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險中求?代持炒房成炒房客新招式

2020-12-18 新浪科技

來源:觀察者網

原標題:富貴險中求?代持炒房成炒房客新招式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張志峰 編輯/周遠方)日前,深圳「網紅」樓盤華潤城潤璽開盤,創造了樓市「打新造富」的魔幻一幕。

自深圳「715」新政後,新房二手房價格嚴重倒掛。炒房一族通過「代持炒房」這一新花樣重新引爆深圳新房市場,一套房子豪賺500萬元的巨大誘惑,吸引近萬人參與,這些人不顧「代持」風險蜂擁而至,將抽籤買房演繹成一場「抽獎遊戲」。

千萬級「剛需盤」

所謂代持炒房,指的是有資金卻沒有足夠購房資格的群體,在買房時將自己的房產登記在他人名下,由他人代為持有,同時支付給代持人一定報酬的炒房行為。

上周,深圳年度「網紅」豪宅項目華潤城潤璽開啟線下選房,共1171套房源,單套認籌金350萬元。最終引來近萬人參與搖號,被凍結誠意金340億元,中籤率12%。

一名參與了搖號的炒房者對觀察者網表示:「潤璽均價才13.1萬,但旁邊在售的二手房單價已經賣到18萬,即便搖中最小的戶型也能躺著賺到500多萬,假如搖中200平米的大戶型就賺大了。」

有分析人士告訴觀察者網,新房與周邊二手房倒掛幅度較大,是造成這波「打新」潮的直接原因,部分炒房者自有資金不足,甚至會多人籌資共同購買,即「眾籌打新」,而「代持炒房」可以視作「715」新政後所衍生出來的一種炒房策略。

上述分析人士介紹稱,「代持購房」的現象在所有「限購」城市都有,一般是以關係十分親密,又具有買房資格而無買房需求的親友名義操作,偶有發生;而深圳如今大範圍出現,且是以10萬-50萬元不等的價格來「購買房票」,就變成了「炒房」,且其間風險也成倍增加,稱得上「富貴險中求」。

據觀察者網了解,「715」新政指今年7月15日出臺的「新深八條」,其規定已取得深圳戶口需滿3年且社保滿3年才有購房資格,非深圳戶口要5年社保。

在政策要求下,絕大多數新盤都需遵循「無房優先」原則,優先供給剛需客;深圳二手房成交量一度迅速走低,10月成交量一度腰斬。

出人意料的是,炒房客「下有對策」——代持,潤璽作為千萬級豪宅,突然變成了無房者為主力軍的「剛需盤」。

一名深圳樂有家的新房代理中介也表示,實際操作中確實聽說有不少代持購房者,雙方只需私下簽訂一份明確標註房源戶型、單價、總價、首付比例、貸款期限、貸款利率等細節的代持協議即可。甚至炒房者明明自己有名額卻不用,且同時找多個代持人幫忙提升中籤率,「這種你情我願的事情,即便開發商知道了也無可奈何,只能提醒其中風險」。

他向觀察者網算了一筆帳,一套總價1500萬元的新房,以無房者名義購買,只需支付首付款500萬元,加上「代持費」約30萬元,持有3年之後卻可以輕輕鬆鬆賣到2000萬-2500萬,甚至不需要3年後變現,拿到房本立刻就能獲得超過2000萬元的抵押貸款。「幹什麼能有這個來錢快?」

多種風險並存

事實上,存在炒房打新現象的不止華潤城潤璽一家,11月26日,前者剛剛選房結束,位於前海的另一個網紅盤——萬科瑧山海拿到了預售證,可售房源更加稀缺,僅有260套,單價9.2-13.4萬元/平方米,總價1179-2556萬元,較於周邊的二手房價差同樣達到4萬/平方米之多。

步入12月之後,目前已知的即將開盤項目就要有6個,個個都是炒房客緊盯的對象。

不過,這種鑽規則漏洞的操作必然是不應存在的。

11月30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局長、黨組書記張學凡在該項目爆出的「萬人搶房」「眾籌打新」等情況之後迅速做出回應:政府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對代持炒房等情況,正在調查處理中,一旦發現存在違規行為,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張學凡表示,針對當前一二手房價格倒掛以及代持炒房等情況,政府部門正在研究綜合調控政策,堅決打擊市場投機炒作行為。同時,進一步加大住房供應與保障力度,加快構建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努力讓市場進一步回歸理性,促進深圳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同日晚間,深受炒房客喜愛的華潤城潤璽與即將開盤的萬科臻山海家園住宅項目均發布支持「房住不炒」的倡議書,內容幾乎一模一樣,近半篇幅是關於「代持購房風險提示」。

倡議書表示,作為被代持人,可能面臨代持協議被法院認定無效,代持人反悔導致無法取得房屋所有權,代持人私自出售、贈與、出租房屋或將房屋抵債,因代持人債務糾紛導致房屋被法院查封、拍賣、執行等風險。

對於代持人,同樣存在多種風險,包括房產稅落地後多交稅,增加自己購房時的首付比例、按揭貸款利息、相關稅費,不按時還款留下不良徵信記錄等等。

此外,其中還提及針對深圳房地產市場的「打新熱」現象,不排除政府相關監管部門出臺相關政策舉措,以保障「房住不炒」政策落地。

一家上市房企高管在接受觀察者網採訪時表示,協助政府抑制炒房行為是房企的本分,但實際操作中起到的作用其實並不多,除了風險提示之外,房企更重要的是遵循市場行為,在規則內的行為不能不支持,否則就可能誤傷真正的購房者。

見招拆招,還是根治?

不過,對於其間風險,也有某房產平臺資深律師並不認同,「低風險、高收益是炒房客聚集深圳,且屢禁不止的主因」,高收益是因為深圳新房市場長期以來供不應求,自不必說。低風險則是由於在相關政策出臺之前,所籤訂的代持協議一般都是有效的,甚至可以得到公證處公證,大概率會被法院認可,即便房子或代持人出了差錯也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追回損失。

上述律師向觀察者網補充道,炒房者所需要做的只是找到合適的代持人來降低風險,而在深圳持有「房票」卻沒錢買房或無意買房的大有人在,花費一定代價不難找到。因此,與其收益相比,風險不值一提,所以才被炒房者趨之若鶩。

同策研究院研究院宋紅衛在接受觀察者網採訪時認為,炒房問題之所以屢禁不止,主要由於目前的調控政策大多是「門票」式資格篩選方式,屬於過程控制而非結果控制,代持炒房從根本上與假離婚、移民成為華僑等方式是一樣的,都是購房資格的包裝,投機者的「創新」永遠是走在制度前面的,只能見招拆招,而不能根治。

他表示,想要根治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房地產稅,這也是發達國家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成熟辦法。但矛盾點在於,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還需要房地產行業,因此樓市策略是「穩」,既要防過熱,也要防過冷。在房價較高的當下,缺房的大多數購買力有限,而炒房族往往資金實力雄厚,如果真地屏蔽炒房者,房地產市場可能真的會冷下來,房地產稅還會倒逼投資者大量拋房,造成房價下跌的壓力。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則表示,表面上看,代持炒房是由於新房的價格相對低,但是實際上依然說明購房者有很強的炒作情緒。部分炒作者確實鑽了政策漏洞,在管控上應當限制相關住房交易,打消短期套現的衝動;而要想真正緩解矛盾,後續一方面需要積極增加供地,尤其是住宅用地來平衡供求關係,一方面要儘快落地房地產稅,提高炒房成本。

相關焦點

  • 多人合資利用他人資質購買住房 深圳「代持炒房」 官方介入調查
    代持炒房客創業的事緩一緩打新一套房可賺500萬「這是一筆穩賺的生意,你創業的事可以緩一緩,這個賺錢快!轉手一賣,幾百萬就到手了。」深圳市民陳先生最近接到了數個圈子朋友的電話,邀請他一起參與合資搖號買房。
  • 嚴查代持炒房後續:潤四或將有房源放出!
    1調查代持炒房的事還沒完!11月底官方說會嚴查眾籌打新和代持炒房,預告要出臺政策。月初有人傳謠說房地產稅要來了,不過已經遭到了稅務局官方闢謠打臉。真正的大招,是嚴查資金來源!代持炒房就是一個結果。背後是資金槓桿和套利空間兩股力量在供不應求之下瘋狂催化。先說套利空間。因為一二手倒掛,全國都知道潤四買一套一轉手至少賺500萬。還有啥能比這更容易賺錢?
  • 面對「代持炒房」新情況 深圳須加強執法從嚴查處違規行為
    在深圳部分新開樓盤與周邊二手房價格倒掛幅度較大、中籤一套100平方米住宅可賺取約500萬元「差價」的情況下,也催生了深圳「打新」一族的各種魔幻操作,除了「眾籌買房」、高槓桿貸款外,請人「代持」買房的不在少數。對此,11月30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負責人表示,針對當前深圳一二手房價格倒掛以及媒體反映的代持炒房等情況,政府部門正在研究綜合調控政策,堅決打擊市場投機炒作行為。
  • 吳小波說法律丨「代持炒房」真是一樁穩賺不賠的買賣嗎?
    其中除了各種投資客、找名額搶概率、起步500萬資金證明等等都刷新大家的認知,其中所謂「代持買房」協議律師版本讓律師也在該熱點事件中佔據角色,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代持炒房」真是一樁穩賺不賠的買賣嗎?》這一話題。
  • 「合夥持股」炒房?看似無風險的生意卻充滿風險 深圳新房市場審查...
    除了代持現象,還有一些投資客以「合夥持股」的方式炒房,這種現象也應引起重視。(證券時報)   關於深圳新房市場的一些亂象引發各界熱議。除了代持現象,還有一些投資客以「合夥持股」的方式炒房,這種現象也應引起重視。  無風險的生意?
  • 「合夥持股」炒房是無風險的生意?深圳新房市場審查正趨嚴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合夥持股」炒房?看似無風險的生意卻充滿風險,深圳新房市場審查正趨嚴!關於深圳新房市場的一些亂象引發各界熱議。除了代持現象,還有一些投資客以「合夥持股」的方式炒房,這種現象也應引起重視。無風險的生意?
  • 警惕,代持炒房危險了!這類資產即將完美逆襲!
    11月的最後幾天,新華社點名批深圳「萬人搶房、打新熱」,讓深圳再次站上風口浪尖。很快,深圳市相關部門回應將嚴查「代持炒房」。 這意味著,那些在深圳已無購房名額的投資客,為了獲取巨額利潤,鋌而走險進行房產代持的方法已經不可行了。
  • 近日,一大波外地「炒房客」又將奔赴重慶?
    近日,一大波外地「炒房客」又將奔赴重慶? 最近,一些重慶樓盤上訪的外地車牌明顯增多:浙江、上海、廣州、陝西、山西…外地「炒房客」真的又要來了? 這段時間,筆者仔細瀏覽《水庫論壇》發現,7-8月他們提及較多的城市就是,重慶。
  • 炒房客:不要整天幻想著房價暴跌,讓你撿便宜!
    幻想房價暴跌,讓我們炒房客破產,你們這種思想就是狹隘的仇富,我們炒房的人,也是靠正當合法的買賣賺錢的,我們靠房產買賣積累財富,沒有違反任何法律。首先,從戰略上講,深圳的房價不可能大跌。為什麼?剛需購房者B:A你這個炒房投機倒把客!不要從這賣弄你廉價的傲慢。
  • 深圳炒房客資金鍊斷裂,會有人排隊上天台麼?
    近日,微博上網名為「7蟹姐姐」的網友就講述了自己利用這個套路炒房的經過,並控訴百萬粉絲大V「深房理」,聲稱自己被這個大V騙錢,導致自己728萬的深圳房產被查封。先來簡單的介紹一下「7蟹姐姐」所謂的被騙經過:1、深房理是職業的深圳炒房中介,在微博上教授房產槓桿知識,並且向外地人提供深圳購房服務。
  • 海南的高房價是被炒房客炒起來的?!證據確鑿?
    都是被那些炒房客炒起來的!你看那麼多房子,根本沒有人住的嘛!等炒房客一走,房價就要大跌啦……blabla……持有這類觀點的人,給出的理由無非以下三種。第一、經濟差、人數少,房價卻很高?所以這肯定是有炒房客在攪和!第二、省會的房價居然比不過一個縣城?!眾所周知,城市的發展是存在「虹吸效應」的,即具有優勢地位的城市,能夠將周邊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資源要素吸引過來。
  • 二手房掛牌量全國激增56%,收割炒房客韭菜,購房者準備好了嗎?
    炒房客的魄力到底有多大?重慶的炒房客出手百套房源,深圳的炒房90後小姐姐炒房400棟。數目字一旦上百就頭疼的鐵口斷房,在把量詞從「套」換為「棟」後,腦袋瓜是徹底宕機了。
  • 精準打擊炒房客 禪城南海已落地執行公證執業「五不準」
    而全項委託公證以及擔保委託公證,在炒房套路中被頻繁使用。因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公證執業「五不準」將拆穿炒房客套路,杜絕炒房客。 記者昨日從禪城、南海司法局了解到,8月14日起,這兩個區域已經落地執行公證執業「五不準」,利用委託炒房的現象將得到遏制。
  • 「穩賺不賠」成過去式,炒房成虧本買賣,你還當「接盤俠」?
    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人表示2019年貸款炒房其實是一個虧本的買賣。這句話是有著一定道理的,因為國內房價前幾年一直處於上漲的局面,導致價格已經脫離普通群眾的基本收入。很多人雖然有著買房這方面的想法,但是資金卻不允許。加上樓市定調「房住不炒」,未來房地產市場會走向去投機化,房子逐漸會回歸到居住的屬性中。
  • 炒房一夜賺500萬元?假結婚、高槓桿買房,8個月虧100萬元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齊金釗)最近,深圳買房打新中一套賺500萬元的報導火了。炒房真的能一夜暴富嗎?從幻想大賺一筆,到最終損失百萬元……受所謂「專業人士」蠱惑,短短8個月時間,「炒房客」魏靜的暴富夢想徹底破碎。
  • 房價漲,房租降,二手房賣不掉,門面房租不出去,炒房客奔潰了
    買房獲利是炒房客存在的主要原因,不管是政策引導還是經濟環境,只要房價在上漲,那炒房客投資房產就不可避免,因為有利可圖,但如今的房地產要炒房客看不明白,甚至開始崩潰,那就是房價在上漲。還有最致命的一點就是二手房賣不出去,甚至降價都很難出售,可以說當前的局面就是把炒房客鎖在了房產市場裡,出也出不去,其實這樣的結果是他們自己導致的,之前10多年房價持續上漲,一方面是房地產拉動經濟,另外一方面依然是供需關係決定的大眾需要房子,不不管是城市基建還是城鎮化,都需要大量的房子來滿足大家的居住需求。
  • 調控重壓之下,炒房客會大面積降價拋房嗎?潘石屹:大勢已去!
    有人說,什麼時候媒體大肆報導炒房客開始大面積拋房了,才說明房價下跌,炒房已經無利可圖了,才是剛需進場的天賜良機。奇哥想問,在樓市調控如火如荼的當下,這樣的局面會出現嗎?不得不承認,從2016年底本輪調控伊始炒房投機就成為了政策重點打擊的對象,任何一個新政策出臺都會被媒體解讀成是打擊炒房的「狠招」,就這樣這一年多來房地產調控「狠招」不斷,限購、限貸、限售、限商、搖號買房……於是
  • 剛剛銀行放大招,又一條炒房路被堵死!
    投資客的炒房捷徑被堵死! 樓市普漲時代!為了買房很多成為了卡奴!首付不夠,刷信用卡湊! 是不少買房族湊首付的一大利器。甚至有人還採用賭徒式買房,申請多張信用卡,「以卡養卡」,來實現炒房! 我們先來看看這些炒房客是如何鑽空子的!
  • 商業巨亨不在房地產賺錢,炒房還能賺到錢嗎?
    2018年的春天裡,送錢、送房子、送戶口各地都在引進國內的城市發展的人才搶「人」大戰,但是送房子購房購房優惠卻引起了新一輪的輿論。對於當前的房價高漲的時代,許多人表示買不起。曾經有一篇「年輕人不要再貸款買房了!」
  • 臺灣宜蘭礁溪炒房現虛幻榮景戶數增人卻少了
    臺海網4月20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曾有「臺灣十大觀光小城」美譽的臺灣宜蘭縣礁溪,這些年溫泉區一窩蜂搶建,房價、地價倍數翻漲,戶數也創新高,但實際居住人口卻不增反減,當地人形容是炒房的虛幻榮景。目前礁溪鄉有十八個村,平均每村約600戶,新增的1800戶足可增設三個村,但房仲業者說,這麼多新成屋常是「有戶無人」,主要是外地人到礁溪炒房所致,「這個榮景像泡泡,很虛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