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體消息指出,國內LED晶片行業市場份額第一的三安光電和排名第二的華燦光電,捲入了一起涉及LED晶片基礎技術的專利糾紛。
隨著社會對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的逐漸加強,企業間專利訴訟之爭硝煙四起。尤其是在高新技術行業中,專利狙擊甚至成為「商戰」重要一環。
LED行業也概莫能外。這不,最近有媒體消息指出,國內LED晶片行業市場份額第一的三安光電和排名第二的華燦光電,捲入了一起涉及LED晶片基礎技術的專利糾紛。老大和老二打起來了,目前結果如何,還很難確定。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隨著Mini/Micro LED不斷擴充市場容量,專利將成為檢驗企業能力的標準之一,專利戰會成為LED行業一段時期的常態。
三安光電起訴華燦光電專利侵權
日前,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多個信源處確認,三安光電指控華燦光電製造銷售的多款LED晶片產品侵犯了三安光電的相關專利,要求華燦光電方面賠償經濟損失共8000萬元。
據悉,目前,此案已經被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本案將於不久後開庭審理;從目前事件進展來看,最終將如何判決,尚未可知。但法院最終判決的結果將對這兩家企業,甚至是中國LED晶片企業格局會造成較大影響,這一點不言而喻。
根據記者獲得的起訴狀,三安光電指控華燦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華燦光電(浙江)有限公司、華燦光電(蘇州)有限公司等侵犯其第ZL201210286901.2號發明專利和第ZL 02142952.9號發明專利,專利名稱分別為「氮化物半導體發光器件以及製造其的方法」和「半導體發光元件和半導體發光裝置」。
上述兩項專利涉及LED晶片製造的基礎技術。三安光電認為,華燦光電侵犯了其在氮化物LED製造中提高光提取效率和提高空穴注入效率方面的專利技術。
一位專業從事LED晶片的技術人員稱,LED外延是LED晶片的基底材料,是由多層半導體材料堆疊組合形成的發光材料層,通過調整半導體材料層可以提高發光效果;LED晶片即是在外延基底材料上經過各種圖案設計、電極設計以及研磨、切割、劃片、分選等工序,從而形成的單個LED發光體,通過對其中涉及的電極結構進行調整可以提高空穴注入效率,進一步提升發光效果。三安光電在起訴書中認為,華燦光電在上述技術環節方面涉及侵權。
上述技術人員表示,發光效果對於LED晶片至關重要,上述基礎性技術對製造LED晶片不可缺少,其產品應用領域非常廣泛。Mini LED晶片也涉及上述技術。
三安光電要求華燦光電停止製造、許諾銷售和銷售侵犯上述專利的應用包括電視背光、消費顯示背光、車載顯示背光、顯示和照明領域的LED晶片,銷毀全部用於生產侵權產品的設備以及相關模具,並賠償三安光電經濟損失共8000萬元。
雙方對專利技術尤為重視。熟悉此案的人士分析說,「在行業內看來,三安光電作為龍頭企業,每年會投資大量人力物力,用於LED技術的研究開發,已授權及申請中的專利合計超過2200件。這些投資奠定了其在LED上的技術基礎,也因為不斷在研發上進行投資,用戶才能持續享有最先進的LED產品以及解決方案。」
以2019年為例,三安光電通過博士後工作站平臺,以產學研、國內外科研單位合作開發等模式探索適合市場的新產品新項目,新增專利申請306件,其中國內申請227件,國際申請79件;當年度累計獲得授權225件,其中國內180件,國際45件。其中,「高光效長壽命半導體照明關鍵技術與產業化」項目還獲得由國務院頒發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而截止2019年底,三安光電擁有申請專利近2000件,其中授權專利1400件。公司在年報中表示,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得到了持續有效建設,為公司銷售渠道提供了保障。
記者同時注意到,華燦光電也在實施持續的研發領先戰略。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已授權專利456項,其中實用新型專利78項,發明專利377項,外觀設計1項。當時,還有411項正在審核過程中。華燦光電錶示,在LED領域,公司從原材料、外延生長技術、晶片精細加工技術、產品、及未來的前瞻性技術等方面均進行了全面的戰略部署。同時在新產品新應用領域如Mini LED等同步加強了研發部署。
未來案件走向仍未可知。北京策略律師事務所專利顧問韓夢嘉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此次訴訟涉及的賠償金額8000萬元,在專利訴訟領域是比較高的。由於民事與行政程序交織、技術事實查明難度大等多方面因素,技術類智慧財產權案件的審理周期通常較長。
LED業相關專利糾紛
首爾半導體勝訴,成功取得永久性銷售禁令
據首爾半導體公眾號消息,此前該公司向美國加利福尼亞中區地方法院提起訴訟,指控The Factory Depot Advantages, Inc.(「Factory Depot」)銷售了侵犯其專利的飛利浦電子產品和Feit照明產品。
現該案迎來了新的進展,法院日前裁決首爾半導體勝訴,並成功取得永久性銷售禁令。Factory Depot被禁止銷售由TPV Technology的一家子公司生產的飛利浦顯示器產品。另外,禁止銷售Feit Electronics的某些燈絲LED燈泡。
首爾半導體是獲得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Santa Barbara)燈絲LED專利授權的燈絲LED組件供應商。近幾年來,首爾半導體一直在積極推動對涉嫌侵犯專利權產品的打擊。在過去三年裡,首爾半導體共成功取得六項永久性銷售禁令,其中包括兩項召回(收回已經出售的產品)判決。
與此同時,代表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Santa Barbara)的尼克森•皮博迪律師事務所(Nixon Peabody)宣布將擴大與燈絲LED照明產品相關專利執法活動,並通過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對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Savant Systems、Feit Electric、家得寶(Home Depot)、宜家(Ikea)和Satco產品採取新的行動。
首爾偉傲世是一家開發全波長範圍照明產品的全球性企業,包括1400nm VCSEL紅外線(IR)雷射二極體和200nm UV LED。首爾半導體及其子公司首爾偉傲世每年在研發方面投資超過1億美元,擁有超過14,000項專利的專利權,被IEEE評選為世界頂級專利權企業。
浙江山蒲照明起訴阿爾戈1項專利侵權
2020年9月1日,浙江嘉興山蒲照明電器有限公司(JIAXING SUPER LIGHT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以下簡稱「浙江山蒲照明」)對阿爾戈進出口有限公司(ARGO IMPORT EXPORT LTD,以下簡稱「阿爾戈」)提起了專利侵權的訴訟(Case 3:20-cv-06174-SK)。
該案的涉案專利為:標題為「Led燈管裝置及方法」(LED Lighting Tube Device and Method)的美國第10,677,397號專利。
嘉興山蒲照明電器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11月21日,位於秀洲國家高新區,是一家以LED照明燈具、電光源、照明電器及其配件的製造與銷售、電子產品、儀器儀表、機械設備的銷售為經營範圍的法人獨資企業,公司註冊資本8500萬元,是浙江山蒲照明電器有限公司全額投資的子公司。
阿爾戈是密西根州一家從事進出口貿易的公司,其主要營業地點在密西根州布盧姆菲爾德希爾斯市。
針對LED技術授權產品銷售的糾紛,歐司朗與隆達達成和解
歐司朗9月2日發布新聞稿稱,其與隆達針對LED技術授權產品銷售的爭議已達成和解。
歐司朗表示,該公司自2011年起與隆達合作,授權隆達使用其技術代工製造LED照明燈管產品,用於一般照明及背光光源。而歐司朗發現隆達自身銷售的LED產品中,也包含應獨家供貨給歐司朗的產品。
隆達則回應指出,此案涉及雙方對合約內容的理解不同,因而產生爭議。不過已經針對此爭議達成和解,將不會影響雙方未來的合作發展,對隆達的業務營運財務亦無重大影響。
專利已成LED廠商爭逐的焦點
為何LED專利大戰在LED產業內頻發呢?有行業人士介紹,對於LED企業來說,專利布局對於企業未來發展與定位有決定性的影響。從全球LED專利布局來看,關鍵技術專利掌握在幾大國際LED巨頭手中,並且在發展早期早已建立起嚴密的專利網,將主導權緊握手中。近些年來,部分國內龍頭快速崛起,不過也有不少或主動加入、或被動裹挾到「專利訴訟」的潮流之中。
「產業內不少企業相信,掌握那些關鍵性的專利比辛苦生產研發產品賺錢更具有可持續性。所以,照明巨頭都不想在這場博弈中碰壁,雖然他們本身就擁有很大研發實力,但還是通過專利交叉授權的方式形成嚴密不可侵的專利網,從而在這場博弈中保護自己。」前述人士分析說。
也有行業分析師認為,為保證自己的市場份額,維護自身市場地位,產業龍頭一直對全球品牌的產品進行縝密的調查,通過專利訴訟限制競爭對手的發展,同時,對於他們來說,辛苦積累的市場和專利研發,被輕易複製,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因此部分龍頭企業近年來也在呼籲政府加強引導,完善相關保護體系。「專利作為企業全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尤其是在科技領域,專利競爭與保護日趨完善,而政府與企業一道夯實專利保護基石,有利於推動我國科技創新和發展。企業的專利保護意識初步養成,並力爭在一定程度上運用法律手段來保護自身創新成果。」
洲明科技顯示研發中心技術總監張金剛就曾強調,「專利將會是大家今後爭奪的焦點。」近幾年,不管是LED顯示行業還是照明等行業,都吸取了很多經驗與教訓,也會越來越重視自己的智慧財產權。「如果沒有自己的專利,或者沒有能力與別人進行一些置換,就會被很多市場拒之門外。」
目前來看,LED顯示屏廠持有的相關專利比例仍然相當低,只有9%。張金剛坦言,行業內原有的從業人員,在專利方面投入程度較低。但是像蘋果這樣的國際大廠,雖然還沒有發布相應的產品,卻已經擁有可觀的專利件數。
業內人士稱,對於LED企業來說,從最初的人才招聘、技術研發、再到對技術實施保護,相關的專利布局、運營和許可,最終到提起訴訟,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每一環都必不可少,其中訴訟是最終又是最具殺傷力的利器,是公司運營策略的一部分。
聲明:文章來源自【 廣東LED 】,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MEETLINK視聯
高端顯示屏輔材製造商 鑄就顯示屏配套產品新勢力