的次數明顯減少,口唇乾燥甚至皸裂,或小嬰兒的前囟凹陷,父母應及時帶到醫院看兒科門診或急診,多聽從兒科醫生的專業建議,必要時應做相應檢查、輸液,甚至住院治療,這樣可以避免病情惡化。

護理原則:清淡飲食+多流質

兒科的李平甘醫生介紹,如果小孩有嘔吐、腹瀉症狀,建議家長不要強行送到學校,以免傳播更多孩子,引起集體發病,應及時就醫。諾如病毒主要症狀是腹痛、腹瀉、嘔吐,但通常只會持續兩三天,在配合醫生治療同時,保持清淡飲食。「多喝水多休息,病情就會有明顯好轉」。

小孩腹瀉後,如果感覺口渴,就是脫水的危險信號。這時,應該給孩子少量多次地喝口服補液鹽,避免嚴重脫水的發生。並適當服用益生菌及蒙脫石散,前者有利於恢復腸道微生態平衡,而後者則有利於病原微生物的排出。

此外,由於孩子皮膚比較嬌嫩,每次大便結束後要立即用溫水清洗臀部及會陰(女孩兒應自前向後衝洗),然後用細軟的紗布吸乾,並塗鞣酸軟膏或魚肝油軟膏以預防臀紅或尿布疹。

需要提醒廣大家長的是,千萬別以為孩子腹瀉了,就少給甚至不給孩子進食。其實,急性腹瀉時,孩子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功能還保留有正常時的60%-90%。所以家長們的正確做法是:母乳餵養者仍以母乳餵養為主,但乳母應儘量少吃油膩食物,多飲水,縮短每次餵奶時間,少量多次餵奶,並暫停輔食。注意清潔乳房,勤換內衣。人工餵養的孩子就應該耐心鼓勵其進食,儘量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軟麵條等,並且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避免含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因為高糖會加重腹瀉。

B

天氣溫差大、年底聚會飯局多

胃腸型感冒與急性胃腸炎多發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胃腸專科副主任醫師 于濤

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映平 通訊員 王海芳

元旦後幾天,因為胃腸不舒服拉肚子而上醫院胃腸專科、消化科看病的人猛增。專家提醒,羊城冬季氣溫變化大,導致早晚溫差超過10攝氏度以上,這種天氣下人容易感冒,食物不注意也容易變質滋生細菌,容易因為飲食不節或吃了不潔的食物而引發急性胃腸炎,這兩種疾病雖然某些症狀相同,但在治療用藥跟預防方面是有區別的,若沒有分清就亂用藥容易延誤病情。一旦患者出現口乾、皮膚乾燥、頭暈、乏力、尿色加深變黃、尿量減少的脫水症狀,應該及時就醫,不能拖延。

胃腸型感冒與急性胃腸炎是兩種病

做銷售工作的張經理每到「年關」就容易生病,冬至後天氣從冷轉曖,一不注意就受寒了,咽喉痛、鼻塞、流涕同時還伴有腹瀉症狀,由於感冒症狀不太重,於是自己吃了點消炎藥,但兩天後症狀並沒有好轉,只好半夜跑到醫院看急診,此時症狀嚴重,人已出現高熱休克脫水。

據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胃腸專科副主任醫師于濤介紹,張經理患的是胃腸型感冒,胃腸型感冒是感冒的一種特殊的類型,大多由一種叫「柯薩奇」的病毒經口或經呼吸道感染引起,有時還伴有其他一些細菌的混合感染。患者會出現感冒的典型症狀,如咽喉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發熱和全身酸痛等,但同時也會出現與急性胃腸炎一樣的消化道症狀。

于濤解釋,有的人初起感冒症狀容易忽視,以為太累休息一下就可緩解,等到拉肚子腹痛症狀明顯才引起重視,卻又以為是一般的急性胃腸炎,容易因為沒用對藥而延誤病情的治療。

他說,胃腸型感冒與急性胃腸炎雖然有著非常相似的臨床表現,但是兩類疾病。急性胃腸炎患者在起病之前大多有不潔飲食史。這類患者最常見的原因是進食涼拌菜、燒烤、火鍋、剩菜剩飯等,這些食物容易被沙門菌屬或金葡菌毒素汙染,導致胃腸道急性炎症,嚴重時也可出現發燒,但不會出現類似於感冒的呼吸道症狀。

不同症狀不同治療

因此,在病毒感染所致的胃腸型感冒的治療中,醫生一般以護胃、止嘔、解痙止痛、止瀉、補充液體等對症治療為主。

而急性胃腸炎,尤其是比較嚴重的患者就應該接受抗生素的治療,同時進行上述必要的對症處理。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是使用靜脈注射治療的問題。其實,大多數的患者,只要能夠飲水,能夠進食粥和麵條,脫水錶現不明顯的,不一定需要靜脈補液。于濤說,消化道症狀是胃腸型感冒與急性胃腸炎共有的,也是最為突出的表現。這一大類症狀由胃腸道炎症水腫或受到刺激所引起,主要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以及口乾、尿黃、頭暈等脫水的表現。

我們常說的「消炎藥」是指殺滅細菌所用的抗生素,對因病毒感染所致的胃腸型感冒無效。

提醒

日常注重衛生

可以預防腹瀉

腹瀉是很常見的小兒疾病,平常應該重在預防。比如父母要選擇乾淨、新鮮的食物。奶瓶、奶嘴及時煮沸消毒。孩子的玩具和經常接觸到的物品要注意清潔,弄髒了的衣物、床單等也要及時洗滌並消毒。平常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生活規律,不暴飲暴食。大一點的孩子要避免喝生水和吃路邊小攤的食物。避免腹部受涼,加強戶外活動,提高機體抵抗力。房間要保持通風,每天至少要開3次窗。

知多D

胃腸型感冒四大症狀

⑴噁心、嘔吐:噁心是由胃受到刺激引起的,嚴重的刺激會使胃部肌肉強烈收縮而出現嘔吐;

⑵腹痛:胃炎會導致上腹疼痛,小腸炎症所導致的痙攣會使患者出現肚臍周圍的絞痛,頻繁的便意、肛門的墜脹感和左下腹的絞痛往往提示大腸炎症為主;

⑶腹瀉:就是俗稱的「拉肚子」,最終排出的大便變為稀爛便或者水樣便,排便前患者一般會有腹脹;

⑷脫水的表現:由於食慾減退、嘔吐和腹瀉,導致水分大量丟失,導致脫水,這是病情嚴重的表現,需要警惕與重視。

關注微信號

「羊城晚報·嶺南名醫館」

資訊·活動·諮詢

一網打盡

相關焦點

  • 兒童有三類易感病毒:腸道病毒 皰疹病毒
    原標題:兒童有三類易感病毒:腸道病毒 皰疹病毒  兒童易感的病毒主要有這樣幾大類:第一類為呼吸道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風疹病毒、流感病毒、合胞病毒、腺病毒等都屬於這一類。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具有高度傳染性的急性出疹性疾病;腮腺炎病毒是腮腺炎的罪魁禍首;風疹病毒能引起小兒風疹;上述其他病毒兒童感染後可導致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肺炎。此類病毒主要由飛沫經呼吸道吸入傳播。
  • 腸道EV71病毒為何能致命
    解讀:為什麼死亡率這麼高  腸道病毒EV71並不是什麼怪病,它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傳染病,全年都可能發生,每年4~9月為多發期。腸道病毒EV71感染主要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汙染的物品密切接觸傳播,兒童和成人都可能感染,5歲以下兒童多發。
  • 天冷寶寶易感冒 縣人民醫院醫師為寶媽支招
    {"title":"天冷寶寶易感冒 縣人民醫院醫師為寶媽支招",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wuxi/wuxixinwen/2020-12-07/3383630.html", "image":"http://image2.cqcb.com/d/file/county
  • ...性咽峽炎 親吻 孩子 腸道病毒感染 超聲霧化吸入-上海頻道-東方網
    皰疹性咽峽炎進入高發期2015-6-4 09:19:08 來源:東方網 作者:顧金華 選稿:葉頁   東方網6月4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近期都不要親吻孩子,新一輪病毒感染來了,皰疹性咽峽炎,醫生警告家人,不要輕吻孩子,孩子抵抗力太低,這次病毒是大人通過親吻,唾液飛沫傳染的……」連日來,這樣一條消息在朋友圈裡傳播開來,這讓不少家長擔憂不已。
  • 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 大人謹防因隱性感染而將病毒傳播給孩子
    9 月 19 日,記者從懷化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日前我市發現手足口病散發病例,手足口病可防可治,市民不必擔心,但學校老師、嬰幼兒家長要謹防因大人隱性感染而將病毒傳播給孩子,避免給孩子健康帶來困擾。「手足口病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多見,尤其現在剛開學沒多久,教室裡如果有一個孩子感染,沒有及時發現和隔離,其他孩子就會很容易被傳染。」
  • 專家解答腸道病毒EV71易感人群、傳播途徑和病徵
    安徽省阜陽市3月份以來已有789名兒童感染腸道病毒EV71,19人經全力搶救無效死亡。有關權威專家就這種病毒的易感人群、傳播途徑、病徵等進行了解答。 新華社發    新華社合肥4月27日電(記者周立民)安徽省阜陽市3月份以來已有789名兒童感染腸道病毒EV71,19人經全力搶救無效死亡。有關權威專家就這種病毒的易感人群、傳播途徑、病徵等進行了解答。
  • 第三節 柯薩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型腸道病毒
    第三節 柯薩奇病毒 埃可病毒新型腸道病毒   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及新型腸道病毒分布廣泛。依病毒亞群和血清型的不同或對不同組織的嗜性不同(受體的差異),可引起各種不同的疾病。埃可病毒沒有屬特異抗原,但有異型交叉反應。在埃可病毒31個型中,有12個型具有凝集人類O型紅細胞的能力,血凝素是毒粒的主要部分。   (三)新型腸道病毒   新分離的腸道病毒不再歸屬於柯薩奇病毒或埃可病毒,從68號開始編號命名,目前已編號到72型,第72型是甲型肺炎病毒,將於肺炎病毒一章討論。
  • 多省爆發腸道病毒EV71(圖)
    3月27日:發現第一例死亡病例,經衛生部、省、市專家確定,該病為腸道病毒EV71感染。  答:腸道病毒EV71是人腸道病毒的一種,簡稱為EV71,常引起兒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峽炎,重症患兒可出現為肺水腫、腦炎等,統稱為腸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  問:哪些人容易患這種疾病?  答:該病常發生於學齡前兒童,尤其是3歲以下嬰幼兒多發,成人也可感染。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差,不良個人衛生習慣易發病。大部分病例病情較輕,可治癒。
  • 天氣轉涼患兒扎堆 警惕腸道病毒感染
    華商報訊(記者 李琳)伴隨著陰雨綿綿氣溫驟降,生病孩子醫院扎堆。醫生提醒家長,這個季節氣溫下降快加之多雨空氣溼潤,除了感冒多發外,腸道病毒也容易滋生。孩子如出現高熱不退、鼻塞等症狀,有可能就是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定要及時就醫。
  • 揚州專家:9月須防手足口病 警惕腸道病毒感染
    原標題:9月開學季須防手足口病 初秋還要警惕腸道病毒感染   9月份氣溫仍較高,但晝夜溫差變化大,又逢學生開學,中秋國慶假期。昨天,市疾控中心發布9月份疾病提示,重點關注細菌性痢疾、紅眼病和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的預防。同時,要關注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疫情動向。
  • 疾控中心提醒注意腸道病毒感染
    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記者屈婷、鮑曉菁)進入夏季,多地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等病例增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提醒,目前正是這些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高發季,注意洗手等日常個人衛生,保持環境衛生可以有效預防腸道病毒感染。
  • 疾控中心提醒:注意腸道病毒感染
    進入夏季,多地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等病例增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提醒,目前正是這些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高發季,注意洗手等日常個人衛生,保持環境衛生可以有效預防腸道病毒感染。腸道病毒一般有高度傳染性,通常表現為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有時人們會稱它們為「夏季流感」,但其實它們並不是流感。
  • 偷襲健康的「隱形殺手」,躲起來的慢性毒藥,大人孩子都是受害者
    偷襲健康的「隱形殺手」,躲起來的慢性毒藥,大人和孩子都是受害者世界衛生組織將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足稱為「隱形飢餓」。孩子很小的時候對於吃飯這件事沒有太多的概念,所以吃飯的時候很隨意,父母也無法判斷孩子是否吃飽,面對爺爺奶奶輩追著讓孩子加飯吃,很多父母都是覺得孩子吃飽了或者不餓,所以不好好吃飯。
  • 腸道病毒EV71感染範圍擴至河南 尚未查到病源
    安徽阜陽腸道病毒EV71感染患兒死亡人數增加到20人,傳播範圍擴大到阜陽周邊的縣市以及河南省,這是4月28日阜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信息。一、仍蔓延的病情鄰近的兩市和河南省也現病例發布會透露,截至4月27日,阜陽市共發現1199例腸道病毒EV71感染患兒(官方27日公布的消息為「789名兒童感染腸道病毒EV71」),仍在醫院治療、留院觀察的341例,重症27例,病危8例,病例分布從4月20日前的阜南縣、臨泉縣、潁州區和潁泉區2
  • 天冷降溫易生病,孩子穿衣很重要,父母應遵循「三暖一寒」原則
    天冷降溫,別讓孩子這樣穿,真生病後悔都來不及在很多父母的觀念裡,天冷就應該多穿,穿得越厚越好,但是穿太厚並非好事,就像我家孩子的遭遇一樣,太厚不僅容易受涼,還會導致3個壞處。3、引發 泌 尿 生 殖 系 統 疾 病孩子穿太多,易出汗;出汗多,尿量就會減少,尿液濃縮,就會增加對尿 道 口 粘 膜 的刺激和損傷,如果護理不當,還可能會引發 泌 尿 生 殖 系 統 的疾 病。
  • 美國出現罕見腸道病毒D68 已確認664人感染4名兒童死亡
    相關新聞:美國大量兒童感染罕見病毒EV-D68 目前尚未研製出疫苗  美國大量兒童感染罕見病毒EV-D68  導讀:美國衛生部門官員安妮·舒沙特9日說,美國「大約12個州」發現兒童感染某種特定的感冒病毒,隨即向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報告,感染兒童症狀嚴重,其中一些孩子甚至被送入重症監護室
  • 第二十五章 腸道病毒和輪狀病毒--第一節 腸道病毒的共同特性
    第二十五章 腸道病毒和輪狀病毒   腸道病毒(Enterovirus)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的一個屬。它們在人類消化道細胞繁殖,然後通過血液侵犯其他器官,引起各種臨床綜合病症。腸道病毒包括:   1.脊髓灰質炎病毒(Poliovirus)1~3型。
  • 疑遭腸道病毒侵襲,96個孩子不同程度感染
    從6月4日以來,包括小海在內,出現發熱咳嗽症狀的有96個孩子,有初中生、小學生和幼兒園的孩子,均來自常德市石門縣新鋪鄉。目前患者病情基本得以控制。有65人先後病癒出院,其餘31人尚在接受進一步觀察治療。
  • 也許是這4種疾病在「偷襲」
    也許是這4種疾病在「偷襲」菌群失衡:我們所攝入的食物,進入腸胃進行消化吸收,除了依靠消化液之外,還要依靠一些菌群,這樣才有利於加速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是當腸道內部出現菌群失衡的情況,是很容易就會影響到正常的消化吸收,出現消化不良的問題,這樣也會產生放屁增多的現象。
  • 保護寶寶腸道健康,有效防範腸道病毒感染
    保護寶寶腸道健康,有效防範腸道病毒感染 時間: 2019-05-21 15:04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摘要:   夏季即將到來,很多細菌病毒也越發活躍了起來,帶來了新一輪的夏季傳染病。自5月開始,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等疾病已進入發病高峰期。很多嬰幼兒一不小心就感染了病毒,看到孩子被病痛折磨,媽媽們著實心疼……因此,家長一定要做到重點防範。疾病預防要趁早,寶寶生病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