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鏡很愛種菜,但是作為從小沒下過地的90後,種起菜來還是有些吃力的,比如時常錯過播種時間而種不好菜,也會種成反季節而顆粒無收。
那麼什麼時候該種什麼菜呢?其實老祖宗早就總結了一套理論,按照老祖宗的方法來,還怕種不好菜麼!
春分早、穀雨遲,清明種薯正當時。
大暑早、處暑遲,立秋晚暑正當時。
寒露早,立冬遲,霜降收薯正當時。
這兩句話清晰地表明了紅薯的最佳種植和收穫時間,有些地區氣候適宜也會對諺語做些修改,比如江蘇地區「山芋不怕羞,一直栽到秋。」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
穀雨前後,種瓜點豆。
清明穀雨兩個節氣較近,所以清明穀雨之間,氣溫和雨水都滿足了瓜類豆類植物的需求,非常適合種瓜點豆。小鏡今年就在清明前種了四季豆,結果全部被凍死了,所以老祖宗的東西絕對不是隨便說說的。
過了穀雨種花生
不過穀雨不種花生
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葉落空。
花生是喜溫植物,穀雨前氣溫不穩定,有些地區有嚴重的倒春寒,非常不利於花生生長。而穀雨過後,氣溫穩定回升,再來種就沒關係啦。
而花生也分春花生和夏花生,穀雨種的花生在白露前後就可收割,最晚不要超過秋分,秋分過後氣溫下降,會對農作物造成傷害。
頭伏蘿蔔二伏芥,三伏還能種蕎麥
頭伏蘿蔔二伏芥,三伏裡頭種白菜
意思很明白,入伏後最開始種蘿蔔,因為蘿蔔耐旱耐寒,這個時間種,可以較早收穫;三伏過後一般北方地區多種白菜,好在入冬前儲蓄過冬;而蕎麥在高海拔地區比如四川、青海、西藏等地區多有種植。
秋分種,立冬蓋,來年清明吃菠菜。
這句話不僅告訴了我們要在秋分時間種下菠菜,還告訴了我們菠菜怕冷,立冬要給菠菜蓋膜保暖,這樣來年清明就可以吃菠菜了。
除了以上一些蔬菜的最佳種植時間,老祖宗還告訴我們:
立冬快拔菜,不拔受霜害。
雨種豆子晴種棉,種菜宜在連陰天
深種玉米,淺種麻,辣子種上掃帚拉。
這些諺語看著簡單幾個字,確是蘊含了科學知識的,用現代科學來解釋完全能解釋得通,所以,小夥伴們,快快收藏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