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臟是人體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人在每一次吃入了食物之後必然先要到胃裡經過初次的消化、分解,所以胃臟的好與壞和攝入的食物以及人的飲食習慣有著極大的關係。
當胃臟出現了癌細胞之後,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沒有出現過任何症狀,從來沒有意識到胃臟已經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來傳達癌症的信號。
一、胃脹。在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有過胃脹的現象,但是大家都以為胃脹只是因為平時消化不良引起的一種小毛病,一般不用特殊治療也會自己恢復,尤其是一些經常暴飲暴食的人在吃了飯之後更容易發生胃脹現象,但是都被誤以為是吃得太飽出現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
其實,當胃脹裡面有了癌細胞之後就會使其蠕動、消化功能下降,無法順利地將食物進行分解,所以比較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現象,當胃脹的現象頻繁發作就要引起注意,這可能是早期胃癌的提示。
二、胃痛。根據臨床表示80%以上的胃癌患者都會出現上腹部疼痛的現象,尤其是胃部早期,胃部出現間歇性的隱隱作痛現象,這種症狀比較容易被患者忽略。
有的患者到醫院檢查可能會被誤診為胃潰瘍,服用一些治療胃潰瘍疾病的藥物之後病情也有些改善,但是過不了多久,這種情況就會加劇,並且頻繁反覆地發生。
尤其是在吃了飯之後胃黏膜受到了食物的刺激,胃臟的負擔加重之後疼痛症狀就會越來越明顯,直到患者察覺到病情的嚴重性才到醫院檢查。這個時候可能胃癌已經發展為中晚期。
三、胃燒。正常人平時吃了辣椒或者過於生冷性的食物就有可能感覺胃部燒灼,但是胃癌患者即使食用比較清淡的食物也有可能出現胃燒灼和反酸的現象。這是因為胃黏膜受到了癌細胞的侵蝕加上食物的刺激分泌出大量的胃酸引起的病理現象。
以上三種症狀發生之後一定要去醫院做個胃鏡檢查,明確胃臟的具體情況,及時對症治療。「我國胃癌雖然很高發,但還沒有形成胃癌篩查的意識」。
不僅如此,很多人都知道胃癌的死亡率和發病率都比較高,但是也沒有預防胃癌的意識。到底是怎樣的人更容易患上胃癌呢?
一、生活、飲食不規律的人。胃癌最喜歡找上一些飲食不調以及作息不規律的人,因為這些人喜歡吃一些過於油膩刺激、鹽分比較多的食物,胃臟為了消化這類食物就會分泌出大量的胃液,對胃黏膜造成損傷引起胃潰瘍和胃糜爛,給癌細胞創造了繁殖的條件。
再加上晚上不按時睡覺,人體的內分泌和免疫系統就會出現紊亂,身體的體質一旦降低,胃癌會離得更近。
二、愛抽菸喝酒的人。大家都知道吸菸有害健康,喝酒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但是很多人都無法拒絕香菸和酒精的誘惑,長期堅持抽菸喝酒。身體一邊被有害物質毒害,一邊受到酒精的刺激,怎能避免癌症的親近?
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在胃黏膜組織裡面大量繁殖的細菌,會對胃臟造成極大的傷害,直接導致胃潰瘍發生,這樣相當於是為胃癌打開了一扇入侵的大門。只有通過及時治療將體內的幽門螺旋桿菌完全清除才能夠使這道門關閉。
雖然胃癌比較難以治癒,但是不幸患胃癌的患者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面對病情,積極地配合醫生通過手術、放療或者化療、藥物等方式進行治療,堅強與癌症對抗,才有機會使自己戰勝癌症,使生命周期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