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上錯花轎,嫁對郎」的網友都知道,這種只能從電影中看到,新娘坐著大紅轎出嫁的喜慶場面。而在如今的現實生活中,我們新娘的坐騎可是五花八門。有坐寶馬裡面的,有做自行車後面的,還有騎摩託的,總之都是很現代的東西。但是,在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仍然還有一個地方,沿用古代上花轎的傳統婚禮。
婚禮的當天,新郎會隨著迎親隊伍一同前往新娘家裡。此時,新娘身著大紅色嫁衣,貼身穿的是白色的上衣並且已經梳妝得漂漂亮亮,坐在一旁等著新郎的到來。
米篩是我們農村百姓的的日常用品,但是對於閩南的傳統婚來說,卻是一種特別重要的物品。新娘在出嫁之前,她的雙腳要站在大秘米篩上,以此來標明新娘的尊貴。新娘在出嫁前還需要準備12種食物,這12種食物得由「送嫁姆」(相當於我們今天的媒人)一口口的餵到新娘的嘴裡,新娘每吃一樣東西,「送嫁姆」都要念上一段押韻的吉祥語。
新娘在離開娘家上轎的時候,「送嫁姆」需用米篩講新娘的頭部罩住,寓意代表著平安和吉祥。新郎和坐在轎子裡面的新娘,隨著迎親隊伍,一路上鞭炮不停,喜氣洋洋的接著新娘到新郎家裡。
新娘在入新郎家門的時候,新娘沒走上一步,「送嫁姆」同樣需要說上一段寓意吉祥的話語。進入男方家裡之後,新娘還需在男方父母的帶領下拜見各祖宗,包括女子還需到廚房走一道,意思就是新娘不再是女子,自此之後就要掌「廚政」了。
閩南的結婚風俗,在很多專家認為是最傳統的,也是最能體現我國古代傳統文化的一個地方,而且它最具有濃濃的地方風情。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下方留言,小編都會看哦!
(本文由河底的小蝦原創,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