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幹掉Zara:中國百億美元跨境電商SHEIN的供應鏈之謎

2020-12-11 界面新聞

記者 | 黃姍編輯 | 周卓然1

美國川普政府正通過行政令打擊抖音海外版「TikTok」在美國的發展。更早以前的2020年6月29日,印度政府以「威脅國家主權安全」為由,宣布禁止超過59個移動應用軟體,這些軟體絕大多數來自中國。

其中,除了「TikTok」,還有一款叫做SHEIN的快時尚跨境電商APP。

SHEIN是誰?今年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它都鮮為國內消費者所知。當它突然闖進大眾視野的時候,卻已經是一家估值高達150億美元的行業隱形冠軍。

2020年8月4日,SHEIN完成了E輪融資。在此前五輪融資中,SHEIN至少獲得了超過5.53億美元的投資。投資方有紅杉資本、IDG資本、順為資本這些明星創投公司,也有總部設在紐約的對衝基金Tiger Global Management。而坊間關於SHEIN即將赴美上市的消息已經鋪墊了半年之久。

2008年,SHEIN由許仰天在南京創辦,是一家主打女性快時尚研發、生產和銷售的B2C跨境電商平臺。

美國、歐洲和中東是SHEIN的主要海外市場,這也是中國消費者鮮少聽說的原因之一。目前,SHEIN品牌商品已經能夠銷往220個國家和地區市場,這其中就包括印度。

2020年,SHEIN年銷售額有望衝擊千億元人民幣。而根據SHEIN前中層管理者謝向風對界面時尚提供的大致數據,在2017年至2019年三年間,SHEIN每年實現海外市場銷售額分別為40億元、超過100億和超過200,接近300億元。

這意味著SHEIN過去三年的年銷量複合增長率估算超過95%。若按這個速度發展,SHEIN在2020年的目標銷售額可以在750億元上下。

SHEIN APP。圖片來源:SHEIN APP界面截圖

圖片來源:SHEIN官網截圖月產能規模最高可達12000萬件

根據《晚點LatePost》的一篇報導,SHEIN在今年前六個月銷量已經超過400億元。考慮到新冠疫情對全球在線電商的增長刺激作用,謝向風認為,SHEIN在今年上半年把去年定的任務提前完成是有可能的。

成立至今的12年間,SHEIN的發展頗為波瀾壯闊,以至於已經離開的謝向風如今回味起來,仍覺得在SHEIN的那四年令他大開眼界。

「廣州現在很多在組建供應鏈的都在模仿SHEIN,但它們只知道燒錢抄模式,卻不知道SHEIN是怎麼一步步堅持走過來的。」謝向風對界面時尚說道。

2016年,謝向風加入SHEIN在廣州的供應鏈公司,參與和負責成衣生產工作。當時,SHEIN生產部員工大概只有二三十號人。

剛加入SHEIN時,他當時每個月負責對接的供應商產值大概在3000萬至5000萬元之間。隨著公司規模做大,SHEIN開始搭建和升級後端供應鏈生態。

當時,SHEIN創始人許仰天已經意識到粗放式增長的瓶頸很快會來到,決心讓平臺向品牌化轉型。

為配合SHEIN在前端投資增設海外直營站點和移動端覆蓋,SHEIN必須同樣完善和改進後端的供應鏈架構與核心技術。

2015年3月,SHEIN的運營實體南京領添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廣州設立分公司,這家公司正是謝向風呆了四年的地方。

根據天眼查APP信息,SHEIN廣州供應鏈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任曉慶,而他是負責SHEIN供應鏈的關鍵人物。

2015年開始,許仰天親自與任曉慶一起在廣州抓供應鏈,那個時候主要的目標,是扶持SHEIN自己的OEM代工廠和基層供應商。

SHEIN官網所售商品根據謝向風的描述,SHEIN在供應鏈端的運營有幾個特點。一方面,它將庫存的壓力留給自己,減輕供應商的庫存壓力。「假設我覺得你做80件會虧本,我給你下100件,我情願自己承擔庫存。」

同時,公司盡力保證資金鍊安全,從不拖欠供應商款項,盡力做到與供應商結帳的時間非常快,通常30至45天之內就能結款。

作為「回報」,SHEIN要求合作供應商「多給我服務,多做幾種品類。」

另外,SHEIN還會要求合作供應商也不能拖欠上遊廠商的工資,「一旦有人舉報,就立即終止合作。」

SHEIN與供應商的協作像是一種螺旋上升的閉環:供應商儘可能配合SHEIN提出的高質量服務要求,在SHEIN發展壯大後,SHEIN再反過來扶持廠商發展壯大。

謝向風舉例道,2017年底,SHEIN計劃擴大產能,計劃產量翻了四倍,這對成衣加工廠而言是個巨大的挑戰。「有些工廠它規模太小了,我們怎麼去辦?借錢給他,讓他買設備,買廠房。」

通過這種相互扶持的方式,SHEIN如今已經擁有超過300家成衣供應商,謝向風對這些供應商用的形容詞是「死心塌地」,它還培養了至少100家面輔料供應商。

到2019年,SHEIN成衣生產部的員工人數超過100人。謝向風每個月對接經手的供應商的成交額已經將近一億元。粗略估算,SHEIN每個月的產能規模最高可以達到9000萬至1.2萬件。

SHEIN 2020年8月上新女裝。圖片來源:SHEIN官網開放的內部管理風格也推動了SHEIN的供應鏈技術研發和創新。

目前,SHEIN已經開發出一套模仿者難以複製的複雜的供應鏈信息系統,其特點是針對不同的供應鏈環節有不同的信息系統。

以生產部門為例,SHEIN所有的代工廠和供應商都能使用MES工藝管理系統,實現對每個訂單的各個環節進行實時和可視化的跟蹤,從而控制生產效率。

不過,這套供應鏈信息系統並不是一日建成的。

根據謝向風介紹,起初,SHEIN整個後端供應鏈採用的是一個信息系統。隨著對接的供應商種類越來越多,SHEIN開始引入更有針對性的、多元的信息系統,並在內部進行優勝劣汰。

謝向風告訴界面時尚:「我知道有三幫人同時去做系統,做好了都拿來試用,哪個好用就用哪一個。剩下不好用的就不要再投錢了。」

八成供應鏈人力投入在倉儲物流上

經過四五年的發展,SHEIN設置了一個獨立的系統研發中心,該部門到2019年,已經有1000多名員工。

據悉,SHEIN的後端供應鏈生態已經基本建構完成,下設商品中心、供應鏈中心和系統研發中心三大主要部門。

根據管理諮詢分析師齊溪向界面時尚記者提供的一份SHEIN供應鏈後端架構圖譜顯示,除了為供應鏈各個部門提供數據系統支持和管理的系統研發中心之外,SHEIN的商品中心主要負責商品企劃、服裝自主研發和設計、定價和商品推廣物料準備等,而供應鏈中心負責面輔料採購、成衣生產和倉儲物流。

其中,SHEIN供應鏈中心團隊規模最大,從2015年的800人,壯大至2019年的逾5000名員工。

SHEIN現有供應鏈後端部門框架設置和分工明確,輔助以自主研發的數據系統,已經實現了一套先進、高效和柔性的供應鏈體系。

而柔性供應鏈正是今年疫情之後,整個服裝製造業討論的熱門議題。

柔性供應鏈的本質即是從終端銷售和消費決策電商平臺上獲取大數據,向後端供應系統和生產商反饋信息,適時調整生產計劃,改變商品產量、種類或組合。

SHEIN在國外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有1260萬粉絲。如今,有賴於這套柔性供應鏈,SHEIN每天測新的SKU可以達到成百上千個,而且能夠保證每年365天都上新款,快於Zara的測新和上新速度。

此外,SHEIN供應商的交貨速度也遠快於行業標準。早些時候,SHEIN要求合作代加工廠從接單到把貨送進佛山衛星倉的時間最多是15天。

到了2020年,這個周期已經縮小至11天,七八天是常見速度。如果遇到爆款追加訂單,SHEIN的供應商最快可以在3至5天時間交貨。在業內,供應商的平均交貨周期通常為15至20天。

SHEIN 2020年8月上新女裝。圖片來源:SHEIN官網這樣的速度也是行業趨勢倒逼使然。新冠疫情給時尚電商帶來巨大增長機會的同時,也對它們的供應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0年,謝向風離開SHEIN,加入一家在廣州的小規模供應商。

2019年底,這家小型代工廠每月供應SHEIN不到20萬件產品。疫情之後,SHEIN希望它們能把月產能提高到50萬件,到2021年第二季度,提升至80-100萬件。

「現在,SHEIN廣州供應鏈,全天候服務的面輔料廠、功能織布廠、輔料廠等加起來,估計核心包裝有幾萬人。」謝向風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SHEIN的供應鏈中心在倉儲物流部門投入了最大的人力,僅倉儲部在全球有超過4000名員工,這幾乎佔了整個供應鏈中心80%的人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SHEIN現在可以向全球超過220個國家和地區市場送貨,在美國、西班牙、法國、俄羅斯、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和中東分別有相應的支持網站。而SHEIN就是通過對應這些全球站點的倉庫向各地區消費者配送商品。

根據齊溪在界面時尚記者提供的一份SHEIN倉庫全球布局情況研究顯示,SHEIN目前在全球有三種倉庫類型,分別是國內中心倉,海外中轉倉和海外運營倉。

SHEIN國內中心倉設在廣東佛山,周圍有幾個衛星倉。全球95%商品發自國內中心倉。截止到2019年數據,SHEIN佛山中心倉庫存大約3000萬件,大約是40-50萬個SKU。

而SHEIN在全球有多個海外中轉倉,分布在沙特、杜拜、義大利、澳大利亞、越南、印尼等多個地區。海外中轉倉只負責接收消費者的退貨,不進行發貨。SHEIN在海外中轉倉的庫存大概是1000萬件,大約是15萬個SKU。

另外,SHEIN在香港、比利時、德裡、美國東北部和美國西部等地還設有運營倉,專門負責其輻射區域的配送。海外運營倉大致承包了5%的全球貨件。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謝向風稱,強大的後端供應鏈生態讓SHEIN在國內領先,「甩競爭對手幾條街。」

跟Zara比還是有差距

不過,SHEIN從早期的跨境電商向品牌化轉型,也正在面臨新的挑戰。

首先,它需要有更明確的品牌意識和客戶定位,這要求跨境電商管理者要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導向,精細化管理客戶體驗,從設計、 生產到營銷的各環節均能落實顧客的反饋。

SHEIN在早期依賴爆款製造流量和網紅帶貨獲得粗放式增長,但在2014年至2015年前後開始出現增長上的疲軟。這也是SHEIN創始人許仰天決定向品牌化轉型的原因之一,而邁出這一步就需要外部資方的支持。

2014年和2015年間,SHEIN併購了中國競爭對手ROMWE和美國競爭對手MAKEMECHIC。SHEIN前移動總經理裴暘在過往幾次的公開講話中提到,ROMWE在供應鏈和移動端做出的成績是許仰天決定收購它的原因。

在此期間,根據天眼查APP顯示,SHEIN分別完成了A輪和B輪共4836萬美元的融資。

如今的SHEIN在超越了通過爆款獲取流量的粗放式發展和產品自主研發階段後,依靠在海外市場日漸清晰的品牌定位,得以實現較高的復購和留存水平。

SHEIN官網售賣泳衣但零售業有的難題,SHEIN也有。例如,根據齊溪提供的一份調研報告,由於歐美電商平臺都設有預付機制,消費者可以7天無理由退換貨,美國電商的退貨率高達9.5%。這些問題都是依賴強供應鏈優勢的跨境電商必須要解決的。

從市場上看,SHEIN目前最容易被拿來和西班牙快時尚品牌ZARA對比。

2019年,ZARA實現年淨營收195.64億歐元,在全球202個市場擁有2270家門店。如果以年銷量300億元來算,2019年SHEIN銷量僅為ZARA的1/5至1/6之間。

根據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財報數據,公司2019年在線渠道錄得39億歐元(約合319.47億元人民幣),佔總銷量的14%。這一數字並未高出SHEIN2019年海外市場銷售額量太多,但是,這是ZARA、Massimo Dutti等多個品牌在線銷售數據的總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Inditex集團的在線銷量主要由ZARA品牌拉動。ZARA在2019年實現了品牌所在地區市場的電商渠道全覆蓋,這主要是通過在這一年一口氣進入了多個跨境電商新興市場實現的。

2019年,ZARA一共進入了19個國家和地區市場,有阿聯、卡達、沙烏地阿拉伯等中東國家,巴西、哥倫比亞等拉美國家,以色列、黎巴嫩、約旦等地中海沿岸國家,以及菲律賓和印尼等東南亞國家。

但在搶佔這些新興市場的節奏上,ZARA已經比SHEIN等一些中國時尚跨境電商晚了一步。2015年至2019年間,SHEIN進駐並大力投資中東、印度、東南亞等市場,目前它們都已成為拉動SHEIN增長的關鍵市場。

在中東市場做得有聲有色的還有Fordeal和Jollychic這兩個電商平臺;後者在2019年還獲得了阿聯科技巨頭G42集團的投資,C輪融資結束估值已經達到10億美元。

不過,若想幹掉ZARA,並不能只看在線銷量。無論從資產規模,全球供應鏈網絡建設,品牌建設與企業文化等方面,SHEIN追趕ZARA仍需時日。

「SHEIN跟Zara比還是有差距的。」謝向風對界面時尚坦言。

過去幾年,雖然SHEIN大力投資海外建倉以提升跨境物流速度,但與Zara比,SHEIN在這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根據谷歌和德勤聯合發布的《中國跨境電商發展報告》,Zara在美國的送貨時長通常是3-5天。但SHEIN目前在美國市場的配送時間至少還要一周。

SHEIN在美國市場主要分為標準配送(Standard shipping)和快遞配送(Express shipping)兩種商品配送方式。 根據SHEIN APP顯示,顧客下單後,走標準配送需要16-17天才能到貨,而選擇快遞也需要8-9天。

這裡面固然考慮了新冠疫情之後國際貨運通關時間加長了2至4天,但總體上SHEIN商品的送貨時間不算短。

SHEIN在2020年發起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市場營銷活動"SHEIN haul",在谷歌搜索該話題詞條能得到481萬個結果。與此同時,已經在海外市場打響品牌的SHEIN也面臨著如何豐富品牌故事內涵的挑戰。

設計和服務為SHEIN贏得了好口碑,但如何做好在地市場本土化,與海外區域性市場消費者產生深度和長久的連結也十分關鍵。

7月初,SHEIN在官網上上線了一條「萬字吊墜」,宣傳介紹裡面稱其受到佛教文化的啟發,但遭遇了海外顧客和網友的批評,因為這條吊墜看起來像納粹黨的標誌性符號。

儘管這是個典型的文化誤會,在熟悉佛教文化的國家裡,這幾乎不會成為一個問題,但是SHEIN仍在社交媒體Instagram發文致歉,「我們本應該對該符號傷害人的內涵有更多的思考。」SHEIN從官網上下架了這條項鍊,並表示未來不會再售賣宗教相關產品。

圖片來源:SHEIN Instagram官方帳號而快時尚品牌近年來因為產能過剩和質量低等問題也在歐美市場遭遇了相當大規模的反思與詬病,SHEIN在海外市場同樣要面對這樣的問題。

「HopeScope」是一個擁有40多萬訂閱用戶的Youtube時尚頻道,在一條名為「Why I Hate SHEIN」的視頻中,該頻道博主批評SHEIN官網上雖然提到供應鏈安全、環境保護等與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的信息,但與ZARA等其他時尚巨頭比,這些信息更像是個擺設。

以上都是SHEIN自身發展所要突破的難點與挑戰,相比之下,海外市場的政策風險可能是SHEIN在當前國際形勢下面臨的最大考驗。

SHEIN app被印度政府下架在當地是個大新聞。SHEIN在印度市場的日活躍用戶數達到100萬個,每天至少能接到一萬個訂單。根據印度科技博客ENTRACKR的一篇報導,知情人士透露,SHEIN在印度市場每天要處理15000至20000個訂單。

在印度市場,最終愛SHEIN的是印度女學生和年輕女性。在領英(LinkedIn)的相關話題討論中,全球研究諮詢公司Gartner的一位印度商業分析師把TikTok和SHEIN列為他心中最不舍的兩個中國軟體,給出的理由也很簡單:它們好用。

在印度市場做得風生水起,突然被迫下架對SHEIN打擊不小。

「如果用戶登錄不了的話,它的印度市場就是一片空白了,它現在在印度市場差不多就完蛋了。」謝向風對界面時尚表示。

不過,謝向風認為,一個印度市場受阻遠不足以對SHEIN造成致命打擊,而SHEIN本質上作為一個服裝外貿企業,在歐美市場也不至於受到像TikTok那樣同等的打擊。

不過,海外政策風險已經成為中國企業出海需加重視和防範的一大風險,除了涉及到網絡安全審查的風險之外,美國有關監管部門也在收緊對中國企業赴美上市審查。

而這些因素綜合起來,都會進一步複雜化SHEIN在海外,尤其是美國市場的營商環境,也會給SHEIN的上市之路增加難度。

(應採訪對象要求,謝向風,齊溪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特寫】幹掉Zara:中國百億美元跨境電商SHEIN的供應鏈之謎
    當它突然闖進大眾視野的時候,卻已經是一家估值高達150億美元的行業隱形冠軍。2020年8月4日,SHEIN完成了E輪融資。在此前五輪融資中,SHEIN至少獲得了超過5.53億美元的投資。投資方有紅杉資本、IDG資本、順為資本這些明星創投公司,也有總部設在紐約的對衝基金Tiger Global Management。而坊間關於SHEIN即將赴美上市的消息已經鋪墊了半年之久。
  • SheIn:中國的Zara,專賣女裝的跨境電商獨立網站
    這就要提到第二種跨境電商的玩法:獨立建站。顧名思義,就是跨境電商企業建立自己的商城平臺。實際上,自營網站及APP模式在業內是更被看好的模式,因為做獨立站的流量積累及品牌沉澱,賦予企業更廣闊的成長空間。供應鏈有保障嗎?首先,放眼全球,中東、東南亞、北歐,這些亞馬遜等國外大型電商平臺未完全覆蓋的地區,都是獨立站的藍海市場。至於供應鏈,則更不是問題。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在全球,不論是線下還是線上,「中國製造」都非常強大,made in China的商品佔據了全球的大部分份額。
  • 揭秘SheIn:中國最神秘百億美元公司的崛起
    沒多久,他們發現許仰天帶著團隊做起婚紗跨境電商。婚紗當時是僅次於數碼產品的跨境電商品類。「誇張的時候,直接把進價的人民幣改成美元就賣。「曾在敦煌網與蘭亭集勢任職的 SEO 專家曹光耀說。李鵬感到憤怒,「我的股份都被許仰天分給別人了。」 他說,之後許仰天曾邀請他來新公司看看,但他沒有搭理。
  • 揭秘SheIn:中國最神秘百億美元公司的崛起-虎嗅網
    這種段永平常說的 「本分」 在中國實體經濟裡頗為難得。兩家供應商對《晚點 LatePost》說,SheIn 是少數幾家不拖欠帳期的公司。他們甚至會提前給供應商結帳。如果付款日剛好是周末,SheIn 不會推遲到周一,而是會提前到周五結帳。作為對比,一家接受採訪的工廠被另一家跨境電商客戶拖欠了數千萬元貨款,之後就不再合作。
  • 起底中國最低調百億美元公司:時尚界拼多多+極速版ZARA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默默無聞的跨境電商服飾品牌,在海外市場發展得風生水起,大有趕超ZARA之勢。2020年,服裝行業一片頹勢,虧損的、關店的品牌比比皆是,就連把Dior、LV按在地上摩擦的ZARA,也逃不過疫情這一劫,關閉了1200家門店,一個季度的淨虧損高達32.6億。「優等生」的成績紛紛下降之時,班裡那個最默默無聞的學生卻厚積薄發,成為了一匹黑馬。
  • 順豐55億收購DHL在華供應鏈業務,業內人士:局面美麗,跨境電商行業...
    跨境物流行業正處於激烈角逐當中,而此次全球前五的物流巨頭順豐與DHL的戰略合作,對於中國物流行業的競爭格局又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應呢? 順豐55億收購DHL在華供應鏈業務,意圖何在? 根據各大快遞巨頭2017年財報顯示,德國DHL以705.45億美元的營收穩居第一;美國的UPS和FedEx分別以658.72億美元和603.19億美元排在第二與第三;日本雅瑪多則以138.38億美元緊跟其後;中國順豐則以104.43億美元位列第五,這是中國快遞企業首次達到這一高度!
  • 跨境物流市場逆勢上揚,「海管家」從高頻工具切入國際航運界供應鏈...
    而物流作為價值投資的重要領域,在投資低迷期反而逆勢上揚,尤其是跨境物流領域更是相對熱鬧。 先是明星獨角獸企業——科技型貨代「Flexport」完成10億美元融資,由軟銀旗下願景基金領投,順豐參投。而就在7月,順豐控股發布公告稱,進入國際空運/海運貨運市場,首先提供的是從香港/澳門/中國內地啟運至美國的海運(整箱)和空運(200公斤起)服務,儘管目前是以聯合海運產品試水B2B海運業務,但依然被看作是順豐進入國際海運領域的重要信號。
  • 【外貿】跨境電商 - 深圳前100跨境電商公司排名榜
    隨著全球化與網際網路化的發展,跨境電商行業快速崛起,公司在2014年7月,通過重大資產重組進入跨境電商,這也意味著公司加快了產業結構的戰略調整,將跨境電商業務作為公司發展的一個重點領域,布局搶灘作戰。目前,跨境通已成為中國A股市場一家以品牌產品對外輸出為主的跨境電商企業。跨境通目前不僅保留原有的服裝零售業務,更是發力跨境電商,將國內各類3C電子產品、服裝服飾、美容等各類品牌產品供應給全球客戶。
  • 「全球跨境電商節」在深開幕,穀倉榮膺「優秀跨境電商企業」稱號
    「行業優秀企業評選頒獎典禮」在開幕式上同期舉行,穀倉海外倉作為行業頭部海外倉儲品牌,榮膺「優秀跨境電商企業」行業獎項,儘管此前每年獎項「拿到手軟」,但今年這個獎項對穀倉、對跨境人、對跨境電商行業來說,都實屬不易。
  • 眼鏡賣到21億,床墊做成獨角獸,DTC品牌崛起!跨境電商新方向?
    2019 年,Warby Parker 的銷售額預計超過 3 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近21億。2018年Warby Parker 完成了 E 輪 7500 萬美元的融資,公司估值高達 17.5 億美元,總計融資金額達 3 億美元。
  • 創投日報|「震坤行」獲1.6億美元D輪融資,「博沃思」完成數千萬 A+...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融資新聞報導工業用品電商平臺「震坤行」獲1.6億美元D輪融資,騰訊領投解決青少年認知力問題,「博沃思」完成數千萬 A+ 輪融資
  • 投融資周報:WeWork中國獲2億美元投資;愛回收完成E+輪融資
    「愛回收」完成E+輪融資並更名「萬物新生」◆交易應用「Robinhood」在G輪融資籌集6.6億美元◆法國電商創企「Mirakl」融資3億美元,估值15億晉級獨角獸Part.1本周紅杉資本布局跨境電商,「深圳斯達領科」獲3億人民幣A輪融資跨境電商「深圳斯達領科(STARLINK)」已完成A輪融資,此輪融資金額約3億人民幣,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天圖投資、祥峰投資、靈犀資本跟投。
  • 日淘跨境電商豌豆公主完成53億日元融資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1日訊 (記者 陳瑩瑩)近日,日淘跨境電商平臺豌豆公主完成53億日元(約為3.4億人民幣)融資,投資方為SBI控股株式會社、日本大型藥妝連鎖店Sugi Holdings株式會社、中信集團旗下跨境投資平臺信金控股(簡稱信金控股)。據悉,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運營、市場、團隊等方面的投入。
  • 洋蔥OMALL:從供應鏈到跨境電商需要走多久?
    如今洋蔥將社交與跨境電商相結合後,據其官方資料顯示,2019年洋蔥跨境電商平臺OMALL有超過超過50萬優質推廣會員,覆蓋2.5億消費人群。目前,洋蔥OMALL的用戶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四川、湖南、湖北等地,潘建嶽介紹,之後洋蔥將把市場延伸至華北地區繼續拓展其市場份額。潘建嶽舉了一個「洋抹布」的例子。
  • 人人都可賣貨,海外社交電商將長出一個「超級平臺」?
    Grand View Research 指出,到2025年,全球去中心化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5579億美元,與2020年相比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28.8%——獨立站成為最近的風口就是一大佐證。參考國內社交電商市場的發展也可以看出,供應鏈將是社交電商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而論供應鏈能力,中國製造在世界範圍內都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基於中國製造的核心優勢展開社交電商的服務,這是獨屬於中國創業者的機會。在傳統跨國貿易中,一直是大公司為核心參與主體。
  • 資本寒冬中的逆風上行者,跨境電商豌豆公主為何能逆勢上揚?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經濟形勢放緩進入調整期,許多創業公司都受到資本寒冬的影響。一些跨境電商企業或是淘汰,或是尋求巨頭收購。但今年初豌豆公主這筆過億元人民幣的融資,著實為跨境電商市場又注入了不小的信心。
  • 創投日報|「豌豆公主」完成53億日元新融資,「Indigo AG」籌集 2...
    近日宣布籌集了2億美元融資(包括1.75億美元的可轉換股權和2500萬美元的債務),由新有投資者 FedEx、Pacific Western Bank 以及已有投資者共同出資......(查看更多請點這裡)Global Blue 集團董事創業,「UTU」想從退稅切入、成為跨境購物的「電子錢包」「UTU Tax Free」是一個退稅 App,用戶下載 App 並註冊填完信息後,使用其中的 UTU Direct 功能,在義大利購物時就可以獲得其增值稅(VAT)退稅的 85% 退款,而傳統退稅方式購物者只能獲得
  • 依靠跨境供應鏈資源,「波羅蜜」推「 WeStock 」幫自媒體電商變現
    WeStock 是跨境電商「波羅蜜」推出的針對自媒體變現的電商服務品牌,以產品供應鏈 + 服務(包括系統、供應鏈 、運營等)的合作模式切入微信生態電商。波羅蜜創立於 2015 年,通過視頻直播和店頭價切入跨境電商領域,在 B2C 之後,波羅蜜也切入 B2B 領域,為跨境電商服務提供供應鏈。
  • 跨境進口電商供應鏈市場觀察
    行業供應鏈中B端客戶 1 國內/外平臺類/垂直類電商網站: 中國市場消費量充足且不斷增長,同時在中國大陸並未完善傳統代理商制度。代表有Drugstore/ Ebay/ DSW ,聚美、唯品會等網站。
  • 揭秘中國最神秘百億美元公司:每天上新600款,比Zara快的快時尚
    沒多久,他們發現許仰天帶著團隊做起婚紗跨境電商。婚紗當時是僅次於數碼產品的跨境電商品類。「誇張的時候,直接把進價的人民幣改成美元就賣。「曾在敦煌網與蘭亭集勢任職的 SEO 專家曹光耀說。李鵬感到憤怒,「我的股份都被許仰天分給別人了。」 他說,之後許仰天曾邀請他來新公司看看,但他沒有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