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晗媽教育指南/
「申論是檢測機關工作從業者是否具備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主要測出報告者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貫徹執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由於申論具有模擬公務員日常工作的作用,被列為公務員考試的重要考核科目。」
怎樣才能在申論考試中取得高分?題海戰術還是死記硬背?掌握這四種學習方法,少練習也能得高分。
方法一:開始階段,研讀教材內容
想要學習某項考試科目或掌握某項專業技能,研讀教材永遠都是開始的第一步,它能夠幫助學生快速了解知識的內容主體架構和重點知識的比例分布,同時也是研究學科理論與實際相聯繫的最佳基本途徑。雖然教材上的內容相較於考試捲紙和全解而言,內容難度上並不高,題型也不夠豐富,但這也恰好適應了初學者對於知識的難易要求,在學習申論時如果不看教材,一門心思地將注意力放在講師所規劃的重點知識和考試捲紙上,很容易在申論寫作當中造成「頭重腳輕」的情況。
方法二:閱讀階段,分析高分捲紙
當我們掌握好教材的基礎知識之後,往往會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做題當中,這在學習理工科目時或許還行得通,但放在申論的學習上卻並不是個好的方法,因為申論與其他考試科目不同,比起基礎知識的掌握,申論更加強調一個人的閱讀、分析和寫作能力,就像寫作文一樣,你知道再多的表達方法和歷史典故,不會用也一樣白搭。
因此在這一階我們更加需要的是閱讀和分析,通過研究歷年的高分答案,尋找作者在答題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重點分析作者的寫作邏輯,從而整理出一套適應考試內容的答題模式。
方法三:練習階段,從一開始逐個擊破
學習了基礎知識,了解了答題邏輯,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把心思放在做題方面上了,但做題也講究個做題方法,一味地將整篇捲紙從頭達到尾,既浪費時間的同時又會產生一種思維跳躍的感覺,在學習的初始階段,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要像學習教材一樣,分模塊的練習。
國考申論捲紙一般由3到4個主觀題和一篇作文構成,因此我們也可以將練習順序分成4到5個階段,每個階段針對性的練習某種題型,並隨著做題數量的增加,逐漸提升自己的答題效率,做到從一開始,逐個擊破。
方法四:進階階段,牢記模版和專業用語
這一階段的練習主要建立在前三種階段上,隨著做題數量的增多,大家也會發現,許多名詞和語句會經常出現在題目和我們的答案當中,如當題目有關治國時經常會用到「天下猶人之體,腹心充實,四支雖病,終無大患」,涉及到民本時又經常會出現,「為國者以民為本,以證學為基」等一系列的慣用語。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但總結起來就是題目可以千遍萬化,但本質上萬變不離其宗,因此我們就需要背誦一些可以用到題目上的名人名言和專業名詞,以此來提升自己的答案質量和專業度,有利於得高分。
方法五:衝刺階段,合理分配時間
國考的申論考試時間段為180分鐘,而整篇申論捲紙考生大致要寫兩千字左右,留給考生閱讀和分析文章的時間並不多,因此我們在做申論練習時一定要合理地分配時間。在這裡我給大家提供一份供大家參考,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做題習慣,整理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時間分配方式。
1-5分鐘是讀題目的時間,這個過程一定要細心,可以將自己的思路分區域的寫在草稿紙上。
5-25分鐘是整理材料時間,大家要仔細的閱讀文章,找到原因、影響、措施等重點問題分布區域並做好標記。
25-75分鐘是答題時間,快速地將自己找到重點內容結合自己的所學知識運用到答題當中,控制好字數,不要丟點。
75-150分鐘是寫作文時間,字數最好控制在1000字左右,過少或過多都會掉檔,如果時間足夠充裕可以將自己字跡寫得工整美觀,提升卷面分。
剩下的時間是做好檢查,主要檢查有沒有丟掉的點和題目是否分析錯誤,如果某些內容自己無法取捨儘量不要改動,會影響到捲紙的印象分。
結語
國考上岸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絕大多數考生往往都是陪跑的一員,然「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多做準備,擺正心態,也許成功與你的距離只是努力過後的一小步。
關於國考申論的學習,您還有什麼妙招嗎?不要藏在心裡,歡迎在評論區和大家共同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